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欲以儒学近圣道(下)
作者:
谢万安 更新:2021-11-24 10:29 字数:2195
长孙冲落笔有声,煌煌三千言,却将身后磨墨添香的瑾瑜震惊的目瞪口呆...
“瑾瑜,我知道你工于字艺,你来抄一份,给老爷送去。告诉老爷,年后再让这篇绪论流于坊间。”长孙冲盯着自己写就的绪论,皱眉不已。
原因无它,字实在是太丑了...
长孙冲在现代用钢笔写简体字,在先秦以竹刀刻篆书。这蝇头小楷,实在是没有功底...虽然勉强能看,但实在是对不起文章内容以及手里这根珍贵紫毫...
练字是个水磨工夫啊...长孙冲叹息道。
诚然,他的记忆中有着宋徽宗、赵孟頫这等书法大家的笔体,如果写出来估计能吸引一大票眼球。
但是...人人都看过兰亭集序啊,王羲之的字儿也都见过怎么写啊,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得二王书法精髓?
所以说,眼睛干活儿要比手快多了...
...
御书房。
李二用手指轻轻挚着眼前的这份文稿,不过十数页,三千字而已。
但李世民已经整整把玩了两个时辰了。
“铁山,这文稿谁送回来的?”李世民轻声问道眼前已经站了一个多时辰的都水监统领。
“回陛下,是三号送回来的。没想到当初七位水侯送进去后,三号反倒成了最重要的谍子。”任铁山仍是那副憨厚的面孔,仿佛看面相就知道是个老实人。
“朕说过,不要轻易动用水侯。影影绰绰的埋了这么多年,你就因为一份文稿便动用了最珍贵的三号?看来文稿你是看过了。”李世民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眼睛都没有离开文稿。
“臣看了三遍,字字不忘。”手指头怕是有铁杵粗的任铁山仍然面带恭谨,进退有据。
“哦?你以为如何。”
“臣读书三十载,未见过此等文章。”
“是么?写得如何啊?”
“千古未有之语,文虽质朴,野心却是极大。”
李二无声的笑了笑,转过身把文稿夹在玉玺架内,低声说道,
“你跟了朕二十年,这长安城内的大事你再清楚不过。这文稿不出一月便会流传的满长安都是,朕这个大舅哥精明了半辈子,对这个儿子却是宠的深沉,不惜一切为其铺路。你以为,此事有蹊跷?值得朕提早一个月看到此稿?”
“标下以为,陛下的计划应当继续实施。”
李二玩味的笑了笑说道,
“哦?往日问你朝事,你三棍子都打不出个屁来。今日怎么主动进言了?”
任铁山不卑不亢的答道,
“标下走了眼,当初以为此子不过一只幼虎,虽然早晚虎啸山林,但终究是虎,不能飞天,不能入地。”
“而今...臣以此子为神龙!儒学正义,自孔圣后千年不知多少高才大儒均有此心,却往往无疾而终。此子所作正义,序章不过三千言。功底确实极厚,见识超然于世外。君子三句,不是人间语句。况且...”
李二表情凝重的接道,
“况且此子野心极大?儒学正义不过是圣学三册之一。虽不知其他两册意欲何为,但终究离不开佛道儒法,家国天下!”
“陛下圣明。臣不知此事是福是祸,眼下三号还未暴露,还请陛下早做定夺。”任铁山恭谨的说道。
“呵,你也太看不起朕的舅哥了。不出意外的话,三号此时应该已经不在长安城了。杀朕的人,他还不敢。但是打发去趟西域走商,或者去城外的庄子当个管事,还是轻而易举的。”
“至于此稿。出的你手,入得我眼。再无此事。”
...
还在府里蒙头大睡的长孙冲全然不知御书房内针对自己的讨论,一篇绪论,确实耗尽了他的精力。况且他记忆初融,对精神的损耗远不是看上去那样若无其事。
日上三竿才起的长孙冲结果瑾瑜递来的牙刷,草草的净了净口,便准备继续完成自己的宏图伟业。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说,开了头以后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往下推进了。
五经浩瀚庞杂,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不利于推行教化。君不见日后的科举也只要求修一经?也就是说,只要儒生能够掌握诗、书、礼、易、春秋中的一经,便能够考举了。
到了宋代以后,朱熹一统儒门,四书甚至关于四书的朱子注释才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东西。究其原因却也简单,五经博大精深,一千个人读后甚至能有一万种解读方法。还偏偏各有各的道理...
在学术上这自然叫百花齐放,但是在考试里可就成了灾难了。
虽然唐朝科举还未完善,长孙冲也犯不上为了科举发愁,但他还是准备以四书的形式作为儒学正义的开头。其后再兼论五经,点到为止即可。
闭目片刻,长孙冲决定以四书章句为骨,剔除与荀况理念不合之处,先论大学。
...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
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然大学之篇,有若星之皓月,独秀于儒门。吾以为此当为儒学入门之学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当以新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
竖写文章,且不加句读,令长孙冲颇不习惯。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便是不加句读的恶果显现。
因此,长孙冲在绪论之中便引进句读,正是将,。!?四个标点符号引入文章之中。
虽然到时候免不得被人诟病自己篡改经义,但是加了句读总比全靠之乎者也来断句省事的多吧...
而且读书写文,不是为了让人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教化天下,才是此时的长孙冲最大的野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