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善意的谎言
作者:
烽火狼烟 更新:2021-12-17 07:58 字数:2136
胆敢和元少龙一起刺杀皇帝人的,自然都具有和元少龙一样的胆气。所以宋启明不敢说真话,因为他怕自己一说了真话,他们势必会随元少龙而去,一起进宫杀皇帝。
元少龙对他的委托是,把五个墨者行会最后的命脉送出京城,他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元大侠说有要紧的事去做,做什么没有说,只是委托我,把你们送出京城去。”
对方沉吟片刻,说:“他走时可有什么交代?”
“交代说,让你们守好墨者行会这份家当,等他回来。”
元少龙能回来吗?
宋启明觉得不能,元少龙是舍生取义去了,除非他真能杀掉小皇帝,但历史证明顺治帝没有被暗杀,所以肯定是回不来了。
但面对剩下的墨者,他只能这么说,也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宋启明继续说:“过两天我派人把你们送出京城,给你们安排一个地方养伤,等伤养好了,你们将来何去何从在做打算,如何?”
对方感激道:“谢谢先生大义。”
宋启明笑着说:“我和元大侠一见如故,你就不要客气了。不知墨者如何称呼?”
“我叫赵铁,其余四个人叫……”
赵铁一一报了姓名。
宋启明说:“赵大侠,回房早点歇息吧。等风声过去了,我立刻派人送你们离京。”
赵铁再次拱手道谢,然后由管家老秦带着他回了房间。
第二天,整个北京城依然在戒严,宋启明两耳不闻墙外事,一心只在床上睡觉。最近,宋启明很累,身体上累,心里更累,正好借着时间好好休息。
直到第三天下午,京城的放松了戒备,开放了东西两个城门,街上清兵少了,偶尔还能看到百姓的身影。
医馆和正通商行的生意,也重新开门迎客。
宋启明并没有出门,还依然待在家里,但很多事情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
医馆的事交给了大徒弟张蒙去找张罗,五个墨者行会的人,让小武送出了京城,安排去了新城养伤。
第五天,京城基本恢复了秩序,集贸市场重新开了起来,京城的百姓也都出了家门。
此时的京城,鼠疫基本上已经过去了,百业待兴,人们该劳作的劳作,该谋生的谋生。
这天宋启明刚要出门去转转,赵大洪找了过来。
赵大洪满面春风,说:“宋先生,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满人准备要攻打南京,山东这一段运输粮草的生意找到了我。”
孔旭笑着说:“你不是非常讨厌满人么,怎么为他们运送粮草,攻打南明这么高兴。”
赵大洪笑着说:“宋先生不说过么,咱们是生意人,不谈政治,只谈生意。”
“我看你呀,就是见利忘义。”
赵大洪脸色一绷,说:“孔先生这话我就不喜欢听了,满人现在势大,吴三桂已经把李自成赶回了老家,山东也都被拿下来。大势所趋,我能怎么样?只能是做好自己的生意,谁做皇帝都都得让老百姓过日子。再说了,我挣的是满人的钱,挣满人的钱,也算是为前朝尽忠了。”
宋启明笑着说:“这笔不能挣。”
“啊?为什么?那可是上万两银子!”
孔旭说:“你知道清廷为什么会找到你吗?”
“为什么?”
“因为是远在关外的六爷介绍推荐的你。为了获得满人得到信任,将来得到更多的好处,这笔钱不能挣。”
赵大洪猛吸了口气,问:“先生,是这样吗?”
宋启明点头,说:“是这样。做生意不能计较一时得失,要为长远考虑。”
“可是……”
“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在满人这边,我们必须要把握住一切机会,和满人打好关系。过些日子,六爷的钱庄也会在京城落脚,介时会有很多清廷权贵捧场,运输粮草那些钱,根本算不得什么。一切要以大局为重。”
“先生,可我是镖局的负责人,要是到了年终镖局收益这块……”
“放心吧,六爷已经给你想好了挣钱的门路。清廷把北京设为京都,满人的很多皇亲贵族,势必要来京城,到时那些皇亲贵族搬家运输的事,都会交给你去做。有你忙的。”
赵大洪一合计,立刻笑了。给皇亲贵族搬家是个好差事,既安全又好处多,比运送粮草利润大。先生高瞻远瞩,佩服,佩服。”
宋启明笑着说:“我正要出门,既然你来了,就陪我一起出去走走吧。”
“好!”
上了长安街,在街上闲逛,能遇到不少相熟的人,边走边不时的向宋启明打招呼问好。
宋启明看着一间间空荡荡的门面铺子,对孔旭说:“经过鼠疫和战乱,很多门店都成了空房,这几天你派人大量收购店铺,有多少要多少。”
孔旭心头一动,说:“先生好生意啊。等京城时局完全稳定下来,门店的房子必定大涨,到时我们租出去,一定会赚好几倍。”
宋启明说:“不租,等房价涨到三倍就卖!”
孔旭不解的说:“卖掉是一次性的买卖,收租才是长久之计啊。我觉得我们不仅要买房产,还要买京城外的地,以咱们正通商行的实力,有多少就能买多少。”
宋启明摇头,说:“这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名下有那么多田产,迟早会被朝廷注意到。不可取。所以只能赚短钱,赚快钱。”
转脸对赵大洪说:“大洪,你镖局档口在全国分布甚广,倒是可以买一些田地房产,我敢保证不出两年,一定翻翻。”
赵大洪说:“我手上没那么多钱啊。”
“等六爷在京城的钱庄开业了,你可以去借嘛。利息再高,也不会有田地房产涨的快。”
赵大洪咧嘴一笑,说:“好,我听先生的。”
来到了一处拱桥底下,几桥底下钻着一群衣衫破烂的孩子,一个个可怜巴巴,骨瘦如柴,这些孩子都是在鼠疫和战乱中幸存下来的,他们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只能靠乞讨为生,但现在是灾后重建,谁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那有余粮给他们吃。
宋启明驻足观瞧,越看越觉得可怜,问:“老赵,京城有多少这样无家可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