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和议 下
作者:浪迹天涯      更新:2022-02-05 23:32      字数:2037
  谢玄凝视着慕容垂,心中暗自冷笑。
  慕容垂的汉话,说得还真是不错。
  但不管慕容垂怎么英雄了得,汉话说的有多好,圣贤之书读了多少,他终究只是胡人。
  事实上,历来只有真正的胡人才会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因为他们尚未归于文明社会,也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美好的事物,更不知道妻儿财产,他们只知道放牧打猎,仅此而已。
  但当他们进入中原的之后,就会在极短时间内被汉化。汉人的礼教文化对于这些还在原始社会状态下的野蛮人太有吸引力了。
  当这些在漠北纵横驰骋,慷慨悲歌的胡儿有了家室,有了财产,学会吃喝玩乐,开始瞻前顾后之时,他们就再也不是草原上的雄鹰。
  这也仅仅是另一个民族衰落的开始。
  那些驰骋在草原上的部族,他们会打天下,却不会治理天下。
  暴力或许可以消灭问题,却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慕容恪也许是个异类,他的弟弟慕容垂绝对还只是个胡人。
  他猛然抬头,正好撞上了桓温双目中闪出的一缕冷光。
  慕容垂见他们许久都不发一言,冷冷道:“昨日我大燕副使被杀于建康,其中是否有隐情,本王还未查出,但是你们必须把从前杀竺法师的凶手交出来。本使过两天便要回国,今天过来一趟,就是要痛快的问一句是战是和。若战,便来战,若想讲和,便必须答应我们的条件!让出淮北河南之地,解散北府兵,免谢玄豫州刺史一职,这三件事你们都要做到。”说罢便背过手去,神态倨傲,看着殿中诸人。
  谢玄哑然失笑,自己何曾值得燕人如此看重!
  谢万气得几乎要拍桌子了。
  众人也都倒吸了口冷气,面色古怪的看向谢玄,一力主张和议的庾希诸人更是惭愧无地。
  这就是燕国提出的议和?这就是所谓的南北永为兄弟之邦,不动刀兵?
  司马耽的脸已经涨的通红。
  若当真再次于河、洛之地开战,以谢玄之才,北府兵之善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桓温面无表情的起身,踱到殿中,冷冷扫视了慕容垂一眼,便径直看向谢玄:“幼度可知道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人是什么人?”
  谢玄凝视桓温,半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人是起自关外的慕容鲜卑部胡人。”
  桓温的话语刹那间变得冰寒:“这胡人到了我大晋,长揖不拜,更是口口声声让我们交出两州之地,罢一镇刺史。这人难道脑子出了问题?”
  谢玄不顾谢万连连阻止的眼色,冷道:“脑子有问题的,岂止这胡儿一个人!”
  庾希脸上闪过一丝怨毒。
  慕容垂转头打量了桓温一眼:“你便是桓温。我很久以前就听说南朝的桓温是当世英雄豪杰,看来也不过如此!”
  “既然你是英雄豪杰,为什么手握这三千里地山河的人是那个黄口小儿,却不是你?”
  非但是桓温,殿中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慕容垂看似张狂无意的这些话,正好戳到了东晋君臣的痛处。
  桓温的声音变得越发冷森如冰:“若是我们不答应呢?”
  慕容垂哈哈大笑:“我大燕三十万铁骑日夜枕戈待旦与黄河之畔,不能在和谈中得到的,我们自己会用手中的马刀来取!大燕铁骑纵横天下,未有一败!只要我一声令下,这三十万铁骑就算投鞭于淮水,也足以断其流!”
  **裸的威胁。
  谢玄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原来“投鞭断流”的典故是出自慕容垂。一想起这胡儿掉书袋都能掉出这么有名的一句成语,他就忍不住想笑。
  慕容垂终于把目光汇聚在了谢玄身上。
  猛地一看,这人仍然相当年轻,看上去除了英俊的几乎让人嫉妒之外,和旁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慕容垂带着恶意想,这家伙说不准就是桓温或者司马耽的“兔儿相公”。但仔细去看,他望着谢玄淡定从容的目光,从中找到了令他有些恐惧的东西。
  那是百折不回的气势和滔天的战意。
  那种战意强大到让一向自诩为军略天才的他也感到了恐惧!这人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
  他一生之中,只在一个人眼中看到过如此的气势和战意。
  他的四哥,纵横河北未曾一败的慕容恪。
  谢玄站起,脸上犹自带着嘲讽的冷笑:“是啊,大燕铁骑,纵横天下,未有一败。使臣大人真是健忘,半年之前的东燕一战,难道那些大燕铁骑都凭空消失了?顺便再问一句,那位可怜的豫州刺史慕容厉大人现在怎样了?”
  慕容垂脸上的笑容登时凝住。
  东燕一战,慕容尘当场战死,慕容厉自那一战逃回之后就一病不起,晚上睡梦之中都经常无缘无故的惊醒。本来慕容俊对他疑忌极深,来南朝的差使轮不到他,也是因为慕容厉生病,这个差事才落到了他的头上。
  随着近些日子夏侯彝,何畏和刘牢之几人打着谢玄的帅旗收复整个淮北,如今鲜卑人最怕的不是鬼神,而是现在的豫州刺史谢玄。
  慕容垂已然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震骇:“你就是谢玄?你怎么会在这里?”
  谢玄淡淡道:“我又如何不能在这里?我当你们鲜卑慕容家的人都是英雄,想不到却是一群卑鄙小人。想杀我便去沙场堂堂正正的杀,何必要在大晋朝堂之上提条件?竺乘风确实是死在我手上,但他首先是要杀我!此人是燕国国师释道进的师弟,这与你们也脱不了干系吧。”
  慕容垂满脸通红,惭愧无地。
  桓温长笑一声,神采飞扬:“回去告诉你们国主,他要战,便来战!我大晋男儿自当奉陪!”
  慕容垂默然半晌,抱拳一礼,道:“两国相争,有些事情并不是我等所能左右。既然两国终有一战,我慕容垂便等着在战场上,以堂堂之师来会小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