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你配不上我儿子
作者:
俊子 更新:2021-12-25 21:52 字数:1999
萧父此番前来找她的目的,无非是要劝阻她与萧以衍继续交往下去,顾梓晴心中自然十分清楚,但是她即使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
“萧伯伯,还请您把话说明白,您如此大费周章地在我杂志社门口堵我,您找我到底想要对我说些什么,我自个儿还真的不太清楚。”即使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坛要领,并且还是自家男人的父亲,顾梓晴依旧淡定自若。
萧父见顾梓晴装糊涂,眉眼一挑,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顾小姐,我这一次过来找你,无非就是想要告诉你,请你不要再继续纠缠我的儿子萧以衍了,他的前途不可限量,还请你离他远一点,不要毁了他的前程。”
萧父已经把话说得十分清楚了,是的,他阻止着顾梓晴和萧以衍两个人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希望顾梓晴以后都不要跟萧以衍交往了。
“呵呵,萧伯伯,我敬你年纪比我大,是长辈,所以我倒也不对你爆粗了。只是,我倒是想请教一下您老人家,我和以衍两人互相欣赏,两情相悦,继续交往下去,又怎么会影响到他的前程了?”顾梓晴听着,冷笑一声,问道。
即使这个人物在无数人的心里已经神化,即使他能够在这座城市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但是顾梓晴依旧面不改色,反倒是出奇地镇定自若。
萧父明显对顾梓晴不太满意,他看着顾梓晴,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了一丝不易捕捉的厌色,就连眉头都紧紧地皱了一下,横竖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样子有些难看。
“顾小姐,我希望你能够明白,你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杂志社编辑罢了,你这般低微的身份,又怎么配得上我的儿子?再说了,我们萧家世世代代都是家门显赫,家里不是大官便是巨鳄,到了我这一代,依旧如此。结婚这么重要的事儿,当然得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萧父脸色并不好,带着明显的高傲,睥睨着顾梓晴冷冷地说着。
显然,因为顾梓晴的家世不够显赫,她并非出身于什么豪门贵族,萧父对她并不满意,也希望她能够远离自己的儿子,以免拉低了萧家高贵的身份。
在萧父的眼里,婚姻从来都不是儿戏,结婚必须要讲究门当户对。
萧家这般显赫耀眼的官宦世家,家哪一个在当地小城跺一跺脚,都能让这座小城抖三抖。
要是自家儿子萧以衍真的把顾梓晴娶进了门,让顾梓晴成为了萧家的人,那可就拉低了萧家的门槛了,说出去,恐怕也会让外人笑话。
“噢,所以呢,所以,萧伯父是认为,我和以衍他并非门当户对,以我这般卑微的身份,根本不配做以衍的妻子,不配踏入你们萧家的门么?”既然萧父都不给面子了,那么一身傲骨的顾梓晴自然也不再尊重他,说话的语气也是冷冰冰的。
像顾梓晴这般风风火火的女子,倘若坐在眼前的这一名中年人,不是自己男人的父亲的话,她早就直接推开车门下车离开了,哪里会跟他废话这么多,顾梓晴也是没在怕的。
反正对方都看不上她了,她也不用和他客气。
萧父点了点头,说:“对,你的确是配不上我们的以衍,更不配合我们以衍交往。你放心,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活在这世上一天,你就别想着踏入我们萧家的大门一步,更别想着和我的以衍结婚。”
“之前以衍这孩子胡闹和你结婚了,我承认是他的不对。可是现在你们已经离婚了,那就请你不要纠缠不清,抓着我家以衍不放。没用的,顾小姐,以你这样的身份,根本就不可能高攀得上我们萧家,更不可能如愿嫁给以衍。你要知道,结婚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
萧父铁青着脸,看着顾梓晴,再一次给出了警告,让她远离萧以衍,断绝了和萧以衍继续交往下去的念头。
顾梓晴却很是不屑,对于萧父所说的这一番话,她只是嗤之以鼻,心里很不以为然。
“萧伯伯,您说得非常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您准备打算给我多少钱,让我离开您儿子呢?如果您开出的价格让我觉得满意的话,那我或许还可以考虑一下离开您的儿子。”顾梓晴有些讽刺地说,她嘴上虽然是这么讲,但是凭着一点钱,又怎么可能会离开自己心爱的男人?
虽然她家庭算不上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好歹也可以说是富裕人家,所以家里倒也不缺钱,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可以的,而再多的钱,对于她来说也没用。
萧父听到顾梓晴提出了钱这个字,不禁呵呵冷笑,他推了推金丝框眼镜,语气十分冰冷:“顾小姐,还请你放心,我们萧家向来家大业大,最不缺的就是钱这种东西。只要钱能够搞得定的问题,那对于我来说都不是问题。”
“我把决定权放在你的手上,需要多少钱,尽管写就行了,只要你答应我离开以衍的身边,那么只要你开出的价格不太过分,那么我一定会满足你。”萧父说着,便缓缓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支票本,示意让顾梓晴自己开价。
原本萧父以为顾梓晴只是平常人家,要个几百上千万也就好收手,然后拿着这一笔巨款乖乖地离开自己的儿子,不再与自家儿子发生任何纠缠。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顾梓晴本来就不是冲着钱来的。
顾梓晴倒也毫不客气,她接过萧父递过来的支票本,然后大笔一挥,便写了一个天文数字在上面,尾数的零那是数都数不过来了。
“很简单,我只要这么多,只要你给够了上面这个数字,那么我一定会乖乖地离开,并且答应您永远不再与萧以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