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唐的大气象
作者:朱立春      更新:2021-12-07 16:18      字数:37643
  一、隋唐的大气象
  杨坚建隋
  北魏崛起后统一了五胡十六国,北周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成为南北对峙中北方的最后一个政权。公元581年,北周相国杨坚迫使自己的外孙、9岁的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在北周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隋朝。杨坚积极改革,增强实力,灭掉了南方陈朝政权,结束了东晋以来数百年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南北。
  杨坚生于贵族之家。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政权,受封为12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后来袭父职,他的妻子独孤氏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爱女,他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宣帝好酒色,常在后宫酗酒,并实施严刑酷法,统治无道,北周政权日趋衰落。宣帝死后,宦官郑译、刘昉假传遗诏,召杨坚进宫,并极力主张让他入宫辅政,杨坚因此总揽军政大权,并逼迫颜之仪交出天子玉玺和兵符。
  隋文帝像
  为防止各地的诸侯王发动兵变,杨坚借口赵王要嫁女儿给突厥,把北周皇室成员召进京都,又让静帝下诏书把威望极高的元老重臣尉迟迥召回京师。尉迟迥统兵数十万,北联突厥,南结陈朝,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举兵反杨,同杨坚对抗。杨坚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发兵讨伐,尉迟炯兵败自杀。杨坚在重臣李穆、韦孝宽的支持下,不到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各方叛乱。公元581年,杨坚自称随王,后经“禅让”代周称帝,因随字不吉利,便改国号为隋,杨坚即是隋文帝。隋朝建立后,文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改革措施,国力渐渐强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隋初,北方突厥的势力强盛,与隋朝对抗。突厥可汗曾率军南下大举侵隋,隋军损失惨重。后突厥内部发生叛乱,隋才得到短暂安宁。不久突厥内部矛盾更加激化,并分裂为东、西两汗国。文帝利用突厥的分裂进攻突厥,突厥大败,东突厥归附隋朝。隋文帝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转而集中兵力于南方。
  文帝积极作伐陈的准备工作,令大将军贺若弼和韩擒虎镇守离陈朝较近的广陵和庐江;大将杨素调集水工大造战船,做渡江的准备。公元587年,文帝灭掉后梁的割据势力,扫除了向陈进军的障碍。公元588年,隋文帝诏告天下,历数陈后主的罪状,以瓦解陈军斗志,为战争做好舆论准备。之后,文帝令儿子杨广率兵50多万兵分8路,南下攻陈。
  陈后主从小生活在宫廷中,根本不知创业和守业的艰难,沉湎于酒色,不理政事。朝中大臣有劝他以国事为重的就被他杀掉。当后主得知隋朝进攻后还不以为然,宣称有王气在陈朝。隋朝首先在长江沿岸对陈军发起全面进攻,陈军毫无抵抗力,隋军乘胜包围建康。
  公元589年初,隋将韩擒虎、贺若弼率军渡江,分两路攻入建康。后主和张贵妃、孔贵妃躲到景阳殿的枯井中,最终还是当了俘虏,陈朝灭亡。自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结束了,南北又归于统一,全国进入稳定时期。
  隋文帝颁布均田令
  公元582年,隋文帝杨坚颁布均田令。隋文帝建国之初,在北齐、北周均田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均田制。本年,隋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亩,种植五谷,再受永业田20亩;妇女每人受露田40亩,不给永业田;奴婢受田同于常人。永业田不需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要归还国家。此外,亲王以下至都督,都给永业田,由100顷到40亩依身份高下多寡不同。公元594年(开皇十四年)又规定:京官、外官均给职分田,收入作为俸禄,以减轻国家的负担。一品至五品,每品以50亩为差,多者5顷,少者3顷;六品至九品,以50亩为差,到九品为1顷。各级行政机构可耕种一定数额土地,称为公廨田,收入可作为办公费用,这也可节省国家的行政开支。
  保闾制度
  隋文帝即位之初,就制定了保闾制度,以加强政府对于户口的控制,进而扩大税源。保闾制度规定,县以下5家为一保,5保为一闾,4闾为一族。设置保长、闾正、族正等职,分级负责检查户口。585年,又下令在全国整顿户籍,要求各州县按照户籍上的资料逐户核对,如有谎报掉队以逃避课役的情况,一经查出,其保长、闾正、族正等都要受到处罚。朝廷鼓励民间互相检举不实的户籍情况。同时,规定自堂兄弟以下都必须分居,另立户籍。这些措施完善了封建的户籍制度,打击了豪强的经济势力,也使国家的赋税大大增加。
  制定《开皇律》
  公元583年,隋文帝命苏威、牛弘等修订制成《开皇律》,新律废除了枭首与车裂等酷刑,只保留律令500条。刑分为五等:死、流、徒、杖、笞。死又分10至50五等;如果违犯“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要从严惩处。并规定只要不是图谋颠覆朝廷,不得株连九族。
  开凿广通渠
  大兴城建成后,需要大量转运关东米粟,为了解决漕运阻塞问题,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六月,隋文帝杨坚诏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组织水工开凿渠道。宇文恺是隋朝著名的建筑家,主持规划和建设了新都大兴城,之后又营建了东都洛阳等宏伟工程。渠成后,从大兴城东(今陕西西安北)到潼关(今陕西潼关)共300多里长,漕运疏通,交通顺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通渠”。
  开凿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后经隋朝(7世纪)和元朝(13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成为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跨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经隋朝数次开凿形成的南北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94千米,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4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数达几千艘、长达200里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杨广乘坐的龙舟,高15米,宽17米,长达67米。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
  扬州古运河
  扬州古称江都,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一站,隋炀帝未登皇位之前,曾为江都总管。隋代大运河西通关中,北连华北,南连太湖,对于以后隋唐经济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南北大运河是由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永济渠以及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其开凿的时间前后不一,计有20多年之久。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善漕运,命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水自大兴城(即长安)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历时3个月。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下令调集民工,开挖江淮河段,“于扬州开山阳渎”。山阳渎长约300里,疏导了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调集河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彀、洛水入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与汴水合流,然后又分流,折入淮水,直达淮河南岸的山阳。通济渠、山阳渎连接后,淮河南北漕运畅通。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隋炀帝又调集河北诸郡民工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这个工程先引沁水入黄河,又自沁水东北开渠,到达临清合屯氏河。主要用途是通舟北巡,所以称之为御河。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冬,隋炀帝下令修江南运河。工程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开始到余杭入钱塘江,全长800余里,河宽10余丈。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5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南北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演义小说都归结为隋炀帝醉心游乐。事实上,主要因为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客观需要。从经济方面来说,当时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人口激增,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而江浙一带“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资源丰富,十分繁华。南北的经济需要交流,水运方面的状况尤其需要改善,漕运南方的粟米丝帛到中原地区来,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政治军事方面来说,南方广大地区大小起义始终不断,隋王朝鞭长莫及。为了进一步控制南方,隋王朝也需要修建一条运河来及时运兵,以镇压当地的反隋活动。开凿南北大运河是经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朝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
  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工程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赵绰依法办事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一番整顿治理,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隋文帝又派人修订了刑律,把那些残酷的刑罚都废除了。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隋文帝本人却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往往一时发怒,便不顾刑律规定,随便下令杀人。
  隋文帝的做法,叫大理(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官员十分为难。大理少卿赵绰觉得有责任维护刑律公正,常常跟隋文帝顶撞。
  在大理官署里,有一个叫来旷的官员,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想迎合隋文帝,就上了一道奏章,说大理衙门执法不严。隋文帝看了奏章,认为来旷说得很中肯,就提升了他的官职。
  来旷自以为皇帝很赏识他的做法,就昧着良心,诬告赵绰徇私舞弊,放了一些不该赦免的犯人。
  隋文帝虽然嫌赵绰办事不合他的心意,但是对来旷的上告,却有点怀疑。他派亲信官员去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隋文帝弄清真相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处死来旷。
  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办理,他觉得这一回来旷诬告的是赵绰自己,赵绰一定会同意他的命令。哪知道赵绰还是说:“来旷有罪,但是不该判死罪。”
  隋文帝很不高兴,起身就离朝回内宫去了。
  赵绰在后面大声嚷着说:“来旷的事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还有别的要紧事面奏。”
  隋文帝信以为真,就让赵绰随他进了内宫。隋文帝问赵绰要奏什么事。赵绰说:“我有三条大罪,请陛下发落。第一,臣身为大理少卿,没有管理好下面的官吏,使来旷触犯刑律;第二,来旷本不该被判处死,臣却不能据理力争;第三,臣请求进宫,本来无事可奏,只是因为心里着急,才欺骗了陛下。”
  隋文帝听了赵绰最后几句话,禁不住笑了。在一旁坐着的独孤皇后很赏识赵绰的正直,便让侍从赐给赵绰两杯酒。隋文帝终于同意了赦免来旷,改判革职流放。
  隋炀帝三下江都
  隋文帝吸取了陈后主亡国的教训,比较注意节俭,对那些有贪污奢侈行为的官吏,一律严办,连他的儿子也不例外。他发现太子杨勇讲究排场,生活奢侈,很不高兴,渐渐疏远了杨勇。
  皇子晋王杨广很狡猾,他摸到父亲脾气,平时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杨素经常在隋文帝面前恭维他,结果,隋文帝把杨勇废了,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广是个品质很坏的人。后来,杨广害死了父亲,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当上了皇帝,就开始追求享乐起来。他生性好玩,享乐游玩的方式要经常更换,因此频繁出巡。
  隋炀帝一生中曾经8次巡游,其中4次北游,1次西巡,3次游江都。他在位时,待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他每次出行都劳民伤财,挥霍无度,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隋炀帝曾镇守过江都,所以对江都一直情有独钟。江都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地域辽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个令隋炀帝流连忘返的地方。
