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菩提劫
作者:丹非凡      更新:2022-02-07 01:20      字数:353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慧能大师
  民国初年,各方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在旧中国的一片土地上,有座叫做佛光山的山,山上有个寺,名曰菩提寺。
  佛光山是座十分雄伟的高山,远看高大巍峨,近看高不可攀,山石坚不可摧,山腰风景秀丽,山顶静谧安逸。
  这里的一切都很顺应大自然的节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美轮美奂,曾几何时也是人间一处令人向往的仙境。
  同时佛光山也是这片辽阔土地上南城和北城的分界线。
  眼前两方军阀在山脚下打的打可开交,一片深蓝色的‘海洋’,兵刃交接,枪声轰鸣,激战三天三夜未见胜负。
  终于在两军打的筋疲力尽,弹尽粮绝,将士虚弱无力的时候,双方妥协各占南北一城。
  沈祥沈将军带兵驻扎在北城的长安,张瑞张将军带兵驻扎在南城的江南。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两军势均力敌,互不想让,在佛光山不远处建造边城防守城门,占地为营,守护一城,防对方于未然。
  就这样佛光山成了既不属于南城也不属于北城的一处和平圣地,山上的菩提寺便成了佛门圣寺,山上寺内安逸和谐,山下山外偶尔可见刀光剑影。
  要说这沈将军和张将军弄成今日这般窘境,实在惹人匪夷所思,他们以前可是非常要好的兄弟,后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两人一夜之间反目成仇,各自带兵相互厮杀,毫不手软,不知是谁的对错,总之打的不可开交。
  自从二人占据一城,建造府邸以来,双方军阀奇迹般不打仗了,整个南城和北城恢复了安宁,百姓也不再四处逃难,反而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南城和北城一直如此,处于僵持状态,不打仗了,让各地百姓庆幸的是,他们的生活的还算不错,两城百姓都在期盼着这样的生活已经可以了,从此以后不要再打仗了。
  沈将军和张将军也摇身一变成了两城百姓热情拥戴的将军。
  北城长安有两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一位是前朝的皇亲国戚,无论是品行方面还是家世地位方面,都赫赫有名的夏府夏老爷,一位是兢兢业业祖祖辈辈都靠经商发家致富的陆府陆老爷。
  要说这夏府和陆府的深厚交情要从两家老爷年轻的时候说起,怕是要说上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很多年前夏老爷还是晚清宫廷里的受皇帝重视的大臣,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也无心朝政,唯独对做生意情有独钟,于是当时宫廷里娘娘,皇帝大臣的衣服来源就在夏老爷经营的锦瑟里。
  当时陆老爷的陆家工厂已经名声四起,陆老爷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锦绣故里。
  锦瑟和故里相辅相成,遥相呼应,感情颇深,像是前世注定了的缘,缘分不止于人,也事关家业,
  为此夏老爷和陆老爷特意摆酒席大张旗鼓的庆祝一番,从此两家在长安有了响当当的名号,此存彼存,此灭彼灭,两家相互依偎,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无数挫折磨难,终于顶过一片黑暗,终见前方光明。
  这两家在长安,百姓要是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叫好,夸奖不已,满眼羡慕,滔滔不绝。
  16年前,继陆老爷和陆夫人生下一个大胖小子,两年后,夏府伴随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孩呱呱坠地。
  这天夏老爷,陆老爷和陆夫人都等候在夏府前院的产房外,夏老爷不停地在庭院里踱步,他紧张,着急,内心期盼着夫人孩子能够平平安安的。
  夏府的两个丫鬟躲在花团锦簇的花丛里探着头,也在焦急的等待着。
  一个丫鬟碰了碰前面的人说:“你说夫人会生个小少爷还是小小姐?”
  “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算命的,不过我希望是个小小姐。”
  “嗯,可我希望是个小少爷,我喜欢小少爷。”
  “哎呀,我们希望有什么用呀,我觉得不管是小少爷还是小小姐老爷夫人都会高兴的。”
  “嗯,那当然了,我听说啊,咱们老爷和陆老爷都商量好了,要是夫人生个小少爷两家孩子就拜把子做兄弟,要是个小小姐两家就结为亲家呢。”
  “啊?这么好,你听谁说的,可信吗?”丫鬟脸上是难以掩饰的喜悦夹杂着些许惊讶。
  两丫鬟在悄悄说着话,窃窃私语讨论着,一脸的的兴奋。
  眼看夏夫人进产房已经很长时间了,里面一点消息都没有,呆在外面的人看着还挺着急的。
  陆老爷走到夏老爷身边安慰他说:“夏兄,别太担心了,没事的,会平平安安的。”
  陆夫人也在一旁应声说:“是呀,生孩子急不得,当年我生少轩的时候也用了很长时间呢。”
  就在他们相互安慰说话间,突然产房的喜婆从赤红色的雕花檀木门里探出头,满脸笑意,高兴的说:“生了,生了,夫人生出来了,是个小小姐。”
  房间里夏夫人睁开眼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珠,从青墨色的床上半弓着身子,欣喜的看着喜婆抱到她身边的孩子,她欣慰的笑了。
  这孩子倔的很,在她的肚子里迟迟不肯出来,还真是个小磨人精,不过好在平安来到了这个世上了。
  门外等候的人听到喜婆的声音走进来,陆夫人抢先一步抱在怀里,哄着她,怀里的婴儿在对她笑。
  陆夫人很开心,逗她玩,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咦,不对呀,她怎么不哭?刚出生的婴儿不是该哭着来到这个世上吗?”
