分卷(126)
作者:长生千叶      更新:2022-02-09 06:46      字数:4546
  不等云禩回答,李锺侨又摇头道:不对不对,果子丹比油拳和粉蜡还要薄,这应该不是果子丹。
  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小吃叫做果子丹,其实和果丹皮很像,当时有个大臣叫做高士奇。高士奇才华横溢,又善于诗词,可以评点字画,康熙非常喜欢他的才华。
  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战争中,高士奇也随军出发,在路上便写下了一首歌颂果子丹的诗。
  正所谓是绀红透骨油拳薄,滑腻轻碓粉蜡匀。草罢军书还灭迹,嘴来枯思顿生津。李锺侨一边食果丹皮,一边吟诵着,道:妙!妙哉啊!这高翰林的诗果然不假。但下官觉得,八爷所做小食,要比这诗赞咏的更胜一筹。
  油拳和粉蜡都是纸张的名字,看来这个果子丹就是用山楂做的,但不同于果丹皮,果子丹更薄一些。
  李锺侨道:这样子的美味,不知唤做什么名字?
  云禩道:果丹皮。
  果丹皮?李锺侨道:也是好名字,正所谓
  他说到这里,云禩知道他书呆子的气场便要侧漏,连忙打断他的话头儿,笑道:我看李翰林十足喜爱诗词?
  正是,李锺侨一提起这个,很是自豪,笑道:不瞒八爷,这就是我吃饭的家伙,能用自己的喜好吃饭,岂不是三生有幸?
  的确如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但绝大多数人并不能靠喜好吃饭,有很多迫不得已的事情,李锺侨喜爱诗词读书,他如今在翰林院供事,靠的就是诗词读书吃饭,虽这活计清苦了一些,很多人都针对他,找他的茬儿,但李锺侨其实还是乐在其中的。
  云禩道:不知李翰林听说过诗文宴没有?
  诗文宴?
  云禩这旁敲侧击的,终于说到了点子上,点头道:无错,就是诗文宴。
  李锺侨讪讪的一笑,道:其实下官本人有些不解风情,说出来的话也多半是得罪人的话儿,所以下官从未参加过甚么宴席,更不知甚么诗文宴了。
  云禩听出他的意思了,李锺侨虽然没参加过诗文宴,但是听他的口气,好像还挺想参加的,只是没有这个机会。
  云禩便道:真是巧了,明日就有这诗文宴,文人雅士齐聚一堂,我本打算去看一看,凑凑热闹,但唯恐我这俗人一个,唐突了风雅之事,若是李翰林也能同行,也可以给我壮壮胆子,不是么?
  李锺侨听云禩邀请自己参加诗文宴,当即露出欢心的表情,恨不能两眼冒星星,完全比他头顶上的小表情还要生动。
  真、当真?李锺侨道:八爷您真的愿与我一道参加诗文宴?
  云禩点头:自然当真,是我邀请的李翰林,怎么,难道李翰林觉得我是个言而不信之人?
  不不不,李锺侨连昂摇手道:下官怎么敢,下官只是觉得太、太意外了,从没人邀请我同行,他们总觉得我我扫兴。
  李锺侨这个性子,有的时候的确扫兴,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儿,秉性释然,没甚么不好的。
  李锺侨说着,又大为感动,眼圈再一次红了,感动的道:八爷果然如同父辈一般值得尊敬。
  云禩:
  云禩道:那我们便说好了,明日一起去诗文宴。
  李锺侨使劲点头。
  大功告成,云禩挑唇一笑,道:那我就不耽误李翰林公务了,明日咱们一道去。
  两个人约定好了,便等着明日的诗文宴。
  云禩把第二天的事情全都安排妥当,全部挪开,又让人去打听了一番,的确,三爷胤祉是回去参加诗文宴的,千真万确。
  云禩第二日整理好,便准备出门,与李锺侨碰头,两个人一同去参加诗文宴。
  云禩来到碰头的地点,李锺侨十分守时,早就在等了,看到云禩赶紧行礼,道:给八爷请安。
  云禩道:今日咱们便是结伴去诗文宴的友人,何必如此拘礼呢?不必拘礼。
  他们正说话,便听到有人唤着:八哥?诶,那不是八哥么?
