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朝的科技与文化
作者:
朱立春 更新:2021-12-07 16:19 字数:10891
四、明朝的科技与文化
观象台建成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天文仪器则仍留在南京,钦天监人员仅凭肉眼观察天象。正统二年(1437年),钦天监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宋代浑仪和元代简仪等天文仪器,运回北京校验后浇铸成铜仪。正统七年(1442年),修建钦天监、观星台,并安装仪器。正统十一年(1446年),又建造晷影堂。其规模和布局与南京相同。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年~1667年),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北乡人,是我国明代晚期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出身于书香世家,曾祖父宋景曾做过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明代中期重要阁臣。宋应星共有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
天工开物·采玉图
天工开物·开采银矿图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资质特异,“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的才能。他幼时与兄应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读书,一次因病卧床休息,躺在床上边看边记应背文7篇。等到课上馆师考问时,他能够一字不差地背诵,令馆师大为惊叹。年纪稍大,考入本县县学做庠生,熟读了经史及诸子百家,推崇张载,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同赴江西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两人同榜考中举人,他名列第三,应升第六。在当时江西的1万多名考生里面只录取83人,奉新只有宋应星兄弟2人,故称“奉新二宋”。同年秋,兄弟二人赴京师参加次年的丙辰科会试,结果没有考中。事后得知此次考试涉嫌舞弊,状元的考卷是他人代作的。为了下次再考,他们前往江西九江府的白鹿洞书院进修。此后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和天启元年(1621年),宋应星兄弟两次上京赶考,可惜都未能考中。45岁以后,宋应星对功名逐渐冷淡下来,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钻研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准备着手编纂一部科技巨著。
崇祯七年(1634年),宋应星出任袁州府分宜县县学教谕。在任职4年时间里,他编著了大量的著作并刊行,有《野议》《画音归正》《天工开物》《论气第八种》和《卮言十种》等。
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为福建汀州府推官,是地方司法官员。
崇祯十四年(1641年),调升亳州知州,为从五品。
崇祯十五年(1642年),调任滁和道南瑞兵巡道。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夏,明朝覆灭,清兵入关,他弃官归里。
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拒不出仕,在贫困中度过晚年。
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宋应星是“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博学多才,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著作颇丰,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文学等诸方面。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的主要代表作,此书刊刻于崇祯十年(1637年)。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强调自然力(天工)与人工的配合,即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产物。
《天工开物》分上、中、下3卷,共18章,绘图123幅。它对我国古代农业和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内容覆盖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是一部科技史上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上卷包括《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6章,涉及与农业相关的诸方面;中卷包括《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7章,内容有关工业技术;下卷包括《五金》《佳兵》《丹青》、《曲》及《珠玉》5章,也是和工业技术相关的方面。
《天工开物》最可贵的地方在于详尽记载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并且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解说,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无可置疑地成为一部科学技术的完整著作。
《天工开物》在18世纪先后传入日本和朝鲜,成为当时畅销的读物。19世纪中期,《天工开物》传入法国和德国,又传入俄国和意大利。l966年,《天工开物》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天工开物》已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海外广泛流传,受到高度评价。
徐霞客探险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阴(今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出生于缙绅富贵之家,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舆地志和山海图经、游记、探险记一类书籍。幼年的徐霞客深深被这些书籍所打动、吸引,下决心要做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徐霞客在研读古代地理书籍时,发现其中很少有介绍各地的自然地理景观,尤其是边远地区情况的书,他觉得这是个不小的遗憾。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22岁的徐霞客背上行装,从此开始了外出旅游的征程。
