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作者:瑞平在屏      更新:2021-10-11 02:42      字数:5683
  第三十一回
  伟林思女拜师傅
  老板出面牵红线
  话说店老板要张伟林和他的千金比武,张伟林心里高兴极了,但是心里没底,刘老板对张伟林道:“你不认识店老板,据说他的功夫是远近闻名的,如果你真想学功夫,就当拜他为师,店老板如果收你为徒,那是你祖上积了大德,听说不少人想拜他为师都无功而返,既然店老板想看你的拳脚,你还犹豫什么,如学得店老板一半功夫,这茶马古道上任你天马行空,但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人家的千金功夫肯定不是闹着玩的,依我看,你倒不如甘拜下风,拜店老板为师,也许还有点面子。”张伟林才悟过来,赶紧跪下拜师,那店老板道:“后生快起来,我这把老骨头有什么好学的,看你诚意,我向你推荐一个我的弟子作为你的师傅,不过她现在不在家,等她来时看她是否愿意。”
  店老板娘早在楼上看得一清二楚,早喜欢上了张伟林这个小伙子,就走下楼来,道:“后生想拜师,是昨夜的盗贼吓着你啦,就想学点拳脚,还是要学点真功夫。”“后生对拳脚只是略知一点皮毛,还望师母赐教。”“哈、哈,谁是你师母啦?”张伟林被她笑得很难堪。刘老板解围道:“今天我们还要购一些货,等回来时再与老板商量比武如何?今天我请客,请刘老板一家赏光。”“谢谢了,要请也当我请才对,你们都不要推辞。”“那一言为定。”“一言为定。”
  下午时分,刘老板叫上张伟林等人去请店老板,他们到一家酒馆楼上坐定,要酒要菜,慢慢坐喝起来。刘老板先举杯敬店老板道:“你我不是新客了,今天我这位兄弟初来咋到,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照。”张伟林站起来向店老板敬酒道:“后生失礼啦,还望老板多多关照。”“不必客气,我和刘老板早是熟人了,客气什么,请问你家在何处,什么时候学拳脚,拜过师吗?”“我没有拜过师,只是从我父亲身上随便学了一两招而已,本想学学强身健体,谁想这世道还真难混。”刘老板道:“店老板,张伟林贤弟的基础不错,就收他为徒吧,看在你我多年交情的份上。”“老夫素来不收弟子,今收纳你为徒,岂不有食前言?”刘老板又道:“那你的千金小姐可做他的老师嘛,张老弟没有意见吧。”“没有,人家将门出虎子,我愿意跟她学。”店老板笑道:“女儿家哪能出人头地去收徒弟,学武艺仅是防身而已,不过这闺女武艺倒不错,老夫的功夫她已基本掌握,我希望她传给我的子孙,学武艺并非易啊。”“店老板,不满你说,我这位贤弟,只因去到京都赶考时,母亲突然去世,就没有考得成试,不然早就是进士或翰林出身啦,人家还会来到这里和你我一起饮酒,人家在临安府是相当有名的举人,乡试中举都是第一名,他哥哥在个旧是出名的矿老板,家产万贯,张伟林本身又不错,可谓德才兼备,而你在墨江也是富户,能文能武,你家小姐人又长得漂亮,要我说,张伟林贤弟和你家小姐是天生一对,地上一双,不知贤弟是否同意?”刘老板笑道。张伟林红着脸道:“我当然愿意,只怕人家小姐看不上我呢。”其实店老板夫妇都很喜欢张伟林这个后生,心里乐着,但装着为难的样子,店老板道:“这女儿家的事,我们俩老倒没意见,要她自己作主,有不少人来提过亲,他就是看不上眼,瞎挑呀。”刘老板道:“店老板,缘分不到,婚姻这事急不得,来来来,敬上一杯,你们回去一家商量一下,如果没意见,让伟林弟回去后叫他父母来提亲,你们再了解了解,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店老板笑道:“也好也好。”酒足饭饱,张伟林的妹夫争着开钱,刘老板就抢着开了。“说好我开钱的,那能要你们开。”店老板说。“不要客气啦,等你们一家商量好,到时张伟林老弟请客,或你店老板请客都可以。”张伟林赶忙道:“两位老板,今日说好,明日在这里我坐东,一言为定。”“一言为定。”刘老板重复着,店老板道:“好说,好说,你我今得一聚,是前世有缘。”
