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久治不愈
作者:吾民良品      更新:2020-07-21 01:28      字数:3366
  “杜大夫,老佛爷请你给她老人家号脉呢。”见了杜钟骏,李莲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怎么,皇太后哪里不舒服?”杜钟骏有些惊讶。
  “闹肚子,已经好几天了!”李莲英说。
  “那为什么不早些来传我们过去请脉?”杜钟骏问。
  “你想想,皇上天天请脉,皇太后再病倒了,还不弄得人心惶惶的?”
  “那这样讳病,也总不是长远的办法,尤其是老年人!”
  “杜大夫,别多说啦,快去吧,老佛爷等着呢!”
  “喔,是,是!”杜钟骏跟着李莲英就往外走。
  吃了杜钟骏的药,总算止住了泻。自己的病稍有好转,慈禧太后就又为光绪帝的病担忧了。这天皇帝和军机大臣们见面,竟由于体力不支,趴在了御案之上。
  慈禧太后吃了一惊,军机大臣们更是吃了一惊。沉默了片刻之后,慈禧太后说:
  “皇帝病了这么长时间,越来越重了,你们谁能认识什么名医,不妨保荐了来。”
  ******回奏道:“奴才前些年大病一切,久治不愈,后来是袁世凯保荐的屈庭桂看好的。”
  “屈庭桂,这个人怎么样?”说着,慈禧太后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袁世凯答道:“屈庭桂在北洋已多年,是个西医,历任医官,院长。臣家中老小,全是由他医治的。”
  “臣虽未曾请屈庭桂看过病,臣的家小却请他看过病,听说医术高明。”张之洞在一旁说。
  “喔,中医、西医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治得好病。既然你们都保荐他,可以让他来看看。”
  “请皇太后定个日子!”奕劻说。“今儿是初三……那就初九或是初十罢。”慈禧太后说。
  九月初九日,九九重阳,天色微明,西医屈庭桂便由颐和园的东角门到仁寿殿前待命。
  八点半左右,慈禧召见。见了面,行了礼,慈禧问道:“听说西医和中医看病的规矩不一样,都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回皇太后,按照西医的规矩,皇帝得宽衣,露出胸背,一面听一面看。”
  慈禧微微点了点头,说:“喔,这样也行。”
  于是,太监为皇帝解了上衣,露出胸背来,屈庭桂用烧酒棉花擦过手,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开始看病。一面听,一面向光绪发问,一会儿在这儿按按,一会儿又在那儿敲敲。慈禧太后莫名其妙,便问道:“屈庭桂,你这是干什么?”
  “试试皇上的体质。”其实,他是在检查光绪的肺,看是不是像传言的那样,光绪帝有“痨病”。
  “噢,是看皇上的筋骨啊?”慈禧又问。
  “是!”屈庭桂答道,接着又说:“行了,请皇上穿好衣服。”
  “什么病?”皇帝没有穿衣服,先问道。
  “主要是虚弱。”以他的诊断,光绪帝的肺上肯定有毛病,肾也肯定有问题,但面对太后、皇上,屈庭桂只能搪塞了一句。
  “那该怎么治呢?”
  “这,得一步一步来,皇上不是头痛吗,那就是先治头痛,再就是皇上胃口不好,就得先开胃。”
  “你说得很好。”光绪帝连连点头。
  顿了一顿,屈庭桂对光绪帝说:“皇上,臣有个请求,不知皇上能否同意?”
  “什么要求?说吧”
  “臣想请皇上赏些尿液。”
  听了这语,一屋子人都觉得意外,屈庭桂也觉得不好意思,急忙解释道:“臣要拿回去化验一下,看皇上的腰子是不是有问题。”
  “噢,那行!”皇帝很是慷慨。
  屈庭桂收拾了器械,退了出来,开了药方,因为西医不查脉搏,所以没有脉案。而且,屈庭桂的药方上也全是洋文,这下可难住了取药的太监,只得来问屈庭桂。屈庭桂告诉他:
  “这张方子你得拿到外国医院或是西药房去配,药怎么用,药剂师会给你说明的。”
  “这都是洋文,他们万一弄不清楚,那该怎么办,还是屈大夫自己辛苦一趟的好!”
  “不会的,药剂师每天看的,全是这种方子,不会出错的,放心罢!”屈庭桂肯定地说。
  那太监一看没法,也只得自己去了。屈庭桂领了皇帝的赏赐,回北洋公所去了。
  时下已经是九月了,到了十月,又该是慈禧太后的万寿期了。又到了该好好准备准备的时候了,可是慈禧太后的痢疾又犯了。有了病,心里就烦,就经常发牢骚,这天召见军机大臣,又狠狠地发了一通。
  “皇上的病越来越重,施焕和张彭年的药,一点用都没有,算什么名医?我看靠不住。这两天我不舒服,可不敢让他们来瞧。”慈禧太后余气未消,问:“张之洞,你平常有了病,都请谁看?”
