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贾文和河东装傻
作者:花疼君      更新:2022-01-08 20:51      字数:3165
  波浪的怒斥,让下面坐着的学生站了起来。
  这个年轻的学生,长得非常的俊秀,穿着丝绸,看样子家庭条件不错。
  “大人,我们在这读书,跟大汉的崛起有什么关系?”
  “就是,大人,我们在这里学习,跟大汉的崛起,我认为没有关系,其实大人在并州所做的一切,跟刘备,袁绍的割据是一样,大人也是割据一方。”另外一个胖乎乎的汉子站了起来,用着同样的语气说到。
  “废话,废话!”坐在最角落的一个孩子,他脸上满满都是疙瘩,两只眼睛一只高,一只低,他站起来之后,冲着其他的两个立刻发难道:
  “你们两个,简直是废话连篇!”
  “要是没有山长,有我们在这里的安宁世界吗?”
  “要是没有山长,并州能有今日的繁华吗?能够让并州的鲜卑人和匈奴人跟我们和平相处吗?”
  “要是没有山长,长安每年数万石的粮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想过没有?”
  这个长相并不怎么样,但是内心善良人,赢得了波浪的赞许,鼓掌。
  随着波浪的鼓掌,还有很多的学生站了起来,跟着这个长相并不怎么样的孩子一起鼓掌。
  山长,是波浪在舞阳学堂中的身份。
  可以说,舞阳学堂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学生,这也是波浪为了能够牢牢控制中这些学生而创立的模式。
  “好了,同学们,静静,静静!”
  波浪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铜喇叭,对着那个长相并不怎么优秀的男孩子点了点头,说道:
  “同学们,静静,静静,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不同的声音。”波浪微微侧了侧身体,对着旁边的那两个俊秀的说道:
  “今天我就要告诉你,在这里读书,跟大汉崛起有没有关系!”
  波浪在自己身边的书记官嘀咕了一下,才说道:
  “你们想想,你们要是能够想办法,让家乡的老百姓,用一亩地,种出别人五亩地才能种出的庄稼,那你是不是让大汉变得繁荣富强了?”
  “还有你想想,你要是让大汉犁地的了耕犁,只需要一头耕牛就能够拉得动,是不是这是不是种粮食变得方便了?”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波浪的这句话还没有说完,下面波浪曾今说过的三句话,早就已经被众人大声的读了出来: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波浪感觉自己有一种办演唱会的感觉,只要稍微读一点,就他娘的能够被观众把剩下的全部读完。
  “大人,你这是要告诉我们去从从军吗?”
  方才那个俊秀男子身边另外的也给男子站了起来,对着波浪大声的问道。
  “从军,是一种选择,当然,让这个地方的百姓变得富有,是一种最大的功绩。”
  面对着这个男孩子的一句话,波浪感觉自己一开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或许是错误的,这个年代的人,可能根本不需要去鼓励他们的战斗意识,到底那些人全部都起来拉帮结派打天下,有没有自己的影响呢?
  “你们家乡的水利设施坏了,你们家乡的人不会修理,只要你带领你们家乡的人修理好了水利设施,是不是你们当地的老百姓的庄稼会丰收?”
  那个站着的男孩子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基本没有做思考就点了点头。
  “那么我在问你,老百姓的粮食丰收了的话,他们还会跟着那些反贼一起造反吗?”
  这男子还在犹豫,他不肯定。
  “听好了,造反是要杀头的,你家里有老婆孩子,干吗要去造反?”
  这男子还在犹豫,波浪追问道:“你是哪里人?家中如何?”
  “大人,我是南阳人,家中有几亩良田。”
  “好,那你长了这么大了,你有没有听到过你父亲或者你的那个叔父想要去当兵的?”
  “没有吧,每当有兵役的时候,应该都是你家中的下人奴隶去顶上的吧,你想想,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跟你父亲一样的富有,还会有人造反吗?”
  波浪跟这个年轻的人说了一件根本不成立的话题,不过这些人并不能够想象到这个话题到底是哪里不成立。
  他们幼稚年龄,想不到这其中的破绽到底在哪里。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男孩子的思维,他已经完全被波浪带偏了。
  “大人,那要是让老百姓跟着造反,到底应该怎么做呀?”
