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馗情未了 ——记陈光林和他的钟馗画
作者:潘成欢      更新:2022-02-08 09:04      字数:3803
  一
  朝霞,悄悄卷起大地的黛黑,广衰的淮北平原,披上了赤橙黄绿。巍巍凤凰山边,一碧清流若一股银丝,从西方天际的晨雾中抽出,恰如一条缎带,潺潺地、缓缓地、悠悠地在麦苗的厚绿与油菜花的鲜黄里,款款飘向渺远的如雪梨花、似霞桃花的东方天际。在这银丝缎带盘缠处,在这巍巍凤山锦绣花团里,那座别致而秀雅的两层小楼窗内通明的灯火早已与晨曦融为一体。
  这小楼即是闻名国内外的“道王阁”。那被人们亲切誉为“魁王”的中国灵璧钟馗画院院长、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政协宿州市委员、安徽灵璧文联主席陈光林,又工作了一个通宵呵!
  他舒展一下疲倦的身腰,吸一口柳烟花雾酿成的香风,觉得自己又获新的超越。那种自觉的充实感春风化雨般地使自己向上拔高、再拔高。不懈追求换来的成功使他内心油然生起一丝惬意。他的心也悄然融入这山、这水、这花、这肥沃的土地、这如诗似画的淮北大平原的春天里……
  二
  他一米八八的个头,器宇轩昂。无论何时,总是壮士挺胸,腰不屈、背不驼。显示他凛然、刚直、威武的气质;一头披肩黑发,丝丝不乱,光滑而润朗,流露出一种时代的线条和艺术家固有的飘逸和潇洒;一副宽阔而圆钝的脸膛,大额浓黑,目光犀利,显现出深邃而邈远、情真而意浓的内涵。给人一种昂然奋进一—前方道路很遥远、艺术生涯很漫长,我当一时一刻不可虚度年华、白费光阴的感觉。他的脸上总是挂着自信而仁厚的微笑,启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孔子曰:“志于道”(《论语》)。《庄子》中亦曰:“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首也;能有所艺者,技也。”陈光林的志与道即是钟馗画—
  一个疾恶如仇、除暴安良、一身浩气、刚正不阿的钟道。以满腔热血饱蘸人生深沉与激情,着力描绘其艺术深刻独到、神妙而空白(不可知的)、内涵潜蕴丰富、有血有肉而灵魂一呼即出、形神兼备的钟形象。更完美地体现艺与道的统一,艺术与哲学的统一以及中国艺术博大精深的感人魅力和精神支柱。
  我认识陈光林已有二十年。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
  一个肃杀、冷寂的秋夜,除了寒风吹响树枝的呼哨,世界静极了。我很早进入梦乡……似梦非醒,我脚下踩着一抹玫瑰色的彩云,舒展双翅在碧蓝的苍穹中飞行,去追逐前边一群人。追呀、追呵,不少人被抛在后头,而我前方总有一个人奋飞不辍。我想着,不管宇宙有多远,我都要追上他,和他一起从星际捧回璀璨的宝贝…
  三
  我认识陈光林已有二十年。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
  一个肃杀、冷寂的秋夜,除了寒风吹响树枝的呼哨,世界静极了。我很早进入梦乡……似梦非醒,我脚下踩着一抹玫瑰色的彩云,舒展双翅在碧蓝的苍穹中飞行,去追逐前边一群人。追呀、追呵,不少人被抛在后头,而我前方总有一个人奋飞不辍。我想着,不管宇宙有多远,我都要追上他,和他一起从星际捧回璀璨的宝贝……
  就在这种神思飞扬时,突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我打开门。是他一—陈光林带着几位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来了。灯下,他那圆圆的脸膛带着几分希冀的微笑闪动明亮的眸子说:“打扰您很不好意思,我们几个同学想以您为模特画一张素描。”我思维片刻,陈光林本来和我很好,可能是这秋夜的寒气把模特儿们早早送进了梦乡。我欣然答应,穿了毛衣,做个固定姿势。于是他们竖起画板,立时,耳边响起铅笔绘图的沙沙声
  许久,许久,我有些累了,幸好,那几个同学都收了笔,我觉得终于解脱。但见陈光林还在那神情专注地画呀,画的。那一丝不苟的态度遥控了我的神经,支配了我的身心,我完全被他折服了。
  之后,我要求那几个同学把画好的“我”让我看看,那几个同学却藏藏掖掖的不大情愿。我想,可能他们画得不很像,那大可不必强其所难了。而陈光林却很有礼貌又不好意思地把画板递过来,诚恳地让我提意见。我惊讶地发现我的模样透过那无数根优美的线条、黑白灰分明而又过渡自然的调子,被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真让我挑不出一点毛病。其他同学走了,陈光林又对我表示一番感谢,然后说:“我还得完成自己另加的作业。”“什么作业?”“钟馗画。”他说,“现在快两点了,画完一张钟馗画再休息,明晨六点钟准时参加早自习。”“天天如此?”我问。他坚定地点点头。
  四
  陈光林乘坐着似箭的光阴走完了美术院校的路程,走完了部队生活。现在已成就斐然。他的美术作品连续三届参加中国美术博览会,全军建军六十周年书画展,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民间杰出华人艺术家书画展,**国际书画大展,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并在泰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澳门地区举办联展和拍卖活动。作品广为国内外美术馆、国内外领导人、收藏家、财团和广大人民所喜爱。
