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武柳得官
作者:老广谈经      更新:2021-10-18 00:06      字数:2200
  盛夏的杭州,天气越来越热。武柳现在白天不再出门,而是躲在邸店凉爽的房间里。这天他正躺在邸店床上,一边吃着冰镇葡萄,一边拿着一本刚买的“高祖故事”在读着。
  “武公子!武公子!”一叠声的叫喊和奔跑声由远及近,一名伙计气喘吁吁的冲进武柳的房间,“天使……宫中天使来了,说是要武公子你快点去接旨!”
  “果然来了!”武柳微笑。
  在众多羡慕的目光中,武柳叩首谢恩,再拜起身。这一拜一起之间,武柳已经从一名盲流浮客成为一名大宋的正九品钱塘县主簿、鸿胪寺礼宾院管勾互市翻译机宜,天子还赏赐给武柳银五百两,绢二百匹,许了武柳落籍京城,武柳算是正式得到了京城户口。
  武柳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二十两谢礼红包送给前来传圣旨的黄门。黄门毫不客气地把谢礼接下,天使就算到宰相家传谕,也照样要拿好处的,这也算是约定成俗的规矩。
  刚送走传旨的黄门,邸店内旁观的众人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纷纷上来道喜:“恭喜武机宜。”
  武柳向来道喜的人们拱手表示感谢,嘴里不停口的感谢天恩。一抬头正看见卢斌站在人群外面,便上前一礼,“哪股风把卢兄吹来了?”
  卢斌拱手还礼,说道:“今后算是和武机宜同时在朝为官了。”
  在建宁郡王的几个幕僚中,武柳和卢斌打得交道最多,对卢斌印象也最好,听卢斌如此说,便笑道:“卢兄拿我开玩笑了。我一美洲海外归人,回到中华在王化沐浴下不过才几个月,还有好多需要卢兄指教的地方,到时候还请不吝赐教。”
  “大王本来保举武兄从七品承议郎,可惜最后被政事堂挡下,只给了正九品,不过最后定为钱塘县主簿,也算没有枉费大王一番苦心。”
  大宋天下四百军州,两千余县,人口、税收、地理、历史各不相同,所以这些州县就被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等七个级别出来。由此而来,同样是正九品的判司簿尉也分了个三六九等。钱塘县是京城所辖的首县,属于赤县,是州县分级中最高一级。把武柳的级别定在赤县主簿,算是对拒绝建宁郡王从七品举荐的一个补偿。
  即便是新入官的进士,他的本官会是望州的判、司,或是次畿县的簿、尉,像武柳这样的布衣凭借功劳入官,上来就授了赤县主簿算是非常高的际遇了。而且赤县主簿的薪水也比上中下县主簿的薪水要高。而且赤县主簿只需要两任四考就能转官,就是要经过四年考评才能晋升,而中下县的主簿则需要三任六考,六年考评过关才能晋升。从这点来说,武柳也占了很大便宜,刚一入官场,起点就比一般进士还高了。
  武柳明白卢斌乃是受建宁郡王之托而来,说道:“不才武柳,不过是美洲归人,粗鄙无学,承蒙大王厚爱,破格举荐,实在是感激不尽。天子不以武某卑鄙,亲下特旨,擢于布衣。武柳只希望日后殚精竭力,以报君恩。”
  武柳虽是建宁郡王举荐,但这个举荐乃是武柳拼了性命,两次解救建宁郡王换来的。武柳觉得是等价交易,而且说到底,最后点头的是天子,所以武柳话里特地提了天子,表示要为天子殚精竭力以报答天子。武柳可不想把自己轻易卖给建宁郡王。
  “虽是天子亲擢,但不是大王举荐,又怎么能通达圣听?”
  “家严家慈,多次教导武柳,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此训武柳一直不敢忘记,并努力实践之。大王恩情,武柳自然也是不会忘记,改日自当登门以谢大王。”
  卢斌听到武柳这话,便悻悻然地说道:“那样也好,机宜什么时候有时间,随时都可以来王府,王府的门永远为机宜敞开。”
  这次卢斌也因功晋升为正七品的尚书员外郎。武柳也向卢斌道贺,卢斌成了卢员外。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闲话,卢斌就起身告辞。
  ------
  第二天武柳到建宁郡王府上门拜谢建宁郡王,建宁郡王府在和宁门外万松岭下,依山而立。武柳到郡王府门前递了门贴,不一会卢斌就从王府里面笑容满面地出来迎接,把武柳带到建宁郡王的书房。
  武柳向建宁郡王施礼后,被建宁郡王示意坐下。
  “子明,几天不见,真是想你想的好厉害啊。”武柳坐下后,建宁郡王笑着说道。
  “有劳大王挂念。”
  建宁郡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这次本来是保举你为从九品承议郎的,但是被政事堂给驳了,只准了你一个正九品的主簿,好在最后落实了钱塘县主簿,否则我这老脸没地方放了。”
  “大王厚爱,武柳永志不忘。能得一个从九品的选人已是祖宗漂泊海外四百年才修来的福气,更何况是正九品的赤县主簿。至于从七品,那是武柳万万不敢想的,这次真是让大王费心了。”
  建宁郡王笑着说:“子明说这话太见外。回来这几天,一闲下来,两次遇袭的事情就在我脑子里来回过,怎么算怎么想,没有子明,本王都万无生理。”
  “大王言重了。武柳一是报县主救命之恩,二也是为了救自己。不论是在海上还是驿站,一旦被贼人得逞,大家都是活不了的。”
  建宁郡王击掌说道:“子明说的不错。在海上,救人即是自救,自救即是救人。大敌当前,只有大家捆在一起才有生还希望。其实遇到贼人是如此,宦海行走也是如此。”
  建宁郡王正要说下去,武柳抢先一句说道:“宦海行走,水深水浅,确实讲究颇多。武柳马上要去鸿胪寺当差,到时候少不了要叨扰大王门下诸位先进,请教一二。”
  “那是自然。不知子明准备什么时候去鸿胪寺?”建宁郡王问道。
  “过两天就去。”
  “子明,在鸿胪寺遇到什么事情,直接到王府来找本王就好。只要本王能帮忙的,一定帮忙!”
  武柳躬身答道:“在下实在不敢劳烦大王。”
  建宁郡王说道:“子明,千万不要太见外…”
  正说间,只见建宁郡王的嫡长子虢国公赵宜轩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看到武柳只点了点头,便到建宁郡王耳边耳语起来,建宁郡王听了几句,眉头紧锁,面色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