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下一站,黄石
作者:紫绿红橙      更新:2021-10-18 09:41      字数:2076
  克洛伊这种心态到能理解,大灯塔国自有国情所在。
  相比国内的医疗和教育都被国人认为不堪重负,灯塔国更是贵到死,很多人宁死不叫救护车。
  克洛伊犹豫了一下,“如果是州内的公立大学,可能会去读吧,毕竟不用缴纳州外入学费。”
  “如果不去读大学,你以后想干什么?”
  “不知道,售货员、服务生、加油工、警察,都可以做。”说到这里,克洛伊露出迷茫的脸色。
  “或许,会去大城市,洛杉矶、纽约闯一闯吧。我还没有出过蒙大拿呢。”
  说实话,虽然这个妞又是在学校卖酒,又是加入帮派,还卷入了毒贩的风波。但是其实生活是很单调的,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城市,灯塔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蒙大拿这种农业州,都没什么有意思的娱乐活动。
  一到晚上,商铺关门,到处静悄悄的,除了瘾君子和警车,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外面逗留。
  “这几天,你不用来打扫了,我要去黄石公园玩几天。”于森忽然想起跟谭思思约好的黄石公园之游。
  “好吧,祝你玩得愉快。”姐妹俩满脸艳羡,因为经济情况,萨瓦娜从来没带她们两个去旅游过。上一次出去旅游,还是苏西的父亲去世之前的事情了。
  于森把两个女孩赶回去之后,就和谭思思开始商量旅游一事了。
  后天中午,她们的航班会在加德纳降落。此行除了他们两个,还有两个大二的学姐。这两位的父母跟谭思思的父亲有生意上的来往,谭思思来读书也是这两位学姐父亲指的路子。
  所以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谭思思在灯塔国的领路人。
  她们已经在加德纳租好车辆,一辆路虎卫士,非常不错的越野车。她们让租车行将帐篷、食物、水什么的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些租车行专门向去黄石公园自驾游的旅客出租车辆,有时候也代办这些采购业务。对于要买什么倒也门清。
  虽然于森和谭思思没有灯塔国的驾照,但是那两位有,主要是她们一行都是女生,还是需要一个男生的。
  尤其是一个打ncaa的壮汉,干体力活也是一把好手。
  而且两位学姐对于森也颇为好奇,毕竟国内来的留学生,要么大脑发达,要么钱包发达。凭肌肉发达拿到offer的几乎没有见过。
  这次听到谭思思说有个打ncaa的同学,也是好奇地不行。
  于森将和她们在租车行汇合,大概玩上四到五天,不过玩得无聊的话,两三天可能也就完了,完全随性。
  自驾游的话,一圈公路下来有500多公里左右。整个公园共分为5个区: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也称热台阶区;东北为罗斯福区,保留着老西部的景区;中间为峡谷区,观赏黄石大峡谷和瀑布;东南为黄石湖区,主要欣赏湖光山色;西及西南为间歇喷泉区,遍布间歇泉、温泉、蒸汽池、热水潭、泥地和喷气孔。
  这个季节,已经十一月了,很多景色已经没法看了,除了加德纳的入口,其他入口都已经关闭了。不过,风景别有一番风味。
  于森用手机订好了后天早上米苏拉去加德纳的灰狗巴士,这种大型客车,作为灯塔国最著名的全国性长途汽车公司,在灯塔国各地都有班车服务。
  在灯塔国旅游,乘灰狗巴士可说是最方便又节约的了。与乘飞机相比,它的价钱要便宜一半。同开小汽车相比,它可以免去自己动手开车、搬运行李之劳。而且乘坐灰狗巴士,售票时只问最终目的地,以及在出发地点的上车日期和班次,沿途则任由乘客下车观光,愿定哪条路线都可,只要自己计算好时间,搭乘任意班次的灰狗巴士在半个月之内到达终点站就行。
  荒凉和破败是第一印象。本来人口就稀疏的蒙大拿,这个巴士站更在城市边缘,愈发荒凉。周围大片空地荒芜着,长满高高矮矮的杂草。
  门口一家看上去就很破烂的杂货店无力地耷拉着两扇门。墙角处一团黑影蠕动,走近了才发觉那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老女人,颤颤巍巍拾掇着塑料包装纸里的薯片往嘴里塞,漫不经心的目光打量着周围。
  车站门口,墨西哥裔的出租车司机们不放过来往的每一个路人,寻觅生意。于森下了出租车,正在车站门口聊天的司机们扫了他一眼,随即移开视线。
  车站门口的广场上,黄白黑各色人种混杂。种类倒是比先前在蒙大拿大学附近看到的要丰富了许多。
  浓妆艳抹一声皮衣的中年金发大妈,如此寒冷的日子还穿着渔网袜,正在四处搭讪的行为显示出她是一名有技术的女人。
  角落里一个上了年纪头发干枯的大妈在电话里骂骂咧咧,一连串f开头的腔调飙到了方圆百米内的最高分贝。
  还有个黑人小伙,穿得很潮,耸着肩,把自己包裹在耳麦音响的旋律里,目空一切。
  还有一个白人男人,披着件看不出颜色的夹克,还包了一层不知道什么布防风,拦住了于森,伸出一个锯齿状的杯子,里面有几个钢镚。
  于森看了看他满是饥色的面孔,从背包里面掏出一大盒曲奇给他。他满是感激的道了谢,蹲到一个背风的角落,撕开包装就大吃起来。
  进了车站,倒是比外面看起来好了很多。密布的灯光下面是一排排椅子,候车的乘客倒是不少,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少有人相互聊天,略显诡异地安静。偶然与他们目光交汇,彼此打量一番,却总是带着一丝生分和谨慎。
  很快,巴士即将出发。疲惫的、苍老的、懵懂的、麻木的人们陆陆续续上了车。用毯子裹好自己和贵重物品,即便是是早上,不少人也在巴士的摇摇晃晃中渐渐睡去。
  过了几个红绿灯,上了高速,车速快了起来。两边的房子逐渐稀疏了起来,车上的旅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等待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