  大家都高高兴兴地下楼来,刘老板一直把店老板送到家正准备休息。店老板要刘老板张伟林他们玩一会儿,客随主便,刘老板等人就坐下,店老板于是问老婆道:“我女儿回家来了吗?”“早回来了,在楼上。”店老板喊道:“女儿,快来给客人倒茶。”“来啦来啦,啊,老爹,是我家哪里的客人?”店老板女儿边说边走下楼来。“就是石屏的刘老板,难道你不认识了吗?这位后生是临安人,举人张大人,这次跟着刘老板来西头做生意,你大呼小叫干什么,一点规矩都没有。”“几位大人,小女子给你们施礼啦。”说完,一个深鞠躬便去准备茶水。
  话说这店老板的女儿,说亲的人早就一大挑,但她就是不顺眼,七拣八挑,有不少富户人家都不敢登门求亲,贫穷人家的子弟就更不要说了,所以至今都没有定下亲来,今年都足足十九岁了,在那个时代,一般女子是十二三岁就出嫁或早有了人家,十九岁没定亲,用今日的话说是三十几岁的剩女啦,你说会不让父母焦心。店老板娘问道:“这位后生今年几何?”“今年二十有一啦。”大家谈论些题外话,看看时间不早,就告别店老板各自休息不提。
  张伟林他们回到客房,妹夫道:“你真要娶店老板的女儿?这店老板一家我们又不认识,再说离家又远,恐怕不合适吧?”“这女子我看不错,人家也有礼有节,如能成了这门亲事,我可以学到真功夫不说,这里作为我们今后走西头的一个中转站不更好吗?要有发展的眼光,光呆在家里有什么前途,即便以后中了进士,为官你以为好吗?官道之黑你不知道,我早就想好了,与其走官道,不如在社会上走江湖兴许还有前途,你相信我说的没错,我并非贪恋着店老板的财,而是钟情于这女子,天下难找,皇帝见了也要垂延啊。”“我看她已很喜欢你,此事肯定能成。”“但愿如此,明天就知道了,好了,我们就睡觉吧,我头有点晕,是喝多了吧。”张伟林道。
  店老板房屋的灯还亮着,一家三口在商量着这门亲事,店老板问女儿道:“这张伟林你是否看得上眼,人家可是举人,家在临安,是个大户人家,听说人家的房子比我们的大十倍呢。”“喜欢人家,怎会开口。”“憨女儿,刘老板作媒,张伟林也当着我和刘老板的面说喜欢你,主要看我们一家人的意见。”“那人家会不会嫌我家穷,我们家产那么多都还不算?”母亲道:“这人的命是天注定的,如果他没有意见,就叫他来我们家住,我才有一个女儿,怎能嫁到什么临安府,在这里发展为何不可,这里的山水十分养人。”女儿急了,问道:“他要是不肯留在这里呢?”母亲道:“不愿意留在这里就拉倒。”“你们放心好了,这女婿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在不在这里都会孝顺我们的,我想他不会不愿意留在这里。”店老板道。“老头子,你是不是喝多啦,什么女婿不女婿。”一家人都笑了,店老板笑道:“那我明天就回人家话,就说同意这门亲事,但要求他留在我们这里,在墨江发展,不同意就拉倒。对啦,明天张伟林他请客,你们去不去?”“我们女人家给好意思,你就代表我们一家算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女儿的大事你要当缩头乌龟,机会错过你莫后悔。”女儿道:“我们一起去,怕什么,让他留在我们家的事暂且不要提,以后慢慢说,要说也可得用商量的口气。”“还是我女儿会说话,高明,高明,就照女儿说的去说。”女儿高兴地合掌道:“阿弥陀佛。”一家人就高高兴兴地睡去。
