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间
作者:悲歌之0      更新:2021-10-20 19:34      字数:2814
  距第一次起兵六个月后,朱棣于洪武十三年九月再度兴兵南下。
  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是这时期最优秀的将领,没有之一。
  盛庸驻扎在老地方德州,安陆侯吴杰和先锋平安驻扎在真定,两地互为犄角。
  朱棣观察了形势,带兵来到了夹河。盛庸则带着他的火铳毒弩队前来迎击。
  燕军还是老套路,先带兵冲锋南军侧翼,想试其虚实。
  但是这时起了风,风又挂起了地上的黄沙,燕军大将谭渊误以为两军开战,带领全部部队冲了上去。一场试探性的切磋变成了大混战,燕军的将领先遭了殃,飞沙走石中谭渊被盛庸部将所杀。
  朱棣等人也被沙迷了眼,一顿冲杀,居然杀到了盛庸军后方。等辨明方向后,朱棣朝着盛庸帅旗杀过去。盛庸大败,退回德州。
  燕军部队以骑兵为主,擅长野战,但是攻城不强。
  盛庸、吴杰等人见燕军攻势凛冽。再加上脑子一通分析,最后选择了守城的策略。
  天呐!打了大半年这些南军将领才发现老将军耿炳文是何等的聪明,战术是何等的先进,意识是何等的一流。
  他们想起了自己曾说过的“懦弱小人,只知一味避战。”“十三万打三万,干就完事了!弓兵骑脸怎么输!”的理论,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耿炳文老将军简直就是天神啊!
  可是这些将领毕竟不是耿炳文,没有学到半分不动如山的精髓。
  朱棣看这伙人不跟自己打,那就得想办法把他们骗出来打。他安排大量士卒四散找粮,并故意让几个士卒被南军抓住。
  吴杰听到了燕军缺粮的消息,他知道十月份粮草即将成熟,那时敌军战斗力必定更上一层楼。他想趁着敌军战斗力弱时偷袭,结果反中圈套,两军在藳城打起来。
  最后的结果是吴杰遇伏,死伤六万人,他逃回真定再也不敢出来。
  两连败的战报被加急送回了金陵。
  朱允炆心慌,连忙找到百官讨要对策。
  方孝孺安稳他道:“现在金陵城军队少,陛下可派黄子澄,齐泰去征兵。同时求和,最后派一使者前去北平用反间计离间朱棣父子,使他生疑,强迫他带兵回去。”
  朱允炆一听,连忙称赞此计大妙,三条计策一起用了出来。
  真的是天才般的妙计,纸上谈兵的典范!
  现在才征兵?早干嘛去了。
  求和?燕王要的是金陵,要的是整个明朝疆域,那可能求和。
  离间计?我的天!围困北平那么困难的时候朱高炽都坚定的守了下来,现在燕军大胜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会叛变。是他脑子进水了还是你方孝孺脑子进水了?
  虽然解缙每天和翰林院的大佬们吹牛聊天,但他是一个关心时政的人,他清楚的知道现今的金陵不是一个好地方。朱允炆没有他爷爷的半分能力,他爷爷和父亲为他留下的这些人也全是文弱书生,治国可以,军事绝对不行。
  解缙起了逃跑的心。
  宫内的太监也在此时将金陵城内兵力不足的消息传到了燕王帐中。
  燕王朱棣坐在大营内哈哈大笑。
  朝廷的大军都在山东境内,连黄子澄,齐泰这两个最重要的内侍大臣都被派了出去,看来金陵果然无人!
  盛庸、吴杰早已经被我打怕,我径直南下他们是不敢出兵挡我的!
  只要过了长江天堑,我就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有侍卫压着南军的奸细进了营帐。
  侍卫还没开口说话,奸细便抢先说道:“我们已经和燕王谈妥,邀其做内应,你们这些人一个都逃不了。哈哈哈!”
