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翠竹林遇故之
作者:
俊麟 更新:2021-12-31 18:14 字数:2070
翠林如海扶风袭来,绿竹叶如水波荡漾。一股竹子的幽香从竹火飘来,日正当悬烈日炎炎。将整个翠竹林放入火烤一番。
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车辙印,在松软的泥土留下行迹。衣着不一的行商皆衣衫尽湿,额头之上珍珠般大的汗珠如雨下。
“过了这片竹林在行三十里,即可到那津门地界。未曾想这阳光会这么毒,才过卯时这番折人。不知大伙可曾歇脚足?”一位身穿白色青衫,一头鬓发一脸皱纹的老叟。微醺着眼睛颤颤巍巍对众人言。
众人皆曰:“陈蒙晨老厚爱,一路数百里。歇脚之数不下十余回,也算歇息够了。晨老年老体衰,跟晚辈走这一趟单。实在是折煞晚辈福寿,岂能在此耽搁。还是前往城里歇歇吧!”
晨老见众生一脸陈恳只好点头,微微一笑用微弱的语气赞道:“诸生皆有爱老之心,老朽心慰也。”
“咔吱,咔吱。”
驴车之上用木箱相互摩擦着,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在这数辆驴车两旁分别有护卫,这护卫是上善粮庄所雇佣的。
这队粮队共有数十人,为首者为晨曦。晨曦为津门分行管事,执掌津门五处粮仓的粮食。今日从文舟贩粮而归。
将购买的粮食归纳进粮仓,日复一日皆是如此。这泥土路不知留下多少车迹,每日都是晨曦亲自压队。
当此粮队行进翠竹林时发现前方有火光,顿时感到奇怪平日这日悬之时。这翠竹林并无人迹怎么今日便有火光。
莫非是有贼寇在此劫道,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起来。众人皆知这里有土匪出没,以作案数十起死在土匪手里的冤魂无数。
“停车,将驴车围成一圈,粮行之人在内。而随行护卫在外环卫。”
“莫慌,大家切莫自乱阵脚。以老朽愚见先保粮食,再自行与土匪周旋。此团篝火为一处,想必这青龙帮不会来太多人。”
晨曦杵着水川木杖,用尽力气怒吼道。粮行数名年青者见晨老发话,拱手作辑道:“晨老为道,诸子为渠。渠为道尊。渠莫敢自流,皆以道引。”
众护卫皆石化根本不知所云,这算者皆喜酸文弄章的。不甚了了,听着云里雾里的。护卫手握腰间的大刀。
眼珠子四处张望,以观其变。可久等有一炷香的功夫,不见土匪一人。护卫长长舒一口气还好此时此刻只有风声。
“晨老,此处多竹。极容藏人,若贼于此。必会暗处行事,还望晨老纳贤之见。务必日悬三刻,出此翠竹林。否则必会被大虫所伤,那大虫喜群居。”护卫长拍了拍护甲,充满阳刚之气的脸上。有一丝担忧。
麟贤时年为来往商旅充当护手,来往翠竹林不下百次。每次来此就提着十二万分的精神,听闻这里时常有大虫食人。
尸者皆为一具具脆骨,残肢断骨撒落一地。大虫出没伤人之时皆为日悬三刻,那时正是太阳位于正阳宫时。
烈日灼心炙烤着大地,将整个翠竹林吐没。每根竹子跟火炭烤似的,每当触碰竹子必会被其所烫伤。
此言一出可谓惊呆众人,众人半信半疑的看了一眼四周。这翠竹林方圆几十里,所行之处并无骨头。
这大虫食人之说必是其胡疚,不过这烈日当空着实有点难受。还是早点回城里为好,粮队又恢复正常。
继续的往前走,等他们来至竹林深处发现。前方有一大一小的两个人,坐在地上烤着火。而他们前方有一篝火,竹子上放着衣物。
竹子下方有水痕,想必他们是在烤衣物。难不成方才那一团篝火是他们所点,难道他们是那土匪一伙的。
在此是为了等商贩上钩,而此时正好他们一行人送上门。护卫将粮行之人挡在身后,为了避免伤及他们。
纷纷用大刀驻防,将路口封死。一滴滴汗水从额头流到颈处,护卫手掌里的冷汗滴在地上。汗水刚落在地上就马上蒸发掉。
“麟护卫长何必这番如临大敌,对方只为两人。有战力者只有那穿寸甲之人,而其边上那人分明是一幼儿。应有大将之风,临千军万马而不磞于前。”
“将者乃军之心,所谓其心不死。此军不乱,军必胜之。反而军磞于前,将死于乱军刀痕。虽我护少焉,也少则为什。以什长敌一,其算必百。”
玉面如膏脂、长风柳叶、明目遥明月,菱角有度。蜀锦冠上戴,侧目而视。轻风细雨绵绵口如珠毡道。
麟贤那刀疤的脸上一脸嫌弃,眉头与眼睛都快挤拢一起。这孙算策乃一介珠算之人,说起话怎么这么令人作呕。
“咳咳,咳咳。”众人故作姿态,其实想按孙算筹打一顿。可又放弃谁叫此人为最聪慧之人,众人还需其出主意。
孙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上前拉住护卫的手。“诸位且慢!切莫动手,稍安勿躁。等吾前去支吾一声,以礼相待请挡路之人移步。若谈磞再以刀兵相加。”
一众护卫皆放下刀,让孙瑜前去与之周旋。孙瑜一副如临春风之样,手持羽扇一步一步走上前。离慕容筠与墨晗语还有数步之时。
面带微笑低下身子,双手合十行拜手礼道:“诸生不知挡道于路,或不相礼让。此乃下耻之事,读书学礼之人,应通三让之事。还望诸生能行圣贤之事,以礼相让。”
“昔周人孔夫子行三让之事,通达天下从而以匡周正。随而于周邑开创至今儒家之术,从周至今儒家学子以三礼当最高礼数。”
孙瑜口若珠章以孔夫子三让之事,来施压好让慕容筠和墨晗语二人起身离去。孙瑜发现其中一人的衣物为儒风。
若身着儒风之家,想必为儒家之人,倘若为儒家学子。应知儒家三让之事为儒家最高行则,慕容筠抬头挺胸望了一眼。
与之相对曰:“孙子乃通达之人,为何这番迂腐。这竹林四通八达,可行之路不下数处。为鬼通神,其墨大焉!以鬼达神,岂非孔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