  第一次巡游江都时,隋炀帝下令建造了龙舟、楼船等大小船只数千艘。龙舟高15米,宽17米,长70米。龙舟上有4层建筑,最上层是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是用金玉装饰得金碧辉煌的房间,有120间;最下层是内侍宦官居住的地方。还有比隋炀帝乘坐的龙舟规模略小的翔螭舟,专供皇后乘坐。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船只,数不胜数。
  隋炀帝龙舟出行图 清 佚名
  这些船动用拉船的民夫共计8万多人,其中拉漾彩级以上的有9000多人,而仅龙舟就需要1080个身穿华丽服饰的民夫拖曳着前进。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船队绵延200余里,当第一艘船已出发50多天之后,最后一艘船才从洛阳驶出。隋炀帝船队浩浩荡荡、壮观无比,当然花费也很大,仅每天所需食物的数量就极其庞大。隋炀帝要求船队所经过的地方,500里内都必须进献食物。进献食物多的州郡甚至用100辆车来运送。所供食物中,空中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无所不有,吃不完的在出发时就扔掉。他还下令营建离宫,从长安到洛阳营建了40多处。公元605年仲夏,隋炀帝从显仁宫出发前往江都游玩,这是他第一次巡游江都。
  如果隋炀帝第一次巡游江都还有出于巩固其政权、加强对南方豪强士族的控制的考虑,那么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则完全是为了玩乐。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隋炀帝西巡河右归来后,他一直处于极度兴奋之中。公元611年,隋朝各郡总共增加了24.3万名男丁,新归附的也有64.15万人,人口的增加说明他政策英明、治国有方,这当然是喜事之一。第二件喜事是隋炀帝对全国各地驻军的军械武器进行了一番考察,他看到的都是精美锐利的枪械武器。第三件事是这一年各藩部落酋长都聚集到洛阳,与隋炀帝同乐,显示出当时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亲如一家。第四件喜事是曾在武力威逼下拒不归顺的琉球也在这一年俯首称臣。这4件喜事令隋炀帝高兴不已,他认为自己这几年励精图治,辛苦劳累了几年没有白费。看到自己的治理成就,他飘飘然了,想好好放松一下,于是便打算第二次巡游江都。为了尽情享乐,他令人在江都营建江都宫等许多宫殿,最有名的当数位于城西北旧观音寺蜀冈东峰的迷楼了。此楼修建得气势恢宏、富丽堂皇,隋炀帝的奢侈腐化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611年,隋炀帝第二次巡游江都。这次游幸,又是大肆挥霍。不仅如此,隋炀帝一行到了江都,还大摆酒席,宴请江淮以南的名士,炫耀豪华,向百姓摆威风。
  公元617年,隋炀帝第三次出游江都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河上下、长江南北,隋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了。可是隋炀帝只顾个人享乐,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在游江都之前,停泊在江都的几千艘龙舟全被起义军烧毁了。隋炀帝马上下令重新建造,规格比原来的还要豪华富丽,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百姓也已穷困到了极点。
  隋炀帝的船队从宁陵向睢阳开进时,常常搁浅,拉纤的民夫用尽力气,一天也走不了几里路。炀帝十分恼火,下令追查这一段河道是哪个官员负责开凿的。经查问,原来这个河段的负责人是麻叔谋。这时,督造副使令狐达乘机上书告发麻叔谋蒸食婴儿、收受贿金等事。于是,炀帝下令查办麻叔谋,并将当时挖这一段河道的5万名民工统统活埋在河岸两旁。
  隋炀帝到达江都后,更加荒淫无度,每天都与嫔妃美女一起饮酒作乐。此时,他见天下大乱,心中也常常烦躁不安。一天,他照镜子时对萧后说:“我这颗头颅将会葬送谁手呢?”他还准备了毒药带在身边,准备在危急时吃。
  隋炀帝一人出游,几乎是全天下的人民都在为他准备行装、供奉食物。他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致百姓没有饭吃,只能剥树皮、挖草根,或者煮土而食,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至此,隋朝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
  隋王朝土崩瓦解
  隋炀帝穷兵黩武,公元612年~614年三次出兵征伐高句丽都是无功而返,每次动用几百万人,致使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河北和山东是隋炀帝进攻高句丽的主要军事基地。这里人民受害最深,加以水旱灾荒的发生,起义首先在这里爆发。王薄在长白山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王薄号召农民不要为打高句丽而到辽东送死,各地起义者纷纷响应。公元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二征高句丽之机起兵反隋。他是隋代两朝重臣杨素的儿子,东征时在黎阳督运粮食,10多万人跟随他攻围东都。隋炀帝极为惊恐,立刻让进攻高句丽的隋军回朝,并派遣隋将率军抗击。王薄、杨玄感相继败死,但反隋局面已经形成。隋炀帝被农民起义吓得坐卧不安,每天晚上心惊肉跳,常在睡梦中大叫有贼,要几个美女像哄小孩那样摇抚才能入睡。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由于各地起义队伍迅速发展,隋炀帝意识到隋王朝危在旦夕,便将注意力放到镇压农民起义上来。隋王朝逐渐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镇压,但各路起义军经过持久的战斗,壮大了力量,也开始与它对抗,攻陷了很多郡县,消灭了大量的郡兵和府兵。
  在隋王朝集中力量进行镇压的情况下,少数最早的起义军受到挫折。起义军吸取分散作战易于被各个击破的教训,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形成了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与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三大义军。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原来在东郡衙门里当差,因为得罪了上司,被关进了监牢,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很同情他,在一天夜里,偷偷地给翟让解下镣铐,把他放了。
  翟让出了监牢,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召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队伍。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消息后,都来投奔他。这些人中有一个17岁的青年叫徐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谋略。
  翟让听从徐世的意见,带领农民军到荥阳一带,打击官府和富商,夺了大批钱粮。附近农民来投奔翟让的越来越多,队伍很快壮大到1万多人。
  这时,有一个叫李密的青年前来投奔翟让,并且帮助他整顿人马。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邦、项羽,也不过是普通老百姓,后来推翻了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残暴,民怨沸腾,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精粮足,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打倒暴君,是很容易办到的事!”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荥阳太守见事不妙,慌忙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大军前来镇压起义军。
  李密请翟让在正面迎击敌人,他自己带了1000人马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
  张须陀根本没把翟让放在眼里,莽莽撞撞地指挥人马杀奔过来。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张须陀紧紧在后面追赶,追了10多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进入了李密布置的埋伏圈。李密见敌军到了,一声令下,埋伏着的瓦岗军将士奋勇杀出,把张须陀的人马团团围住。张须陀左冲右突,没法突围,最后全军覆没。张须陀也被起义军杀死了。
  隋征高句丽
  公元598年二月,高句丽王高元率众万余侵扰辽西,被营州(今辽宁朝阳)总管韦冲击败而走。隋文帝以汉王杨谅、王世积并为行军元帅,发水陆兵30万攻击高句丽。又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睺为水军总管,协调行动。九月,两条线路均无功而还,死者十之八九,隋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高元也害怕隋朝强大的国力,遣使谢罪。隋文帝才罢兵。
  经过这次战斗,李密在瓦岗军里声望提高了。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俭朴,对起义将士也十分关心。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倾向他了。
  后来,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起义军元帅。
  瓦岗军在洛口(今河南巩义市东南)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不久,又乘胜攻下许多郡县,隋朝官吏士兵都纷纷前来投降。瓦岗军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发出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历数炀帝的罪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这样一来,震动了整个中原。
  正当瓦岗军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它的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分裂。翟让让位给李密后,翟让手下有些将领很不满意。有人劝翟让把权夺回来,翟让却总是一笑了之。这些话传到李密耳朵里,李密就心生疑虑了,李密的部下也撺掇他把翟让除掉。李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终于起了杀心。
  有一天,李密请翟让喝酒。在宴会中,李密把翟让的兵士支开后,假意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请他试射。翟让刚拉开弓,李密便暗示埋伏好的刀斧手动手,把翟让杀了。
  从此,瓦岗军开始走向衰弱了。这时,北方由李渊带领的一支反隋军却日益强大起来。
  李渊建唐
  在反隋的割据势力中,李渊父子集团最终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李渊出生于关陇一个贵族家庭。其祖父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刚建国时被追封为唐国公。其父原任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渊生于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幼年丧父,7岁袭唐国公爵。隋灭北周后,李渊先后任身侍卫官、太原刺史等职。
  公元617年,隋炀帝派李渊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还任命王威和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
  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渊一方面托辞不赴江都,故意纵情声色;另一方面加紧策划。
  李渊有4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他很喜欢结交朋友。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就是李世民非常赏识的一个朋友,他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监牢里。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坐了牢,急忙赶到监牢里去探望。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一面叙友情,一面请刘文静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杨广远在江都,李密正进攻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我可以帮您招募10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不出半年就可以打进长安、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里,反复想着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可汗向马邑(今山西朔州市)进攻。李渊派兵抵抗,连连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传到隋炀帝那里,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世民对李渊说:“皇上委派父亲到这里来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吗?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唯一的出路,只有起来造反。”
  李渊犹豫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说:“我思考你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我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好吧!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夺取天下,就凭你啦!”
