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南望王师又一年(有惊喜)
作者:星空没有云      更新:2022-01-25 21:09      字数:3008
  “年复年啊年复年,日复日啊日复日……”瓦梁楼园子里的书生们,皆是搜肠刮肚起来,将自己的毕生本事都拿出来,可写来写去,还是脱不了感叹时光易逝而岁月易老的这种穷词滥调之中。
  “年复年,果真是好题,柳如姑娘的才华不一般。”高义斌喝了一杯酒,闭着眼睛思考了一阵,刚才在杨天行面前落败的颓丧,竟一扫而空了。从这个角度说来,高义斌高出别的书生不少了。若不遇见杨天行,高义斌绝对是最耀眼的那个人。
  只可惜……他不是主角。
  杨天行这边,有了刚才的大胜,围过来了许多年轻士子。年纪稍大一点的,都不会过来,毕竟杨天行太年轻了,他们要是过来,简直是不要面子了。年轻士子们看到杨天行这个模样,自然是把他当成了‘我辈楷模’。
  杨天行喝了几杯酒,话匣子打开了,对着诗词侃侃而谈,有了这几日读人间词话的收获,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众人听得也是频频点头。当然,杨天行说这些的时候,还不忘处处提到鲁子晋。仿佛若不是鲁子晋启发他,他也悟不到这些道理。这令在场聊天的人,皆是如沐春风,鲁子晋也多喝了几杯,心底认同杨天行这等兄弟。
  这边轻松愉快,以鲁子晋的地位,搜肠刮肚这种力气活,就用不着他自己来做了,自然有旁边的人,帮他一起搜肠刮肚。没有多久,鲁子晋便挥毫而就,一首诗写成了,当众道:“鲁某刚写成了一首,请大家指点。鲁某在瓦梁楼之中,看见了一眼泉水,四季不枯竭,年复一年,在这里流水,故而有感,写下此诗。”
  “咏泉,诗曰:园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哦?好诗,好诗啊。”旁边的人仿佛第一次听见似的,都齐声夸赞起来了,其实这首诗是他们帮着一起写的,但这个时候,就得忘了自己的贡献,说成是鲁子晋写的。
  “此诗语句平易近人,由小处着眼,但却广有天地。小小一眼泉水,竟能够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这不是真正小泉能做到的,而是诗者,也就是鲁兄心胸宽广,能囊括天地,吞吐日月。”
  “有大志者不少,但能有大功者却是少见。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此一句,便是儒家所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有这末一句,更是表明自己清心之愿,十分难得,十分难得啊!”
  杨天行听了这些人的夸赞,心中不由对这些人竖起了大拇指。这些人要是去做高考语文试卷,阅读理解肯定能满分,就这些句子,那就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级理解。句句都夸到了点子上,这令鲁子晋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
  而这个时候,也有不少人写出来了诗,要么就是地位低微,无人问津。要么就是地位高崇,旁边人一顿胡乱夸赞。但转过身,就作呕吐之状。当事人也许不知,但局外人可都将这个当成笑话在看。
  宴会之上,自然不会只有一群人在这里作诗,还有各种菜肴、美酒送上来,歌舞也不停地在演。半场之时,歌舞稍歇,高义斌拿着一张纸,走到小阁楼下,带着醉意,高呼道:“柳如姑娘,高某赋得梅花香字一首,请姑娘赏光。”
  这一声高呼,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纷纷凑了过去,让高义斌读出来,而高义斌便在小阁楼下,放声读道:“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装。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接着他又解释道:“小生在这园子中,见到了池塘围墙环绕,而墙根底下,有一树腊梅长着,但无人问津。又想到,这腊梅年年在那里,孤苦的流芳于寒冬,颇有一袭感想,写下了这一首小诗,请大家指点。”
  这时候,小阁楼上传来一声清脆如铃铛的声音:“高公子不愧是有名的大才子,这一首诗,在全场上,也排得上前三了。”
  前三?
