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难念的经
作者:古召      更新:2021-11-05 06:56      字数:3509
  2005年八月十三号,王哲陪着母亲爬了次昆山。
  本来一天的行程,可母亲的身体不好,母子二人在昆山多留了一天。
  八月十五号母子二人到了齐安,作为华夏对外开放的几个港口城市之一,王哲带着母亲好好的在钦州港转悠的一圈。
  最重要的是去看了看外公外婆,当母子二人见到老态龙钟的两位老人时,双方都哭了。
  王哲很感概,老人的晚年能有几个三年,母亲为了他三年没回来看外公外婆了,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啊!
  再看外公外婆的情况,王哲终于明白舅舅为什么要退伍回来了。
  两位老人确实要专人照顾了,外公外婆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几乎没有自理能力了。
  在看房子里的陈涉,虽然住的新房子,可家具都是用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古董了。
  家里舅舅和舅妈都在,他们全都是军人,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舅妈不止一次的说道,舅舅如果退下来就太亏了。
  毕竟舅舅的年龄和职务在哪儿,只要在部队上多待两三年,就能以军人的身份退休了。
  最后重要的是,舅舅是可以在部队上待下去的,可现在退下来除了拿到一笔还算丰厚的退伍费外,安置工作的事情就不用考虑了,毕竟舅舅的年龄在哪里摆着,没有单位会要一个快要退休的老头的。
  舅舅这边的困难显而易见,同时舅妈的意思也很明星,让王哲的母亲过来照顾老人。
  可看到王哲母亲的样子,舅妈有些不忍,因为就算是在王哲悉心的调理下,王哲的母亲的身体也是无法照顾老人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养老上的难题,是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齐安这样的一线城市,消费高生活成本高,老人出门难,空气污染严重,根本不适合老人养老。
  因此王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舅舅和舅妈如果不在乎齐安的房子,我到有个建议。
  让外公外婆去牡丹市,这样我妈不但能照顾他们,舅舅也不用退下来了。
  当然如果论发展的话,齐安的发展肯定要比牡丹市好的多。
  所以还要看你们的如何决定,而现在牡丹市的房子不贵,一百平米的房子精装修也就十万,如果是小户型的话也就三四万左右。”
  说道这里王哲看了看舅舅的反映,继续说道,“如果你们觉得可行,我这里可以拿出两万块钱来!”
  母亲闻言一惊,一把拉住了王哲胳膊,“你这孩子,你哪来的钱,这话也敢说!”
  舅舅却一摆手说道,“阿哲的话真提醒我了,不过真的让阿哲出钱,那就是打我的脸了。买个小户型的确是花不了几个钱,而且爸妈也能让大姐照顾,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舅妈却是皱眉道,“可是儿子退伍回来之后……”
  王哲的母亲似乎看出了舅妈的心思,舅舅也气哼哼的低头不说话了。
  不过王哲的母亲却很坦然的说道,“我就阿哲一个儿子,我们娘俩到哪里都能安身,所以你们的是你们的,什么时候也不会变成我们的!”
  舅妈尴尬的一笑,说道,“哎呦,姐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这样就按照阿哲说的办,在东河买套小户型,每个月我和国光会固定的寄生活费的。”
  舅舅狠狠的瞪了舅妈一眼,但还是没有说什么话。
  其实王哲心里最不好受的是,上辈子外公外婆先后去世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房子里。
  当年舅舅没有退役,两位老人去世了一个多月才被人发现,幸好那个时候是冬天……
  那是2008年冬天的事情,当时王哲在部队上,母亲是哭着打电话给他说的,听说舅舅知道的时候直接气晕了过去,也是因为这个他与舅妈离婚了。
  而两年后舅舅出的那次手枪炸膛得事故,估计与这些经历不无关系。
  但他们都是王哲身边最亲的人,他不想明知道这个结果,还要看着这一切发生,所以他只能向着去改变这个情况。
  8月19号,王哲和母亲离开钦州港,他们去了五台山。
  在路上,母亲拉着王哲的手说道,“儿子长大了,老妈也放心了!”
  王哲说,“妈,别上夜班了,你都开了三年‘夜车’了,这次以身体不适为由,咱调一下班吧!”
  母亲笑了,心里却是苦笑,傻孩子啊!心说自己身体有问题,肯定会被迫下岗的,所以这句话不能说,还是要找其他的理由,比如家里有老人要照顾!
