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汉的六部会议(五)
作者:花疼君      更新:2022-01-08 20:55      字数:3220
  大汉的六部会议,按照设定,每年大型例会一次。
  制定的一些战略,有近期的,也有长期的目标。
  近期目标,一般以一年为限期,而那些长远目标,则一般都是以五年为期限,尽量争取五年之内完成。
  这样的会议,按照设想,一次会议不成超过两个月,切分为年前一个月和年后一个月。
  年前总结,年后预算。
  今年是第一次,所以就开的有些不伦不类。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会议,礼部,刑部,吏部这三个部门,基本上都是筹建的新部门,琐事不多。
  礼部确定了会议的时间,按理来说以后大汉的六部集体会议,会走上正轨。
  商务部,是波浪四大财神的门下的人,整编过来的,现在基本上是大汉的所有经济来源。
  至于工部,一些大工程,不管是晋王军方有利的大工程,还是于丞相所在的政务百姓有关的宫城,现在还没有笃定。
  所以这六部之中,最后的一个部门,户部,只要有一个部门没有结束,户部之中的财政尚书就不会得到休息的机会。
  “丞相大人,洛阳到幽州的官道和洛阳到凉州金城的官道,必须今年开始修缮,争取在两年之内修缮完成!”
  工部建设尚书拿着一大堆的竹简,心中烦躁不已。
  这官道,是军方传达的要求,也是户部要求的,但是这个时候,户部的官员变成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真的是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丞相,大人,按照现在的情况,三年之内,都是入不敷出,军粮尚且筹集不出,哪里有多余的钱财,最少应该等着明年秋收之后再说!还请丞相定夺!”
  两个人一番吵吵闹闹,最终还是回到了贾诩这个丞相的身边。
  不过,经过一个月这样的吵吵闹闹,现在的丞相已经不再是第一次主持这样事情的丞相,不论经验,就是前一天就商议第二天论政之事,这就给了丞相属官时间,让这些人有时间去办事情。
  “财政尚书勿忧,当下国家穷困,不过无外乎两个办法,节流开源!”
  坐在最中间,一张可以转动的椅子上面的,贾诩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
  “眼下,节流的话,有些可,有些却不可!”
  贾诩说话的时候,冲着坐在自己上方两个房间里面的皇帝刘协和晋王波浪点了点头,说道:
  “建设尚书所说的,官道的修复,水利尚书所言,冀州,兖州的水利设施修建,以及户部的赈灾,这些都不能缓。”
  “所以,我决定,我们可以开源!”
  开源。
  听到了丞相说道开源的时候,这些六部的官员,眼神之中全部都是诧异之神色。
  就在其他人议论纷纷之时,户部民政尚书已经站了起来,鼻孔朝天,眼神之中慢慢的都是不善的表情。
  “丞相大人,各位同僚,眼下大汉新政伊始,就增加百姓赋税,新政新在何处?”
  这位户部的民政尚书,是大汉体系之中的老官员,一只追寻的便是轻赋税,他是真的怕这个时候把开源这个头再次放在百姓的身上。
  “老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贾诩坐在椅子上面,用手在桌子上面一使劲,转了一个方向,做到了跟这个户部民政尚书面对面。
  “老大人,我想问一下,不知道你眼中的百姓,指代的是那些人?那些往来各国,买卖货物的商旅,可是老大人的百姓?”
  贾诩也不做解释,上来就对着这个民政尚书发问,让朝堂之上的这些官员,心中都有些一愣。
  “不,不是!大汉土地之上的商贾,不能算是百姓。”
  “那敢问老大人,在做的各位,家产堆积如山,可是百姓?”
  贾诩这句话问出来之后,立刻就引起了在做的所有人的警惕,这些人心中盘算,感情这老家伙是要把心思瞄到自己这些人的身上。
  那个民政尚书,还在发呆,他发现这个问题他是在是不好回答,哪怕他已经是一把胡子,早就要自诩, 为老百姓做主,可是……
  可是还不知道丞相要说的是什么事情,这个不好应答!
  “是也不是?”
  可是贾诩却丝毫不给这个户部的民政尚书思考的时间。
  被逼无奈的民政尚书犹豫了一会,才说道:
  “在,在坐的大人,都是良田万倾,有的甚至门客数百,不是百姓!”
  “哈哈!”贾诩大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本官倒是想到了个开源的办法!”
  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有开源的办法,应该是群臣情绪激昂的时刻,哪里知道这些个尚书们都不在言语,甚至上眼神怪异,也不知道想的什么!
  场面一度很尴尬,尴尬的叫人有些可怕!
