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舰队
作者:兵心一片      更新:2021-12-07 11:31      字数:2473
  第471章舰队老僧觉察到了来人心灵的波动,缓缓睁开了双眼,微笑道:“燕宗主,潮起潮落,寒去春来,还看不破吗?”
  说罢,老僧柔和的眼光,直洒在对面之人的心灵深处。
  被叫做燕宗主的人,知道方才自己身体微微一震的情景被老僧尽收眼底,刚想抬头解释什么,却突然和老僧四目相投,一剎那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心中的郁结豁然而解。
  老僧赞许的朝年轻人点了点头,捏莲花法印的右手轻点地面,而后缓指上天,又回归自己的心口,画了一个小圈儿,淡淡道:“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盘寂静,贫僧虚度人间一千七百八十三载,如今大限将至,尘世间的一切再也与我无关,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一事,燕宗主可知为何?”
  从青年双足踏入山峰岩石上的时候,他就感觉老僧身上有一种未曾见过的气息,那是大地沉沦,万物雕零时的气息。
  如果把一株小草从土壤中钻出时的气息形容为生的话,那么老僧这时身上所蕴含的气息则截然相反,是那种花草走向枯萎的气息,一种死亡的感觉。
  正是由于从开始就猛然看到了这点,才使他历经残酷修炼,已经变得坚毅绝伦的心灵出现了一丝缝隙。
  如果不是老僧及时用无上玄功通过目光传入他的心灵,弥补他对生死轮回的潜意识迷茫,就这一单单的心灵破绽,就有可能让他在今后突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青年听到老僧的问话,放下心头生死的包袱,负手含笑卓立。
  他知道老僧非是问询如此简单,别人不清楚面前这位看似普通的僧人,他却知道眼前这位万佛宗悲苦大师的造诣。
  悲苦大师俗名龙天应,乃一千五百年前炎华大陆天龙国皇族后裔,因幼时天赋异秉,触类旁通而冠绝诸皇子,二岁识字,五岁赋诗,被当时内廷帝师法常隐喻为不世出的天纵奇才。
  弱冠之年的龙天应,不知何时接触到了佛门学说,从此深陷其中,逐渐厌倦了宫廷中糜烂与无时无刻不在阴狠狡诈的夺权争位生活。
  他甩开皇位的束缚远走万佛宗,修得无上佛法最终在万佛宗列为三大长老之一。
  “前辈,现七大魔君为祸人间,自十三年前佛魔仙宗主姜雷生及众夫人与魔门在无量魔城现身后,又于天柱山出现,尔后神秘消失,整个天下道消魔长,晚辈与天灵仙女虽然一直忙于除魔,却是越除越多,更不妙的是炎华诸国在魔人的蛊惑之下,却引发了兵灾战事!”燕宗主道。
  悲苦大师嘴角微微一掀,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红润的脸上散发出一种光泽,把燕宗主看得心神一紧,却听得对面悲苦大师说道:“佛有大苦,亦有大悲,佛无慈悲则不济世人,如今妖星降世,群魔乱舞,致使生灵涂炭,百业雕零,老衲夜观紫薇天象,东南巽宫天乙巨门土星之位挪移,西南坤宫六煞文曲水凶星之位腾转。此处本有洪荒和玄黄两星阵,水可制火,火为水用,成水火既济之美,如今却水火不济,西部兑宫为五鬼廉贞火凶星,火本得水制则无患,如今金星却倾泻于五鬼毒火处,火上浇油,指出如今主星遭胁迫越发黯淡,岌岌可危,不日将陨落,而新主尚未临世,蒙人势大,不可强御!那姜雷生有惊无险,老衲与其师吴江真人关系甚密,此子定非常人,燕宗主你与那天灵仙女诸世之缘,因姜施主的出现……”
  “前辈,您……”燕宗主道。
  悲苦大师摆了一下手止住燕宗主说话后道:“阿弥陀佛,燕宗主,诸世之缘为缘,今生无缘也是缘,一切随缘。”
  燕归来知道悲苦大师不会无故说这些,也明白如今韩帝国的声势正如日中天,所有反抗的势力,面对强大的韩国铁骑无疑不是螳螂挡车,难道就真的不可挽回,眼睁睁的看着韩人发动的兵灾祸事!
  想到这里,燕宗主苦笑叹道:“生死皆是一场空,但悲不见世大同,韩国势大,百姓吃苦,魔道大兴,正道势危,难道我们要坐以待毙不成?”
  悲苦大师摇了摇头,一直微闭的双眼,猛然透出一丝凌厉的电光,显示出了不凡的修为,伸手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封信,轻轻一送,手中信纸如飞燕般朝对面跃去,似快似慢,分毫不差的落入燕守主的掌中。
  悲苦大师扬声道:“韩人坐大,乃是天意,这封信但愿能让你有所悟!”
  逍遥宗主燕归来打开信封,摊开信纸定睛一扫,力透纸背而又略显飘逸的字体,以他如今的修为,只要略一瞥,就能将周围景物尽收眼底,只是眼光略定间就抬头大讶道:“龙脉?”
  悲苦大师不见怎么动作,身体好似无物般从地上缓缓腾起,落脚站定山岩之上,深深呼吸着山间带有花草气息的空气,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草木和西天沉日的昏黄,状极欢愉,这是他在这个世上能看到的最后一次落日了。
  就在燕归来心中浮现了一丝落寞的时候,就听悲苦大师笑叹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日月有数,大小有定,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道家所言虽消极却也颇有些禅机。你此次前去,既是应世也是渡劫,凡事因缘而动,因觉而止,不必太在意是非成败,老衲还有件东西传给你,你随我来!”
  说罢,悲苦大师的身形从他的面前凭空消失,等到一声梵音传来,已经是半山腰了。
  燕归来受到悲苦豪情所染,双目神光闪动,纵声长啸,如大鹰般腾空而起,纵身跃出峭壁,遁入山外的无尽虚空。
  山风凛冽,树木猎猎作响,夕阳西斜,天际被染红的同时,山峦隐伏在了一层昏黄之中。
  七月十三,东平路与大运河交界。
  大运河两岸遍植衰柳,影子被月光映射在地下,碎阴满地,显得十分幽静,此时暮烟四起,苍穹之上一盘明月,清光四射,虚影凝空。
  突然,一阵急剧的马蹄声,震碎了月夜的幽宁,两队各百许人的骑兵队,分从两岸林木外穿梭疾进,蹄声鼓奏,树林中虚影重重。
  透过林木间隙,一道道灰黑色的人影成扇形闪过,无一遗漏的搜索着幽林内的景况,间或从林荫深处露出点点寒光,原本静谧的林地平添了一股肃杀之气。
  大运河上,十三艘高逾九丈的蒙甲楼船巨轮,从吃水线上五尺之处荡起两排木浆,斜插入滔滔江水中,摇摆间掀起了片片水花。
  十三艘战舰楼起五丈,舰桥两侧分置四座投石喷火箭楼,将帅舱牢牢护卫其中,船帆乃耐火毛皮内层制成,不惧烈火,此时皆是九桅皮帆张满,整个船队如一条水龙般,劈波斩浪,快如奔马的朝南开进。
  此时,其中一艘悬挂日月黄龙旗的巨舰主舱内,八位形象各异的人物聚集其中,在官道大路上单弓三箭射杀幼童的郑立国赫然在列。
  但此时的他不过是陪居末席,俯首安立于舱门近处,面对其余七人,连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