  李渊把刘文静从晋阳监牢里放了出来。刘文静帮助李世民,分头招兵买马。李渊又派人召回正在河东打仗的另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但是仍须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是公开招募会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恰在此时,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直驱太原。于是,这为李渊公开募兵提供了借口。
  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说:“公地兼亲贵,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这支队伍由李渊、李世民父子私自控制和直接指挥,是晋阳起兵的主力。
  战争壁画
  敦煌莫高窟第12窟唐代的战争壁画。从双方隔河相峙、筑城而战的紧张场面,可看到“城”之于“战”的重要。
  李渊父子大量募兵,毕竟无法完全掩盖其真实的意图,况且其所用将领长孙顺德、刘弘基是为了逃避征辽诏令而逃到太原的,而窦琮也是逃犯。高君雅、王威见此,怀疑李渊有谋反之心,于是就暗中策划利用晋祠祈雨的机会,将李渊父子诱骗来并全部杀死。不料此事被经常出入王、高家的刘文龙得知,于是刘文龙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李渊。因此,李渊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渊命令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500壮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严密封锁。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刘文静召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入厅,说:“有密状,知人欲反。”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但是刘政会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接过密状一看,是控告王、高暗引突厥入侵。王、高正待辩解,刘文静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将王威、高君雅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这标志着李渊父子正式开始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的目标就是乘虚入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统治者听说李渊带兵进攻,忙派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别领兵数万,在霍邑与河东抵抗李渊大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相持数日,眼看军粮将尽,李渊准备退兵,李世民劝阻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之无日。”听了李世民的意见,李渊决定不撤兵。
  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的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同时,李渊在关中地区的家属和亲族也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有李世民的胞妹平阳公主、李渊的从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婿段纶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李渊父子一路上采取收揽人心的办法,废除了隋朝的严刑酷法,还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关中各地的起义军,一面争取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数月中,李渊、李世民的军队已达20万人,并于十月开始围攻长安。
  十一月,长安城破,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宫,立年仅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总揽军政大权,晋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定国号唐,李渊就是唐高祖,年号为武德。然后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统一全国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到公元624年统一全国,共历时7年之久。从晋阳起兵到长安建国,李渊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是对于建国、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这些任务大部分是由李世民领导完成的。
  李渊建都长安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周强敌遍布:薛举集团占据兰州、天水一带,并时常进攻关中;李轨集团占据武威一带,亦虎视关中;刘武周则占据马邑,并时常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在北面威胁着关中地区。因此,消灭四周强敌,完全控制关中、陇西地区(今甘肃省),以关中为根据地,再消灭关东群雄,从而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统一战争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实力较强且经常进攻关中的薛举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公元617年,薛举自称秦王,封儿子仁杲为齐公。从公元617年底到公元618年春,唐军曾与薛举进行了两次大战。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举再次进攻长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死,遂由其长子薛仁杲率军出征,李世民率兵迎敌。
  秦王破阵乐图 唐
  李世民见敌军来势凶猛,便下令坚守,避其锋芒,伺机出战。两军相持60余日,秦军粮食耗尽,军心浮动;况且薛仁杲有勇无谋、残暴成性,其部下已有多人投降李世民。至此,李世民认为战机成熟,便以少数部队引开秦军,然后亲领主力从秦军背后袭击。秦军溃败,逃往折。于是世民率大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围攻折城。至半夜,守城秦军纷纷投降唐军,薛仁杲走投无路,只好于第二天出城投降。
  公元619年,占据河西五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使政权分崩离析。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至长安,后处死。
  同年,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向山西发起进攻。数支唐军先后迎战,均被其打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闻风趁黑夜逃回长安。刘武周的先锋宋金刚则乘势打到了河东,“关中大骇”。在这种不利形势下,高祖李渊准备放弃河西,固守关西。此时,秦王李世民审时度势,向李渊说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盗,若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3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于是李渊征调关中全部兵力,由李世民率领由龙门渡过黄河迎战敌军。过黄河后,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坚守,与刘武周先锋宋金刚之军队相持。期间,李世民时常离开营阵侦察地形。有一次,世民带领很少的轻骑兵外出侦察敌情。骑兵四散而去,李世民与一名士兵登上一小山丘休息。忽然,敌军从四周包围了山丘,李世民与士兵都没有发觉。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条蛇追逐一只田鼠,碰到了士兵的脸。士兵惊醒,发现敌军正在包抄上来,于是赶紧叫李世民上马,眼看就要被敌兵追上。李世民十分镇静,他手取大羽箭,张弓便射,一箭就将敌兵的将领射死。敌兵见此,慌忙撤退。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只好撤退。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市西南),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南,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只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公元620年夏,关东地区原有的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4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只剩下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消除了来自于背后和侧面的威胁后,唐高祖李渊诏令李世民东征,直指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本姓支,字行满,西域胡人。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洛阳城坚壕深、军备充实,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认为,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将会进攻窦建德。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退守新安,寻机再战;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李元吉围困洛阳,自己率精骑3500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两军相持三个月。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并假装粮草已尽,让士兵牧马于河北以迷惑窦建德,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窦建德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全军出击,陈兵汜水,长达20里,鸣鼓大喊而进,要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决定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等到敌军疲乏后再出击。
  果然,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饥饿困乏,互争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战机,下令攻击,唐军铁骑直冲向窦建德军队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不久其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唐军追杀30多里,俘获敌军5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枪,退至牛口渚(今河南荥阳西旧汜水东北)时被俘。
  虎牢之战后,王世充惊惶不已,准备突围南走襄阳,但是部下一致反对,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
  同时,割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归顺了唐朝。大将李靖平定了长江中游的萧铣。后来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杜伏威的旧部辅公祐分别再次起兵作乱,都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平定。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
  初立租庸调
  租庸调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受田丁民为对象而制定的,公元619年二月,唐朝初定租、庸、调法,实行“有田则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赋役办法,故简称租庸调制。该制是直接从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沿袭而来,并做了改进,对于遭受自然灾害的丁民有减课办法,百姓的租调负担比前代稍有减轻,有一定的变通性,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和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唐初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大胜而归。高祖李渊认为前代官职皆不足以称之,因此特设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十月,李世民以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世民的声望、地位和权势日增,令太子李建成受到威胁。于是在王珪和魏徵的建议下,李建成向高祖请求领兵征战。高祖以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之帅,于公元623年率军讨伐刘黑闼、徐圆朗。这是李建成在统一大业中立下的唯一重大战功。
  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由于统一战争的结束而迅速激化,形成明争暗斗之势。
  在朝廷中,最受高祖宠幸的裴寂支持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大臣有萧瑀、陈叔达等。在后宫中,秦王李世民曾得罪过高祖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李建成的好话,说李世民的坏话。如此一来,朝廷和宫中都有人支持李建成,形势对李建成颇为有利。他们之间的斗争终于因为突厥的进攻而演变成流血事件。
