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休养生息
作者:瀛洲阁卢员外      更新:2021-10-06 08:27      字数:4939
  第七十三章休养生息
  林凡在盛京设宴招待率领大军前来的李双喜、张鼐、郑成功。
  李双喜有些事情很是细心,他在北京把当年在“股份公司”工作过的所有员工,除了死于战火的和逃难在外的,其余八十多人都召集起来,不由分说带到了盛京。这些人在经历了一场战乱之后九死一生活了下来,正为生计无着而抓瞎,听说又能在林凡手下做事,个个都兴高采烈。
  “大哥,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人?”酒过三巡之后,林凡饶有兴致地问。
  李双喜抹抹嘴:“咱哥俩混了这么多年,哥哥我还不了解你?我虽然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但知道你一定需要这样的人,他们识字会算账,还会做生意,又都是你亲手教出来的,用起来肯定顺手。接下来你当然会有很多事要做,比咱们当年在兴安做的事怕是也不少。你不管干什么事,手下没有一帮得力的人可不行!铁骑营那帮小子只知道打打杀杀,这些事他们做不了!”
  “到底是我的大哥,想得就是周到!不瞒你说,我正发愁找不到这么一批人呢!”林凡高兴得给李双喜倒上了一杯酒。
  张鼐好奇地问:“林凡,你会把兴安那一套新政在这里重新来一遍吗?”
  “不会。其实在政务方面我什么都不用做,一切都按现有的管理方式继续执行,我一点儿也不修改。古人所说的‘无为而治’我觉得很有道理。我把这些人都用在建立和管理榷场(贸易市场)的事务上,一年之内至少要建十个大的榷场。”
  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了。郑成功问:“我大明对满洲虽然不是武力征服,但也是武力控制,满洲从上到下的恐惧之心还没有解除。你这个‘行政长官’就是这里的王,除了皇上之外,眼下的满洲完全是你一个人说了算,这正是推行新政的绝好机会。不管你做什么内容的改革,也不管伤害了哪些人的利益,保证没有人敢出来反对。你的新政可以毫无阻力地推行下去,一旦见了成效,就更不会有阻力了。这可比你们当初在兴安的条件好多了!你为什么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只做一件开榷场的事?须知榷场什么时候都可以开,显然不是燃眉之急。”
  林凡啃了一块羊骨头,不紧不慢地说:“我这么做,理由有四:第一,自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之后,他对各项法令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对满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直到目前这些法令制度都还十分有效。我如果强行在这里推行兴安的新政,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第二,同大明朝先帝时期相比,满洲的各级官员相对比较清廉,再加上满洲地广人稀的特点,决定了它没有类似土地兼并那种影响国本的社会问题,此时没有必要去做大的调整,这样对于过渡时期的社会稳定有好处。第三,我这个人你们都知道,生性惫懒,不愿意把自己整天累得像驴一样,既然保持现状也不错,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做那些事倍功半的事呢?第四,作为汉人,总要给自己留一手。如果在大明还没有富裕起来之前,满洲过于迅速地发展壮大,到时候万一再出现一个努尔哈赤、皇太极那样雄才大略的人物,对我大明的威胁就更大了!”
  大家认真品味着林凡的话,纷纷表示赞同。
  林凡问郑成功:“大木,你准备什么时候回福建?”
  “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我准备让将士们休整几日,五天之后返程。”
  “你送给我那些西洋学者和工匠价值太大了,大明能够这么快的复国,可以说他们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初没有告诉你我要这些人的真实用途,一是因为我对此事没有把握,二是因为当时说了你也不信,于是就编了个谎话。好在我这个人经常撒谎,你们也习惯了,相信大木不会对此事耿耿于怀吧?”
  “那倒不会。不过当我知道了这些人的真正用处之后,确实有些舍不得给你了,想把后来得到的人才留下来,但那时鞑子大军已经南下,福建那个环境不适合静下心来做这些格物之学,我也没有那个精力,又考虑到在你那里用处更大,因此决定还是给你送过去。直到鞑子打过来,这件事才被迫停止。”
  “他们对我大明的贡献太大了。发明制造那些农用机器、生活用品畅销海内外,使大明复国有了充足的钱粮,也带动了汉中、兴安广大地区的繁荣富庶。更重要的是,他们制造出了先进的武器,成了我们打败鞑子最为关键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为大明复国立了大功!皇上非常清楚这件事,他说了要重重的赏你!”林凡拍着郑成功的肩膀说。
  郑成功郑重地向着汉中方向深施一礼:“举手之劳的事,能得到圣上夸奖,小弟一定倍加努力,不负圣上厚望!”
