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御医院探望
作者:稷下的老大      更新:2022-01-02 06:15      字数:3061
  名医御医院,救人不救心。
  待在御医院多日的刘正恢复了气血,脸上多了几分血色,每日里待在长廊下晒着暖阳,手边总少不了一杯药茶。御医院的御医们每日为大理寺卿诊脉,见刘正病情好转,不敢下重药,辅之以清淡的药方,调理刘正的气血。
  御医院的四周是不同的药圃,其中栽种着不同的药材,被御医院的御医们精心护养,长势喜人,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药香气味。大理寺卿刘正每日里待在药香的气味内,心情也好了不少。
  御医院并非寻常的地方,要想来探望大理寺卿还是颇有难度。太子曾来探望一次,聊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左不过是家长里短,没有一句提起大理寺侦办的案件。林相曾来探望一次,让刘正切莫担心庙堂朝局,会照应大理寺一二。刘正淡淡地回了几句,没有放在心上。话不投机半句多,林相聊了不到一刻钟,便告府内还有急事,匆匆地离开了御医院。
  大理寺的大理寺卿少卿等人也来过几次御医院,见大理寺卿恢复如常,紧绷的心放轻松了,向大理寺卿刘正汇报正在追查的几桩案件。太子中毒案、秋河山刺杀案都与太子、六皇子牵连甚广,大理寺每次侦破案件,发现新的证据,都会觉得案情扑朔迷情,简直理不清其中的逻辑。
  太子中毒案中,大理寺少卿等人查到刘武乃是藏毒之人,却不知道下毒之人。原以为太子府的管家乃是下毒之人,调取太子府众人的证据,发现管家无从下手,又掐断了这一条线索。
  秋河山刺杀案中,六皇子的门客提供了腰牌,似乎证明了六皇子乃是幕后主使,决意杀掉太子夺取东宫之位。可是,大理寺调取证词,发觉六皇子府内的众人从未见过外人,更没有见过一名神射手出入府中,无从知晓神射手从何处得到六皇子的命令。
  这两桩案件看似铁证如山,细细推敲起来又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大理寺的众人陷入无尽的迷雾,找不出离开迷雾的关键之处。这团迷雾不知何人布下,更不知何处才是出路。
  大理寺卿刘正听着下属们的抱怨,也理不清其中的头绪。尚在大理寺的时候便发觉案情的古怪,如今身在御医院,两眼一抹黑,更加无处着力,无法指点下属们了。
  大理寺少卿等人不再打搅刘正的休息,一道离开了御医院。
  今日的御医院惠风和煦,凉风习习。刘正躺在长廊下,不再披着一件被褥,手边还有一杯药茶,正在瞧着远处药圃内的药材。
  一道淡青色的道服从大门处走进来,带来的凉风吹动药圃内的药材,如入无人之境,走到了廊下,也望着远处的药材。
  “看来老神仙是来探望我了。”
  御医院内唯有一名病人了,这名病人正在长廊下晒着暖阳,恢复气血,不问世事。
  “毕竟你我曾一同调查案情,过来探望你一眼,也是人之常情吧。没想到,大理寺卿身中三种奇毒,垂死边缘,竟被御医院的太医们妙手回春,拉回世间,说不得是一个奇妙的缘分呢。”
  刘正并不答话,只是痴痴地望着药圃的一株药材。这一株药材绽放出如火的花朵,十分绚烂夺目,与其他的药材格外不同。
  “大理寺卿当初查办太子中毒案,可否发现其中的异常?”
  “异常?”刘正的心绪从药材回到眼前,神思清醒几分,回忆此前调查太子中毒案的细节,“当时藏毒之人刘武突然横死,太子责令我等返回大理寺。太子中毒案便没了头绪,后来追查到六皇子的门客,才被重新提起,至今没有重大的突破。”
  “说起当时的藏毒之人,那名下毒之人被大理寺的人审问,突然横死,死无对证。下毒之人的尸身如今去了何处?”
  大理寺卿刘正微微皱眉,有些不理解老神仙的话。
  “当日我等离开了太子府,并没有带走藏毒之人的尸身。若是按照当日的情况,此人的尸身应当会被太子府处理。老神仙没有去询问太子吗?”
  “去过几次太子府,本以为是由大理寺处理,就没有去问太子。我与大理寺的他人不熟,也就没有问过其他人。若是此人的尸身尚在太子府,少不得要去一趟太子府了。六皇子眼下待罪狱中,刺客身上的腰牌乃是一个铁证,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牢。大理寺卿如何看待此事?”
