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
书易寒 更新:2021-10-06 04:01 字数:3162
鄯善镇政府办公楼前,停放着清一色的两轮摩托车,政府大院里人头攒动,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杨鸿志书记和王建国镇长坐在镇长办公室里正在研究怎么落实县委下发的推广农作物规模种植方案。这次由海东地区统一发放种子,主要是油菜籽、玉米和土豆,县里经过实地调研和土壤分析将玉米大面积规模种植分配到了鄯善镇。让杨书记和王镇长忧虑的是如何让农民改变传统种植而统一去种他们并不熟悉的玉米。鄯善镇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农作物大都以小麦为主,农民们还种些大豆和胡麻,这玉米还是头一次,要想让他们欣然接受,还真是有些棘手。于是,为了先听听大伙儿的想法,杨鸿志书记决定先开个碰头会,和各个村的负责人交换意见,摸摸底,再想法子推广落实。
会议在上午九点的时候在镇政府会议室举行,王镇长先行宣读了县委关于规模种植的方案。
“川垣县人民政府、中共川垣县委员会、2007年8月25日”王镇长宣读完毕,合上文件端起一旁的杯子抿了一口茶看着会议室里正在交头接耳的人群,和杨书记会意地点了点头。
会议室里,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不一会儿就有人站起来问道:“杨书记,王镇长,这个规模种植是不是说要批量种植,代替先前的种植结构?”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发言的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山庄村的村支书毛寿,也只有他敢这么直言不讳地向镇上的领导发问。毛寿个子不高,膀大腰圆,圆圆的脸上一双细长精明的眼睛在场上扫视了一圈,而后直勾勾地盯着坐在主席台上的两位镇领导等着给他释疑解惑。
王镇长朝杨书记点了点头,开口说:“这个规模种植是说我们要在各村选出一部分自然条件好的土地,集中种植,至于各家其它的地还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我们二十四个村只要完成县里规定的3000亩的种植指标就行,目的还是让大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这到底行不行啊,我们可从没种过玉米,也不知道该怎么种,这要是种不好,不但增加不了产量,还有可能让土地失去活力,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金家湾的村主任金志宏站起来说。
“这个大家可以放心,县里请了技术人员会专门给大家做指导,还有这个种子是省里农科院根据咱们的土壤检测报告专门研发的适合咱们土壤的有机种子,产量是可以保证的”杨书记微笑着回答了金志宏的问题,接着说“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讨论这个实施方案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杨书记,我们上林村土地分散,且都是坡地,留不住雨水也没有可供灌溉的河水什么的,这个集中种植怕是没办法落实,再有就是我们村大多数家庭都是老人在种地,一些年轻人早早就到外面打工谋生了,两三年也不回来一趟,地里的事情他们都不管,我担心人力不够啊”上林村村支书说。
“这个问题也是各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规模种植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在自家的土地上增加收入,如果落实好了,我相信年轻人还是愿意回来种地的,毕竟,在外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嘛,相对于二十年前来说,咱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相信我们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过的红火”杨书记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虽然,我到咱们鄯善镇还不到半年,可我感觉已经是咱们鄯善镇上的人了,大家不要再拿我当外人,有什么事尽可以和我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这次县委县政府下发的这个规模种植方案,我看还是很适合咱们的。我知道大家都是因为先前没种过玉米,害怕种不好,可是,我们试都没试就放弃了,怎么能知道到底好不好呢?大家也不要有什么疑虑,放手去干,就算失败了,不还有咱镇政府、县委县政府嘛!好,我就说这么多,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
场上又开始交头接耳,众人又在商量讨论。张浩清和刘三顺都认为这倒不失为一种好的改革方案。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种植模式,大家对其也都轻车熟路,但粮食产量一点都不见增加,所以,一年到头,村民的收入也不见有什么变化,甚至有些家庭生活水平不进反退了。现在,他俩的问题是在哪里种植,让各家自己选择种,那就和县上要求的集中规模种植不符,集中起来又没有那么多连在一起可用来种植的大面积土地。自1981年开始,中林村就已经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农民的生活从那时起有了变化,刘三顺依稀还记得当时在生产公社流传的关于中林村的话,什么“早上洋芋蛋,晌午蛋洋芋,晚上生活改善了,洋芋切烂了”,他知道,那种日子一去不返了,那时候一日三餐都是洋芋,能吃饱是很幸运的,如今呢?大家不愁吃穿,这一切不都是党给予的嘛,能有今天也不都是共产党的功劳吗?今天,他也愿意信任党,他相信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浩清啊,我看咱们村西山岭上由南到北那一片地里就可以搞这个,我们可以和在那一片有地的人家商量,在那一片搞这个规模种植,至于在那里没有地的,暂时不管他们,我们就先种他个一年看看,如果效果好咱们再想办法嘛,你说呢?”