  公元626年夏,突厥南下犯边。太子李建成为进一步拉拢李元吉,于是向高祖建议,让齐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被高祖采纳。这样,李元吉当上了主帅。出发前,李元吉请求高祖调秦王府中的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宏、秦叔宝同他一起出征,并从秦王府挑选精锐士兵以补充李元吉的军队,此举目的在于为杀害秦王作准备。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为李元吉宴别时,安排伏兵,先杀李世民,然后再杀尉迟敬德。李建成对李元吉许诺,即位后立即封他为太弟。有人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密谋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忙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六月三日,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秘密奏报,说太白星再次出现在秦地,“秦王当有天下”。于是唐高祖询问李世民,李世民趁机向唐高祖告状,指控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并且设计谋害自己。高祖听后极为惊讶,决定第二天早朝时进行查问。
  六月四日天还没亮,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率领精兵提前埋伏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这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时的必经之地。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上朝,裴寂、萧瑀、陈叔达、宇文化及等均已入朝,只等李建成兄弟三人到来。此时,李建成、李元吉已进入玄武门,当二人行至临湖殿时,发觉情况有些异常,于是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回府。不料此时李世民突然出现,并且在后面呼喊二人,李元吉回身张弓搭箭,射杀李世民,但是连发三箭,都没能射中。李世民的目标是李建成,他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死。就在此时,尉迟敬德带着70多名骑兵赶到,朝李建成、李元吉射箭,李元吉坠马后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策马追赶,结果衣服被树枝挂住,也坠马落地。李元吉力气很大,这时跑过来夺取了弓箭要射杀李世民,恰巧尉迟敬德驱马赶到,李元吉慌忙放弃李世民向成德殿逃跑,结果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说出事了,于是派兵猛攻玄武门。这时,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赶到,东宫与齐王府的将士见主人已死,立即溃散而逃。
  唐高祖对玄武门之事已有所耳闻,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担任宿卫。唐高祖见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吃一惊,便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这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于是派人将敕令向众将士宣读,交战双方才放下兵器。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结束。
  六月七日,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诏书说:“自今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实际上,唐高祖已把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了李世民。两个月后,唐高祖下达诏书,让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于是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改元贞观,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贞观之治
  李世民登基后,推行“偃武修文”、使百姓安乐的方针,采取轻徭薄赋、整饬吏治、健全法制等政策,努力做到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以古为镜,取得显著效果,社会上出现兴旺景象。
  唐太宗借鉴了隋灭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基本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政治措施。唐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家财政也严重拮据。因此唐太宗首先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尽量避免和减少战争,以减少军费支出,此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安居垅亩,发展了农业生产。
  亲疏并举、德才兼备的人才政策是唐太宗政治统治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当时房玄龄、杜如晦被任用为丞相,二人各自发挥所长,被人称为“房谋杜断”。为了集思广益、纠偏补过,唐太宗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和谏官制度:谏官直接参与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流值夜,以便随时召见,询访外事,讨论政教得失。从而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敬贤纳谏的政治风气。魏徵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诤臣”,他性情耿直,敢于谏诤,据理力争,凡有所谏,多被唐太宗采纳。贞观年间的许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魏徵参与和策划的。
  科举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并且最终定型下来,成为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选拔制度,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政治统治集团,知识分子有了仕进的方便之门。在政治统治中,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支柱。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推行礼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气开明而清明,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人民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环境,能够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从而创建了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景况,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
  《唐律疏议》颁行
  公元651年,高宗令长孙无忌等撰《永徽律》,分律、令、格、式四种,共500条,分“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12篇。为了统一解释律文,公元652年高宗又令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做解释律文的疏议,共30卷,原名《疏议》,它照录《永徽律》原文,逐条进行注解。由此,《唐律疏议》成为宋、元、明、清各朝代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系统、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对中国及国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653年十月颁行全国。
  三省六部
  隋文帝即位后,大力革新朝政,废除了北周实行的“六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内史省(唐朝称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包括仆射)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民(唐朝称为户部)、礼、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法律、刑狱,工部主管水陆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的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唐朝的制度,基本上沿袭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因而比隋制更完善、更严格,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始创于隋朝。隋文帝在位时改革选官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以由科举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方面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科举制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学校教育也日益发展。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共6学。地方上设有州学、县学。学生称生徒,成绩优异者由学校保送参加科举考试。科举一般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秀才等。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义,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却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很受重视。当时人们还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吏部的这种考试称为“释褐试”。释褐即脱掉民服、改换官服的意思。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100多种。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应考,录取者优先授予官职或提升。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隋唐农业的发展
  隋唐农作物的构成有较大变化,粟、麦、稻是当时的三大粮食作物。随着南方水稻生产的发展,中唐以后,水稻已发展成为第一作物,它的品种增多,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并广泛采取育身移植的栽培方法。两年三熟的耕作制逐渐在南方推广,实行稻麦轮作复种制,使水稻产量大大增加。
  农作物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唐代江南水田已普遍实行犁耕,并发明了“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农具。它们的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生产耕作的技术也相应提高并不断精细化,反映了我国农业自北向南不断发展的趋势。
  平定东突厥之乱
  唐太宗刚即位的时候,中原战事基本结束,但边境还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特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常常威胁唐朝的边境。当初,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的办法,维持和东突厥的友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边境,使得北方很不安宁。
  唐太宗即位不到20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便率领10多万人马,一直打到离长安只有20千米的渭水边。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内部不稳,一定无力抵抗,便先派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扬言100万突厥兵马上就到。
  唐长安城
  位于今陕西西安。这段城墙为明代修建,南城墙部分建在唐长安皇城墙基上。
  唐太宗亲自带了房玄龄等6名将领,骑马来到渭水边的桥上,指名要颉利出来对话。
  唐太宗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已经订立了盟约,几年来还给你们许多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
  颉利觉得理亏,表示愿意讲和。过了两天,双方在便桥上重新订立盟约。接着,颉利就退兵了。从这以后,唐太宗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箭。
  第二年,一场大雪覆盖了北方。东突厥死了不少牲畜,大漠以北发生饥荒。颉利可汗加紧压迫其他部族,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颉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镇压,反被打得大败。
  唐太宗利用这个机会,派出李靖、徐世等4名大将和大军10多万,由李靖统率,分路向突厥攻击。
  李靖很快便攻下定襄,得胜还朝。唐太宗十分高兴,说:“从前汉朝李陵带领5000兵卒,结果被匈奴所俘虏;现在你以3000轻骑深入敌人后方,攻下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成功战例啊!”