  刘正皱眉,“此非我所可以议论的事情。至于六皇子是否有罪,当由大理寺查探清楚,最后做出定夺。”
  老神仙望着空中,淡青色的道服被微风吹动。
  “听闻大理寺卿离开太子府时带走了一枚草药,不知是否对破案有所帮助?”
  刘正的心内一跳,脸上神色掩饰得极好,装作好半晌才想起此事,一副快要忘记此事的样子。
  “那枚药草?”刘正装作一头雾水的样子,“这是太子询问的吗?”
  “并非太子询问。我去了一趟太子府,偶然见到太子妃,问起太子中毒时候的事情。太子妃偶然提起大理寺卿离开太子府前带走了一枚药草,当时也不甚在意。我后来觉得,大理寺卿精于政务,负责大理寺,并非医道高手,为何要带走一枚药草?我心内有所疑惑,才会来询问大理寺卿。”
  刘正好似此时才想起此事,慢慢地回忆当时的事情。
  “当时见太子府上下准备药草,为太子治病,药香甚浓。我心中一时好奇,从其中的一块木板内捡起一片药草,以作以后研究之用。谁知离开了太子府,没有藏好药草,下车时急了些,竟弄丢了药草。这样的一档子事算不得大事吧?”
  “当然算不得大事。纯粹是好奇询问,幸得大理寺卿解释,免得日后跑错了路。今日叨扰许久,不再打扰大理寺卿清静,就此告辞了。”
  刘正躺下休息,不便起身行礼。白无冷一步走到院中,直接离开了御医院。
  刘正的眼内闪过一丝杀意,仔细地思考先前的回答,寻找其中可能会露出的破绽。对上一位活了两百年的修行者,刘正的心内自然充满了压力,不知哪一句话会引起老神仙的怀疑。或者,老神仙的怀疑没有反映在表面上?
  廊下观景的刘正长舒一口气,拿起手边的药茶,喝了几口,嘴里满是涩味,心里也变得苦了起来。
  白无冷离开了御医院,来了太子府的后院,正瞧见廊下摆棋对弈的太子。太子的身旁还有一人,正是尚未离开的项少英,换上一身便装,不失英武之气。项少英近几日住在太子府内,充当一名寸步不离的护卫,保护太子的安全。太子苦劝多日,劝项少英以大局为重,当速速返回江东。项少英见帝都风平浪静,定下明日便离开帝都,速速返回江东,处理东海乱局。
  “结果如何?”
  太子落下一子,与自己对弈,心内已然有一盘明确的棋局。
  “此人怀有异心,但不知他的目的。”
  刘正拙劣的演技岂可骗过白无冷的双眼,白无冷行走天下多年,与大奸大恶打过交道,与良善之人谈过道义,一眼识破刘正的隐瞒,没有当面戳穿,只是想要看看他此后的行径。
  “莫非,他是拥护六皇子的朝臣吗?”项少英怀疑道。
  “此人白衣进入庙堂,对待政务不偏不倚,一派纯臣作为,方能成为如今的九卿之一,算不得位极人臣,倒也是风光无两,岂会在六弟落魄时出手相助?”
  “若是为了博取一个雪中送炭的破天功劳呢?”项少英再次追问。
  “再也要看此人手中有没有挽救危局的法宝。陷六弟于大理寺监牢的人并非你我,而是藏身帝都的一群乱臣,他们的手中必定有解救六弟的证据。大理寺卿与他们非亲非故,岂能从他们的手中拿走证据,若是与他们联盟,岂不是降了如今的大好地位。保持如今的纯臣地位,说不得会青云直上。若是与乱臣合作,极有可能会牵连九族。”
  太子说完了话,有些失神,好像冥冥之中错过了什么,抬头望向庭院内的老神仙。
  “牵连九族。”老神仙点醒了太子,“大理寺卿刘正是一介白衣,更是孤身一人。户部调出帝都户籍,移交大理寺。大理寺自然不会将自家大人的名字写在纸上,引起庙堂群臣对自家大人的怀疑。”
  太子沉吟不已,心有些慌乱,下错了一子,想要悔棋,想了想,终究没有悔棋。
  庭院的大门处忽然有了一人,他是太子府的管家,神出鬼没,不问杂事,此时手中捏着一封书信,脚下无声,走进庭院,到了太子的面前,递上了书信。
  书信是太子派出帝都的小厮们所写,内容正是他们对于荒村的调查,没有加上个人的揣度。
  “十年前的事情啊,倒也有些久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