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棍棒底下背密码
作者:空山耳朵      更新:2021-10-09 21:07      字数:2085
  八十一.棍棒底下背密码
  陈群攥紧了拳头,眼前邓艾正捧着一卷书,嘴里含糊不清地读着。
  实在忍不住了,焦躁不安的陈群准备离去,择木之禽择良木而栖,很明显这里自己来错了。
  但在走之前,陈群还是要让那房中休息的董卓后悔终身。
  “小儿,你在读什么?”陈群仰着头说道。
  邓艾抬起头,抖了抖书简,淡淡道:“《大学》。”
  “哦,大学。”陈群后知后觉,身子骨陡得一惊问道,“什么?大学!”
  随即,陈群一把抢过邓艾手上的竹简,上面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这,这,这真的是出自《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的《大学》。
  《大学》自己很是熟悉,其文风格简约,内涵深刻,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
  邓艾很是气愤,这竹简可是金贵之物,只有世家大族或者私塾学堂,才配有资格拥有。
  “把书还我!”邓艾朝着陈群急吼道,作扑状要夺回书简。。
  陈群见邓艾怒吼,灵光一闪计上心来,他把竹简一卷,揣入怀中,道:“竖子怎配识得此书!你可知三纲,可知八条目?”
  邓艾吐出师尊董卓派他来盘的石子,大声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
  经过几日下来的锻炼,邓艾的这段话除了刚开始有点磕巴,后面便是行云流水。
  陈群哑口无言,怎么自己随便遇见一个孩童便是神童,十二便封相的甘罗也不过如此吧。
  陈群刚想说话,却被接下来的声音给打断了。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士载,几更天了?”董卓起开身子,伸了一个懒腰。
  既然自己都用了后世几首诗词了,也不差那诸葛亮的一首草堂春卧。
  这首诗本是董卓用来成为装逼界的一股清流,随随便便的吟颂了一下,保不齐下次谁来自己再读一次。谁叫此时大汉的风气,人们皆轻诗词而重经典歌赋。
  可这诗落在陈群的耳中,却浑然变了味。
  “《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看来他跟我一样,看见了乱世来临的征兆,却苦于只能自知。”陈群品味上半句,忽然有一种寻到了知己的感觉。
  再回味这后半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可以看见他在这房中却仍心忧天下局势,渴望遇见贤臣良将。”
  只听嘎吱一声,门栓缓缓转动。
  眼前的年轻人略带微胖,青灰色管家服饰,腰上系上了白色的丝带,慵懒的面庞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容。
  陈群弯弯揖首,“刺史大人可能见我一面?”
  董卓微微一笑,没有表现过多的表情,“我就是董卓,陈大人请进。”
  说完,手臂一摊,作迎客状。
  陈群这才又打量了一眼董卓,眼前的青年人,带着懒散却又让人信服的眼神,动作自然不让人心生反感,这真的是掌管着西凉二十万铁骑的西凉刺史么!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陈群摆了摆手道。
  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变成一个人的言辞和行动,进而形成一个人的习惯与性格,决定这个人的命运。
  书房卧室的装扮,能够体现出来的,虽说片面,但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喜好,进而推出这个人的思想。
  清幽雅致,却是不错。
  陈群擅于从一些小细节看出猫腻,但他从一进门便打错了算盘,这是董旻的房间。至于他做的如何的推断,也就不一一赘言了。
  陈群后面跟着邓艾,小家伙气鼓鼓地瞅着他的怀里,这人还没把竹简还他呢!
  董卓看了一眼邓艾,让他稍安勿躁,“你去把你的师叔叫来。”
  邓艾忙不溜的把石头放入嘴中继续盘了起来,拱手道:“诺。”
  陈群呵呵一笑,邓艾的注视对他来说微不足道,自诩天才的他遇见神童,当然是要调侃一番,将对方比下去了。
  天才的尿性,常常是不愿成对同行的。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君子之风传播,足以让草随风倒,这是孔丘教化世人的信念。可在宗族世家的掣肘下,儒家弟子举步维艰,无论参政议政,都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长文先生,以为然否?”董卓问道。
  陈群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对,也不对。”
  董卓知道这些有学问的人都需要一个人用自己的愚蠢来衬托他的聪慧,这样他们装起十三来才是那么的羽扇纶巾。
  董卓是个很识趣的人,只要有才,陪你演戏也是甘之若饴。
  “敢问长文先生何意?”董卓真挚的说道。
  陈群皱了皱眉头,“我是世家子,自然觉得刺史大人这句话理论上有严重的错误。宗法制为孔子推崇,世家存活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现今世家通过提举孝廉来巩固地位,实属越权,这间接性地使得世家与人民矛盾激化,黄巾起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寒门无法崛起成为新的世家。”
  “哦?那岂非孔子错了?”董卓还是第一次听闻黄巾起义是因为他们是因为嫉妒,无法成为新的世家而造反,倒是颇有道理!
  “圣人当然无错。”陈群摇了摇头,“错的是如今的孝廉制成为了恶法。我有一友,他名为满宠,嫉恶如仇清廉严法。他曾经深刻的就禅让,世袭,继承等制度讨论过,他的学问表明时代在变幻,法律也在随之而改变。政治变革导致的非礼之礼犹自萦绕在我的耳边。”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董卓挑了挑眉道,“那长文先生今是来献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