  李双喜掰着手指说道:“皇上让我先送给你们一批先进武器,包括步枪两万只,火炮一千门,手雷两万枚,子弹五十万发,炮弹两万颗。用这些把你的军队装备起来。这第一批算是给你的奖励,以后再有需求你就只能跟我买了,不过价钱给你优惠一半。”
  郑成功喜出望外:“我对你们的先进武器一直羡慕不已,正想跟你买一些,用来收复台湾岛,没想到皇上和你们如此慷慨,这可为我解决了大问题!感谢皇上!也感谢兄弟们!”
  他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同时我还要派出三百名少年和三百名文官,俱都经过了严格选拔,让他们到兴安学习,三百名少年进入中华大学接受徐校长教诲,三百名文官交给林泉兄安排培训,务必把兴安政务管理的所有内容学到手。我准备把兴安的东西移植到福建,钱先生也有意把兴安的东西吸取一部分在两江地区实施。一旦初见成效,便上奏皇上在全国的所有省份推广。你的东北情况特殊,不在推广之列。”
  “太好了!我们将鞑子赶出关外只是第一步,要想使外敌入寇的悲剧不再重演,这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举措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林凡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眼见得关外的各个军事重地都驻扎了“现代化”装备的明军,东北的经济也一天天恢复生气,刚刚建立起来的十家榷场人气旺盛,生意兴隆,林凡十分满意。他把军务交给托隆,政务交给刘全胜,自己带着英海等人离开盛京回汉中述职。
  此时已进入春耕时节,一路之上见到许多农民在田里忙碌,赶着马、牛、驴、骡耕作在广阔的田野上,有些显然是贫穷之家的男人索性就是人力拉犁,累得大汗淋漓。但看得出来每个人脸上都充满着对秋收的期待。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好不容易结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百姓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生活。他们抓紧这短暂的春天时光,要尽快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眼前的土地上。
  路过了一个榷场,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穿着满、蒙、汉、朝鲜等不同服饰的人们正在为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货物,满脸认真地讨价还价,有人还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但很快就各自做了一些让步,一笔笔生意在争执中成交了。
  林凡颇为感慨: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让他们过上太平日子,能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得到温饱,他们就很满足了。
  这一日来到北京。林凡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他带着英海等几个人,施施然地在大街上闲逛。
  李双喜、张鼐早已回汉中去了,郑成功回了福州,钱谦益回了南京,都在忙于推行他们的政务改革,把北京城的管理工作委托给了孙传庭。
  看得出来,孙传庭在城市管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短短的半年多来,在他的治理下,饱受战火蹂躏的北京城已经完全恢复了战前的繁荣气象。他用铁腕横扫了乱世中产生的地痞流氓、城狐社鼠、土匪强盗等黑恶势力,还北京城一个朗朗乾坤。如今城里这些曾经不可一世、摇头尾巴晃的狠人在孙传庭的屠刀面前,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再也不敢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了。一时间城市秩序井然,人们安居乐业。
  沿着熟悉的街道信步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鼓楼大街。“聚雅斋”的店铺还在,似乎还在营业。林凡推门进了这熟悉的店铺,只见一位年轻的掌柜迎了上来:“客官里面请!”
  林凡一看这位年轻的掌柜,依稀有些面熟。此时对方也端详着林凡,接着就是大礼参拜:“林大人,小人不知护国驸马驾到,有失远迎。失礼之处请大人恕罪!”
  林凡连忙扶起他:“我是私人出行,不必多礼!请问你为何认识我?”
  “驸马大人不记得了?我是赵文秀的儿子赵志远呀?当初是您把我们全家带出京师,救了我们全家人的性命。这等救命之恩怎么可能忘记?”
  “啊——我想起来了,志远。你怎么回北京了?而且还回到了‘聚雅斋’?你父亲不是在汉中帮着皇上管理商业吗?”