  “臣家人有病,一直都请吕用宾,挺管用的!”
  “好吧,那就叫他来吧!”
  于是,派了太监去找吕用宾。品用宾家在北京,有了空暇就回家住,此时恰恰被人请走了,不在家。
  家人一听宫里头叫,即刻派车出接,过家门而不入,直接到了颐和园,诊了太后的病,开了药方,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吕用宾治痢疾非常拿手,只两付,就止住了,三付之后,便全好了。
  慈禧太后非常高兴,夸他“不愧为名医”。相反地光绪帝的病却一日比一日重,一天一天,呆若木鸡。
  就坐在那儿什么都不干,也是头晕目眩,恍恍惚惚,本来应该躺下休息,可他还是死死地撑着,不想承认自己要倒下的现实。
  看看自己病入膏盲,想想慈禧太后寿日将近,不禁涕泪交流,说:
  “皇太后的好日子快要到了,我却病得越来越重,到时候不能给她行礼,这可怎么办呢?”
  但是,病还是没有因为他要在十月初十为太后行礼而好起来。所以,慈禧太后心中也不是滋味,想想自己的亲儿子,又想想眼前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不禁悲从心中起,泪自眼里流。
  要过生日了,自己已经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还能在世上呆几天,还能有几个生日,本该快快乐乐,舒心地过个生日,可是,儿子却病得站都站不起来,这难道不可悲吗?
  光绪帝的病越来越重了,慈禧太后的万寿之日也越来越近了,各个地方前来祝寿的队伍,也从四面八方向京师聚集,就连多年不来朝拜的西藏********喇嘛都准备了贺礼,带着马进京入观。
  在乾嘉盛世,********喇嘛进京,是很经常的事,可是道光以后,内乱外患,迭起不断,道路之上惊阻难测,加上英国在印度那边不断骚扰,西藏与清政府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却携礼来谒,朝廷必须重视,尽心安抚。
  ****进京,依照以前的惯例,皇帝应当亲自接见。
  所以,****一进京,先见到庆王奕劻,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皇帝接见,庆王无法推辞,就把进见皇上的日子定在了十月初六,然后就来找慈禧太后。
  见慈禧,庆王没有开言,慈禧却说话了:“皇上的病又加了!让他歇息几天吧。”
  “那皇上要给****赐膳,日子都定下了,到时候皇上还能去紫光阁吗?”
  “定的是哪一天?”慈禧问。
  “十月初六。”奕劻想了想,又说:“要不改个日子吧?”
  “改?改到什么时候?总不能改到万寿日以后吧!在十月初十之前,皇上是不可能站起来的!”
  “这……,****这次来京,受了不少委屈,再得不到皇上的接待,英国人又在一旁使劲地拉拢,这怕对朝廷不利啊!”
  庆王忧心忡忡。
  “那也没办法,就是改了日期,皇帝也是不能亲临赐膳。
  这样吧,十月初六,让他在紫光阁用膳,你就陪着他。他带来的贡品,你让他初九日进呈,哀家好好地安抚安抚他。”
  十月初九,在勤政殿****向慈禧太后进献寿礼,慈禧对他很是夸奖了一番,又极尽慈祥地安抚了一番。****的气总算消了,十月十二日,带着他的从人回西藏去了。
  十月初十,朝中大官和地方上前来祝寿的地方长官们都早早地起来,装束完毕,在“鸡鸣晓云升”的时候便来到了西苑,给国母祝寿。
  今天是老佛爷的万寿吉日,李莲英当然早已起了床,帮助慈禧太后穿衣,洗漱,最关键的是梳头。因为今天老佛爷要受百官朝拜,这头可是第一重要的了。
  整整花了近一个时辰,老佛爷才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李莲英的劳动。
  慈禧太后一边从梳妆台前站起来,一边问搀着他的李莲英:“皇帝的病怎么样了?他今儿个能行礼吗?”
  “老佛爷,皇上已经好几天不能起床了!”
  慈禧太后没有说话,她也再想想现在的内忧外患,皇帝的病情,真是放不下心。她抬起头,对李莲英说:“皇帝率百官行礼就免了吧!”
  皇帝没有给太后行礼。虽有百官的朝拜,但还是抹不掉慈禧太后心中的不快。李莲英想着法子逗她开心,又是看贡品,又是看大戏,可是慈禧太后没有心意,皆不欢而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