在此后的30余年里,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他不辞劳苦,万里遐征,北履燕冀,南涉闽粤,西北攀太华之巅,西南抵云贵边陲。这位孤胆旅行家的足迹遍及全国,到过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北京、天津和上海等19个省市。徐霞客外出考察得到了他家人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他母亲持续不断的鼓励。母亲在70岁高龄时,还满怀豪情陪徐霞客游览了荆溪、勾曲(今江苏宜兴一带)。
徐霞客像
在考察过程中,徐霞客不仅经历了大自然的严酷考验,而且时时受到种种人为因素的挑战。他曾经3次遇盗,4次绝粮,几乎因此而毙命。但是,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让他停下脚步。
明崇祯九年(1636年),是徐霞客外出旅游考察中颇具意义的一年。51岁的徐霞客从家乡出发,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并到达了此次旅游和考察最远的地方——云南,历时5年。这次外出考察,是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为期最长的一次。
在长期游历生涯中,不论旅途多么劳累,情况如何艰险,他都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考察情况记在日记里面。在日记里面,徐霞客以清新奇丽的文字描摹大自然的瑰丽多姿。这些日记凝聚着徐霞客大半生的心血和成果,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可惜的是,他生前来不及整理,日记原稿大都散佚了。后来经过数次整理成书,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古今游记之最”,全书共20卷,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徐霞客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他所到之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物、植物以及少数民族的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等,是他30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自然奥秘的总结。游记的内容丰富多彩,记述翔实准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徐光启研究西学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光,号元扈,谥文定,上海徐家汇人。徐光启出生于一个商人兼小地主家庭,少时就聪敏好学。他一生担任过庶吉士、赞善等多种官职,但他终身都致力于科学研究,是我国16世纪自然科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农业上,他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从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酿造等多方面阐述了农业生产理论,是我国古代农业知识的一次大的总结。他尤其重视农田水利的理论,提出的用水五法至今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万历九年(1581年),徐光启考中秀才,而后考举人未中。因为家境的关系,他开始在家乡教书。大约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徐光启受聘到韶州去教书,在那里见到了传教士郭居静(原名lazarus cattaneo,意大利人,1594年来华)。通过和郭居静的交往,徐光启开始接触到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而且还见到了来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会长利玛窦。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启入京应试,被主考官焦慧眼赏识,破例拔置为第一名。36岁中了举人,徐光启又回到故乡,一边教书,一边考进士。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徐光启赴京赶考,途经南京,拜会了传教士利玛窦。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徐光启再到南京,在传教士罗如望的指点下,加入天主教,教名“保禄”。入教之后,他能够更多地接触到西学。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迎来了他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此时,他已经44岁了,为功名耗去了足足23年的时间。
中进士之后,徐光启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以后的时间他与教会来往密切。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6卷,并于l607年出版。译本中的许多数学专用名词,如几何、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都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他还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用数学方法把中西测量方法作了比较。他还翻译了《测量法义》。这些工作是西方科学著作译为中文的开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授翰林院检讨,不久丧父,返乡守制。3年期满,回京复职,再次担任翰林院检讨,这是个较为闲散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了《泰西水法》,介绍西洋的水利技术和各种水利机械。
徐光启在向西方学习科技的过程中,对传教活动也进行了协助,引起了朝臣误解。他于是辞去工作,在天津购置土地。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13年~1618年)间,他在天津搞农事试验,写成了“粪壅规则”(施肥方法)和《农政全书》的大纲。
《农政全书》书影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军队进攻边境,朝廷召见了病中的徐光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徐光启担任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
徐光启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乡后,亲自参加劳动,在自己的田里做了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书中详细记载了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在天文上,他主张改革历法,并借鉴西方历法编定了《崇祯历法》。他为我国科学技术进入中西结合的研究开辟了道路,因而在我国科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李时珍
