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作者:瑞平在屏      更新:2021-10-11 02:43      字数:4469
  第八十七回
  金殿山下刀光现
  吴贼诡计众僧骗
  话说少年和尚一行装作做生意的样,身上只带了暗器和简单的东西,直奔昆明而来。到了昆明,找了一个一般的客栈住下,少年和尚和大家再三说要严守纪律,不得外出在街上游荡,他要去见大师,回来再叫大家的,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由张伟林负责好大家,吃饭也不要在客栈的门外边吃,远离着点,不要吃素,出去的时间都不要一起去,要分开去,其余时间不要外出,决不能出问题。大家都说,他们会守好纪律的,他们虽然不知道此行具体干什么,但是知道此次行动的特殊性。少年和尚来到狮子山寺里,大师很高兴,带他进了密室,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位首领,现在只差几路的人没有到,现在已经来了的各路人马都悄悄潜住在昆明,于是大师一再强调道:“已经来了的各路师兄要特别注意在这段时间的隐蔽工作,我们的行动只在近几日,具体的要等内应的可靠消息,如果等两日其余师兄他们还没有到昆,我们就不等了,就要研究具体方案,请在座的诸位耐心等候。”
  过了两日,又来了一路人马的头领,大师就道:“还有一路的人马还没有到,我们就不等了,等他来时再告诉他算啦,现在据可靠情报,吴三桂再过三天就要举行金殿的庆典活动,一切正在酬备中,据说他出行时单是锦衣卫军都是一两百人,还会调集省城的部分兵力作为前后护卫,从省府到金殿这一路一步三岗,这个老狐狸深知自己恶贯满盈,不要说云南人想要他死,就是天下汉人都想着要他死,所以他每时每刻都十分小心谨慎。现在大家看看从省府到金殿的线路图,然后都来说说怎样才比较好刺杀吴三桂,大家看了以后,都各抒己见。”
  有人建议重点在吴三桂去的中途下手,这个位置在凤鸣山山脚处最好,这里便于隐蔽,四周都是密林,进退都很有利,大家都认为在这里设伏是最好的,唯有少年和尚认为:“此处虽然是设伏的好地点,但吴三桂用兵多年,岂有不重防之理,俗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反过来,吴三桂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我们设伏最好的地方,大家看,如果我们三段设伏,来个声东击西,在凤鸣山前设伏一支人马,在凤鸣山中段附近设伏一支人马,又在金殿下设伏一支人马,等吴三桂过了第二道设伏,第一道的设伏人马先杀将起来,吴三桂必然要派一部分人马去接应,此时第二道设伏的人马杀将起来,吴三桂就要赶往金殿躲避,这时我们的第三道设伏的人马趁乱就刺杀吴三桂,任务完成后,就不要恋战,各自撤退在城里隐藏,晚上我们在城西门口处集中,杀出城来,又各自散走,回自己的寺院,神不知鬼不觉的,你们看怎么样?”一位领头道:“这个方案好是好,但是刺杀吴三桂的这支队伍的任务就重多啦,要把最得力的人安排在里面,现在我担心的问题是我们的兵力分散,力量显得单薄。”大师道:“这个大家不要担心,到时候会有人给我们接应的,况且我们此次来的这些人都是训练很有素的,对付吴三桂省城里的兵可以一当百。”
  最后大师决定,第一支队伍由通慧大师率领;第二支队伍由通觉大师率领;第三支队伍由少年和尚大师率领,其余的各路头领都作为副帅,分别设置在三支人马中,大师作为总指挥,在省城外作为接应。少年和尚的队伍里面都是从几支队伍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大师又道:“明天我们各队领导化妆后到实地侦察好地形,各自都要记好自己的设伏地和撤退的线路,回来后又要能准时把自己的人马带到离设伏地较近的地方藏好,不能暴露马脚,人要化整为零,最多只能两三个人住在一起,总之是不要还没到时机就出了问题。埋伏出击的时候都要蒙面,化装,不得有半点和尚的装束,特别是各自的脚绑腿要记住解除,弄不好以后会给敌人留下蛛丝马迹的,因为此次行动过后敌人肯定是要进行大搜捕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甚至我们的饮食都不要让敌人留下任何线索,这几日大家就一改平日吃素的习惯,开开荤。行动前,所有的人都要誓盟,此次行动,不成功便成仁,决不能落入敌手,即使是万一落入敌手也要以身殉职,誓盟口号是:“不杀吴贼,誓不为人!”正是:
