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武柳初献策
作者:老广谈经      更新:2021-10-18 00:06      字数:2057
  建宁郡王正坐在书房内等候武柳。自从那天知道宁都郡王回朝鲜后,他就没怎么睡好觉,天天寝食不安,人也消瘦了许多。
  官家知道宁都郡王回来的消息后,立刻下了班师诏书。在朝鲜的宋军,留下五万人,剩余的十几万都将随宁都郡王班师回国。枢密使徐能全留任朝鲜宣抚使负责统帅在朝鲜的宋军,辽东制置使郭厚则负责对朝鲜宋军的后勤供应。
  建宁郡王连续几天和三位幕僚商议对策,但终究也没商议出个结果。他甚至还让信州知府姚奇私下秘密回京一次,两人商议了一夜,也没商量出个子丑寅卯,姚奇第二天一早就又赶回了信州。
  这段时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朱氏和赵宜莘、赵宜桐三人终于回到了王府。这次岭南之行,让他最欣慰的就是次子赵宜莘的脱胎换骨,不仅仅成功组织了一只篮球队挑战越王世子家队成功,而且还在后来的两次遇险中表现良好,赵宜莘甚至还在安平桥驿站手刃了最后一名贼人。在建宁郡王化装和武柳、卢斌三人绕道回京的时候,赵宜莘在安平桥驿站独当一面,骗过了所有的人,成功掩护了出逃计划。这几件事加在一起,赵宜莘的分量在建宁郡王的心中重了不少。
  小郡公赵宜莘一回到郡王府就向建宁郡王建议无论如何要拉武柳入伙。武柳在回京一路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价值,建宁郡王当然想要拉拢武柳,希望武柳能为自己效力,但几次接触不论怎么暗示,都被武柳装傻充愣地挡了回来。听到小郡公赵宜莘的建议,本着谁建议谁实施的精神,建宁郡王干脆就让赵宜莘负责招纳武柳。
  没想到赵宜莘和武柳只谈了一次,武柳就答应了。也不知道是自己这个儿子说服力极佳,还是武柳本来就是欲擒故纵、装腔作势,只为了争取最好的条件。
  说道条件,武柳提出的条件很奇怪,第一个条件是他要求在大事底定后,可以被外放到云南,让他全心经营云南;第二个条件,是事成之后他希望能取得三个生意的专营垄断。但具体到哪三种生意,他还没想好。第三个条件是他希望能够拿到海贸的牌照。当然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武柳希望能拿到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这些条件只有在他入继立嗣,成为太子甚至天子后才有可能办到。但武柳说他不在乎,只要他答应就行。
  对于武柳的这些要求建宁郡王很愤怒,这怎么是一个做臣子的能提出来的要求?赵良贵、卢斌、王鑫三人就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样要求。一切尽在不言中,你以君子之风待我,我自以君子之风回报你。等到我真坐上了天子宝座,我又怎么会亏待他们?
  而武柳这个美洲归来的没开眼的东西,居然敢大模大样地向建宁郡王提出条件,简直胆大包天。想到这里,建宁郡王就恨的牙痒痒,同时也有一种悲哀,什么时候宗室混成这样了。
  但是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武柳的条件就是再无理,也要忍下来,真的大业能成的话,再慢慢地收拾他。武柳的这四个条件到也不算特别过火,就是全答应了,也没什么问题。他不是想去云南吗?到时候就一辈子让他待在云南就是了。只要我能登上天子宝座,谁在乎武柳提过什么条件呐。想到这里,建宁郡王心情好受了一点。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声响起,小郡公赵宜莘带着武柳走进门来。
  “子明,你的开价可不低啊。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双方见礼,各自落座后建宁郡王开门见山地对武柳说道。他现在已经摸出点对付武柳的办法,就是直来直去。对付这种美洲来的野人,没必要和对天朝本土的士人一样客气。
  武柳站起深深一揖说道:“如果大王大事不成,那开价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大王大事能成,那个开价对大王是举手之劳。武柳除了那几条外,绝无半点非分之想!”
  “难道封侯之赏也不在乎?”
  “不在乎。武柳只愿将来能老死在自家床上。”说完武柳又是深深一揖。
  “要是人人都和子明一样不在乎封侯之赏,那本王倒是轻松了。”建宁郡王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建宁郡王收敛笑容,目光严厉地盯着武柳说道:“子明,二哥在这作证,你的条件我答应了。现在,该是子明效力之时!不知子明可有妙计以安天下。”
  “安天下的妙计倒是没有,安大王之心的计策倒是有一两条。”
  “本王之心没什么需要安的。”建宁郡王板着脸说道。
  听建宁郡王这么说,武柳的脸也沉了下来,心里骂道:都到这时候还嘴硬,难道说句真话就这么难?
  小郡公在边上打着圆场,说道:“宁都这次回来,朝内人心耸动,但爹爹一直沉着应对,没出什么岔子。”
  “啥叫沉着应对?发呆吗?”武柳心想,嘴上却说着:“还是大王心胸宽广,方能如此沉着。宁都郡王平安回来,坊间舆论,表面上看对于大宋自然是一大胜利,郡王死在日本对大宋终归是个坏消息。而对于这种面子上的胜利,老百姓们当然高兴,所以看上去宁都是人气回升。但一个事实没有改变,就是宁都郡王打了大宋复兴以来的第一大败仗。现在朝野上下,市井百姓暂时忘了这点。我们只要提醒他们几一两件事就可以让他们恢复记忆。“
  建宁郡王的兴趣被武柳的一番话给调动了起来,问道:“以子明之见,都需要提醒些什么?”
  “首先就是提醒此次征战的具体花费,此次出征,花费亿万,这些钱最终可都需要从民间征收,从坊间百姓的兜里拿出来。其次需要提醒老百姓虽然宁都回来了,但有许多大宋官兵再也回不了家了。有了这两个提醒,宁都现在的高人气自会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