  第二日早上,张伟林的妹夫道:“大哥,你恐怕要卖点什么礼物吧,如果人家喜欢就要送定情物,这是家乡的习俗。”“如果人家不同意不是白买了?”“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非常吉利,你还是买了吧,省得没准备,让人笑话,说你心不诚。”“真的?我还真的做了一个很好的梦呢,听家里老人们说,做了好梦不要说,以免说破,做了恶梦在吃饭时当着家人说了,就能逢凶化吉。”于是他们就到街上店铺里买了一道手琢,蛮贵的,张伟林有点心疼,要不是妹夫开钱,他还真舍不得。正是: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亲。
  茶马道上遇女侠,梦里钟情到天明。
  张伟林的婚事一切都顺风顺水。
  第二日,刘老板他们就踏上回家的路,张伟林告诉小女子道,等他回到家,和父母商量后来提亲,一切按墨江的风俗来办,其实他们那里的风俗和临安的风俗都相差不多,他们都是汉族,只因店老板来这里比较早,这些人就以为他们是当地少数民族,女子送出了门,就不好意思送啦,这样都是人家开通,有见识。
  话说刘老板进来时受伤的马还没有好转,他就忍痛送给朋友了,一路上走走停停,气候又炎热,这河谷里瘴气太重,但人家刘老板带着外国进口的药,分给大家吃了,并且要求大家要吃些姜蒜,说是可以解毒,连马都要喂药,马和人一样,弄不好会生病,经常出没河谷,易得的病是疟疾,得了此病得及时治疗,会死人的。“这种病发作时冷得发抖,定时发作,有时会隔着一天发病。”刘老板重复地对大家说着。张伟林他们终于到了石屏宝秀,休息了一日,该下的货就下了,不少货还要运到石屏、临安、蒙自去卖,石屏、临安做生意的人多,货销量大,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钱是赚了不少,又买了货等着运进西头,做生意会做就是钱滚钱,利滚利。少年和尚了解张伟林他们此行的情况,知道儿子伟林他们第一次走西头就发了,就告诉张伟林他们一定要去拜访刘老板的父母,他们赶紧去了,千恩万谢人家,一切不在话下。
  少年和尚与女婿道:“你们走了这一趟,能否自己独立去闯西头了?”“去是知道如何去,只是这道上险恶多端,处处都有危险,明道可走,暗道就难行了,这次我们发现,茶马古道上并非人人可赚钱,有不少的人马都死在古道上,人家刘老板走了这么多年,黑道白道都畅通无阻,目前如果能跟着他的马帮走,哪怕我们给他提成也是上策。”张伟林道:“妹夫说得极是,这茶马古道上的钱是用生命换来的,如果要自己硬闯,风险确实太大,宁可少赚点,也要尽可能与刘老板的马帮同行,只有等自己实力大了才能单独行事。”“那就要去要求刘老板再开开大恩,带你们一块上路。”少年和尚道。于是他们又带上重金去拜见刘老板,那刘老板不缺钱,人家是看在少年和尚与父亲的关系上,不然是不会理会他们的,少年和尚就知这个理,因此带的礼品是给刘老板两老的珍贵补品,两老高兴,孝子刘老板哪有不答应的,当然还有刘老板的三个太太都要一一打发,一切都理得很顺,她们就去和刘老板说明目的,刘老板的儿子道:“那就再带你们一段时日,等你们觉得可以自己闯时再说。”少年和尚的儿子、女婿都与刘老板说好下次出发时间,才笑眯眯的拱手告别回家。正是:
  茶马古道银钱多,血汗性命值几何?
