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战
作者: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更新:2021-12-19 03:11      字数:2311
  22岁的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已经是滨海区内务人民委员会部的实际负责人了,军衔也从最初的少尉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升到了中校,这在整个红军队伍中都不多见,放到内务人民委员会部这个权力极大的特殊部门就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他本人却没有多少大权在握的快感。
  因为从留西柯夫在59边防总队的哨卡上看中自己,一切就显得十分诡异,哪怕前者一直高举钢铁同志的旗帜,但那些所作所为,就算是叶若夫最疯狂的时候,也不曾有过,而滨海区的变化,更是点点滴滴都在他的心里,不到两年的时间,这里从俄国人的坚强堡垒,一下子变成了华夏人的天下,如今,又多了几百万美国人,天哪,谢列平发现自己在俄国人的土地上变成了绝对的少数人类。
  除了还驻扎在乌苏里江沿岸的突击第一集团军,他的部门是滨海区俄国人最多的单位了,但就算是在内务人民委员会部,俄国人所占的比例也没有超过50%,大量来自于东北的华夏人开始占据各个关键性的岗位,自己迟早有一天会被取代吧,他最近总是这样想。
  “中校同志,你的电报。”
  他接过来一看,是莫斯科的父母发来的,内容很平常,都是些问候的话,可他却敏感地觉出了不平常,因为类似的电报,就在上个月才刚收到,父母为什么会发一封相同的电报给自己?爱子心切吗?别逗了,那是华夏人不是老毛子的作风,谢列平仔细地收起电报,收进大衣口袋,叫来自己的手下。
  “17号工程的近期报告怎么还没交上来?”
  “报告中校同志,那边的进度有所放缓,实验材料不够了。”
  “又不够了?”
  谢列平想了想,抓起桌上的一部电话打出去。
  “战俘营吗,统计一下最近三个月违反营规的人数,把名单报上来。”
  他的手下小心翼翼地问道:“照名单把人送过去吗?”
  “嗯,你亲自去办。”
  17号工程是滨海区的绝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参与者大都是俄人,只对最高级别的领导负责,也是内务人民委员会部在这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是的,看守日军俘虏是目前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说来也怪,让华夏人看守日本战俘,他们一百个不服气,干活漫不经心不说还经常闹事,换成正儿八经的老毛子,这些鬼子一下子就老实了,哪怕老毛子的态度比华夏人恶劣百倍。
  沈云搞不明白这个道理,身为日本红党元老的野坂参三却说得很透彻。
  “那是因为在长期的军国主义宣传中,支哪被认为是劣等人种,他们当然不服气了,日俄战争虽然胜利了,但俄国人的先进武器造成的惨重伤亡,给了日本军部很深的印象,满洲战役,又是一场完全以俄国人为主力发动的战争,输得这么惨,这些人不管是表面还是内心都是服气的,跟从强者本来就是日本人的传统,其实日本国内底层的农民过得日子,可能还不如华夏,而他们却是侵华日军最主要的兵源。”
  野坂参三与来自延安的一个叫做“反战同盟”的组织从1940年初开始就在作战俘的工作,如今9个月过去了,他们的成绩斐然,一说到这里,“反战同盟”的骨干前田光繁和香川孝志便兴奋不已。
  “通过上课、放电影、谈心等手段,我们在战俘当中建立了相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普通士兵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反动性,一些积极份子用当众忏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转变,他们的带头作用像瘟疫一样传染了整个营地,许多人表示,要用积极的劳动来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赎罪,有些人甚至要求组织反战部队,投入到这场反侵略战争当中去。”
  沈云对此表示鼓励:“我们欢迎一切反对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志士,对于他们将酌情减免刑期,有突出贡献的人士,还会加以表彰。”
  香川孝志作为前日本士兵,有着更迫切的愿望:“我们已经不满足于喊话和反战宣传,华夏的悲剧在日本国内,如果有可能,我们愿意潜回国内,更多地宣传反战思想,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死在了华夏,战俘营里的8万多人,在日本政府的口中,也是战死者,我们想揭露这些阴谋,让普通民众看到真相,他们一定会对政府产生不满,我们希望未来的日本,会是一个向往和平的国家。”
  野坂参三也向她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我与多田骏等高级将领做了多次交谈,他们内心其实已经动摇了,但痛恨的是掌权的军部和政府,对天皇还抱有期望,一直认为是那些人蒙蔽了天皇,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些人在注重阶层等级的日本军人当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如今,所有的尉、佐中低层军官都被赎回去,只有他们几个留下来,声望不降反升,一些比较顽固的士兵或许不会听从我们的宣传,但肯定会聚集在他们身边,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将这里的8万老兵通通转化过来,就是三到四个野战师团的实力啊,将来一旦有机会反攻本土,他们会是插入法西斯政权的一把锋利的刀!”
  日本红党最大的问题就是组织能力不足,没有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野坂参三从莫斯科来到延安,亲眼看到了华夏红党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强大起来的全过程,几乎同样的社会结构,也为他们打开了思路,从统治力量薄弱的乡村着手,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一步步扩大根据地,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对于他们的愿望,沈云表示了谨慎的欢迎,因为事情太大了,几十上百个鬼子都好说,这可是8万人,3-4个师团啊,谁敢保证不会成为反戈一击的毒瘤?
  电报请示刘开放的结果让她有些吃惊。
  “来电悉知,日俘问题,大可放手去做,作战部队之请亦可考虑,此为大大有利之事也。”
  她不知道刘开放哪来的这么大的信心,还是盛玉华心细,随后来电向她做了解释。
  原来,刘开放认为,自己所了解的倭人有一个特质,一旦为强者所征服,就会义无返顾地追随到底,对同族都能毫不犹豫地下手,其忠心程度,比本族人更甚。
  在滨海区的所有日俘,包括那20多万开拓团的移民,都是被日本政府无情抛弃的棋子,他们在国内的亲人得到的消息是一纸阵亡通知单,哪怕反水回到国内,也会被人瞧不起,可以说,完全断绝了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