  云禩抬头一看,是庆丰楼那面儿发出来的声音,云禩和李锺侨碰头的地点就在庆丰楼旁边。因着这个庆丰楼地标很大,所以两个人便在这附近碰面,也方便叙述。
  哪知道这么巧,竟然碰到了来庆丰楼吃饭的老九。
  老九是庆丰楼的常客了,拉着老十一同来吃饭,不只是二人,这同行的还有另外一人,便是四爷胤禛。
  云禩很少见到这个配置,三个人正好吃完了饭,从楼上下来。
  老九笑道:八哥,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今儿个有事儿,不得空么?
  云禩道:只是路过。
  李锺侨赶紧拜见,道:下官给四爷、九爷、十爷请安。
  诶?老九道:八哥,你身边儿怎么还带着一个女扮男装的美人儿?这装扮的太假了罢,一眼就看得出来,是个粉嫩的姑娘家,原来八哥喜好这种乖巧的?
  老九嘴上没把门儿,调侃了一番,急得李锺侨脸上直发红。
  老十道:九哥,这不是李光地家的三公子么?
  啊?老九发出一个单音,呆若木鸡。
  四爷胤禛淡淡的道:的确是。
  老九:
  老九这次连单音都发不出来了,认错了人,还说人家是姑娘,老九脸上无光,赶紧拉着老十道:啊对了,我还有事儿,我先走了!
  说着,一溜烟儿不见了。
  云禩:
  云禩转头对李锺侨道:李翰林别放在心上,老九这人嘴巴便是如此,却没有半点子恶意的。
  李锺侨道:下官不敢放在心上。
  胤禛道:你们这是去甚么地方。
  诗文宴。李锺侨是个老实人,规规矩矩的道:回四爷的话儿,今儿个有个诗文宴,八爷与下官都是喜爱诗文之人,便打算结伴去看看。
  胤禛挑眉,诗文宴这个事儿,还是他告诉云禩的,当然了,云禩并非甚么喜欢诗文之人,全都是借口。
  叮!
  【您有一条私信未读】
  【胤禛】:哦?原来八弟还是喜欢诗文之人
  【云禩】:
  【云禩】:四哥你就别揶揄弟弟了。
  胤禛左右无事可做,方才本来是想去找云禩的,不过到了门口,仆役告知八爷出门去了,今儿个一整天都不回来,所以胤禛便离开了,路上碰到了老九和老十。
  胤禛道:诗文宴,我倒是也想见识见识,不知可否同行?
  四爷去参加诗文宴?不知情的,恐怕还以为这是甚么庭审断案罢?一想想那群文人,因着惧怕四爷的淫威,噤若寒蝉,不敢说话的模样儿
  李锺侨却没觉得,立刻道:没想到四爷也是喜爱诗文之人?这种燕饮,自然是人多才好,四爷愿意同行,那是极好的!
  胤禛顺着他的话儿道:那走罢。
  云禩保持缄默,不过四爷去了也没甚么,所以云禩没有否定,三个人便一起上路了。
  诗文宴虽然也是宴席,但并非在庆丰楼这样的大店面举办,举办的场地就是一个小店面,人来的不少,一进去都转不开身的那种。
  毕竟三爷胤祉参加的宴席,都是一些不功利很低调的宴席,若是在大店面摆筵,三爷还不来参加呢。
  云禩也是头一次来,刚一进去,便听到
  正所谓
  好诗好诗!
  刘兄的诗词越发精进了!
  李锺侨好奇的左看看右看看,整个小酒楼都被包下来了,墙壁上挂着文人们带来的字画,多半是自己写的,自己画的,李锺侨看的兴高采烈,那感觉
  就好像逛漫展的小迷弟?
  这诗
  李锺侨走到一处,看着画作上的题诗,发出了感叹,有人走过来,笑道:这位小先生很是面生啊,第一次来诗文宴?不防,这天下的文人都是一家子,小先生也不必拘谨了去。
  多谢多谢。李锺侨道:我确实是第一次来,有些个紧张了。
  万勿紧张,这学问之事,哪有对错?畅所欲言罢了!小先生觉得这幅字画如何?
  李锺侨刚才就在评点这幅字画,当即继续道:这诗
  画作上是一个身穿蓑笠之人,独钓寒江雪,天地茫茫,旁边还有配诗。
  李锺侨道:我觉得这配诗,倒是有些不妥。
  哦?文人问道:如何不妥?
  李锺侨道:不如改成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李锺侨所说的这首诗,乃是赫赫有名的打油诗,也是打油诗的先河,诙谐幽默,常常带有一些讽刺意味。
  这句诗词的意思很简单,下雪时候江上白茫茫的,一眼看过去全都一样,雪花落在井口里,所以看起来井口就是一个大大的黑窟窿。雪落在黄狗身上,黄狗即变成了白狗,雪落在白狗身上,白狗看起来好像肿了一圈。
  文人一听,脸色当即有些好不好,道:哪里有狗?