  “大人有所不知,三个月前皇上派家父回到了京师有所差遣。家父便出资买下了这家经营不善的店铺,让我来打理。家父说这间店铺对我家意义重大,一定要把它办成百年老店。”
  店铺的正面墙上赫然悬挂着那幅徐渭的《春意》,居然外面加上了玻璃罩。自从两年前汉中制造出第一张玻璃之后,玻璃产品虽然在各地迅速成为时尚,但价格至今也是极为昂贵,这玻璃罩的价格恐怕比这幅画还要高。何况当初赵文秀买到此画之后又以一千五百两银子脱手了,此时又大海捞针一般从茫茫书画市场中买回来,以此充分看出赵文秀对此画的重视。
  “这是‘聚雅斋’的镇店之宝。家父说我家因为这幅画而改变了命运,一定要世代珍藏。”
  按照赵志远的指引,林凡一行来到了东华门。发现那面“皇家商贸股份公司”的牌匾还在原地挂着,门前打扫得一尘不染。进了院子,只见每一个房间都是干干净净,还有几个伙计在打着算盘。经理室中,一位两鬓斑白却又精神健旺的中年人在那里翻看着账本,分明便是赵文秀!
  林凡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赵文秀抬起头来,看见林凡又惊又喜:“林公子——不,驸马大人,快请!”
  “我说老赵啊,你怎么又跑到这里坐着来了,老是这么回忆过去,那也不叫事儿呀!”
  “驸马大人误会了,我在这里还真不是怀旧,而是重新做生意。”
  “真的?真是没想到!是皇上派你来的?”
  “是啊。当年股份公司的破产,一直是皇上的一块心病。皇上说当时如果公司不垮,大明朝或许能避免那一场浩劫,先帝和皇上的全家人也就不会死于非命。所以他要我回到京师重建股份公司,把贸易和运输业务再做起来。我带来了大量资金,首先找到当初那些合作伙伴,还清了所有债务,下一步正准备启动业务。在这里能见到你,真是又惊又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今天咱们俩一定要好好的喝一顿!”
  两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酒馆,喝了起来。赵文秀抱怨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听说你把当初股份公司的那些人都招到了辽东,一个都没给我剩!我一听就抓了瞎了。没办法只好自己重新培训一批,否则我的业务已经可以开始运作了。”
  “其实这事也不是我干的,李双喜照顾我,把人送到了盛京,我总不能再退回来吧?更何况当时那些人都找不到好的生计,我又急需要用人,就捡了个便宜。你还别说这些人对我建立榷场可是起了大作用了,如今那十座大的榷场都是他们在管理!你要是觉得吃亏了,我就留在京师帮你培训完毕再走?”
  “那敢情好!不过你这护国驸马是个大忙人,可不敢占用你那么长时间。这样吧,作为补偿你培训这些学员五天,后面的内容我自己来。”
  “好吧,就这么定了!”
  几天以后,林凡一行离开京师,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这一日到了终南山地界,林凡前往锁雾阁拜见师父宋献策。
  此时的宋献策早已闭关静修,不问世事。但一听说林凡来了,不由分说便暂停了闭关,在竹楼里请林凡喝茶。
  “小子,你为大明朝廷和百姓立下了不世之功,也为我‘鬼谷门’争得了千年未有的声誉。你不知道,如今我‘鬼谷门’在江湖各门派中的地位扶摇直上,隐然已经和少林、武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由于本门为国为民功勋卓著,又有你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护国驸马背景,因此就连少林、武当的掌门见了为师都要礼敬三分。你给本门争取到了如此荣耀,为师觉得脸上有光啊!”
  “那师父打算如何赏赐弟子?”
  “好小子,顺着竿儿就往上爬!告诉你,身为弟子,为本门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别跟我废话了,赶紧去做几个好菜,为师的嘴里都淡出鸟儿来了!”
  “有好酒吗?”
  “好酒还真有。武当山的灵逸掌门送了我几坛‘枝江大曲’,一直没舍得喝,今天就算赏赐你了!”
  “这还差不多。我今天做水煮肉片、红烧鲤鱼、回锅肉,再做一个猪肉炖粉条。”
  “好好,快去做吧!那个猪肉炖粉条量大一些,让你师兄们也解解馋!”
  酒过三巡,宋献策说:“为师作为‘鬼谷门’的掌门人,成就已经远远超过前代历任祖师,此生已是心满意足。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把掌门人的位子传给你。你小子什么时候有兴趣呀?”
  “师父,弟子在俗世之中还没享够福,朝廷也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弟子出力,所以暂时还不能回终南山。何况师父正当盛年,退位着什么急呀?什么时候你觉得身体不行了,再叫我回来不迟。”
  “你这混小子怎么说话呢?咒你师父是吧?”
  “说走嘴了——罪过罪过!来来——师父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