  颉利逃到阴山以北,担心唐军继续追赶,便派使者到长安求和,还说要亲自前来朝见。唐太宗一面派唐俭到突厥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
  李靖领兵来到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与在那里的徐世会师。两个人商量对付颉利的办法。李靖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还有很多人马。如果让他逃跑,以后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我们只要选1万精兵,带20天的粮,跟踪袭击,把颉利捉住,就可以大获全胜了。”徐世表示赞成,两支军队便向阴山进发了。
  颉利得知唐军骑兵来到,慌忙上马逃走。李靖指挥唐军追杀,突厥兵没有主帅,全军溃败。唐军歼灭突厥兵1万多,俘获了大批俘虏和牲畜。颉利东奔西逃,最后被他的部下抓住交给唐军,随后被押送到长安。
  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就这样灭亡了。唐太宗并没有杀死俘虏,同时,在东突厥原址设立了都督府,让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并由他们管理各部突厥。
  这次胜利,使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一年,回纥等各族首领一起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他是“天可汗”。
  根据温彦博的提议,唐太宗把投降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带,并设6个都督府进行统治。
  吐谷浑是鲜卑的一支,生活在青海一带,经常入侵唐朝的兰州、凉州。公元635年春天,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进攻吐谷浑。李靖率唐军深入吐谷浑腹地,连续击败其精锐部队,首领伏允兵败自杀,伏允的儿子慕容顺向唐军投降。唐太宗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
  随后,唐太宗又派兵征服高昌、西突厥,天山南路各小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称“安西四镇”。
  对于处理唐与各民族的关系,除了必要的战争手段外,唐太宗更多的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曾说:“自古毕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各少数民族,不管是主动归附的,还是被征服的,唐太宗都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以进行管理。西域各族人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人,不断来到长安拜见和观光。在这一时期,我国高僧玄奘也通过西域各国去天竺求取佛经。
  安西都护府
  早在西汉时,中央政府就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隋末,汉族麴氏乘乱在高昌建割据政府。贞观以来,高昌王麴文泰有意对抗唐廷。唐太宗曾遣使和谈,但不肯归顺。公元639年十二月,唐太宗令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彻,率兵讨伐。唐军至碛口,高昌王麴文泰忧惧死,子智盛立。大军直抵其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下,围城猛攻,智盛出降。公元640年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
  交河故城
  吐鲁番地区现在保存有两座高昌时期的古城,一是高昌城,另一是交河城。交河城位于吐鲁番城西10公里,最早是车师前王廷。从魏晋南北朝到高昌王国,这地区经历了高昌壁、高昌郡和高昌王国3个时期。高昌壁的中心在交河城,而高昌王国的中心则转移到高昌故城,交河被设为郡。唐朝平服高昌后,在高昌城设立西州,在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由于交河城具有丝绸之路的地理优势,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所以一直都是西域经济文化发达的著名城市。
  唐蕃和亲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唐初在青藏高原上生活,并日益壮大起来。大约在公元620年,吐蕃赞普(吐蕃人的首领)松赞干布的父亲统一了西藏各个部落。后来,松赞干布做了赞普,把都城迁到逻些(今拉萨),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进贡并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遐前去抚慰。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遐入朝,“多赍金宝,以奉表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带着5000两黄金,数百件珍宝,去长安求婚。唐太宗向禄东赞仔细询问了吐蕃的情况,答应把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处,在今拉萨北部。
  传说当时到长安求婚的有5个国家的使臣,唐太宗决定出几道难题,考一考这些使臣,谁回答得正确,就把公主许配给谁的国王。
  唐太宗叫侍从拿出一颗珍珠和一束丝线,对使臣们说:“谁能把丝线穿过珍珠的小孔,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国王?”这是一颗中间有一个弯弯曲曲小孔的珍珠,叫九曲珍珠。一根软软的丝线怎能从弯弯曲曲的小孔中穿过呢?几位使臣拿着丝线不知怎么办。禄东赞灵机一动,他捉来一只蚂蚁,把丝线拴在蚂蚁的身上,再把蚂蚁放进小孔的一端,然后向小孔内吹气。一会儿,蚂蚁爬出了小孔的另一端,丝线也就在蚂蚁的带动下,穿了过去。
  接着,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难题。他命令马夫赶来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要求辨认100对马的母子关系。其他使臣束手无策,只有禄东赞想出了办法。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起来,只喂马驹草料,不喂水。过了一天,再把马驹放出来,小马驹渴得厉害,纷纷找自己的妈妈吃奶,就这样,禄东赞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
  于是,到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就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动身进入吐蕃。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给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饪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谷物和芫菁种子等入藏。松赞干布于河源迎亲,对唐行子婿之礼,还在逻些专门建筑了一座华丽的王宫,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在这座王宫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文成公主进藏,在吐蕃历史上是一件重大事件。文成公主到达吐蕃,不仅带去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而且带去了工艺品、药材、茶叶及各种书籍。吐蕃过去没有文字,无论什么事都用绳打结,或在木头上刻符号表示。文成公主劝松赞干布设法造字。于是,松赞干布指令吞弥·桑布扎去研究,后来创制出了30个字母及拼音造句的文法。从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不幸英年早逝,只活了33岁。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世世代代的热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设置龟兹都督府
  公元658年(显庆三年)正月,龟兹内部纷争,高宗召龟兹王布失毕与其相那利进京,既至,囚那利,遣布失毕回国,龟兹大将拒其王,高宗遣将大破之。布失毕病卒,以其地为龟兹都督,立布失毕子素稽为龟兹王兼龟兹都督。五月,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复以旧安西为西州都督,镇高昌故地。
  设置北庭都护府
  公元702年(长安二年)十二月,唐设置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昌吉州),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灭高昌,以其地为西州,西突厥屯兵可汗浮图城,援助高昌,后以城降,唐以此城为庭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昆陵都护府废弃。不久,唐为加强天山以南地区的安全,在西州置金山都护府,但很快徙治庭州。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后复置昆陵都护府后,撤销金山都护府,但新任都护统御无方,都护府形同虚设。设北庭都护府,治设庭州,初辖盐、治等16番州。与当时安西大都护府分掌天山南北两路,镇抚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
  平定高句丽
  公元666年,高句丽泉盖苏文死,长子男生代为莫离支,男生与弟男建、男产互相攻打,男生兵败,派人向唐政府请求援兵。高宗派李率兵前往救援,同时又命将军庞同善、薛仁贵等共同征讨高句丽。九月,庞同善大破男建的高句丽军,解男生之围。高宗诏授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后李又领军攻克高句丽新城,乘胜领兵追击,一连攻克高句丽16座城池,公元668年攻克高句丽扶余城,扶余川等40余城陆续投降。军队乘胜攻克大行城(今辽宁丹东)、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内)、平壤城,男建与高句丽王藏同时被俘。十二月,高宗下诏,设安东都护府统辖高句丽之地。
  封渤海郡王
  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后,在平壤城内设置安东都护府,附属于高句丽的大祚荣聚众迁居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后大祚荣又与乞四比羽聚众东迁,唐军将领李楷固率军讨伐,杀死乞四比羽,却被大祚荣击败。此后,大祚荣率众在东牟山筑城自守,自称为振国王,又依附于突厥,势力日益强大。玄宗即位后,对大祚荣继续招抚,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大祚荣专称其国为渤海。渤海按唐建制,使用汉文字,并经常到唐朝贡,请封号,还派学生到京师太学学习。大祚荣于公元719年三月去世,玄宗命其子大武艺袭位。后来,渤海为契丹所灭。
  册封南诏
  唐代,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以乌蛮和白蛮为主。7世纪后期,乌蛮征服洱海一带的白蛮,在那里建立了6个不相统属的政权,称为“六诏”。其中蒙舍诏在最南边,又称南诏。
  公元713年,唐玄宗封皮罗阁为台登郡王。公元737年,皮罗阁吞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公元738年,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名蒙归义。次年,皮罗阁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定之为国都,建立了南诏政权。从此,确立了与唐的藩属关系。
  女皇武则天
  唐高宗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即位以后,把朝政大事交给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处理。后来,他又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权力欲很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来是一个很有钱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弃商从戎,成了一名府兵制下的鹰扬府队正。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转而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后来在唐朝廷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9岁时,父亲死去。14岁时,已经近40岁的唐太宗听说她长得很美,便选她入宫,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后来又封为才人。
  武后步辇图 唐 张萱
  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依旧制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曾与她有暧昧关系,于是让她蓄发入宫侍寝,封为昭仪。但武则天心里还不满足,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探望,爱抚地摸了摸,逗了逗。王皇后走后,武则天竟狠心地把女儿掐死,用被子盖好。当高宗来看时,她便诬陷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唐高宗因此大怒,从此动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到了公元655年九月,唐高宗不顾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正式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有一天,唐高宗问李:“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看见高宗废立决心已下,便为武则天说好话,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得到外人同意呢?”许敬宗也说:“乡民多割10斛麦子,尚且想换个新媳妇,何况天子富有四海,立新皇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高宗决定,废王皇后为庶人,册封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参与朝政。她利用高宗与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在短短几年内,就杀了长孙无忌,罢免了20多个反对他的重臣。武则天对拥护她的人全都重用,李义府、许敬宗因而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到了后来,武则天甚至同高宗一起垂帘听政,当时朝臣并称他们为“二圣”,即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甚至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她约束。唐高宗很不满,就秘密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唐高宗十分害怕,没了主意,就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干的。”武则天立刻命人杀掉上官仪等人。从此大小政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定夺。