  李锺侨迷茫的指着画作,道:这这不是一只黄狗在垂钓么?
  文人脸色已经不能用变色来形容,几乎是变脸!
  你怎么的骂人?!
  李锺侨更是迷茫了,道:小生不敢骂人。
  那你凭甚么说我画的是狗?!
  原这画作是文人自己个儿画的,因为画工也就一般般,又想画出天地茫茫的模样,所以那独钓寒江雪的蓑笠之人,便有点子模糊,蓑笠本就是生成黄色的,李锺侨便看成了一只钓鱼的黄狗。
  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云禩觉得他一定是在讽刺这幅画,和这个人的画工,但若是放在李锺侨这书呆子身上就
  情真意切!
  李锺侨完全没有骂人的意思,真诚的道:这难道不是不是黄狗么?
  你!你!文人指着李锺侨的鼻子道:你还骂人?!你说我画的是黄狗便算了,还要将我的雅诗,改成鄙陋的打油诗,你是何用意!?
  画作上的确配的是雅诗,甚么独钓,甚么苍茫,甚么天下等等,乍一看雅致的紧,但实则和他的画一样,十足的空洞。
  李锺侨道:这打油诗,如何能说成鄙陋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这打油诗若是写得好,也是一首好诗啊。
  文人自然不服气,道:我看你不是来参加诗文宴的,你分明便是来找茬儿的!
  李锺侨慌了,道:我、我没有找茬儿啊,是你要我点评的,我只是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罢了。
  好哇!文人道:你还敢讽刺我?今儿个这事儿,我跟你没完!
  眼看着文人就要和李锺侨动手,说好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呢?
  胤禛道:你不去劝架?
  云禩摇摇头,道:英雄救美这等子事儿,就交给别人罢。
  胤禛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原来是三爷胤祉来了。
  胤祉从外面走进来,没看到里面是甚么人,但听到了吵闹声。
  云禩可以断定,按照三爷给自己立的人设,必定会上前来劝架,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德望,所以云禩才说,这等子英雄救美的事儿,就交给别人罢。
  果不其然,虽然三爷没有看到到底是谁在闹事儿,但是他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打算给自己增加德望。
  便走过去道:可是有甚么误会?大家子谈诗论道,没有对错,何必伤了和气呢?
  是三爷来了?
  三爷!
  快看,三爷又来了,咱们这个诗文宴真是有面子!
  胤祉在众星捧月的惊叹下,慢慢走了过来,他的步伐平稳,气质斐然,整个人仿佛谪仙一般,在文人眼中缓缓下凡。
  结果三爷下凡到一半,看清楚了闹事之人,他的脸色猛地僵硬住。
  三爷胤祉因为喜爱读书,是翰林院的顾问,他如何能不识得翰林院的李锺侨呢?再者说了,李锺侨可是李光地儿子,三爷胤祉肯定是识得的。
  三爷一贯与李光地一家保持距离,不为别的,自然是因着他的门客陈梦雷的事情。
  陈梦雷和李光地是死仇,老死不相往来,如今三爷招揽了陈梦雷,自然不能两面逢源,所以有意无意都是避开李光地的,和李光地的儿子们也没多少交集。
  他哪里知道,今日来参加诗文宴,竟然碰到了李锺侨?
  三爷胤祉的脸色有些僵硬,一时间也不知该不该管这个事儿,自己都说出口了,若是不管,旁人会怎么看?但是若自己去管这个事儿,传到了陈梦雷耳朵里,恐怕陈梦雷会以为自己与李光地套近乎,平白惹出一些子嫌隙来。
  三爷眯了眯眼目,嫌隙?陈梦雷忤逆自己,与老八暗通款曲,难道不是嫌隙么?
  三爷一想到这里,脸都黑了,哪知道这么巧,八爷真是不禁念叨,心里念叨也不行,一念叨竟然立刻便出现了。
  云禩走过来到:三哥,你快来帮忙说说罢,这李翰林也不是故意的,别让大家平白伤了和气。
  众人一听,三哥?李翰林?
  敢情这些子人竟然大有来头?
  能叫三爷是三哥的,必然也是康熙的儿子,岂不是皇子么?
  那些个文人全都傻了眼睛。
  三爷这是被云禩赶鸭子上架,此时若是不说话,平白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便咳嗽了一声,含糊得道:既然是误会,说开了也便没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