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武考乡试科目公开
作者:
低不就 更新:2022-01-19 17:49 字数:3136
“殿下,要是把这条件公布出去,东宫可真的要破产了,不说别的,仅京营就有过万人有资格参加武科乡试了。”
曹化淳看到朱慈烺的武考改革方案后摇头苦笑,这样宽松的条件下,这次的加考少说也要有三万人能过乡试关。
朱慈烺摇摇头,态度很坚定地说道,“大伴,孤怕的是人少,最不怕的就是人多了,要是有十万这样的人才,大明就可在弹指间灭掉清奴了。”
“孤,给三十两的奖励是有充分考虑的,有了这三十两,武举就可以大大改善家人的生活水平,这样他们参军后也少了些后顾之忧。
还有就是,这三十两银子足够有吸引力,以前那些没有心思参加武考的人也会心动了。
再有就是,咱们可以从两百多万大明军人中吸引人才,让京营恢复到永乐时的战力。”
曹化淳皱眉问,“如果地方军队阻拦将士参加武考怎么办?”
“这好办,孤下一道令旨,但凡有敢阻拦武考者一律问斩!”
朱慈烺脸上露出阴狠神色,他决定在武科乡试之前先清算了京营的利益集团,用以震慑那些妄图阻拦将士参加乡试的人。
曹化淳确定无法改变朱慈烺心意后,果断改变道,“既然如此,奴婢有一个好建议。
咱们在南郊成立一个大营,这个大营专门收容各地的武举人。三十两银子的奖励也在这个大营里发放……”
“妙!”朱慈烺猛地一拍大腿站起来,“这主意太好了,绝了,绝了……
大伴,你先在京师发个布告,凡是来京参加会试的武举人都去南郊大营集合,南郊大营管吃管住管操练……
再给每人发两身新式作训服……三十两银子也给发了……给他们提供新式的训练器材……大伴你可还有补充的?”
曹化淳道,“殿下都想周全了,奴婢没有任何补充了,只想问加考乡试的时间是……”
“乡试时间要尽量给充足,就定在明年的四月初六……会试定在六月二十日……大伴觉得如何?”
曹化淳躬身道,“奴婢这就下发布告,并把一百条军纪军规法一块公布出去,也好让考生有更多的时间背读。”
“别着急,孤还要增加乡试武科考试的难度,你多等三日就行了。”
三日后,朱慈烺定出了乡试武考的科目。科目一、力气考:左右手单手都能弯举五十斤重石砣。
(朱慈烺让人测试后发现这点是极难的,举五十斤重石砣与举起五十斤哑铃不是一个概念,要是没有长久的训练单手很难举起。
前世,朱慈烺右手可以弯举九十五斤哑铃,左手可以弯举八十二斤哑铃,所以当初他认为举起五十斤石砣是很容易的事情。)
四百斤测力石可以连续翻动两周。(能做到这点的都可以抱起三百斤重的石砣。)
科目二、智力测试:智力测试对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地方考官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乡试的智力测试只考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与色盲测试三项。
科目一对当今的明人来说绝对是很难的,尤其是对体格较小的南方考生更是难了许多。
科目二是很简单,但这是一道拦路虎,三样能力有一样不合格者就回家去吧。
军官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观察力,如果观察力不够,就绝对无法成为一个好军官。
科目三、武术考。朱慈烺大大简化了武术考,不再要求考生都是全能型。
刀术、枪术、箭术、骑术只要一样优秀就可以了。但是也增加了一道拦路虎,敏捷测试,敏捷测试分占到武术总分的百分之六十。
因为朱慈烺明白,只要敏捷性够好,不管练习骑术、刀术还是射术都是简单的,只要肯下苦功就没有不行的。
所以别人最重视的武术考恰恰是他最不重视的。
前世他当兵前真的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但是当兵仅一年后,他的各项技能就都达到了优等,他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了超级兵王。
当曹化淳看到朱慈烺定的武科乡试科目后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了,这乡试那里是增加难度,简直就是简化了难度。
在曹化淳的要求他,朱慈烺答应了在会试之前增加一轮初考,初考的科目与乡试的科目完全一样,目的是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只有通过了初考才可以进入南大营领银子……
增加武科乡试的消息公布出去后,果然如朱慈烺所料,在整个大明国都引发了一股武考热潮。
京营的方正化也上疏说拦不住了,京营正在操练的兵士凡是力气大者都要报名参加乡试,就连没读过几年私塾的人都敢报名。
报名多不是问题,朱慈烺就是不怕多,但四百斤力气也不是轻易就能练出来的。
同时,所有人都认为最简单的智力测试其实才是最难的,在京师初考前,他会亲自培养一批智力测试官。
初考的智力测试会增加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三项测试。
智力测试朱慈烺都不需要设计问题,因为他直接照搬前世军队的那套测力题就行了。
朱慈烺语录——最简单的才是最难的!