  最开始站起来跟波浪唱反调的那个孩子皱着眉头,站了起来。
  “那自然是让他一无所有,让他们只有跟着你走,才有可能活下去,人,需要的是逼迫,只有逼迫。”
  波浪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孩子,盯着他看了一会,才对着众人说道:
  “所以大家要记得,在以后,在你们到了各个位置上面的时候,千万不能让 自己的治下的老百姓,变得不能绝望,变得一无所有,这样,他们就会起来造反。”
  “知道,山上!”
  在做的学生,全部都站了起来,高声说道。
  “坐。”
  “波浪继续说道,这个天下,需要上阵杀敌的士兵,需要冲锋陷阵的将军,也需要在家中种地的百姓,需要打磨铁器的匠人,需要大夫为我们调配汤药,需要……。”
  “舞阳学堂,不同于别的地方,这里,你可以学习买卖之道,可以学习工匠之法,可以学习农桑之术,可以学习行军打仗之方,当然,读圣贤之书,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学习的知识。”
  “我,希望你们在舞阳学堂学成之后,能够让我们大汉的百姓生活水平更加的繁荣,让我们大汉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幸福的生活。”
  “舞阳学堂,欢迎每一个学子来学习,舞阳学堂,需要把没有一个来学习的学子,培养成为大汉的栋梁。”
  波浪说完话之后,转身又下了高台,身后跟着匆匆忙忙的戏志才,跟着壮士的黄邵,还跟着几个黄邵新提拔的的年轻人。
  “告诉友弱,舞阳学堂,培养出来的学子,必须是心向着我舞阳学堂的,他们在舞阳学堂的吃吃喝喝,都是我提供的,不能跟我唱反调。”
  波浪看似很不经意的话,身边的书记官很快记了下来。
  那两个学生的命运都不用想,在三个月之内,都被舞阳学堂以各种各样的手法勒令退学了。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两个人,将来会成为波浪,乃至于并州势力最大的敌人。
  就是波浪这一次得罪了这两个年轻人,让这两个都没有机会走到一起的年轻人,他们改变了历史,走到了一起。
  这都是后话,先说说波浪。
  毕竟咱的主角是波浪,而主角已经在舞阳地区这么久了,剧情总不能这么拖沓吧。
  转眼之间,波浪离开并州,离开太原,已经是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年的时间,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变故,还有很多变故他没有等到,不过写历史的进程,总需要有人去推动。
  现在对波浪来说,最破切希望看到的事情,就是这个大汉乱,越乱越好,可是,袁术还不称帝,小皇帝还不东逃。
  在舞阳地区带了差不多一年,一开始以为是自己在并州,影响了历史发展。
  在这段时间之内,波浪秘密见了几个道士,随后把张燕留在了舞阳地区,去辅佐自己的叔父。
  本来波浪的打算,是带着戏志才和黄邵走的,奈何他们二人都不愿离开,说要为波浪守住舞阳地区。
  最后波浪同意了戏志才和黄邵的说法,同意了戏志才和黄邵就在舞阳地区。
  195年七月,汉天子刘协不知道怎么回事,在李傕郭汜的战争缝隙中,带着自己的舅父董承,王子服,在弘农世家杨彪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东逃。
  七月的司隶地区,是这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他们离开长安,东逃还没有到河东,就已经经历了很多,他们经历了饥饿,经历了酷暑。
  朝中的文武官吏,这些娇生惯养的人。
  在这一路上,没有马车,没有换洗的衣服,因此他们也经历了烂裆这种在他们眼中只有草民才会经历的折磨。
  尤其是小皇帝他们,他们如何经历过这样的折磨呢?
  当初董卓要迁都的时候,还不是大小马车伺候着。
  河东边境上,贾诩带着杨奉,李乐,韩暹等人,静静地躲在大树底下晒着太阳。
  “主公到底是不是神啊,他怎么知道皇帝一定会从长安跑出来的呢?”
  韩暹最终还是忍不住,朝着沉默寡言的贾诩问道。
  “主公?嘿嘿,主公不是你我这些人去不了随意揣测的。”
  贾诩放下了自己手中的竹卷,转身朝着身边的书记官问道。
  “天子现在走到哪里了?你们可知道?”
  书记官赶紧飞快的翻看着送来的情报。
  "大人,应该还有三天,天子一行人,才会到达我们河东地区,我们要不要出去迎接一下?"
  “什么?迎接谁啊?他在哪里?”
  “谁啊?天子,天子不是在长安吗?这里是河东呢。”贾诩摸着自己的小胡子,神秘莫测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