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清心决
作者:
会飞的毛虫 更新:2021-10-10 04:24 字数:2315
话说姬霜琳口中念着易云教他的: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深不可测,常为物主。冲”,古本作“盅”,器中虚处。不期不盈,故或之。用者无不盈也,其惟“冲而用之或不盈”乎!道冲而用之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谦虚不盈满。渊乎似万物之宗。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之宗祖。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8。湛兮,似或存。阳用锐而体光,阴用纷而体尘。用之为数,出乎“纷”、“尘”,入乎“锐”、“光”;出乎“锐”、“光”,入乎“纷”、“尘”。唯冲也,可锐,可光,可纷,可尘,受四数之归,而四数不: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当以擢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吾不知谁之子,象10帝之先。
河上公《老子章句》:吾不知谁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夫之《老子衍》:故盛气来争,而寒心退处,虽有亢子,不能背其宗;虽有泰帝,不能轶其先。岂尝歆彼之俎豆,而竞彼之步趋哉?似而象之,因物之不能违,以为之名也。
唐玄宗《御解道德真经》:吾不知道所从生,明道非生法,故无父道者,似在乎帝先尔。帝者,生物之主。象,似也。上善1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情好高而恶下。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得众之先。何也?众人方恶之,而不知其早至也。人恶卑也。道无水有,故曰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临者,明天地所在,悟万物本来,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临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时刻感觉天地,万物的存在,这就达到了临字的本义,应该是临字作为修行的本义。
兵者,由临而进,此时天地已明,阴阳已现,身内龙虎初啼,有争斗之意,当更进温养,以待咆哮之时。
斗者,此时身内天地分明,龙虎咆哮,上下争斗,又有调和之意,宜静养龙虎待其鼎盛而调和阴阳。
者者,者乃成相之意,与此当显真意。龙虎上下而行,于玄关而合阴阳相遇,如春阳融雪,又如泼火遇油,自然而然一点本源现于混沌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8。湛兮,似或存。阳用锐而体光,阴用纷而体尘。用之为数,出乎“纷”、“尘”,入乎“锐”、“光”;出乎“锐”、“光”,入乎“纷”、“尘”。唯冲也,可锐,可光,可纷,可尘,受四数之归,而四数不: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当以擢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
吾不知谁之子,象10帝之先。
河上公《老子章句》:吾不知谁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夫之《老子衍》:故盛气来争,而寒心退处,虽有亢子,不能背其宗;虽有泰帝,不能轶其先。岂尝歆彼之俎豆,而竞彼之步趋哉?似而象之,因物之不能违,以为之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