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允炆新政
作者:
悲歌之0 更新:2021-10-20 19:34 字数:2324
朱元璋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一个对于官员来说最差的时代,一个对于百姓来说最好的时代拉上了帷幕。
朱允炆以监国的名义处理朝政,上了台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用文人,大力提拔官员。
诰于谦为右都御史,齐泰为兵部尚书。
敕解缙,胡烁为翰林待诏,黄子澄为翰林学士,方孝孺为翰林待讲。
明朝圣旨册封不同等级的官员用的字也不同,“诰”用于大官。“敕”用于小官。这下子齐泰于谦成了二品大员,后面四个人则还在五六品徘徊。
解缙听到升官的旨意笑的合不拢嘴:“烁兄别小瞧了这翰林待诏,虽然是个六品小官可是既有前途。我们几人能修书撰史,起草诏书,成为皇帝的陪读,运气最好的还能担任科举考官。皇太孙一监国就重用我等,看来是陛下的意思。我们终于熬到头了!会成为天子的近侍。”
翰林院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待的场所。胡烁这种连野鸡大学都差点没考上的人,在翰林院待的极不自在。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这句话教导我们……”
“不对,这句话应该和‘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一起来看,愚以为圣人想表达的是意思是这样的……”
这就是翰林院的日常。
根本听不懂啊!连原文都看不懂,你还和我讲君子处世的哲学道理?你还让我发表我的看法?胡烁不停吐槽,就不能给我换到别的地方任职吗?
胡烁这才知道当初以为靠抄袭一首诗就能混入文人社会的想法有多么愚蠢。无论从认知层面还是从见解上来看,胡烁和眼前这些文人都不是一类人。每天和这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傻吊呆在一起,他感觉到精神有些失常,不住地鄙夷朱允炆不会用人。
皇太孙监国干的第二件事是变更官制,精减机构。
方孝孺自幼喜欢周易,他认为古老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是可以深挖研究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过古代的治政方针能否适用于现在。他要按照《周礼》更定官制。他要推行“井田制”。
更换官制后最大的受益人是齐泰,他的兵部尚书从二品变为了一品。
“井田制”又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就是土地公有化,全上交给国家。
地主商人们幸幸苦苦奋斗了几代人才弄到的田说上交就上交,怎么可能!
朱允炆心想:爷爷说过这是个大儒。他所作所为应该是为了方便天下读书人,一定是有益处的。嗯,那就这么办吧。他不听其他官员劝说,强行推广“井田制”,让不少中层阶级怨声载道。
皇太孙干的第三件事是减轻税赋,平反冤狱。
这事没得黑,干的漂亮,朱元璋采取的高压政策是应该变一变了。减税平冤的政策一出来百姓感恩戴德,纷纷轻吻土地高呼圣明之主。
解缙趁机不露痕迹地把此事告诉了皇太孙,拍了一波马屁。朱允炆一听开心了起来。
父亲与爷爷为我留下的这些人办事很牢靠嘛,黄子澄恩师曾给我讲过“萧规曹随”的故事,意思是才能不如萧何的曹参没有改动萧何的治政方针,因为他知道他的才能不如萧何,随便乱改只会越改越糟。
我现在的才能自然不如爷爷,也不如方孝孺等人。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是放权,任由他们去做。他们一定不会辜负我的!
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多看,遇到不懂的就找他们商议,争取能早早的亲自处理朝政……
是的,朱允炆现在的想法和胡烁刚入明时一模一样,想把一切的选择全交于别人之手,不过朱允炆不做事是怕自己添乱,胡烁不干活则纯是懒惰。
胡烁的后果大家知道了,无限死亡。最后靠自己硬怼朱元璋才活了下来。
朱允炆没有重生的能力,他的下场只能是亡国。
…………
朱允炆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胡烁回到家抱了几捆柴薪丢在锅灶里烧水喝,望着黄黄的柴火他陷入了思索。
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允炆朝是明显不如朱棣朝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朱允炆的时代被后世称作“建文新政”。而朱棣时代的称谓是“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有什么历史意义呢?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中的最后一个,横跨了三个朝代——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
同为盛世,“康乾盛世”和“永宣盛世”相比前者就是个孙子。连弟中弟都算不上。
“康乾盛世”的时代是什么样子的?举几个例子。
一个中等农民一年只能赚三十二两,吃喝拉撒却要用去三十五两!
乾隆阅兵看到的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局面。
所谓盛世,全是官员吹出来的。此时的清朝和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相比都是孙子中的孙子。
“永宣盛世”的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盛世里文有编纂好的《永乐大典》、有郑和七下西洋、有万邦来朝、有治理黄河、有重修紫禁城,有迁都北京使这里成为首都并繁华到了现代。
武有五征漠北、南征安南、西设土司制、东抵日本海。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军事或是教育此时都是华夏的巅峰!而这些事情绝大多数都是在朱棣这个时期就完成了。后来的“仁宣之治”说是吃老本,蹭名气一点都不过分。
知道朱棣朝繁荣的胡烁怎么可能会选择朱允炆做为效力对象!
这时候的英法还在打百年战争,意大利还没开始文艺复兴,美国连殖民地都算不上、日本离德川幕府的强盛还有两百余年的时间。毫无疑问,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朱棣时期的明朝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没有之一。
胡烁暗下决心,一定要去找朱棣。
我要助朱棣早日登上皇位,我要让中国永远领先于全世界!
胡烁豪情壮志的哈哈大笑起来。
“乐呵什么呢?”小婵走了进来:“夫君烧火要干嘛?想烧水吗?哎呀!夫君根本没加水!锅都被你烧糊啦。”
这时胡烁才闻到了糊味,傻傻地站在一边。他敲了一下自己的头:“我的锅!”
皇宫内。
朱元璋躺在床上教导孙儿:“处理朝政一定要记住四个字仁、明、勤、断。一是仁,仁慈才不会失于疏暴。二是明,明辨才不会被奸佞迷惑。三是勤,勤恳才不会贪图安逸。四是断,要有决断之心相信自己的感觉。”
朱允炆头拼命点着头,说的对,说得对。
他开始反思自己。
平反冤狱是仁,知人善任是明,每天学习是勤,放权顾命大臣是断。我都做到了,明朝一定能在我手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