……
乾清宫。
武科加考一次和武科会试改在明年六月之后再考的消息公布之后,崇祯帝又被朝臣们烦了一波。
这次不仅武臣不满,就连文臣也站出来反对。
武臣不满的原因是允许现役将士参加武考弄乱了地方军队,文臣反对的原因是,明年的会试考不再分南北考生了。
“皇儿公布的武科会试取消了各省的名额限制?”
崇祯帝看着他的太子感觉很头疼,太子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这几日不仅文武大臣上疏弹劾他,就连后宫的妃子们也都对他不满了。
大高玄殿每日操练的动静实在太大了,不仅白天练,晚上也经常弄出动静来,搞得整个皇宫都不得安静。
要不是崇祯帝每日都喜欢听到振耳的忠诚声,他早就找太子的麻烦了。
朱慈烺道,“回禀父皇,是这样的。”
“会试不再分南北考生了?”崇祯帝又问。
朱慈烺再答道,“是这样的。分南北考生虽是均衡了南北考生的数量,但这对成绩更加优秀的北方考生是不公平的。
儿臣不是对南方考生有偏见,是要杜绝这种不公平的制度,给天下的考生一个可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崇祯帝表情微妙不置可否,他沉默片刻后,又问道,“皇儿最近读书了吗?”
朱慈烺又答道,“儿臣最近在读《武经七书》和《百将传》两本兵书。”
这两本兵书都是北宋时所编著,《武经七书》又称《武学七书》,简称《七书》。
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丛书,收录从先秦到唐宋间七部重要兵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
《十七史百将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名将的传记,又称为《百将传》,是北宋东光人张预用了数年时间编写的作品。
他从十七史中选出一百位名将编写他们的传记,此书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思想编写的,后世许多的名将传记都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这两本书朱慈烺上军校的时候也读过,是两本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兵法丛书。
“嗯,这两本书你也都读过了?”崇祯帝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看着朱慈烺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仅读过,而且还都能记住,父皇可以考一下儿臣。”
朱慈烺很有信心地说道,这两本他都要翻烂了,最近他为了编写军事教材累死了无数脑细胞。
崇祯帝嘴角抽搐了几下,但最后还是没有考朱慈烺,不是他不想考,而是他实在不会考,因为他根本就不记得这两本的内容。
“皇儿既然有如此信心,父皇也就不考你了,但父皇很为皇儿高兴,将来皇儿登极必是要超过父皇的。”
朱慈烺很诚恳地说道,“父皇万寿无疆,您现在还不到三十岁,距离万寿还很远呢,父皇定是我大明圣君,必能大兴我大明帝国!”
朱慈烺是真的不想坐在他的那张椅子上,对他来说那张椅子就如囚牢一般。
崇祯帝心中欢喜,他仔细观察着朱慈烺,良久后他确信朱慈烺没有说假话,但也没当真,因为他觉得朱慈烺是因为太小的原因,不明白权利的诱惑。
崇祯帝突然问道,“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是何意?”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指正人德,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资源,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社会和谐之目的。”
崇祯帝又问,“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是何意?”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意指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朱慈烺今日的表现让崇祯帝非常意外,崇祯帝本意是要训斥朱慈烺一番的,最后的结果却是他狠狠夸赞表扬了朱慈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