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兵事
作者:
DX工作者 更新:2021-10-20 14:40 字数:2178
“多谢太尉!”蒙毅接着说道,一脸兴奋。
王昌表情很淡然,微笑着说道:“还请太尉多多指点,晚辈不甚荣幸!”
“嗯,今日,我就讲一讲战权,兵法曰:‘千人而成权,万人而成武。’权先加人者,敌不力交;武先加人者,敌无威接。故兵贵先,胜于此,则胜彼矣;弗胜于此,则弗胜彼矣……”尉缭缓缓而言。
这段话要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兵法上说,兵力小的可用权谋取胜,兵力大的可用威力取胜。先敌使用权谋,敌人有力量也无法使用,先敌使用武力,敌人有力量也无法抗拒,所以用兵最好先发制人。善于运用这一原则。就能战胜敌人,不善于运用这一原则,就不能战胜敌人。
讲完战权之后,尉缭口风一转,就讲到了作战兵器,他对于王昌所发明的骑兵马具表示高度赞赏:
“王郎,依我看来,今后,作战方式将大大改变,骑兵恐怕将成为无敌兵种,这可都是你的功劳!”
蒙毅也恭维道:“嗯,晚辈的父亲也说过,王兄这一项发明将名垂千古!”
王昌笑道:“太尉与蒙兄过誉了,虽然有些用处,哪里当得如此美誉?再说,我以为,骑兵也未必就是无敌兵种,只要利用适当队形,步兵也可以有效抵抗骑兵的攻击。”
蒙毅一听,有几分纳闷,心想,骑兵有了高马鞍和马镫之后,如此灵活,步兵怎么能够对付?
尉缭一听,心想,这个王昌果然有几下子,先听他怎么说,于是道:“中郎,你把步兵如何抵抗骑兵说出来我等听听!”
王昌淡然道:“晚辈觉得,骑兵虽然快速灵活,机动性极强,不过,并不利于攻坚,比如让骑兵攻城肯定就不行。
如果在野外,当步兵遇到骑兵之时,有以下几种方法可对付,其一,就是利用盾牌和长矛组成外围阵型,防止骑兵突袭。同时用强弩和弓箭对付骑兵,还可布置环形空心阵。
其二,利用运输粮草的车辆古城外围防御圈,同样构筑环形工事,充分利用弓弩御敌,如此,骑兵就奈何我不得。”
尉缭一听,大笑道:“嗯,王郎所讲,和我想的一模一样,自从王郎马蹬和马鞍发明出来之后,我就一直在进行推演。
刚才我所说的无敌,指的是战场突袭和普通情况。如果真的是摆好坚固的战阵情况下,步兵在一定条件之下,应该可以抵御骑兵。
不过,要达到那样的条件怕是不太容易,而且一定能遇到一个临阵不乱的指挥官才行,如果一旦慌乱,阵型被骑兵突破,肯定会兵败如山倒,一击而溃。”
王昌一听,心想,尉缭果然很不简单,专门醉心于军事学,想不到自己的马蹬和马鞍发明出来之后,他居然还在家中进行了推演,一般人哪里有这个闲心?
旁边,蒙毅自然对尉缭佩服的五体投地:“听太尉一席话,晚辈胜读十年书呀,对了,太尉,可否给晚辈讲讲关于阵型!”
尉缭笑道:“当然可以,这阵型是作战的根本,从一支军队列阵,就可以看出将帅之强弱。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王郎所发明出来的骑兵,突破其薄弱点,就能够得到奇效。一百情况下,有如下几种战争:方阵、八卦阵边、一直长蛇阵……”
尉缭详细的讲解了各种阵型的布置方式和优缺点。
王昌听完,就与他探讨道:“太尉所言极是,不过晚辈有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故意以阵型示弱,诱敌来攻,然后变换阵型,围攻突袭其中军。
亦或者根据战场需要,摆出比较扁平的一字长蛇阵,多任命几位主官,分段指挥,强化两翼的合围?”
尉缭一听,对王昌的想法大加赞赏:“嗯,当然可以,兵法云,兵者诡道也,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法!”
其实,王昌非常喜欢历史,也喜欢看军事历史书籍。在秦汉时期,的确比较喜欢用比较庞大的阵型,因为那时候骑兵并不很强大。
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正规的大方阵就不怎么适用,人们更喜欢用一字长蛇阵,有时可以达到好几十里长,因为可以攻击敌人的侧翼和后翼。
还有,阵型变薄之后,反而有利于对抗骑兵的冲击,当然,这的确需要指挥官高超的指挥艺术,稍不注意就会全军覆。
整个下午,尉缭都在给二人讲解与探讨兵法。然后尉缭又留二人吃晚饭:“二位今日能陪老夫聊天,老夫甚感欣慰,晚上略备一杯薄酒,让犬子陪二位中郎饮几杯!”
“多谢!”二人谢过。
……
咦?居然还有抄手和肉饼?
王昌一看他们家的饮食,心想,这些东西几日之前刚刚在自己的食肆里面推出来,想不到太尉家中就有了。
看来,他们把这些食品都当作了时髦的东西。
果然,还没有开席,三郎德就说道:“二位,这几道面食如今风靡咸阳城,也不知是谁发明,来,二位尝尝味道如何?”
王昌与蒙毅相视一笑。
听得蒙毅道:“太尉,三郎,那发明这些面食的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啊?二人听得这话一惊,德忙摇摇头笑道:“看来今日倒是班门弄斧了,早知道我就烤一只羊招待二位郎君!”
王昌说道:“这个正好,我与蒙兄也特别喜欢吃肉饼!”
尉缭说道:“对了,王郎,听说你与冯都尉家结亲,是何日成婚呀?到时候可别忘了请老夫喝一杯酒!”
王昌道:“太尉若肯光临,晚辈正求之不得!不过婚期还有些时日,可能要到年末或者明年初!”
德看见蒙毅眼睛就盯着案几上的食物,知道她饿了,于是说道:“来,父亲,儿先敬二位中郎一杯!”
……
临别之时,尉缭还给二人分别赠送了让人抄写的兵书。
待二人离开后,尉缭之子德说道:“父亲,为何将‘奇策九篇’单独送与中郎昌?”
尉缭笑了笑,道:“在我看来,蒙毅今后之成就距离王昌远矣!”
“父亲为何如此认为?”
“此人身怀奇术,对于兵家之学理解之深,为人又沉稳大度,胜过蒙毅多矣,其将来的成就断然不会在我之下,今后,你兄弟几人可要与其多多结交!”
“唯!……”德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