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作者:余秋雨      更新:2022-02-04 21:49      字数:1746
  有一天,老信客看到两个男子进山了,看了一会儿他就回身到住屋,把门关上,再从外面锁门,自己则翻到上一层的山峦中去了。
  他已经认出,这是自己过去“情同手足”的余叶渡和余木典。
  余叶渡和余木典两人,在玩那个小圆圈伎俩的时候,只是显摆自己的聪明,并没有考虑到后果。他们其实很清楚老信客的人品,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贪小之嫌,但是他们很想抓住老朋友的一点“小把柄”。
  这在生活中很普遍。熟人间发现其中一位早年曾从盲人小贩的筐子里多拿了一个鸡蛋,就会嘲谑半辈子。“闺蜜”中,一个小姐没有把手镯还给分手了的男友,也会成为长久的话题。但是,当余叶渡和余木典发现事情已经闹大,他们也吓着了,躲了起来,没再为老信客解围。其实,这倒是真正的大错,比那个小圆圈严重得多。
  直到他们一步步看到,老朋友已经因为自己的胡闹而失去了工作,更是不知所措了。这种不敢担当的当事人,让人间灾难失去了关闭的阀门。
  随着年岁增大,经历增多,他们觉得应该偿还一些债务了。家人、乡人、朋友们,也都从旧梦中醒来,不断在他们耳边叨咕。
  他们两人多次给老信客写信,又托人祈求原谅,老信客都没有回答。这次他们一起回乡,到墓地来登门请罪了。
  但是,老信客还是不想见他们。
  并非还在记恨,而是害怕尴尬。
  世上很多昔日老友的心结是没法解的。即使内心已无障碍,却也找不到和解的语言和表情,那就只能放弃了。
  老信客此刻躲在高处的山隙处,看着余叶渡和余木典高喊低呼、徘徊往返。他心里说的是:“下山吧,两位兄弟,别喊了!”
  老信客最盼望的,是宋达。
  宋达每次回乡,总要想办法进山来看望老信客。老信客催逼似的急问着山外情势,各地老友。宋达的回答使他一次次大笑不止,但又神情黯然。
  总的说来,坏消息比好消息多。这路,比以前更凶险了。
  宋达说,根据师傅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体会,他制定了几项行为规则。例如,第一,在每个城市聘请一位同乡做“保人”,收接任何货品,必须有“保人”在场,而且立下明细清单;第二,货品送达时,也必须由一个成年乡人作为“第三者”在场;第三,永远不与接收货品的女主人单独长谈和餐食,见面时须有婆婆或孩子在场……
  信客一听就笑了:“这不是我的经验,而是我的教训。”
  “这职业,可能长不了啦。”宋达说。
  “怎么回事?”老信客问。
  “大城市已经有了邮局。现在还只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寄送,一时还到不了乡村。但迟早,会散布开来,至多二十年。”宋达说。那时的时间估算,都比较缓慢。
  “二十年?我等不到了。”老信客说。
  “你在深山白云间,一定长寿。问题是我,好像不能光给城乡夫妻做跑腿了,要做点别的事。”宋达说。
  “有苗头了吗?”老信客问。
  “有两件事,都很大,也很险。我已做成一件,另一件正做了一半。”宋达想说下去,却下意识地看了看窗外。
  “这里尽管说,十里之内没有耳朵!”老信客笑着说。
  宋达所说的第一件事确实又大又险。金山卫的一小股土匪,俘虏了一名小汉奸,说出了日本侵略军的一个动向。土匪也爱国,知道这个情报必须送给国军将领,但他们没有路,急急打听,知道有一种人叫“信客”,能够千方百计把信件送达。于是再打听,终于通过一个熟人找到了住在金山旅店里的宋达。宋达立即四处询问,找到上海市区的一个国军司令部,送上了这个情报。
  “这次送达,使你这个宋达变大了。”老信客说,“另一件呢?”
  宋达所说的第二件事比较复杂。他在上海逛书店的时候见到一部十分畅销的历史通俗演义,一看署名是浙江萧山一位柴先生写的。他那次正好要送货品到萧山,顺便去拜访了柴先生,才发现,上海书商把这位先生蒙在鼓里了。柴先生是一位传统的乡间书生,宋达出于公道,帮他做了一些交涉。
  “势头怎样?”老信客问。
  “事情有转机,但书商还不爽快。”宋达说。
  “好!”老信客又点头了,“我们信客,平常送小信,有时也送大信,那就是天下公信!”
  这天,老信客看着宋达下山的背影,很是满意。但是心头也泛起一阵苍凉,你看这个宋达,走路也不利索了,真是长途催人老,岁月不饶人。
  已经是深秋季节,刚才问了宋达身体状况,说是风湿病、胃病都不轻。这是信客的职业病,自己早就有了。但现在,自己毕竟年迈,又多了几种,连心脏也不好。这一想,老信客又有点自我庆幸,早早地安顿在这半山上了。如果一直还在路上,突然因病而止步,那就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