  众人看着高义斌,都有些羡慕嫉妒恨。能够在这种诗会上,让花魁说排得上前三,这就已经是十分殊荣了。哪怕高义斌根本争不到花魁,那他也赚足了。毕竟大家都愿意相信,这得第一的,肯定不是凭才华,而是凭背景。自然而然,高义斌这种就是实力最强了。
  却不知坐在一旁的杨天行,却微微叹气。满场诗词之中,无非就是吟风弄月,说些儿女情长之事,扫一眼看来,也只有鲁子晋的诗还够看。毕竟是接着一眼小泉,表达了一下自己的志向。这志向虽然十分模糊,总比没有的好。
  而剩下的那些人写的诗,都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于国于世,都无半点用处。也不知在他们写诗的这个时候,负担了夏役,又遭受了涝害的黄家村村民,还有没有心情过中秋。他们也许交了赋税,还了欠债,这一年辛苦的劳作,又全都白费,哭都没地方哭。
  而淮河以北,被金人占领的土地上,百姓还被异族统治着。国恨家仇,靖康之耻,犹在眼前。醉意上涌,杨天行眼前这宴会越是热闹,他心中一股莫名的悲伤,就越发浓重。杨天行原本也想读点书,考个科举啥的,可一看眼前这种景象,竟一点想法也没有了。这些读书人的脊梁,已经软了,靠不住了,要另找出路。
  宴会上的众人,自然不会在乎杨天行一个人的悲伤,还在热热闹闹的继续。全场写的诗,都被拿出来念了一遍,好也罢,坏也罢,便送去阁楼,让柳如姑娘评判。若是中意的,柳如姑娘留下,另抄写一遍,用作最后的决赛。若是不中意的,便直接从阁楼上丢下来。即便这样,还有许多醉醺醺的读书人,去抢柳如丢下来的纸。
  宴会快结束的时候,高义斌忽然站了出来,让众人意识到杨大才子的存在,他走到杨天行身边道:“杨兄,你写的诗呢?”
  杨天行醉醺醺地道:“还没写呢,你们都写完了?我醉了,握不了笔了,想看我的诗,高兄你来执笔如何?”
  “让我给你执笔?”高义斌气得笑了,心说倒要看看,你这个醉鬼,还能写出什么好诗来,点点头道:“行,拿笔墨过来,高某就亲自为杨兄执笔。”
  笔墨准备好了,众人都瞧了过来。但见杨天行,拿着一根筷子,手舞足蹈大声念道: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年复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话音落下,满场可闻针落,静得可怕。
  ----gg----
  对不住,要太监了。工作调动,成了保密员,限制上网不说,还天天出差,深山老林四处钻,根本没时间写。还有一个原因,这本书写了一个多月,一个订阅也没有,不想坑编辑大大,还是自行了断算了。
  给大家磕头谢罪。
  以下是大纲:
  杨天行拔得头筹。进了花魁的绣房。林烟寒与林莫寒暗中看到了,气得不行。中秋诗会之后,药材价格大跌。县令立了大功,被嘉奖,于是请杨天行速速去县学。
  在县学打脸,并教人间词话,小孩子入县学。杨天行带着做体育课、唱歌,还让他们学科技,十分另类,与原来的祭酒起了冲突。
  老祭酒告状到了县衙,这时候县令得意于自己孩子文章的进步,鲁子晋神助攻,认为这是杨天行的功劳。于是乎,杨天行的教学,得以进行下去。祭酒看到孩子们精气神变好了,更是如此。这时又传来坏消息,客栈被人陷害了。
  有人吃了十三香中毒了,于是权贵借机逼杨天行交出十三香的配方,证明十三香的清白。林家客栈,一时遭人唾弃。杨天行选择拖着,结果发现,正是那权贵开的酒楼,仿造造的十三香让人中毒了。这一下,权贵损失惨重,林家十三香的名声大扬。
  魏宜修回来,杨天行借着黄家给的线索,顺藤摸瓜,扳倒了梅家。杨天行的名声,也传到了朝廷,等朝廷征召将门之后,林家杨家来了消息,杨天行便到了军中效力,林烟寒家里也有个官场老朋友,于是一起前往京城。
  杨天行于是就在京城军营、官场之中混迹,被皇帝知道并且赏识,想要嫁个公主给他,出现了第二个女主角。杨天行不答应,被发配到前线带兵打仗,而跟他关系要好的太子,也跟着来了,接连胜利,又调回京城,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