  “哈哈哈!”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一声爽朗的笑声,从楼上传来。
  “说得好,不愧是丞相大人,朕倒是想要听听丞相到底是要如何开源?”
  就在所有的老臣,那些大汉的老臣子,都以为说这句话的那个挨千刀的晋王波浪,却没想到是这个人自称朕。
  以往,凡是皇帝发言,这些人都是要跪拜一番,但是这一刻,朴衣下跪者几乎没有。
  反倒是有一种愤怒的情绪,正在这个环境之中酝酿。
  “陛下,这其一,跨城走动的商旅,应该上税!”
  商人上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自从光武皇帝刘秀兴建东汉以来,这个地主诸侯林立的汉朝,基本上都能够自给自足,很少有商人的存在。
  后来,大汉的王庭的衰落,商人的税收,也就变得不同。
  而波浪这个诸侯,在他的领地之内,所有的商人,都是跟着波浪混口饭吃的,也就是相当于波浪的私人企业,攻击着波浪自己事业,也不上税。
  波浪接管之后的皇室,也没有收税的资格。
  不仅仅如此,这些年,波浪手中的这些商人,也算是帮了波浪大忙。
  现在朝臣们听到了丞相说的是给商人收税,反倒是心中有一种快感。
  “商人,商人投机,收税理所应当,朕认为合理!”
  坐在上面的皇帝刘协,也不知道这话是被人要求说的,还是自己想说的,反正在下面那写礼部老大臣的心中,听着这样的话,涕泗横流。
  “商人,走运商品,应当有路税。”
  “对啊,当有了路税之后,我们修缮官道,就不用了怕没钱了!”建设尚书方才那种对于贾诩的仇恨消失不见,现在心中满满地都是喜悦。
  丞相贾诩对着建设尚书瞪了一眼,吓得对面缩了缩脖子。
  “路税,该当分而收之,大汉中央建造的官道,路税,中央收取,各个刺史,郡守,都可以申请建立官道,只要工部审批通过,他们在自己建设的官道上,也是可以收取路税的!”
  “可是,这路税该当如何收取?”
  户部财政尚书眼神之中冒着火花,口水都快要流出来,这路税要是开始了,到时候就可以……
  反正就是美好的向往,只要他们户部财政尚书有钱了,到时候那就是大汉的大爷。
  “视货物种类,税不同!”
  坐在楼上的波浪,也搭着插话一句:
  “进出我汉域,税应不同!”
  在最近的议事之中,那个坐在晋王小阁楼之中的权臣,很少说话,少的让周围的其他大人,很多都忘了,还有一个大老。
  “晋王所言极是!”贾诩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抱拳,冲着波浪鞠躬,随后环视一周,说道:
  “晋王之言,货物种类不同,税不同,当下,对于粮食等田地里面刨生活的百姓生活必须之物,税收要低,泥土之中挖饭吃的老百姓用不到的东西,税收要高。”
  “晋王所言极是,丞相所言极是,这么说来,进入我大汉之货物,税收要低,出走我大汉之货物,税收要高?”
  很快,这些个大臣,就开始了自己的发挥,坐在上面小阁楼里面的波浪,只是翻看着最近商议过的事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主管尚书手上,一件件,波浪都在一个一个的过目。
  今天这样的开源,就是波浪说给贾诩的办法。
  商税,路税,本来是两回事,现在贾诩被这些朝臣搞乱了方寸,把商税和路税混为一谈,波浪心中也只好随波逐流,等着以后慢慢的修订。
  折磨着石头过河,只能够让这些人慢慢摸索。
  “不能大包大揽啊,公仁!”
  波浪自言自语的说着,在自己的身边,只是跪着一个老太监,他依旧是跪着,没有说话。
  “好,商人必须收税,朕支持丞相!”
  有了皇帝带头,其他的官员们,也是跟着皇帝一起,大声呼唤,为贾诩站台。
  “下官支持丞相。”
  听到了群臣的呼喊之声,贾诩舒了一口气,道:
  “好,至于具体如何收税,还请户部各位大人拟好,修出律法,到时候给皇帝陛下,晋王殿下以及本官一阅,到时候考虑如何施行!”
  “下官领命!”
  户部的财政尚书,民政尚书等等其他的户部官员,一同拱手领命。
  “丞相,不仅仅只是开这一支源头吧?”
  贾诩再次从椅子上站起来,面带笑容,眼神满满地都是狡猾之色,先是冲着说话的皇帝拱手作揖,随后冲着百官拱手作揖:
  “陛下,这其二,应该是富人税!”
  “敢问丞相,这何为富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