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
任宪宝. 更新:2022-02-04 14:53 字数:1922
假如总以常规的眼光去观察和处理事情,而不能灵活变通的话,是很难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管我们走怎样的路,是直着走还是绕路而行,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是最主要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绕过那些成功路上棘手的问题和麻烦,便绕路而行。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成功的。
餐桌上,七、八个男人为打开一个恼人的酒瓶塞几乎败了酒兴。
经过他们几轮的轮流折腾,现在那个软木塞非但没能出来,反而朝瓶内陷下去半厘米。
这些人中有人提议应该用剪刀挑;有人则否定,认为木质疏松不易成功;也有人提出最好用一只螺丝钉旋进木塞,然后用力拔出;还是有人否定,认为即使稍微朝下用点儿力,木塞也会掉到瓶内;又有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用锥子从侧面扎进去一起拔出,大家虽然主意不错,可惜眼前没有锥子。
再次折腾的结果是软木塞掉进了酒瓶内。男人们在一片惋惜中发现了事情的结果――酒能倒出来了。
众人之所以差点败兴而归,最主要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直被一种“只有将瓶塞取出来才能倒出酒来”的观念所束缚,忘记了“瓶口只要没有瓶塞就能将酒倒出来”的前提条件了。这就好比一个被追捕者逼到了死胡同的人,面对着那堵并不高的墙苦苦寻觅梯子,却忘了能够直接翻越过去一般。这就是头脑被束缚、过于拘泥形式造成的。
有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年事已高即将退休,他要为自己的公司物色一位才智过人的接班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挑出了两位人选。
董事长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最后的评定。
这天,董事长邀请那两位候选人张先生和李先生到他的马场议事。
当他们进入马场以后,董事长牵过两匹看上去相当棒的马,然后对他们说:“素来听说你们二位都精于骑术,这两匹马也是我精心饲养的,素质都挺不错。我想让你们进行一场比赛,胜利者就接我的班。”然后分别把黑马和棕马给了他们二人。
二人听到董事长的话都非常紧张,各自检查自己的马鞍等用具以及打量对方的马,生怕马上有问题。
董事长紧接着让二人把马牵到起点上,宣布了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比赛规则:“从起点骑马跑到农场的另一端再跑回来,谁的马后到谁就赢了,请听清了是后到的马赢。准备,三、二、一,开始!”
张、李二人被这莫名其妙的规则搞昏了,一时愣在那儿没有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李先生突然行动了,只见他从张先生的**过缰绳迅速地跨上张先生的马朝前方奔驰而去。
张先生先是一愣:奇怪为什么李先生骑自己的马的时候,李先生已在十几米以外了。当他明白过来的时候,李先生已经骑着他的黑马回到了起点,而李先生的棕马依然留在起点。很明显李先生的马落后张先生的马了,李先生赢得了比赛以及董事长接班的位置。
人生的路有时候就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假如总以常规的眼光去观察和处理事情,而不能灵活变通的话,是很难立于不败之地的。
在佛家有这样一个“磨砖成镜”的故事。
一天,怀让见马祖整天坐在屋里坐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
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说:“我磨砖做镜子啊。”
马祖:“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听后立刻觉悟。
后人常以“磨砖成镜”来比喻那些执著于无望事情的愚蠢行为。参禅若寻不得正确途径,即便是有执著精神,也必然是南辕北辙、一事无成。
神赞和尚原来在福州大中寺学习,后来外出参访的时候遇见百丈禅师而开悟,随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寺院。
他的老师问:“你出去这段时间,取得什么成就没有?”
神赞说:“没有。”
还是照着以前的样子服侍师父,做些杂役。
有一次,老师洗澡,神赞给他搓背的时候说:“大好的一座佛殿,可惜其中的佛像不够神圣。”见到老师回头看他,神赞又说:“虽然佛像不神圣,可是却能够放光!”
又有一天,老师正在看佛经,有一只苍蝇一个劲儿地向纸窗上撞,试图从那里飞出去。神赞看到这一幕,禁不住做偈一首:“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他的老师放下手中佛经问到:“你外出参学期间到底遇到了什么高人,为什么你访学前后的见解差别如此之大?”
神赞只好承认:“承蒙百丈和尚指点有所领悟,现在我回来是要报答老师您的恩情。”
神赞见到老师为书籍文字所困,不好意思直接点明,只好借助苍蝇的困境来指出老师的不足。文字语言都是一时一地的工具,事过境迁再执著于文字,就如同那只迷惑的苍蝇一样总是碰壁了。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选定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如果目标不合适,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干脆放下。当你放下那些宏大而美丽的理想,选择伸手可及的目标时,或许局面会瞬间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