  唐高宗感到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难保,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害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到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后来,她容忍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又废了唐中宗,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同时,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事务由她自己做主。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武后的亲信法明、怀义和尚等10人献呈《大云经》,内有女主之文,陈符命,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界,应该做人间主。这一切都是为武则天称帝制造理论根据。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猜中了武则天的心思,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武则天假装不许,但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又请改唐为周,睿宗皇帝亦不得不上表请改武姓。于是武则天在九月九日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武则天受尊号为圣神皇帝,将睿宗皇帝立为皇嗣,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十三日,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其父王为始祖父皇帝,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又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课役。
  武则天掌理朝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唐帝国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的意见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名相狄仁杰
  武则天对那些反对她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计较门第出身,破格任用。她手下有许多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做过夔州长史。狄仁杰在少年时热爱读书。有一次县吏下来询问一桩案情,他周围的人都争着向县吏说出自己的想法,唯独狄仁杰聚精会神地读书,不理不睬。县吏责怪他,狄仁杰说,我正和书中圣贤对话,没有工夫和凡夫俗子搭腔。
  公元676年初,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大理丞是负责掌管案件审判的官员。当时积压了许多纠缠不清的案件,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内处理了17000余件,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
  唐高宗知道狄仁杰这人不但有胆气,而且有才识,便擢升他为侍御史。侍御史是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狄仁杰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进行斗争。
  狄仁杰对朝事直谏也很出名。高宗执政时,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他,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该死,据理力争。高宗终因理屈,将其改为流放。狄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妥善处理与戎夏的关系,颇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抚使时,烧毁祭典之外的祠庙1700余所。武则天执政后,想建造大像,需要费钱数百万,狄仁杰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便直言进谏,于是武则天免了此役。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更加赏识狄仁杰的才干,不断提升他的官职,最后让他当了宰相。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拜相。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谮者名乎?”狄仁杰回答说:“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被他的宽宏大量所感动,更加重用狄仁杰。
  公元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捕下狱。狄仁杰为了不被冤死,等待时机,就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还要逼狄仁杰供出另外一些同谋的大臣。狄仁杰怒不可遏,气愤地把头向柱子撞去,血流满地,以至来俊臣不敢再审问。后来,狄仁杰乘看管松懈,偷偷写成一纸冤状,放在棉衣里转给儿子。儿子接到冤状急忙向武则天上报,引起武则天的注意。武则天亲自召来狄仁杰,问他为什么要造反。狄仁杰回答说:“如果不承认造反,我早死在酷刑之下了。”武则天又问他为什么要写谢罪表。狄仁杰说:“没有这样的事。”武则天这才知道是来俊臣阴谋陷害他。
  后来,狄仁杰又恢复了宰相官职。这时,武则天在立李氏为太子还是立武氏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为谋求太子地位,在暗地里频繁地活动,曾多次让人劝说武则天立武氏为太子。他们大肆宣扬自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皇帝立异姓为太子的。狄仁杰趁武则天还没有拿定主意,便劝她立李氏为太子。他说:“陛下您想想,姑侄的关系和母子的关系哪个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享受祭祀,承继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就没有听说太庙中供姑姑的!”狄仁杰的这些关键的话触动了武则天的心。
  狄仁杰做宰相,善于推举贤才。先后推举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人,均官至公卿,有的后来成为宰相。
  狄仁杰善于用人,能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就是已经归降的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如契丹部落的两员大将李楷固和骆务整,骁勇异常,屡次打败唐朝军队,许多唐朝将领死在他们手中。后来,这两个人都来归顺唐朝,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它们。最后,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派他们到边境驻守。这两人驻守边境,尽忠守职,从此边境平安无事。
  狄仁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更加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非常悲痛,罢朝三日,追封他为梁国公。以后,每有不能决断的大事,武则天就想起狄仁杰,慨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夺走国老呢!”言语中,对狄仁杰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开元盛世
  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第7代皇帝。他性格果断,仪容英武,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音律。他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
  李隆基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和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韦后之余党消灭,拥其父睿宗即位。因李隆基除韦后有功,唐睿宗李旦立其为太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西方出现彗星,经轩辕入太微至大角,于是,太平公主遣方士向睿宗进言:“彗星是预示当除旧布新之星;彗星一出,帝座也随之变位,这表明太子要为天子了。”他们向睿宗进此言的意思是李隆基将要弑君篡位,让睿宗赶快将其除掉。睿宗故意不理解他们的意图,说:“传位于太子就可避灾,我已经下了决心,传位于他。”
  唐玄宗像
  李隆基知道后,急忙入宫,叩头道:“我功劳微薄,越诸位兄弟成为太子,已经觉得日夜不安了,如父皇让位于我,会使我更加不安。”睿宗说:“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为你的缘故。现在帝座有灾,传位于你,为的是转祸为福,你怀疑什么?”李隆基仍再三推辞,睿宗说:“你是孝子,为什么非要等我死后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只好流泪应之。太平公主和其同党也力谏皇帝,认为不可让位,但是睿宗主意已决。于是唐睿宗在七月二十五日诏令正式传位于李隆基。
  八月三日,李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帝。八月七日,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为先天,大赦天下。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际,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诤、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
  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简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10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初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不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姚崇灭蝗
  唐玄宗在平定太平公主集团、执掌全部大权后,国内仍然是经济凋敝,吏治混乱,困难重重。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玄宗决心首先整顿吏治,任用贤人。先前武则天和韦后为了收买人心,用人不问才干,大量任用官吏,导致官僚机构膨胀。玄宗首先下令严格官员铨选制度、裁汰冗员,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任命官员,消除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整顿吏治的同时,他还起用贤臣姚崇和宋璟。姚崇在武周和睿宗朝已两次入朝为相,素有“救时宰相”之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玄宗召见姚崇,宣布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以为姚崇会大喜过望,但姚崇却沉默不语,也不拜谢龙恩,心中好生奇怪。稍后姚崇才对皇帝说:“臣有建议10项,如果皇上不听或者不实行它,臣斗胆冒死不接受皇上的任命。”玄宗颇感兴趣,便让他说来听听。姚崇逐一说出他的10项要求: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要让宦官干政;减少百姓赋税;不要再建造寺庙;以礼法对待大臣等。玄宗听完姚崇的10项建议,郑重承诺愿意实行,接受了姚崇的建议,任命他当宰相。姚崇任宰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朝政治理得焕然一新。
  正当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是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蝗群落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被啃得荡然无存。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大。地方官吏向朝廷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到京城。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处理得当,是可以治理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虫完全可以扑灭。
  唐玄宗很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将火堆燃起。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
  各地官民发动起来,用姚崇的办法灭蝗,效果很显著。仅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14万担,灾情缓解了下来。
  可是那时在长安朝廷里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的灭蝗办法过去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会闯出乱子来。
  唐玄宗见反对的人多,也有点犹豫不定。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采取好的扑灭措施,造成严重灾害。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那样才危险呢。”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就害怕起来,说:“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不赞成我的办法,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只管交给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由于姚崇不顾个人安危,只考虑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一生节俭,衣着朴素,妻子儿女也过着贫寒的生活。开元四年(716年)姚崇病重,宋璟前往探视,见他家床铺破席,门无布帘,时值刮风下雨,只好将竹席挡雨,深受感动。姚崇死后,家中无钱发丧,后有一个老家人自愿卖身替他办丧事。玄宗听说后,赏赐了他100段布帛、200石粮食。后玄宗偶经他的墓地,见墓地上空无墓碑,感动得泪雨滂沱,命人为他立碑,并亲手书写了碑文,以嘉良臣。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20多年中,除了姚崇之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比如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他还愿意采纳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实行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募兵制
