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整改计划书
作者:
凯灵 更新:2022-01-09 10:55 字数:2069
在西大门的整改计划上,田甜没有多说什么,只想耐心等待改造后挑选门面。
李叔足足过了半个月才回到田记,整个人黑了一圈。
“李叔,辛苦你了!”大热天的,还要每天去西大门,李叔不黑才怪?黑了显得人更加瘦了。
“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这把年纪还能帮到大少爷,他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李叔,有我看着店,你回去好好休息两天再来吧。”田甜真不好意思让一个长辈马不停蹄地干活儿。
“不用,我这把老骨头还扛得住!”
“我知道你扛得住,可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你应该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再过来,不然我可不敢让你干活儿了!”
田甜好说歹说,总算是把李叔劝回去休息了。
李叔刚回去别院没多久,上官睿就过来找他了。
这段时间,李叔每天从西大门回来,都会立刻整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把第一手资料交给上官睿。
上官睿这段时间也没怎么外出,通过李叔整理的这些资料,加上他派人暗中调查西大门的情况,一点点地撰写西大门整改计划。
上官睿把整改计划写得差不多了,有疑问的地方,他会立刻去找李叔问清楚。
如果李叔不知道的,李叔会再去西大门调查,想办法找到答案。
如果李叔这边还是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上官睿才会派人去调查。
不管是明着去调查,还是暗着去查探,半个月时间,上官睿就把西大门的整改计划写好了。
早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李公公刚说话,皇甫垣就站了出来。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起奏!”
“说吧。”
这段时间皇帝严格按照余老的叮嘱去休养身体,精气神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
把皇甫垣监国的权力收回来后,皇帝也没有故意冷着他,对他还是和从前一样。
就算是这样,在大臣们眼里,太子监国的权力被收回去后,他们认为太子的竞争力弱了很多,很多人都不看好他。
“如今国泰民安,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重视和发展。京城向来是繁华的商贸之地,来京城的没人不知道东大门,全国各地特产都汇集到京城来,连邻国的特产都能在京城里找到。父皇,重视和发展好京城的商贸,可以带动各个城池的商贸发展。商贸发展起来了,农民种植的东西、工人制作的东西自然也能卖出去,税收稳定,国库就会充盈!”
皇甫垣这番话简直说到了皇帝心坎心里去了。
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国库充盈的,税收稳定说明百姓安居乐业,也反映了皇帝治理得好。
“太子为父皇分忧,弟弟十分感动,只是若不能拿出可行的法子,岂不是让父皇空欢喜一场?”四皇子说。
四皇子的话让皇帝喜悦的脸变得严肃,“太子,你有什么想法?”
“四弟稍安勿躁,父皇,请听儿臣继续往下说。”
“嗯。”皇帝倒想听听皇甫垣有什么想法。
“东大门的繁华在场各位有目共睹,不过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东大门不适合他们,他们更喜欢西大门。”
“太子,西大门只是一个集市,百姓们早晨买菜的小集市,他们当然更喜欢了。”四皇子见不得太子出风头,不停地打断他的话。
“四弟别着急,本太子还没说完,”皇甫垣没有生气,继续往下说。“儿臣做过统计,西大门早晨集市和夜市加起来,一天的人流量平均达到了两万人,是东大门一天人流量的三倍。
“在京城里,寻常百姓人口占整个京城人口的七成,西大门人流量如此大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百姓们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赚钱,赚了钱自然想着买什么粮食、蔬菜和肉类,因此西大门才是最适合他们去的地方。
“哪个人能离开一天三餐?西大门和东大门不一样,西大门主要交易粮食、蔬菜、肉类、瓜果等,夜市也是各地有名小吃居多。民以食为天,儿臣认为西大门应该好好管理才是。”
“西大门存在了那么多年,从没出过什么事,儿臣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南方水灾上面!”四皇子说。
“京城的西大门没出事,难保其他城池里的‘西大门’没出过事。在西大门摆摊的基本上是附近的农民,把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拿出来卖,这关系着他们一家的生计。
“西大门太过简陋,小贩们风吹日晒,甚至还会遇到地痞强收银钱的事情。西大门应该好好整改一番,如若西大门将来能和东大门一样繁华,那么百姓们的生活岂不是更加幸福安稳?”
皇帝没登基前就知道西大门,不过他从来没去过西大门。
他出宫的机会少之又少,年少时偷溜出宫只去过东大门,未成去过西大门。
听皇甫垣这么一说,皇帝也认为西大门很重要。
不管是哪个国家,普通老百姓占据的人口基数是十分庞大的。
百姓们生活安稳富足,还需要愁国库没银两吗?
如果把西大门管理好,再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全国各地去,他岂不是会受到百姓们的赞誉?
皇帝克制住上扬的嘴角,板着脸严肃地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既然太子有想法,那就先回去查一查,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回父皇,儿臣已经做好了西大门整改计划,请父皇过目!”
皇甫垣把整改计划书从袖口拿出来,交给了李公公。李公公把还带着体温的整改计划书呈上去给皇帝看。
皇帝低头翻阅整改计划书,四皇子黑沉的眼眸盯着皇甫垣。
皇甫垣对他微微一笑后不再管他,看着坐在龙椅上看整改计划书的皇帝,心里紧张又忐忑。
“这份整改计划书,朕要回去好好看看。”
皇帝扫了一眼大臣们,李公公见状问了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臣们你看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站出来说什么,于是皇帝带着整改计划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