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吐蕃之乱
作者:刹那的鲜红      更新:2021-10-23 03:06      字数:3430
  七月开封城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一万余人的送葬队伍,宛如一条黑色长龙从大庆门排到“大相国寺”。当然现在这里已经不能被称作大相国寺了,往日恢弘的佛殿楼宇早已化为平地,空旷的园区整齐的种植着低矮的松柏,大相国寺的门楼依旧保留着只是上面的匾额已经换成国家陵园。
  队伍最前面是赵槊和夏萱,赵槊身作黑色衬衫和西裤,夏萱是一袭黑色纱裙。后面是两辆拉着棺木的马车,前面的一辆马车正前方有一个十岁左右的男童,一身黑色着装,怀中抱着一个牌位,上面写着“张叔夜”三个大字,旁边两排小字其一是官职名“知枢密院事”,其二是生卒年“公元前62年3月19日---公元3年6月5日”。这名男童正是张叔夜之孙,张仲熊之子张全忠。第二辆马车前面则是一名年轻妇人,也是一身黑色纱裙,怀中抱着一个牌位,上面三个字“张伯奋”。而这名年轻妇人正是张叔夜的孙女,张伯奋之女张婷。
  新元二年五月驻守平夏、宁夏二府的张叔夜收到赵槊圣旨征讨吐蕃。张叔夜遂同长子张伯奋领兵十万分两路进军吐蕃,次子张仲熊留守宁夏府。
  而此刻吐蕃正逢政局动荡,昔日的吐蕃王朝早已分崩离析,十数个部落王国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张叔夜的到来让这个与世隔绝的青藏高原瞬间风云变色,古格、达拉克、雅隆觉卧……这些小国在宋朝的大军面前就如同鸡卵碰到巨石一般被碾压的粉碎。到了第二年春天张叔夜大军攻下逻些,吐蕃诸部基本上也都被宋军控制。
  在占领逻些的第二个月张叔夜就开始推行《焚书令》,逻些有寺庙十余座,僧侣数万人,《焚书令》的推行让刚刚稍微平息的逻些又一下子硝烟弥漫起来。
  “和尚,你这般大礼所谓何事?”
  张叔夜端坐在布达拉宫的大殿之上,俯视着下面跪拜的一个黄袍僧人略显有些傲慢地说。
  “我代表大昭寺八千僧众前来请愿,恳请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大昭寺。”
  “我并无要伤害你大昭寺僧人的意思,只是你大昭寺有些恶僧违抗皇命,这才将他们收押,待他们在狱中反省几日我自然会放了。”
  “经书于我等出家人来说尤重于性命,大人推行《焚书令》,要烧尽诸寺经书,有些年少的弟子修行不够,难免冲动犯下大错。我今日并非来求大人恩赦了他们,乃是有另外一件事相求。”
  “何事?”
  “昔日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带有我佛释迦摩尼佛骨一段,另有一百零八部经书。此段佛骨一直供奉在大昭寺,一百零八部经书原本尚有八十六部珍藏于我寺。佛骨和经书都是我寺至宝,若将这八十六部真经付之一炬老僧实在不忍。我与寺中长老商议愿将我佛释迦摩尼佛骨舍利进献给大宋皇帝陛下,乞免焚毁八十六部经书。”
  释迦摩尼的遗骨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谓是无价圣物,老和尚说得言词恳切,张叔夜也有些心动。毕竟他不是赵槊,赵槊灭佛道,是因为赵槊知道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佛也没有道。而他只是在赵槊的强权之下接受了无佛无道的认知,但其本质依旧与旧时代的迷信纠缠不清。当张叔夜听到佛骨二字心中敬意油然而生,仿佛此刻他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了。
  “此事我会奏请陛下定夺。”张叔夜从座位上走下来,扶起和尚说“这佛骨可否容我瞻仰……”
  “大人随时可以前往大昭寺朝拜佛骨,我会安排僧人准备。”
  “好,那容我今日沐浴斋戒,明日前往贵寺朝拜佛骨。”
  “如是甚好,我也回寺中准备,待张大人前来。”
  对于这次朝拜佛骨张叔夜还是很慎重的,不仅自己沐浴斋戒,一同前往的张伯奋以及十余名随从也都是这般。同时张叔夜还准备了丰厚的礼物,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布帛一千匹。大昭寺这边准备的也是相当隆重,供奉佛骨的大殿之前一条毡毯一直铺设到寺门外一百多米,两边整齐站着数百名迎接的僧人。当张叔夜抵达大昭寺时他很自觉得将随行的数百名士兵留在了寺庙之外,只带了张伯奋和十余名随从入内。当张叔夜进入大昭寺,寺内顿时鼓乐齐鸣,主持拉贝隆多亲自带了众长老前来迎接,两人见了礼说了些客套话就一同进了佛殿。佛殿正面是一幅巨大的释迦摩尼画像,前面是供台,上面摆满了香烛供品,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个镶嵌着金玉宝石的木盒,光闪夺目,想必所谓佛骨就盛放其中。殿内两侧分列两排僧人颔首诵经,颇显庄严神圣。