  “孩子,你还是太年轻了!”母亲看着王哲,低低的说了这么一句,可惜王哲并没有听到。
  因为王哲这个时候想的是,二十三号或者二十四号,自己就能拥有四十多万了,到时候母亲就是不上班了,他也能养着母亲……
  王哲带着母亲去了五台山,到了这里母子二人几乎见庙就拜。
  王哲是希望母亲的身体能够好起来,母亲是希望王哲能有个好的未来。
  其实母子二人都不信佛的,可既然来了五台山,也就不得不信了。
  毕竟都说这里的佛灵验,两人也就不辞辛劳的拜了个遍。
  还真别说,等到母子两人从五台山向泰山去的时候,母亲的气色好多了。
  原来母亲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母亲身上的衣服少了很多,这证明母亲的身体正在好转。
  到了泰山看了日出下来后,王哲带着母亲去了岱庙,当他们准备去济南的时候,时间已经是22号了。
  而二十三号赵继海没有给王哲电话,直到二十四号的早晨,赵继海才打来电话,告诉王哲赶紧出手。
  同时还告诉王哲,他与何雅之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何雅现在愿意跟他聊天了。
  王哲口不对心的说了两句恭喜的话,其实他心里清楚何雅与赵继海之间根本不可能,因为只有他才是何雅的真命天子。
  华夏的股市采用的是t+1的模式,也就是说买入当天不能卖出,卖出当天不能提现。
  因此王哲到25号才将钱划到了银行卡上,而这次的总收入更是让王哲大吃一惊。
  居然有55万,2005年的55万,几乎相当于十几年后的550万了,听上去有些夸张。
  但是十几年时间里,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下,这个比喻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而当王哲仔细看了一下盘面之后,这才明白了原因。
  王哲五万块入手的东华实业,大约是十万股左右,而在二十三号的时候,居然有一次分红。
  而这次分红真的是很给力,居然每股分红一元,也就是说王哲平白无故的多拿了10万块。
  再加上之前的连续的涨停板,王哲五万的本金,按照股票的2、4、8的翻倍模式,最后定格在了45万。
  所以八月二十五号这天,王哲刻意带着母亲到了银行,经过漫长的排队之后,王哲给母亲看了自己的账户。
  他对母亲坦白了拿着钱私自买股票的事情,同时请求母亲原谅。
  而王哲的做法无形中戳中了母亲的软肋,如果王哲拿这些钱炫耀的话,母亲肯定会骂他的。
  当看到王哲承认错误的样子,震惊中的母亲哭了。
  王哲将银行卡放在的母亲手里,说,“妈,这些钱您帮我拿着,要不然我会乱花的话……”
  母亲打断了儿子的话,说道,“一个人受得起多大的诱惑,才能享受的起多大的幸福。
  这些钱对你是一种负担,是一份责任,你是男人需要去承担。
  妈妈不要你的钱,妈妈有工作,而这些钱是你以后的资本,怎么花怎么用还要你自己来做决定!”
  王哲被母亲的话点醒了,“我知道了!妈!”
  而在王哲带着母亲去银行之前,王哲给何雅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股票已经帮她平仓了。
  当何雅看到账户里将近二十万现金时,她对这个老公又多了几分信任。
  所以在二十五号深夜,王哲在宾馆的卫生间里偷偷的接通何雅的电话。
  而何雅一开口就是,“老公,你现在手头紧的话,我这里的钱可以先给你用!”
  王哲心里真的不好受,他不想继续骗下去了,但是看到何雅现在情况,他又不忍心说破,这样对何雅的伤害更大。
  于是王哲说道,“现在有钱了,去把志愿改了吧!”
  何雅笑着说道,“我不改了,也改不了了!如果你需要用钱就跟我说,我能帮你的恐怕只有这些钱了!”
  王哲无语了,良久之后他说道,“我还在外面,太晚了,早点睡!”
  挂断电话,王哲帮母亲盖了盖被子后,这才睡下。
  八月二十六号,王哲和母亲整整忙碌了一天,从核磁共振到ct,三百多项的抽血检查,尤其是在呼吸和心肺的专家那里,王哲更是花了大价钱拿到的黄牛号。
  这一天忙碌下来,王哲和母亲回到宾馆,等母亲睡着后他看着手里的各种单据,最后核算之下居然花了一万多。
  王哲看着这些钱不由的苦笑,如果不是这些钱来的及时,他想给母亲看病都看不起。
  这看病贵看病难,有些家庭更是因病返贫,这就是华夏的现状啊!
  毕竟优势的医疗资源都在大城市,所以这也是有些人宁可留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回老家的原因。
  八月二十七号,王哲没让母亲去医院,毕竟有些结果不是当天就能出来的,而有些是隔天出来,更有一些要两天才能出来。
  所以直到八月三十号,王哲才拿到了所有的结果,这才带着母亲到了医院。
  在心肺内科的专家这里,王哲是自己先进去的。
  当这个慈祥的老医生看了所有相关的结果后,对着王哲笑了笑问道,“病人是你什么人?”
  “我母亲!”
  “哦!真是个孝顺的小伙子,你母亲来了吗?”
  “来了!在外面,我没敢让她进来!”
  老医生看了王哲一眼,眼中满是赞赏的神色,说道,“小伙子今年多大?”
  “十八岁,暑假后就去上大学了!”
  老医生的眼中露出了吃惊的神色,不由说道,“还算是个学生,能做到这一步真不容易。不过我这里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或者说这也算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