  有钱走通天下道,无钱半步也嫌多。
  看官听说,这里还应补充一件事,刘老板把在墨江帮张伟林作媒一事与少年和尚说了,事先张伟林也告诉了父亲。少年和尚是个开明人,只是爷爷不同意,道:“墨江离家乡太远,来往不方便,以后孙子去了墨江等于白养了,再说那是少数民族地方,如果得罪了人家会被害,据说西头人他们会放歹,让你全家都倒霉,轻者让你一身痨病,重者让你见阎王,在临安,有多少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愿意嫁给伟林,除非自己不开口,不然要多少有多少,不是吹牛。”弄得少年和尚进退两难,这边张伟林死活都要娶这墨江女子,并且说定情物都给了人家,人家姑娘不要说是临安府,就是整个云南也难找得着这样的美人儿,况且人家武功高强,父母都是武林高手,你们两老武功虽高,恐怕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不信你们就叫他们来比试比试,如果你们能胜他们,我就一切听你们的,如果输了,你们就听我的。这可激怒了少年和尚,他一辈子还没有向谁认过输,但又想,不能上了儿子的当,哪有双方父母比武招亲的,让人家笑话,爷爷道:“你不要小看你父,当年他闯北走南,一人独自从西头来到石屏宝秀,一路上打败了多少高手大侠,你那所谓老丈人,有多少能耐。”张伟林妹夫道:“大哥说的句句是真话,那店老板一家三口,人人都会武功,那女子还救了大哥的命,人家确实像西施一样美,论人才、家底都不错,人家刘老板从中作媒,这桩亲事实是再好不过的了,望你们二位三思。”“就是嘛,要不是女子救我,我早成为那贼人的刀下鬼了。”说完,把那天晚上三个贼人进屋偷盗的事说了一遍。父亲道:“仅凭她救了你,就说她武功高,你那点水平是没有见过什么是武功,怎么样,你不信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手脚,不然你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这个就没有必要了,你们的功夫高低我虽不清楚的,但人家的功夫也不是吃素,俗话说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你们平时都那么开通,今日怎么这样固执己见。父亲如是不肯与女子交手,就叫爷爷或妹妹和她比试如何?”“说实话,你爷爷和你妹妹至今还没有遇到过对手,不信你就叫他们来这里较量一下就知道啦。”爷爷一言不发,张伟林道:“你们既然不愿跟他们比,那我叫两个高手和他们去比,如两个高手都认输了,你们就等于输了。”张伟林得意地笑道。爷爷道:“你凭什么说那两个人是高手?高到何种程度?”“我说的两个高手,你们如能胜了他们,我就自愿输啦,反之就是你们输了,你们输就听我的,我输就听你们的,我们说话可得算数。”“孙儿,不是我夸口,你好好看着,爷爷今日露一手给你们瞧瞧。”说完,一个旱地拔葱,腾空而起,一个更斗便轻轻地一手倒立在凳子靠背上,那凳子纹丝没动,让大家都失色,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有这了得的轻功。少年和尚笑道:“怎么样,你那女子一家子加起来赢不了你爷爷吧?”“爷爷功夫是高,但要赢我那女子还说不定,不过,我认为如果我们家娶了这女子,我们不就是武林世家了吗?对啦,爷爷刚才不是说父亲你以前一人从西头闯到石屏,我怎么一天也没有听你说过,这是怎么回事?”“我是哄你的,少废话,你们今天要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我们会武功的事,听好了吗?”“听好了,我们不会说出去的。”爷爷又问道:“你说的两个高手是哪里人?我们怎么没听你们说起过?你是怎么认识的?”张伟林道:“这两个高手还是我上京赶考时哥哥安排给我的书童,我们在路上是亲眼所见他们的功夫,那场景就是你们见了也要刮目相待,具体他们是哪里人,我现在都不知道,反正我认为路途上的盗匪也非等闲之辈,且人多势众,但都一一被书童他们征服得五体投地,不简单,我们一路平安无事,就是有他们保驾护航。”少年和尚道:“你能保证两个书童能打败我吗?”“即使打不败你,你也不易取胜他们。”爷爷道:“你就把他们叫来,我们就与他们决一高下如何?他们果真能胜我们,就依你说。”“一言为定,驷马难追。”“那我们在家恭候。”父亲说。正是:
  姻缘本是情绵绵,岂知路途多坎坎。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