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地主
作者:萤烛争煌      更新:2022-01-05 05:54      字数:2161
  眼下许长安是童生,也当了这“许家墅”的“墅主”,若不置办些产业,每年还需要交一成税额。
  这税额是以田地优劣五分来算的。
  劣地的划分标准是亩产粮食少于一百公斤,江南之地主要是稻谷,一年两熟,也就是每亩劣地一年能产两百公斤,也就是四百斤。
  四百斤全以糙米解算,每斤三文。
  一千二百文,十抽一,便要交四十斤的稻谷或者一百二十文的税钱。
  许长安有劣地二十二亩,一年就要缴纳两千七百文左右的税额,便等同于七贯钱,或者七两银子,七颗金瓜子。
  看起来是不多,可要知道,这是在所有田地都能耕种且产出的情况下,而二十二亩田地,除掉许长安住宅石木居附近两亩不打算用来耕种的,那也有二十亩。
  一个人就算有耕牛,忙死累活,一天能够耕耘一亩也就很好了,一个人二十亩肯定忙不过来,更何况还是土地硬实的劣地,两个人一天加上耕牛都不一定搞得定一亩。
  这么一算,就势必请人。
  请人,也就是要买佃户了。
  佃户吃喝用度,他们的工钱,问题是“墅主”的法定的定义是个人拥有,若是名下再有佃户,帮工,那么这些帮工就不能免税,还得按照人头算税钱,这样一来,二十二亩的劣地于大部分人而言,便是偌大的负担,而不是什么生财之道。
  这也是为何管家说那话了。
  许长安眼下一边回家一边算,感觉这确实挺不划算的,不过他也没有在意,本来他也没打算把这些都投入耕种,再说他先前积累的那一笔财富,别的不说,光是从黄古婆处弄来的金香炉,都足够他空耗十年。
  “恭喜许相公成为墅主啊。”
  许长安刚刚走近,这群被县衙差遣过来办事的地保便纷纷拱手。
  这些人,他一个不认识。
  可那脸上带着的笑容,感觉就像老相好似的,弄的许长安很不自然。
  他点了点了点头,抬抬手道:“有劳几位了,去我陋居喝些茶如何?”
  “不了,多谢相公美意,我等还有其余事要做。”这几个地保恭恭敬敬拱手,带着满脸欢喜离开了,却也知道这是客气话。
  若是原来,这些人必不会如此。
  可现在不一样了,许长安是有功名在身的士子,这些人不过是吏员,一个上九流,一个下九流,差距太悬殊,莫说在人情世故上,就算是擘楚律令对待上也有差距。
  回家之后,许长安一如既往。
  该干什么干什么。
  等天气好转些,他就切削石头铺地,再把石木居扩大些,弄个化缘,鱼塘,桑林,蚕房什么的,再养些鸡鸭。
  这日子,倒也安闲。
  “许相公!许相公可在家?!”
  可没过两日,许家墅就被这样的声音给打破了。
  许长安正纳闷,还以为是苏府的人,可开门一开,这谁啊,不认识。
  来人絮絮叨叨,口齿也不清,说了半天许长安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是香草堂那边,看不起病,他们就上门来找许长安,想让许长安给看看,想想办法。
  而许长安有一手医术的事,也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
  许长安见人家可怜,家里穷还带了一斤精米过来,虽然比起药钱,这些远远不够,可人家也是想活下去,也想身子骨好,也想过得舒坦,可身体不好做不动。
  什么家里又拖儿带女之类的。
  吃勉强吃饱,穿也勉强穿暖,最怕就是这样情况下再遇到个三灾五难的,整个家里便一下不堪重负了。
  许长安皱了皱眉。
  暗叹一声,擘楚世道虽说让百姓吃饱穿暖了,人人饿不死,且律法严明许多,可这只是比起以前来,那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往后医疗也好,教育也罢,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眼下只是开始。
  吃饱穿暖,不过是百姓安生基础。
  许长安请了人进来,路过前庭,到木楼前,人家却是说什么也不肯上来。
  原来人家自己觉得邋里邋遢,看许长安这木居地板干干净净,看了就觉自惭形秽,觉得玷污了人家地方不好。
  “上来吧,早晚都会脏,擦干净就无妨了。”许长安说完,转身进入屋内,取了备用木屐丢下,人家这才肯上来。
  石木居里有个小药房。
  小药房不大,许长安从符先生那里学了炮制药材的方法和医术,也养成了采摘药材晾晒和炮制的习惯,弄好的都会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都会放在这里。
  “你身子骨有些弱,先前吃的药有些多。”许长安给来人诊断一番,内心已有了些底子,知道该怎么办了。
  “香草堂李郎中说,我是根子虚,所以要温补,就要吃他们开的补药。可这药一开始有用,现在效果越来越小,不吃的话,还是感觉虚,吃了又感觉没用,还贵。我们穷,买不起,这没办法,所以想请许相公你来想想办法。许相公你医术高超,读书又多,心思玲珑,必然有办法的。”
  “药你就别吃了。”
  许长安点点头:“李郎中没开错药,就是诊断得有些不对,如果你是你儿子那么大年纪,这吃下去的药力还能食化。可你年纪大了,身子虚,食化差,这些药力积压体内反而成了负担,这才越来越没用,依旧感觉虚。我给你行针灸,把挤压的药力化开,你三天来一次,来个三次基本能好。”
  说完,许长安从旁边取出折叠的春凳打开,又搬来火炉,关上门,让人家趴上去。
  许长安的廿七符针术不是很熟,但用还是能用的,尤其是经过上次治疗苏员外后,基本上有了些实际运用方面的认知。
  眼下再次施针,依旧出了点问题。
  那就是他也没考虑到这人年纪大了,经络收缩脆弱,不扎实,他落得有些重。
  好在他一向谨慎,能够补救。
  同样资质和本事之下,看的病人越多,教的学生越多,处理的事情越多,自然本事越发长进,道行越深。
  道行,就是本事加经验。
  这些都不是凭空的来的,是要积累来的,积累的过程是炼了修补在身,行有所得修补在身,故而称之为修炼,修行。
  一番针灸下来,这人出了身臭汗。
  满屋子弄得都是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