  精心策划抒己见,密谋商议半夜间。
  摩拳擦掌信心足,此番杀吴是不朽。
  正在此时,突然有人来报,腾越的人马来到,有十几个弟兄,大师喜出望外,张伟林的丈人也来了,他被安排在第三路军里面,张伟林不知是喜还是忧,等于一家三口都安排在刺杀吴三桂的队伍里,喜是好有个照应,忧是他们的任务重,危险最大。大师又把各路人马的任务再次作了强调,其他的两队人马不等得到第三支队伍的通知就不能撤退,要坚持住,与敌人周旋着,保证刺杀吴三桂队伍的顺速撤退。各支队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领头帅着。撤离时要有护卫的人马,领头要事先安排好,谁断后,谁在前,谁居中,各带的是那些人,手袖统一用红绸做标记,都要疏而不漏,不要到时候自乱阵脚。第三支队伍的人都要知道吴三桂穿红袍,坐十六人大轿,大家都要奋力拼杀,一切都为了刺杀吴三桂。大师又把吴三桂的画像让少年和尚带去,行动前让队员看看,又把少年和尚叫到身边,道:“我们在下边指定几个最厉害的武林高手,专找吴三桂下手,其余做掩护,吴三桂肯定穿护心甲,非要取其头部或其他部位,胸部不起作用,这一点都要和几个高手通气。”他们又讨论了好一阵,大师道:“就说到此,明日还要去探线路,早点休息。”
  第二日,大师和各路头领来到昆明,头领在大师的带领下侦察了一日才把线路定下来,大师也接到密报,吴三桂在正月初六召开庆典,一路都要壁垒森严,前簇后拥,兵马云集,气势非同小可,是否取消行动,请大师明示,大师又把几个领军人物召集在一起秘密商讨此事。
  大家都很担心此次行动一旦不成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时间都沉默着,少年和尚道:“大家都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不说,还不辞辛苦才聚在一起,各路人马都是精兵强将,此机会千载难逢,如果放弃行动,我们梦寐以求的大计就要付诸东流啦,我认为就按我们的原计划行动。”腾越的头领也道:“大丈夫何患一死,你我都是为完成永历帝的使命而来,吴三桂的防范固然是周全,但是并非固如金汤,即使杀不了吴三桂,你我都要杀他个痛快,闹他个昆明城地覆天翻再回去,为天下百姓出口恶气,你们看看,云南的老百姓不能聊生,不杀他个吴三桂胆战心惊我们的心都不甘。”通海路的头目大声道:“这两个师兄说得极是,我们的准备工作也不是马虎从事的,我们还有内线,何足惧之!”大师就道:“既然这样,我们就还是按原来的计划行动,各路人马不得打退堂鼓,我们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大家都一致同意,大师划破手指,滴血以茶代酒,立盟宣誓,一切都听大师调遣。大师又道:“各路人马注意,不到行动前的一天,决不要告诉任何人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以防万一。”
  吴三桂庆典是日,一路鸣锣开道,各道路及路口早早被官兵封死,路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前面的官兵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开路,中间是吴三桂的队伍,只见吴三桂乘坐十六人大轿缓缓而行,后面压阵的禁卫军有一大队人马,左右都有持刀的锦衣卫,气势非同寻常。