  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破坏了均田制,农民失去土地;征战频繁,不能按时轮换,长期服役,“壮龄应募,华首未归”;不能免去征徭,因此农民大量逃亡。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下令废除府兵制,代之以“募兵制”。
  募兵制由国家招募壮丁当兵,供给粮食,免征赋役,在边将统率下从事屯垦。募兵制的实行使军费开支暴涨,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边境统兵的将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长期统领一支军队,使兵将之间有了固定的隶属关系,后兼管地方行政和财政,权力日益扩大,“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已有10个,他们掌握一州或数州的军、政、财权,使中央政府越来越无力控制,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都和募兵制有极大的关系。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就是藩镇),这些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不仅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调到朝廷当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4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见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王忠嗣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在这些胡人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欣赏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经常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许多卑劣的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到军营来赴宴。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割下他们首领的头,献给朝廷报功。
  安禄山画像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马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境内)、平卢两镇及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他秘密扩充兵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又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造反。
  没过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借着他的外戚地位,继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越闹越僵。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会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话。
  公元755年农历十月,安禄山作了周密准备以后,决定发动叛乱。这时,正巧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便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都觉得事出突然,但是谁也不敢对圣旨表示怀疑。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出兵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时间,道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100年左右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认为是有人造谣,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才慌了起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满朝官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扬扬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我没说错吧。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10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献上。”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心情才安稳下来。可是,谁知道叛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长驱直入,一直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马嵬驿兵变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重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攻打进去。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生起事端。哥舒翰主张在潼关坚守,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请求引兵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歼灭叛军的时机会丧失掉。年老昏聩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凶多吉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做好准备,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20万大军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失守后,关内已无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而逃。到了此时,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他让杨国忠赶紧想办法。杨国忠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大家都失魂落魄,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已经没有了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群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卫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了长安。他们事先派了宦官到沿路各地,让官员准备接待。
  谁知,派出的宦官早已经自顾逃命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也没有人给他们送饭。他们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市西)。随行的将士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他们认为,这全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这笔账应该向杨国忠算。
  青羊宫
  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而入蜀,这是位于蜀地成都的道观。
  这个时候,有20几个忍饥受饿的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正忙着应付,周围的兵士便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向他射起箭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更加激昂起来,把唐玄宗住的驿馆也包围了。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唐玄宗大惊失色,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哪里肯听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将军陈玄礼,问兵士们不肯散的原因。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只好下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出去,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出了一口恶气,撤回了军营。
  唐玄宗经过这场兵变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李亨,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于宁夏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帝,改元至德。
  草人借箭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
  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降了他。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就招募了1000多个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4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60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负了伤也不下战场,打退了叛军300多次进攻,叛军死伤无数,终于迫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久了,城里的箭射光了。为了这件事,张巡非常心急!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往墙下爬。这一情况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报告给了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直到天色发白,叛军才看清楚,原来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
  张巡的兵士们在雍丘城头上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查点了一下,竟有几十万支之多。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足够用啦!
  又过了几天,与前几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以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于是,谁也不去理它。
  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非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500名勇士。这500名勇士乘叛军没有准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几万叛军失去指挥,四处乱奔,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停了下来。
  令狐潮连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又增加了兵力攻城。他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有几万人之多,张巡的兵士不过1000人,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得胜而回。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告急,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13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马上带兵去了睢阳。
  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七月六日,叛军大将尹子奇又起兵数万攻打睢阳。睢阳城被围多日,粮食已吃尽,将士每人每天只能以米一盒,杂以茶纸、树皮而食。张巡令部将南霁云率30骑奋杀突围,求救于临淮。但临淮守将惧怕贼兵,拥兵不救。叛军知道临淮守将不来救援的消息后,围攻更急。茶纸被吃光,便杀战马而食;马亦杀光,又罗雀掘鼠而食;雀鼠也尽,张巡忍痛杀己之爱妾,许远也杀其奴,以供士兵之食;然后尽杀城中妇人食之,继之以男子老弱。当时城中人知必死,无一叛者,最后只剩下400余人。十月九日,叛军攻上城头,守城士卒都因病或因饿无力再战。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36人都被杀害。张巡临死时毫无惧色,大义凛然。
  李泌归山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不久,身边的文武官员只有30人。这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事都没有秩序,一些武将也不太听指挥。肃宗想平定叛乱,非常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这时,他想起他当太子时的一个好朋友李泌,就派人从颍阳(今河南省境内)把李泌接到灵武来。
  李泌原是长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对他十分器重,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曾向玄宗上奏章,想给李泌一个官职。李泌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让他和太子交上了朋友。后来,他看到政局混乱,索性跑到颍阳隐居了起来。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他,他想到朝廷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高兴得像得到宝贝一样。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太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总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出的主意,唐肃宗全都听从。
  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坚辞不受。后来肃宗只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于军师)。