  陆夫人一说,在场的人倒觉得真有些奇怪了,才发现大家只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当地有个不知靠不靠谱的传闻,说是初生的婴儿要是不哭,不把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那口气吐出来,是活不了了的。
  于是众人使出浑身解数还是不能让襁褓里的婴儿哭出声,一时间众人陷入困境,这么小的婴儿总不能抱着打一顿吧,再说了夏老爷,夏夫人也舍不得,他们好不容易年近中年才得一女。
  巧的是,此时从长满曼曼青藤,蔷薇深处的长安街处,路过一位圣僧,他四处游历人间,化缘百家万户,普度众人,欲修炼成佛,刚巧路过夏府。
  只见他手里一串佛珠,从灰色的袈裟袖子里露出手,在手中转动,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本是佛根中人,怎奈落入此间凡尘,此次一遭,难免路途艰苦,遇见是缘,幸会幸会。”
  房间里所有的人都在焦虑,这婴儿要是再哭不出声音,会死掉的,因为担心众人脸上愁云密布,焦躁不安的神情,一如方才产房外焦躁的等待,夏小姐好像十分固执,死活就是不哭。
  此时夏老爷听到门口有人说话,待他出门一看是位得道圣僧。圣僧点头说:“阿弥陀佛,贫僧是来为施主化缘的。”
  夏老爷见到圣僧很是激动,忙恭敬地上前询问说:“圣僧,可有办法救小女一命。”
  圣僧捏着手里的佛珠淡定的说:“有是有,只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知老爷可否舍得。”
  夏老爷救女心切,不问是什么代价,直把圣僧请入房间,嘴里恳求的说:“圣僧你一定要救救小女啊。”
  圣僧进门,于是在场的闲杂人等,纷纷退出房间,房间里只留下陆老爷,陆夫人和夏老爷。
  只见圣僧抱起怀里的婴儿,将手中的佛珠放在她的小手心,正待她玩的开心时,圣僧猛地拿起佛珠,放在她够不到的地方,夏小姐心急,伸着小手抓不到‘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听到哭声,夏老爷一颗焦躁的心终于平复,蓝粉色的屏障后夏夫人悬着的心欣慰的一笑,夏老爷看着圣僧颇为感激,于是请圣僧为爱女赐名。
  夏老爷对圣僧说:“小女得您所救,还请圣僧为小女赐名。”
  “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看似存在的,都是不存在的,一切好的坏的都会化成轻烟薄雾,最终烟消云散,不如就叫如烟吧。”夏老爷听圣僧说完,嘴角露出微笑,点着头说这名字好。
  夏老爷让下人端来一盘银子赠与圣僧,作为报酬,只见一个下人迈着沉稳的步伐,手里用青蓝色的全彩托盘,拖着整整一盘白银,圣僧看也不看,摆手说:“我说的代价非盘中物,盘中物亦非我所想。”
  夏老爷着急的问:“那您想要什么?”
  “我想要的夏老爷不一定想给,但也由不得你,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事关一条性命,这是唯一的办法。”
  夏老爷听不懂他的意思疑惑的问:“圣僧的意思?”
  “我看令女,佛根极深,是佛缘中人,她一生下来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此生伴有一劫,此乃菩提劫,若想要活命,须在佛根圣地长大成人。”
  夏老爷听完很吃惊,圣僧的意思是要带走如烟吗,他当然舍不得了,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就这么一个女儿。
  “可还有其他的办法?”夏老爷一脸恳求的问,圣僧摇头。
  “烟儿能不能不出家,她还那么小?”
  “老爷多虑了,我只是把她带到菩提寺生活,平安长大,长大后她可以自己做选择,或者回到这里生活,怎会出家?”
  夏老爷欣慰的点头,是这样呀,他听完放心了很多。
  后来圣僧又说,夏如烟在菩提寺长大成人的这些年,夏府的家人可以前去探望,但不可太频繁。
  “圣僧,小女,什么时候能回来?”
  “长大成人,到了该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的。”
  就这样,夏如烟出生的第一天还没来得及吃亲娘的一口奶水就被圣僧带回菩提寺,圣僧做了件善事,领会佛意,把她带到菩提寺,就继续游历人间,普度众生去了。
  圣僧把夏如烟交给自己的师妹静禅师太好生照看着,自己再次下山,此去不问归期,只愿心之所属,心中人乃佛中人,亦是佛缘照生,遥不相见,心里装的都是想念。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何为东风?为你可以付出一切,一生一世不够?不怕,我们还会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