张浩清觉得刘三顺的想法切合实际,“叔,我听你的,毕竟咱们村你比我熟,关键是不知道镇里分了多少给我们,那一片土地也不晓得够不够用啊”。
“杨书记、王镇长,那镇上有具体实施意见吗?3000亩地是如何分配的?”刘三顺站起来问道。
“这个嘛,今天叫大家来就是为了这个,大家可以先根据本村的实际规划一下,看看能有多少地,最后咱们统一起来,只要不少于县里规定的数就行,那这样,大家现在开始算算”王镇长说,“对了,大家算好了就把本村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写在纸上,举手示意,我们工作人员会收取,别忘了注明是哪个村,交完后就可以回去了,等具体方案出来后我们再通知大家”。王镇长说完后就和杨书记离席走了,会议室里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不时有人举手,等收走他们手里的纸他们就离开会议室。
张浩清和刘三顺从办公楼出来时,镇政府办公楼前的摩托车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时间已经快到晌午了,他俩就决定吃过饭再回去,张浩清发动摩托车,拐到前街二龙大肉饭馆门前停了下来,他熄了火和刘三顺一道进了饭馆大门。
他们一进门就看见宋二龙在厨房里捞肉,一锅卤肉刚刚出锅,浓郁的香味弥漫在饭馆并不大的餐厅里,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就钩在宋二龙手里的钩子上,看到刘三顺二人进来,他笑着说:“刘哥,浩清你们咋有空过来了?快坐,我给你俩切点肉,刚出锅的”。
“宋叔,您这儿生意不错啊!婶子呢?咋就你一个人”张浩清走到桌子边上,拉过一个椅子坐下。
“唉呀,这不家里麦子黄了,你婶子回家割麦子去了,店里几个服务员也回家收麦子去了,可这店还得开不是,我就在这儿”宋二龙麻利的切好肉,揽到盘子里,拿出洋葱剥去皮,切成条放在肉上端了出来。
“那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吧?”刘三顺问。
“现在不做饭了,光卖肉,忙是忙点可也顾得上,快吃点”宋二龙从筷篓里拿出筷子递给刘三顺二人,接着说:“你俩尝尝,看看味道咋样,哈哈,对了,我这儿有瓶好酒,我们喝点,我拿去……”。
“二龙啊,酒就不喝了,我和浩清还要回家,喝了酒骑不了车,不喝了……不喝了”刘三顺说,张浩清也附和道:“不喝了,宋叔您也坐下吃点”。
“浩清委屈点,这次不喝了,下次叔一定好好跟你喝一茬,咱俩一定得喝点,别人我还舍不得呢,哈哈,稍等一会儿”宋二龙拍着刘三顺的肩膀说着,随后走进库房,出来时手里提着一瓶青稞老酒。
他们二人从宋二龙店里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傍晚的风竟然有些清冷,张浩清专注地开着摩托车,看着眼前横亘着的山丘,阻挡住了他远眺的目光。翻过眼前的山坡,还要再翻一座山才能看见中林村,那个隐匿在山丘之后的村落,成了压在他心上的一块石头,这个三十五岁的青年此刻正在考虑着白天开会的事情,他一定要让那个山沟沟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就算遭遇再大的困难他也要勇往直前,为了那群饱受岁月磨难的人,他只能勇敢担起身上的担子,全力以赴。
摩托车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驰在山里那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朝着那片土地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