  奸细的话只会扰乱军心,是千万不能听的。
  朱高煦站起身拔刀朝着那人砍去。
  奸细临终前仍笑道:“朱高炽已经献出北平,做了新的燕王!你们是否很久没见过粮草了?你们……”
  朱高煦手还是慢了,让奸细说出了准备好的台词。
  押送奸细的侍卫掏出一封信道:“这人一进北平就被抓起来,从他身上搜出了密信,世子绝对没有打开过。世子知道消息后立马派我押送此人过来,请燕王明察。”
  整座大营顿时静悄悄的,谁都听到了这些话,但是谁都不敢吭气。
  世子朱高炽是否谋反还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军粮确实没有按时运达。好在现在粮食成熟,可就地收割,没有影响士气。
  朱高煦一把夺过信封,左右检查确实没有撕开的痕迹。当着父亲的面想要撕碎信件。
  胡烁咳嗽了下,说道:“现在营内众将士都已经听了这间谍的谗言,心里起了怀疑的种子。若将军撕碎这信件反而会坐实世子的罪名,不如将这信件打开,我们众人一起查看。把疑心消除后才能继续征战,否则总会担心后方不安稳,这是兵家大忌。”
  朱高煦急着道:“还用看什么?肯定是假的,弟弟没有看就将这信送到这边,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朱棣心中自然是不信儿子会背叛自己,但是为了安稳军心,他开口道:“既然这信是假的,那么只要一检查就定会露出破绽。把它打开让诸位瞧瞧。”
  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
  信上涂涂改改,写满了大逆不道的话。上面言之凿凿的写了朱高炽如何对父亲不满,以及他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先故意让军粮晚到几天,随后在军粮中加入一些会产生腹泻的药物。等上几天燕军就会丧失全部的战力,这时只要南军一次冲锋,燕军便将全军覆没。
  朱高煦的手气的直抖:“放屁!这一定是假的,一定是敌人的奸计!”
  朱棣脸色微微发青,他道:“众将士意下如何。”
  朱高煦朝着众人吼起来:“说啊!你们肯定知道这信件是伪造的,为什么不说出来还我哥哥一个亲白!”
  营内将士们将信件左右传看,所有人都愿意相信这信是假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能找出理由反驳。这信件写的实在是太过于详细了,甚至连约定进攻是哪一天都写的清清楚楚,让人找不到破绽。
  众将士支支吾吾,谁也开不了口。
  “假的!”胡烁捏着自己的短胡须道。
  “哦?”朱棣偏头看着胡烁,“何出此言。”
  胡烁起身将信件从桌上拿回手里,指着道:“第一个疑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
  这人怕不是个白痴吧,这时候还问这种问题,有将士心中吐槽。
  “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世子叛变,我是说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这封信应该是世子写给朱允炆的。大家没意见吧?”
  见众人点头,胡烁接着道:“问题来了,世子写给朱允炆的信会写出这个样子吗?涂涂改改不说,还写了大量军事上的内容。如果世子真的倒戈,必然会写南军如何威猛,自己是没奈何才反叛朝廷。信中必定全是歌功颂德之词,这封信上的内容却明显不是这样。”
  众将一听,脸上的神色稍有舒缓。仔细想想,这封信看起来确实更像是写给燕王的,一定是反间计没错了。
  “第二个疑问,”胡烁比出一个二的手势,“这封信是在哪里写的。”
  胡烁捏了捏纸张,闻了闻墨的气味:“我不是行家,无法确定这信的用纸和用的墨具体是哪里,但是我敢肯定的是绝对不是北方!这信是在南方就已经写好了的!南北方造纸制墨工艺不同,用的材料也不一样。看一看,闻一闻就能判断出来大致位置。”
  道衍和尚接过纸张,揉搓了两下,点点头道:“不错,这是宣纸,产于安徽。我们靖难有六个多月,朝廷停了我们的物资输送,这种纸早就被消耗干净,现在也买不到,上下文书都用的是别的纸张。这信一定是在南方就写好了。”
  胡烁嘚瑟起来,他坐下去翘着二郎腿接着道:“至于第三嘛……”
  “不用多说了!这信已经证明是假的了。”朱棣一声断喝将胡烁已经到嘴边的话给吓了回去。
  胡烁心中愤懑,就不能让我说完吗?想装个b有那么难吗?
  朱棣激动道:“吾儿清白,粮草运输定是被敌军骚扰才有延误。诸君勿虑,随本王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