  那时候,郭子仪也到了灵武。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间歇。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要先送给李泌拆看,除非特别紧要的,才直接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安稳。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这本来是个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让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回攻长安,结果打了败仗。后来,郭子仪向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借精兵,集中了15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头目安庆绪逃到了河北,不久,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用骏马把李泌接到了长安。
  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在宫里安睡。李泌趁机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我和先生几年来患难与共,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
  无奈李泌一再请求,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最终也只好同意。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了个屋子,重新过起了隐居生活。
  中兴名将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首领,武则天年间归顺唐朝,被封为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从小擅长骑马射箭,为人严肃坚毅,沉着果断,具有雄才大略。早年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后来逐渐晋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马使,王忠嗣非常赏识他,对他十分优待。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大将军郭子仪知道李光弼是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就推荐他为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
  李光弼执法严明,言行一致。唐肃宗即位后,李光弼奉命来到灵武,做了户部尚书。当时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侍御史崔众掌握兵权,号令不行,唐肃宗便命李光弼带兵5000至太原,接过了崔众的兵权。
  公元757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以10万大军围攻太原。当时留守的李光弼军队不足1万人,双方力量相差很大。将士们都主张加固城墙,全力坚守。李光弼认为这是消极防守,应该在防守中积极主动地出击。李光弼动员百姓拆掉房屋做擂石车,叛军靠近则发石攻打。史思明则命令部下建造飞楼,围上帐幕,筑土山接近城墙。李光弼便组织人力挖地道直到土山下,这样,土山便自然倒塌了,然后出其不意派精兵出击。史思明害怕了,留下蔡希德继续攻城,自己先逃走了。李光弼看出叛军力量削弱,军心动摇,便抓住这一时机,组织主力军奋勇出击,史思明军队迅速溃败。
  公元760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改范阳(今北京西南)为燕京,自称为大燕皇帝。不久,史思明整顿人马准备重新攻打洛阳,唐肃宗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命令他去攻打叛军。李光弼到了洛阳,当地官员听说叛军势力强大,都很害怕,主张退守潼关。李光弼权衡了一下,认为这个时候官兵绝不能退,但可以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史思明率兵进入洛阳后,发现是一座空城,只得率军到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
  史思明为了显耀自己兵强马壮,每天把一批批战马牵到河边洗澡。李光弼见状,想出一计。他命令将军中500多匹马集中起来,把小马关在厩里,待史思明放马洗澡之时,把母马赶到城外。母马思念小马,便嘶叫起来,而史思明的马听到马群叫声,立即挣脱缰绳,浮水泅过河来。史思明一下子失去了上千匹好马,气得咬牙切齿,立即纠集几百条战船,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浮桥烧掉。李光弼得到消息,命令士兵准备几百条粗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待叛军的船靠近后,唐军几百条竹竿一齐顶住火船,火船无法靠近,很快便烧沉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擂石机关炮攻击叛军,叛军死伤无数,仓皇逃窜。不久,李光弼打败了史思明。
  李光弼多次扫平叛乱,战功卓著,后来被晋封为临淮郡王。不久,图像悬挂于凌烟阁,赐铁券、予一子以三品衔。后因受宦官牵制,在洛阳北邙山战败。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屡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蓄意加害李光弼,李光弼也一度被撤了帅职。
  后来,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从安禄山发动叛乱,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经历了8年的战火浩劫,史称“安史之乱”。
  永贞革新
  唐德宗宠信宦官,贪得无厌的宦官便想尽办法来盘剥百姓,不择手段地掠夺财物。他们设立了“宫市”,派太监专门到宫外采购宫里需要的东西。这些太监看到他们需要的货物,只付给百姓1/10的价钱,强行购买。后来,索性派了几百个太监在街上瞭望,看中了就抢走,叫作“白望”。
  还有一些宦官在长安开设“五坊”。五坊是专门替皇帝调养雕、鹘、鹞、鹰、狗的地方。五坊里当差的太监,叫作五坊小儿。这批人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专门向百姓敲诈勒索。
  那时候,太子李诵住在东宫,由两位官员——王叔文、王伾陪伴读书。太子读书之余,喜欢下棋写字。而王叔文和王伾,一个是个好棋手,一个写得一笔好字,于是他们俩就经常在东宫陪太子读书下棋。
  王叔文是下级官员出身,多少了解一些百姓疾苦。他趁跟太子下棋的机会,向太子反映外面的情况。太子听到宦官借宫市为名在外面胡作非为,大为不满。有一次,几个侍读的官员在东宫议论起这件事,太子气愤地说:“我见到父皇,一定要告知这件事。”
  王叔文说:“我看殿下眼下还是不宜管这些事。如果坏人在皇上面前挑拨离间,说殿下想收买人心,皇上怀疑起来,殿下很难辩白。”
  太子猛然醒悟说:“没有先生提醒,我很难想到这一点。”
  从此,太子对王叔文更加信任。王叔文认为德宗已是暮年,太子接替皇位是迟早的事,就私下替他物色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员,跟他们结交。
  没想到过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风病,说不出话来。年老的唐德宗为此事急出病来,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去世,时年64岁。二十六日,太子李诵于太极殿即皇帝位,是为顺宗。
  顺宗即位前,已因中风而不能说话,所以不上朝堂处理国事。
  唐顺宗不能说话,只得靠原来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伾来帮他处理朝政。王叔文明白自己力量不够,不便公开掌握朝政大权,只好请一个老资格的官员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当一名翰林学士,为顺宗起草诏书。他和韦执谊、王伾相互配合,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的官员,这才把朝政大权揽了过来。
  王叔文掌权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他替唐顺宗下了一道诏书,免了一些苛捐杂税,统统取缔了宫市、五坊小儿一类欺负百姓的事。这个措施一实行,长安百姓个个拍手称快,一些作恶多端的宦官却气歪了脸。
  王叔文又对财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
  王叔文大力度的改革,自然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宦官头子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便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
  不出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拥护他们的老臣,以顺宗病重不能执政为由,由太子李纯监国。又过了一个月,太子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职,贬谪到外地去。第二年,又处死了王叔文。“永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盘失败,那些支持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会昌废佛
  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较前代更为兴盛。唐太宗、高宗、中宗、睿宗都很信佛。武则天更是到处建造佛像,修建明堂。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养数百僧人。宪宗时还举行了声势壮观的迎佛骨活动。佛教势力的恶性膨胀,给封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许多平民出家为僧,或成了寺院的寺户和佃户。寺院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不向国家交税,国家财政因此大受影响。为了打击寺院经济,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废佛活动。朝廷下令,西京留4寺,东京留2寺,地方有34处可以各留1寺;每寺留僧10人。全国其余寺庙全部废除,一共废寺4600余所,僧尼还俗26万人,释放奴婢和被寺院奴役的良人共65万,收回良田数千万顷。废佛之后,国家经济大有起色。但不久武宗死,宣宗立,下令恢复被废的佛寺,佛教势力再度兴盛。
  朋党之争
  宦官专权时期,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宦官的,大都受到打击排挤。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唐宪宗时,两党政争开始,穆宗时朋党正式形成,历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两党此起彼伏,反复较量,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交替掌权,一党掌权,就积极排挤另一党,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两派官员互相攻击,争吵不休,这样闹了40年,历史上把这场政治争斗叫作“朋党之争”。
  这场争吵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后,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向唐宪宗推荐了。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更加令他生气。于是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事件,仍旧记忆犹新。
  朋党之争图
  唐代党争既有传统士族与庶族斗争的一面,又混杂了大官僚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争斗中两派又援引宦官做靠山,得势后便大力排挤政敌,从而演变成为掌权而进行的互相倾轧,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统治危机。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就在私下里与考官勾结,但是考官钱徽没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于是唐穆宗降了钱徽的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从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明争暗斗得很厉害。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对李德裕进行打击,把李德裕调出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唐文宗本人因为受到宦官控制,没有固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日子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向宦官讨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人们传说杨钦义回去必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到了唐武宗即位以后,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都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撤了。
  李德裕一贬再贬,于公元848年死于贬所,从此李党瓦解,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告终。宣宗以后,牛李两派的领袖人物相继去世,朋党之争终于停息。
  历经六朝近40年的牛李党争,使官僚集团陷于严重的内耗之中,他们为争夺自身的政治权力而不惜一切,乃至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但两党官员有些还是做出一些政绩的。如李党首领李德裕曾经辅佐朝廷北破回纥,安定边陲;又平定昭义镇叛乱;抑制宦官权力,并裁减冗官、禁断佛教。但他却又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同党,陷害敌党,可惜一代名相身陷朋党倾轧中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
  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统治集团日趋腐败,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加之连年灾荒,农民纷纷起义。
  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历时9年之久,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基础。公元881年,黄巢率起义军攻入长安并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政权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纲领,也没有乘胜追击唐朝的残余军队,给唐军以喘息的机会,加上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叛变,导致在陈州等几次战役中黄巢军连连失利。公元882年,黄巢自杀,起义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