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作者:百折无悔      更新:2021-10-26 07:04      字数:1453
  落魄书生剑(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历史始于公元九百三十七年,在“段氏世家”“南诏野史”载:“段氏,河西四郡之武威郡人,羌族,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建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成为大理国王。十四传而到段正明,已历一百五十余年,而后大理国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二十四帝王,共三百余年。大理皇祖段俭魏出生在甘肃武威,姑臧春秋时为西戎占领,战国前秦时月氏人建城,后被匈奴攻破,建姑臧城,后西汉大将霍去病西击匈奴,刘彻设河西四郡之武威郡,姑臧城改名武威郡,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之地,过金城兰州翻过乌鞘岭入古浪峡到凉州就是一马平川,东临银川,西通西宁,南通兰州,北接敦煌。
  武威郡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武威郡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发家也是理想之地,况且大理段氏极其重视佛教,殊不知武威乃是古代佛教之圣地,从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在武威译经十七年就知其在佛教界的无上尊贵之地位。
  大理政权比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还早了廿三年。大理国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洪武十五年,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不知所踪,有人说战死于乱军之中,有人说隐身于世外,无从探寻。
  露丝的母亲段绣娥此番祭祖,就是要去当年的天龙寺,列祖列宗的灵位皆放于此。天龙寺乃大理段氏的家庙。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祟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同时更负有弘法护国的重任,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更为重要的一点大理段氏武学的至高宝典也藏在里面。堪比少林寺的藏经阁。
  露丝与母亲段绣娥一路进入大理城外的点苍山。
  这点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至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
  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为: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
  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三千五百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达四千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四千三百多米。
  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奔泻而下,流入洱海,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为:霞移、万花、阳溪、茫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溟、阳南。
  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
  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
  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传说有一年苍山脚下瘟疫流行,有两兄妹用学到的法术把瘟神赶到山顶上,埋在在雪里冻死了。
  为了使瘟神不得复生,妹妹变成了雪人峰的雪神,永镇苍山。大理山河壮丽离不开苍山积雪的景观。
  古今文人为其留下的诗文佳作:明代杨升庵说它“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元代黄华老人的诗碑中写它“桂镜台挂玉龙,半山飞雪天风”。明朝的翰林学士张来仪又形容它“阴岩犹覆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苍山雪景的宏博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
  露丝与母亲完全沉浸在雄伟壮观的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