  1996年6月30日,新华社《中国对外新闻》以“陈光林和他的钟馗画”为题向海外发了通稿;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华大地》、云南卫视《神州万象》、**《华娱电视》、安徽卫视《安徽人》及美国卫视均有长时间报道。《人民日报》、**《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近百家新闻媒体传播和推荐。1994年4月他应邀到泰国曼谷,1997年12月应邀到新加坡,举办“陈光林钟馗画精品展”,每每大获成功。就在此文脱稿之际,陈光林又在由中国文联系统举办的“世纪之光作品评选中”荣获世纪英才人物奖,并代表全国36位英才在颁奖盛会上发言,会间还受到全国*****副委员长程思远、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的特别会见。近日,又在荷兰王国传出佳讯,陈光林的《东方神韵》荣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赛“梵·高奖”。
  他的一幅钟馗画曾以15万人民币在台湾被拍卖成交。世界华人都以能收藏到陈光林的钟馗画而感到荣耀。
  五
  为何陈光林钟馗画备受众人推崇,为何世人最爱陈光林钟馗画?陈光林乃灵璧人,天性使之然?是的,他自幼就喜爱和崇拜疾恶状元、斩妖将军、无私无畏的打鬼英雄钟馗。钟馗画历史悠久。唐朝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所云:奉宣圣旨,赐画钟馗及历日一轴,屏祛群厉。“钟馗之画,亦始于盛唐,旧有吴道子始画钟馗。”(宋沈括《梦溪笔谈》)而清人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则云:“钟馗由馗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原格,故世群推之。”这是因为“钟馗乃是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其说明钟道是最具有中国道家文化代表意义的传奇人物,备受历代炎黄子孙推崇的正义之神。惟灵璧所画,亦即所谓“灵璧钟馗画”方最具正统、最负神韵。自古到今,灵璧钟馗画以各种造型、各种风格,不拘尺幅或贴于门庭陋室,或悬于皇宫雅堂,或远涉友邻异域,朝朝代代,经久不衰。
  早在数十年前,幼小的陈光林心目中即对钟画痴情迷恋。他对同龄的人捉鱼摸虾、掏鸟窝、斗蛐蛐从不以为然,而是痴迷于大街小巷、豪宅陋室、尘厚烟黄的炕沿灶台和怀揣一摞摞红红绿绿、张页大小不等的沿街叫卖的民间艺人的钟馗画。他最佩服那个留八字胡须的干瘦老头在乡亲们的饭桌上铺一张白纸三画两勾便成栩栩如生打鬼钟馗的本领。陈光林看着那干瘦鸡爪般的手娴熟的执笔动作,眼里亮亮的,心里痒痒的——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画钟馗。
  六
  陈光林钟馗画最具特色,其主要精华在于一改这位令世人敬仰的正义之神钟馗原来那种姚牙咧嘴、胸毛倒竖、剑刺丑鬼满面血流的形象。
  他一贯奉行“我以我心画钟馗”。使他笔下的钟馗完成了“人心、出心、升华”的美的艺术境界。摒弃了所有一般意义上的画法,集传统、现代、威武、善良、潇洒和仁厚的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于一体。其画观后,令人思绪绵绵。《判官爷》《正气歌》《钟馗颂》《神威图》《魁王图》等,造型粗犷而儒雅,表情威严而温柔,性格刚暴而慈祥,氛围平实而神秘。他的钟馗画最令人惊讶的是眼神,不管哪幅图,只要您看到,钟馗的目光总直射着您的视线。甚至把画面翻看,那目光仍射中您的视觉。这可能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神气与精华天人合一!给人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受。每幅钟馗画都会让人着迷,都能使为非作歹者受震慑,贪官污吏受恐惧;给弱民百姓以抚慰和呵护,让清廉之官引以自豪和荣耀。
  七
  这种焕发着时代异彩意蕴深厚的钟馗形象,是画家陈光林独具匠心、深深感悟、不懈努力塑造成功的。深得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黎民百姓、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及各界收藏者的青睐,并把它奉为珍品。“弘我中华之国宝,扬我民族之精神,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的钟馗画作品融民间、传统与现代文人画之精华与一炉,线条流畅,挥洒自如,气魄宏伟,笔法多变,刚柔相济,风骨道劲,虚实相生,用墨浓、淡、干、湿、枯竭尽其妙;用色淡雅高古、清爽明丽,使作品更为凝练、厚重,力度强悍;钟道面目造型容纳古今,豹头虬须,环目圆睁。须鬓处理、最见功力,破笔丝垛,逆入平出,坚如钢针而飘洒欲仙。画坛资深人士评价:陈氏钟馗出神入化,中华一绝。
  八
  这样的作品,这样形象一—除暴安民的正义之神——或怒目而视,或笑看人间,或剑拔弩张一—安康天下凭君在,清朗乾坤无恶行。怎不受世人尊崇?怎不吸引海内外收藏家争相收藏?而他这样一个画家又怎不受世人瞩目?其实陈光林的艺术成就,远非拙文能够详尽的。他的画如同其人品在同辈中亦为佼佼者。其作品更是日益流露出霸悍、威武、坚实、帅美之诸态,展现出不俗的追求和横溢的才华。
  他无愧于人们誉称“魁王”。陈光林,44岁,还很年轻。但他的成功已成为过去——苦苦追寻是改变自己的不足。荣誉早已成为肩头沉重的压力,他必将以满腔热血,以孜孜辛苦的不平常,去实现其光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