  话说大师的刺杀行动也按原计划潜行,万事齐备,只欠东风,只等吴三桂进入埋伏圈。吴三桂来到凤鸣山的半山腰时,突然飞马来报:“身后有一支贼寇骚扰,已截断我前后联系,形势十分危急。”吴三桂大声道:“小小流贼,何足惧哉!继续前行,话音刚落,身后的护卫队乱作一团,又报:“身后有一股蒙面贼寇从山中杀出,来势很凶。”吴三桂才急下令部下去增援,自己加快速度,向金殿靠拢。谁料还不到金殿,突然冒出一支人马,同样杀声震天,身边的护卫成批的倒下,吴三桂前后都有流贼,只能顾自身,那些禁卫军虽然武功个个了得,但哪里是对方的对手,一个个成了刀下鬼,吴三桂的贴身保镖不大一会儿大都被放倒在地,吴三桂眼见身边的护卫一个个都一命呜呼,有的成了逃兵,自己又没有救兵,正想杀出一条血路逃命,此时只见几只飞镖直向吴三桂射来,吴三桂“呀”的一声倒在轿子里,一命呜呼。一黑衣大侠一跃而起,一刀砍下吴三桂的头,正是:
  英雄出手敌命休,砍瓜切菜喜心间。
  吴贼呜呼头颅丢,锦衣护卫逃命先。
  话说大师们见吴三桂也死,他的护卫都基本被解决,们死的都逃命去了,少年和尚见从金殿杀出的救援人马又多,于是按原来的计划,下令迅速撤离,叫人夺了一匹快马,飞速通知其他的两支人马,迅速撤出战斗,清兵见蒙面汉个个都杀人如砍瓜切菜,那里还敢追赶,都各自保命要紧。大师们都没有想到此次行动会这么顺利,大大出乎意外。这时大师的三路人马很快化整为零,消失在昆明城中。
  昆明城内顿时乱作一团,四城门立即被关闭,并加强了岗哨,城里的人都不得出进。
  等到夜幕降临,昆明城西门口处,只见火光冲天,杀声震天。清兵四面八方朝西门扑来,情况万分危急,此时,城门上守城副将大喊一声,砍了守城主将,开了城门,大师的人马蜂拥而出,夺路而走,那副将见黑衣人马都已安全出逃,自己也消失在乱军中。
  清兵们都听说这些流贼有杀人不见血,取头如囊中取物般,加之又是漆黑的夜里,谁都是保命要紧,哪里还敢追赶,回去只报告说流贼在夜里逃之夭夭,那里追得上,不知去向。大师的人马都各自高高兴兴地回自己原来的地方去了,这次行动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甚至受伤的人都没有。
  正当大师们喜出望外之时,内线传来消息说,吴三桂没有死,这老贼诡计多端,深知他的处境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庆典之时,肯定会有人趁机作乱,于是就叫心腹化妆成自己,作为先头部队,如果先头部队平安的话,他再叫来化妆师化妆后,悄声无息地到金殿去,演这一出戏,想必会万无一失了,在他看来,这是天衣无缝的,结果这老贼还真的躲过一死。
  大师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原以为计划周密,吴三桂死有余辜,最终是空欢喜一场。
  话说吴三桂,知道自己逃过一劫后,立即派清兵把省城包围起来,四城门围得水泄不通,又在城内大力搜捕,在各个客栈进行侦破,拷问客栈老板,进行大肆抓捕,客栈的老板一个个被打得皮开肉绽,都说不出个名堂来,吴三桂一怒之下,杀了好多店老板。其中一个店老板禁不住拷打,道出了一个信息,说他家住的客人虽然都是商人打扮,但是他们好像喜欢吃素食,有点像出家的和尚一样。吴三桂的特务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吴三桂,他又立即下令在客栈周边的饭馆进行搜捕饭店的老板,进行酷刑拷问,又杀了一批饭店老板,结果还真有了相同的信息,是有这么些人来饭店吃,都喜欢吃素,已经有好几天都是一样喜吃素食,荤菜好像不大喜欢。这消息使吴三桂大惊失色,如果真的是寺院里的和尚来刺杀他的话,那可麻烦就大了,全省有那么多的大大小小的寺庵庙宇,更何况里面的和尚大都是些武林高手,根据部下反应,来暴乱的人个个都如猛虎一般,身手非凡,杀人如砍瓜切菜,吴三桂推断,此次扰乱极有可能是寺里面的和尚所为,但是如果一下子把全省的寺庵都洗平,那可就把事情惹大了,因为大清皇帝是相当推崇道教、佛教的,再说全国的道教、佛教组织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使有充分的证据,是不能贸然行动的。更何况自己精心制造的金殿,不也是信仰道教,祈求神灵护佑才建造的吗?还有,万一这些和尚在全省闹将起来,是不得安宁的了,万全之计是偃旗息鼓,但是此事不能就此罢休,还是来暗的手段为好。正是:
  阴险狡诈躲一劫,诡计多端施阴招。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