明世宗在位期间,贪图享乐,但又担心有死掉的那一天。于是,他便挖空心思想得到长生不老的药剂,并下令让各地官吏推荐名医。正在楚王府里做医生的李时珍,便被推荐到朝廷做太医。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壁,亦名可观,晚年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蕲州镇)人。
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从小爱好读书,14岁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屡试不中。
20岁那年,李时珍身患“骨蒸病”(即肺结核),幸得父亲精心诊治痊愈,于是下决心弃儒从医,潜心钻研医学。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以后大量阅读了《内经》、《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
1545年,蕲州一带洪水泛滥成灾,灾后瘟疫流行,人民贫困,无钱就医。李时珍有志学医,又体恤民众疾苦,借此机遇临床实践,治好了许多病人。由于勤奋钻研,37岁的李时珍已成为荆楚一带的名医,“千里求药于门”者,络绎不绝。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了一种抽风的病,久治不愈。楚王慕名派人请李时珍为他儿子诊病。李时珍看了病人的气色,又按了按脉,知道这孩子的病是由肠胃引起的。他开了调理肠胃的药方,楚王的儿子吃过药后,病就全好了。楚王非常高兴,挽留他在府中任“奉祠正”兼楚王私人医生,李时珍同意了。他知道楚王一向与郝、顾两个富绅交往密切,而这两家藏书很多,借此机会可以弄到《神农百草经》、《征类本草》等历代药典研究,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又为今后撰著《本草纲目》打下基础。
不久,明世宗下令让全国名医集中太医院,楚王只好遵旨推荐李时珍赴京都太医院任职。李时珍也借此机会,更好地与名医切磋交流医术,同时,阅读了许多民间看不到的善本医学经籍。在此期间,他几次提议编撰《本草》一书,但都被拒绝。李时珍只在太医院待了一年,就告病归乡了。
回乡后,他边行医,边查阅前贤著述、药典、典故、传奇等。此外他踏遍青山,尝尽百草,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又攀登了天柱峰、茅山、武当山,采集标本,求教于药农、果农,亦冒险品尝了仙果(榔梅),熟食鼓子花(旋花)。
李时珍花了将进30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一书。《本草纲目》共有52卷,190万字,分为16部(金、玉、卤、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2类,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图1111幅。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简单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上来。这种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其中对植物的科学分类,比瑞典的林奈早200年。《本草纲目》是一本既有总结性又有创造性的著作。
《本草纲目》除了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的成就外,在化学、地质和天文等诸多方面也有突出贡献。譬如在化学方面,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而且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时珍儿子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说的:“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流传到了日本,以后又传到朝鲜和越南,并在17、18世纪传到了欧洲。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描绘三国时期魏、蜀、吴3大统治集团之间的联合与战争,矛盾与冲突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的内容十分庞杂,时间和空间的跨度极大,涉及的人物和方面也很多,读来有一种粗线条式的勒勾的感觉。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和精巧,同时在照顾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适应了艺术情节的连贯。作者以刘蜀政权为中心,抓住三国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形成了一个庞大有机的故事整体。
《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书影
《西游记》
颇受大众喜爱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也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才形成的,它源于唐朝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史实。
《西游记》的写定者吴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把“大闹天宫”的故事放在小说的开篇,突出孙悟空的中心地位,又把许多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有机地组织起来,用幽默、讽刺的笔调进行描写、渲染,赋予了小说崭新的艺术风格。
《西游记》直接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而作者思想又相当活泼,所以小说中一本正经的教训甚少,戏谑嘲弄的成分十分浓厚。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常显得滑稽可笑。玉皇大帝的懦弱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而故作聪明;像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就是在西天佛地,阿难、伽叶二尊者也不肯“白手传经”,唐僧用紫金钵盂换取有字真经。而如来居然堂而皇之地为这种敲诈勒索行径作辩护,佛祖在这里竟成了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这些游离于全书基本宗旨和主要情节的“闲文”,不仅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神皆难免的意识,透露着商业社会的气息。
