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漂泊人生都不易
作者:杜尚别08      更新:2021-10-21 01:55      字数:2301
  第三天一起吃过早饭,赵梅便起身准备告辞。
  “这么快就要走了?”王阳拍拍她的头不舍地说。
  “嗯,跟你一起相处了两天,过得很愉快。现在该走啦,你不是也需要些时间准备接下来要处理的case的相关资料么。我自己也需要休息休息,该适当收心以应对接下来的工作啦。”
  “嗯。那下次什么时候见?你准备何时归故里?”他的眼睛直盯着她的。
  “下次,下次看情况见吧~”她避开了。
  毕业后在几家自带工厂和销售一体的公司做了好几年的外贸工作,那时赵梅吃过不少苦。加班,业绩压力,客户难缠等等,真是没日没夜的辛苦!所以从销售成功转行到文案后她一点也不后悔,反而很庆幸。任由别人感叹、遗憾去,我只想好好珍惜现在这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因为太过珍惜现在的工作,她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漂泊回老家。不想放弃喜欢的工作,不想放弃不错的薪水。老家目前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
  所以她很难回答王阳的问题……
  话说当初做销售时吃苦的不止赵梅一个人,她也见证过别人吃的苦,那苦楚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带客户辗转跑其他工厂时的奔波劳累,也是自家车间工人因为十几块钱的快餐费而内心不安,几块钱的差距都可以让对方心里一惊。
  那还是赵梅在上一家显示屏公司工作的时候,当时公司食堂只有一个湖南的阿姨在做饭,一餐扣除五元。这个价位相对于在外面吃饭是优惠了很多,而且公司食堂的饭菜更加干净卫生。
  遗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被允许在公司食堂就餐。或许是因为人力和空间地点等条件有限,当时的公司食堂只允许除了销售以外的其他办公室人员去用餐。
  理由大约是觉得销售人员赚得多、吃得起更贵的外卖。
  那车间工人呢?他们一个月不加班的话底薪可就只有两三千元。为啥不让他们在食堂一起吃呢?
  因为他们人太多、饭堂小,容纳不下?那为什么不增加厨师的人数?多招聘几个阿姨去做饭,各部门轮流去吃不就把人力和空间不足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再说又不是免费吃的!难道这不是一种不公平的在就餐上的另类歧视?
  还好大多数工厂一般都位于城中村,物价相对较低。并且工业区周围也会有多个快餐馆便于工人用餐,所以要吃饭倒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一个夏天的中午,十二点一过赵梅就起身离座去吃饭。那天早上她眼看快迟到要误了打卡,就匆忙地收拾快跑至办公室,早餐都来不及吃。
  饭真是刚啊,空腹的赵梅上了三个小时的班后肚子真的是饿到咕咕叫了。天公不作美,等她走到公司门口才发现此时竟是大雨滂沱,冲进雨里一秒钟就会被淋成落汤鸡。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
  “真是瞬息万变的古怪天气,刚刚我去车间时明明还是晴天啊。”赵梅在心里抱怨地嘀咕。不过深圳夏季的雨总是来的疾也走的快,相信一会儿雨就会停的。
  果然,几分钟过后,雨过天晴。老天爷像啥都没发生一样,完全忘了自己刚才哭的那叫一个畅快,迅速露出大大的笑脸,顺带放射出温暖四射的光芒。
  赵梅赶紧快步走出工业园区去觅食。本来她照样打算去平常那家湖南蒸菜馆吃饭,那家菜品多,且味道不错,价格也合理。可等赵梅拖着饿肚子走过去的时候才发现那家蒸菜馆今天竟然关门了!
  真是有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赶脚啊,不开心,肚子饿。只好换一家餐馆了!
  通过门口排队的人数来判断去哪家。看了看人流情况,决定还是去那一排另一家浏阳蒸菜馆吧。那家虽然菜品没这家的多,但是味道也可以,碗更大,不过价格也贵了些。这边卖到7元的青菜搭配蚂蚁上树,那边要10元。
  对于工薪阶层占据大多数的工业园区打工族而言,明显会选择第一家。每次中午吃饭时湖南蒸菜这家都是爆满,队伍要排到台阶以下十几个人,屋里和屋外两边的桌子都坐满了人。
  偶尔赵梅也去旁边的浏阳蒸菜,发现那家总是有很多闲置座位。这次也是,等到赵梅打好饭菜坐下时才发现穿着厂服的车间同事们也来了这边吃饭。这些人平时也去湖南蒸菜馆,今天一定也是跟自己一样被迫无奈又“意外”地来到这边。
  双方并没有打过交道,赵梅通过他们身上穿的厂服辨别出来。她静静地吃着饭,有意无意地听到旁边的对话:
  “这边的菜好贵,我这西红柿炒蛋加个青菜竟然要10块钱。那边那家蒸菜馆7块钱就可以搞定。你的多少?”先坐下的小伙子撇了撇嘴问刚坐下的胖胖的同事。
  “十三。”胖同事轻声回答。
  “什么?十三?我去!”——先发问的同事一脸错愕后不再言语。
  旁边的赵梅默不作声地吃着饭。听了对话后心里不是滋味。
  往后的很久,那都是留在她心中很深刻且难受的回忆。她静静地坐在这些从未真正打过交道的同事们的旁边吃着饭,不知道从哪里升腾起巨大的悲天悯人感,真心替这些堪称陌生的同事们感到心疼。刚才大雨过后残留的雨滴从塑料顶棚上流下来,这让这顿饭吃的更加凄惨和不安。
  赵梅深深感慨,在外漂泊的人形形色色,真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啊。有人连一顿饭钱都要斤斤计较,几块钱的差距都会影响他们每个月的生活开支总费用。而有些人,螃蟹、鲍鱼、鲜虾都也是想吃就吃。差距赤裸裸地被曝光,很少有人想去触碰和打破,但是它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可是,赵梅也记得有人说过,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那就抛开可怜和同情(或许这两种东西本来就是多余的)。
  可即便要认命,也该思考有没有可能过得更好,以及怎样才能过得更好。
  毕竟,没有人漂泊异乡不是为了过得更好。
  抛开家庭背景、教育情况、职业等因素之外,造成人和人之间巨大区别的,还有一个“眼界”可以谈。
  试想,假如几年前来深打拼的人有眼光、凑钱买了房,那他们现在每个月靠着收房租过活也足够衣食无忧了。只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在风口上,所以不是所有人都会飞……
  买房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赵梅希望像她一样、甚至比她挣扎过活的更辛苦的人往后可以有更高的眼光,做出更好的选择,抓住时机,活得轻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