  张叔夜先进献了供品,然后对着木盒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尔后主持拉贝隆多走到供台前小心翼翼将那木盒打开,复而退开两步站在供台右侧。张叔夜向前走了两步渐渐看见那盒中之物,果然是一段白骨,待他再靠近一些也分辨出这是一段成年人的手指骨,和平时所见并无特异之处,然而此刻他心中却对之充满神圣和畏敬,仿佛这段指骨真能带给他带来不世之荣耀一般。然而就在张叔夜陶醉其中之时,突然腹部一阵剧痛打断了他的幻想。当他低头看时,就见那供台之下的黄布幔中伸出一只手臂,一柄匕完全没入他的腹中。与此同时站立两旁低头诵经的和尚也都不知在哪里拿了兵器,每人一把短刀,蜂拥朝着张伯奋和十余名随从刺去。张伯奋和这些随从都是未带兵器的,被这些和尚突然围攻竟还未来得及反抗就被刺得满身窟窿。
  “张大人叫汝等卸下兵刃入寺恭迎佛骨。”
  一个和尚来到寺门外对着张叔夜随行的士兵说,这些士兵也没有多想就卸下刀剑随其入内。就当这百十号人进入寺内,寺庙大门却忽然被守门的寺僧关闭。与此同时数队手持弓箭的僧兵从四面佛堂中冲了出来,对着众人就是一通乱射,不一会这百余名宋朝士兵就被屠杀在这佛门清净之地。
  张叔夜进驻逻些推行《焚书令》以来,遭到了这里的僧侣强烈反对,因为《焚书令》造成的冲突已有数百名各寺僧侣被抓,有几处寺庙甚至被焚毁。大昭寺是逻些最大的寺庙,也是众寺之首,主持拉贝隆多于是纠集各寺僧侣号召众人以死护教这才导演了这出进献佛骨的戏码。不得不说拉贝隆多策划地还挺成功,一次同时刺杀了宋朝征讨吐蕃的主帅和大将。然而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他立即指挥全寺八千僧兵突袭宋军的弹药库,将宋军仅剩不多的弹药枪械付之一炬。而这时逻些各各寺庙的僧兵纷纷响应,由僧侣和旧贵族势力组成了一支约四万人的反抗军,将惊慌失措的宋军赶出了逻些。
  逻些之变很快就传到了宁夏,张仲熊闻听张叔夜和张伯奋遇刺悲痛不已,当即草拟一份奏疏奏请发兵替父兄报仇。奏书送出第二日未待赵槊旨意,张仲熊就点了两万人马,宁夏守军倾巢而出,径直奔向逻些。他这一路又征调了镇守吐蕃各部的守军数万人,当他抵达逻些时他的人马已经超过五万人了。而这时逻些的僧兵也不过七八万人的样子,双方人数上半斤八两,但战力却并不在一个水平。昔日逻些宋军之败是因为拉贝隆多刺杀了张叔夜和张伯奋又偷袭了宋军弹药库让驻守逻些的宋军陷入了极度混乱,宋军因为无人领导这才败退出逻些。但今日不同,双方正面交锋逻些纵使有僧兵八万但武器装备落后,只有刀斧弓箭,而宋军却是武器精良,虽然没有火炮,但是张仲熊带了两挺格林机枪,一万多支步枪,形势就和当初张叔夜进攻逻些没什么两样。
  两军交战第一天张仲熊就不费吹灰之力打下逻些一大半的城池。拉贝隆多的八万僧兵阵亡大半,还剩三万余人,其中两万人退守布达拉宫,另一万人艰守大昭寺。晚间拉贝隆多在佛堂之中和众长老诵经乞求神佛显灵驱除宋军,然而奇迹并没有降临。一个小和尚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对他耳语一番。拉贝隆多闻言起身走出大殿,望着无尽黑夜中正燃烧着熊熊烈火,那正是大昭寺的方向。
  次日张仲熊大军包围布达拉宫,逻些僧兵自知不敌于是将悬挂在宫门外的张叔夜和张伯奋的尸骨收敛了送还张钟雄,出城乞降。然而这并没有获得张仲熊的好感,当他看到父兄的遗体,两具内脏腐烂皮肤干瘪散发着恶臭的尸体,脖子已经被绳索勒端拉长了许多,顿时放声痛哭。
  “让他们陪葬!-----”
  张仲熊大喝一声,阵前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枪声,刚走出布达拉宫的僧兵齐刷刷的倒在了地上,剩余的前扑后拥地往城里逃,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无谓的挣扎。张仲熊的大军尾随而入将宫内的两万僧兵屠杀殆尽。不过张仲熊并没有抓到祸首拉贝隆多,在审问大昭寺的几个长老时方得知拉贝隆多已经在昨天晚上出逃了。他出逃方向正是一路向南翻越喜马拉雅山前往佛教圣地天竺,乞求在那里得道“佛祖”的庇佑,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依然充当了战火的引绳,数年之后会被赵槊当作讨伐印度的借口。
  张仲熊在布达拉宫正前方修筑了两座大坟,其中一座直径一公里,高五十米,另一座直径八百米高度四十米。这两座大坟墓分别安葬着为张叔夜和张伯奋,以及那些用于陪葬的八万余名僧兵的尸体。
  虽然张叔夜和张伯奋的遗体没有运回开封,赵槊还是为其二人用衣冠准备了一次隆重的国葬。他并没有告知世人张叔夜和张伯奋真正死因,而是对外宣称二人是在推行《焚书令》时被刺杀的。与此同时他给予了张叔夜家族丰厚物质抚恤,并将张婷加封为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