《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既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又加上作为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如孙悟空的热爱自由、不受拘束、勇于反抗等特点,体现着人性中较高层次的追求。猪八戒的形象也颇值得注意。他贪吃好睡、懒惰笨拙等特点,既与他错投猪胎有关,又是人性的一种表现。自然,猪八戒也有长处,如能吃苦,在妖魔面前从不屈服等。但他贪恋女色,好占小便宜,对孙悟空心怀嫉妒,遇到困难常常动摇,老想着回高老庄当女婿,在取经的路上,还攒着私房钱。他在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猪八戒的形象,体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但在作者笔下,这一形象不仅不可恶,而且很有几分可爱之处。
《西游记》图册 清
《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因其中有很多淫秽的描写,自其诞生以来屡遭禁毁。其情节主要从《水浒传》中的武松杀嫂的故事衍化而来,书名是书中的3个女性主要人物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缩写。这部作品以一个家庭为出发点,通过对西门庆一家暴发与衰落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制度的腐朽,妻妾相妒、主仆相争的家庭婚姻制度以及奴婢制度的罪恶等等,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可以说是一部明代中后期社会的百科全书。《金瓶梅》的产生对于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产生之后出现了很多的续书和模拟之作,但作品的格调更为低劣。《红楼梦》在小说的构思以及人物的塑造等各方面也受到了《金瓶梅》的影响,这两部小说可以说是代表了俗和雅的两个极端。
汤显祖
明代戏曲在唱、念、做、舞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取得发展与提高,从而使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进入了繁荣时期。明代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家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若士,又字义仍,别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开始致力于文学、戏剧的创作研究。他所著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为“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流溢着浓重的悲剧情调,透露出清代文学感伤主义的先声。
三言二拍
明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其中,三言指的是冯梦龙辑撰的3个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的合称,二拍指的是凌初的两个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三言是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明三代500年间的话本和拟话本的基础上整理编选润色加工而成的,而二拍则是作者个人的拟话本创作,二拍深受三言的影响,但就其艺术成就来说逊于三言。三言二拍的创作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成熟。在内容上,三言二拍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的生活,反映了市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艺术上,它们则保留了口头文学故事性强、曲折生动、描写细腻的优点,在中国的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封神演义》
明代中后叶神魔小说,共100回,一般认为其作者是钟山逸叟许仲琳。明代后期荒诞离奇的神魔小说十分流行,《封神演义》就是其中的代表。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的故事,流传久远,是民间说书的重要材料,元代也有《新刊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的话本。这部小说就是在民间传说和宋元话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以商周易代作为历史背景,写了姜子牙顺应天意民心助武王伐纣的故事。天上的神仙也分为两派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最后纣王自焚,姜子牙将双方重要的人物一一封神。这部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荒诞无稽的想象和幻想,表现出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景泰蓝
景泰蓝是始于明代的特种工艺品,为珐琅器的一种,又名铜胎掐丝珐琅、烧青。因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制品以蓝釉最为出色,故名景泰蓝。景泰年间内府制造者有“景泰年制”“大明景泰年制”等款。明代制品多银饰鸟兽,仿古而雅,也有造型雄伟奇特者,其纹饰以云龙、花卉、吉祥图案为主。釉色除深蓝外,又有天蓝、淡绿、珊瑚、纯黄等色,五彩缤纷,富有玻璃质感。
明代制瓷业
明代的陶瓷工艺发展到了以彩瓷为主的黄金时期,除了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外,浙江龙泉窑青瓷、福建德化窖白瓷、山西法华器、江苏宜兴窑紫砂器等陶瓷器也独具特色。
代表明代制瓷业水平的当属全国制瓷业中心——江西景德镇。其主要成就一是景德镇瓷胎继续沿用了元代的“二元配方法”,创造了“脱胎”瓷器。二是发明了吹釉法,釉下青花术普遍发展起来,它不但是景德镇,而且成了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三是各种釉上彩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成化(1465年~1487年)时期还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斗彩相结合的新工艺。四是单色釉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铜红釉,充分显示了明代窑工的高超技艺。
此外,福建德化的象牙白、山西晋南的法华三彩,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景德镇和法华三彩采用牙硝不助熔剂,是一项重要贡献。明代的瓷器在国内外传世的数量很大,但都不影响其价值。
明画“四大家”
在明代画坛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被称为“四大家”。他们大体活动于明中叶,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其画风曾左右一时,成为当时画坛的中心力量与典型代表。他们的画派被称为“吴门画派”。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山水、人物、花卉、鱼禽皆超妙。早年刻苦追摹传统,对董源、巨然、李成和“元四家”皆有心印。因此有人形容其画风是从“上下千载,纵横百辈”中来。沈周作图高山巨壑,气势雄强。另外沈周也有大量的记游山水作品。其生平好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必写景作画,并赋诗纪事,因此这类作品极富美感和抒情性。沈周常作花卉、禽鸟作品,对景写生,很有生活情趣。晚年作品笔墨舒展随意,名望很高,再加上他一生不曾为官,故许多人对他十分倾慕,求画者挤破家门,他们所乘的船也堵塞了河港。拜沈周为师者很多,以文徵明、唐寅最为知名。其流风弥漫,蔚然成派,故一般以沈周为“吴派”的开创者。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名璧,号衡山,是“吴派”的中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仕宦之家,早年工诗文、书画,师事吴宽、李应祯、沈周。中年后以岁贡生荐吏部考试,授翰林院待诏,4年后辞归故里,以诗文书画自娱。他的诗、书、画皆超妙,其山水画初以郭熙、李唐、王蒙、赵孟頫为追摹对象,并参以沈周作风。早年画风细致精密,以青绿山水为多,有秀逸之气。中年后则行笔渐放,重山水气势,丘壑布陈,以水墨见长。晚年精细兼备。
文徵明山水题材以表现江南实景为多,再现了苏州一带的秀丽湖山,也有描绘劳动生活的作品。还有一些临仿古人之作,造型笔墨力追前人,但仍能表现出真切的感情。除山水外,文徵明兼擅花卉、人物。常作意笔兰、竹,也作菊、水仙。画史云:“以风意写兰,以雨意写竹。”画兰最著名,秀丽婉润,有“文兰”之誉。文徵明绘画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湘君湘夫人图》《林榭煎茶图》《惠山茶会图》《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真赏斋图》《溪桥策杖图》《古木疏篁图》《春深高树图》等传世,书法有墨迹《上吴愈尺牍》《真赏斋铭并序》《南窗记》《诗稿五种》册《西苑诗》等传世。
王蜀宫妓图 明 唐寅
此图取材于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宫廷生活,描绘宫中4位宫妓的形象。图中人物均盛装打扮,在设色上妍丽明洁,富于变幻和节奏感,如画面正中一正一背两女子,一着淡黄衣衫,一穿花青大褂,色彩对比强烈,产生了醒目的艺术效果。同时,作者采用“三白”法,即以白粉烘染人物额、鼻、颊,突出了宫妓们弱不禁风的情态。全图线条如春蚕吐丝,精秀细劲,流转自然,是唐寅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自小聪明绝殊,学习刻苦。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第一,次年因“鬻题受贿”案牵连。经过这次打击,唐寅放浪形骸,遍游江南湖海之胜,宣泄失意的苦闷,并且更寄情于书画,开始了他后半生的诗文书画创作活动。
唐寅早年师法周臣,继承了李成、范宽和“南宋四大家”的传统,对元代赵孟、黄公望、王蒙的画法皆有心印。唐寅的绘画作品取材广泛,形式技法充满变化。他不仅擅长山水人物,写意花鸟也颇具特色。更值得推崇的是唐寅在作品意境的创造上极富诗意。晚年的作品,不少表现社会生活,很有趣味。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工匠出身。少年时师从周臣学画,继承了南宋马、夏传统。16岁时,结交文徵明、祝允明、唐寅等文人画家,对其提高文艺修养和画艺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还曾在收藏家项元汴家作画,遍观项氏所藏历代书法名画,并加以临摹,潜心钻研,终成一代名家。
仇英擅人物、山水、走兽、界画,亦精于临摹,技艺精湛。其山水师法赵伯驹、赵伯,作青绿山水,山石勾勒,皴染细密,色彩浓丽明雅,境界宏大繁复。人物画分细、粗两种面貌,前者取法唐宋,线条流畅、圆劲、细秀,造型准确,色彩清艳而具文雅之致;后者师承马远、杜堇、吴伟,笔法劲健,造型简洁,画风豪放洒脱。仇英以画工身份步入画坛,经过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画既有职业画家技艺精湛、造型准确的长处,又具文人画家的清逸秀雅,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他的作品有《桃源仙境图》《剑阁图》《莲溪渔隐图》《摹萧照中兴瑞应图》《人物故事图》《秋原猎骑图》《右军书扇图》《柳下眠琴图》等传世。
徐渭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胸有大志,但一生遭遇却十分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晚年以卖画为生。徐渭多才多艺,诗、文、词、曲、音乐、书、画俱工,有《文长集》30卷留世。他的作品《南词叙录》是中国戏曲史上研究南戏的一部重要的专著。他的杂剧《四声猿》在中国戏曲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此外,还有一部讽刺闹剧《歌代啸》相传也是他的作品。
李贽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晋江人。26岁时乡试中举,官至云南姚安府知府,54岁时辞官,晚年专事于著书讲学。因其思想异端,且对封建的假道学、程朱理学的抨击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卒于狱中。他倡导“童心说”,反对孔孟之道,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此外,他的思想中还有民主性的因素,认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其思想对晚明社会和文学创作具有重大影响。他的著作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浙江余姚人,明朝大臣,思想家,字伯安,因筑室讲学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嘉靖六年(1528年),诏以原官兼左都御史,两广总督兼巡抚,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卒于南安(属江西省)。在哲学方面,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首先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首先实践,要言行一致。他的思想流行达150年之久,形成阳明学派,在明代影响极大。著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
国子监的盛衰
国子监是明朝设于南北两京的最高学府,教学内容及目的与地方官学无异,同是为朝廷培训官员而设,监生都是由府、州、县官学荐举的精英分子、会试落第的举人、官宦子弟等。其课程基本上是四年制,根据不同入学年限及学识水平编班,程度由低到高分6堂学习。监生需要学习“四书”“五经”等经史著作,还有《御制大诰》《大明律令》《说苑》等知识,并熟习写作诏、诰、表等官方文书。政府对监生照顾有加,平时供给衣粮,年节有赏钱,并赐粮养家。但同时也要求监生绝对服从,而且对衣冠、步履、饮食等行为都有严格规定。监生人数在洪武、永乐两朝最盛,在校学生常达千人以上,永乐时最多,几近万人。这与明初官员缺乏、皇帝求才若渴的实际情况有关,当时很多监生毕业后便直接入朝为宫,甚至身居要职。此外,明初创设历事制度,把监生派到政府部门实习,优异者可以直接做官,中庸者量才而用,表现较逊者回监读书。明朝中晚期,以科举晋身官场已成正途,国子监的盛况因此远不如前,生员数目大减,也渐渐不受社会及士子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