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方子诺大义高论 李东阳老泪纵横
作者:
钓鱼岛村民 更新:2021-10-05 16:58 字数:2861
话分两头,子诺跟钱叔急着去见李阁老,走在路上,子诺见钱叔用布装提了礼品,便问:“钱叔,里面装的是什么?”
钱小马道:“两盒庐山茶饼,两瓶李渡镇酿酒。”
子诺说:“好,这庐山茶饼倒是江西有名的小吃,苏东坡曾有诗赞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说的就是这种饼。苏东坡都喜欢,想必李阁老也会喜欢。”
两人一路上没说几句话,子诺心事重重,也不想多说,来到李府门前,子诺见大门紧关着,上前敲了敲门,一个家仆打开大门,问道:“你是……”
子诺拱手道:“请问李阁老回府没有。”
那仆人用手指了指门外,说了声:“看,不就来了吗.”
子诺回头看了看,只见四人抬着枣红色的坐轿走了过来,抬到门前,听得一声:“落轿。”一会儿从轿里走出一个身着绯色官服,胸前绣着仙鹤图案,头戴乌纱帽的老人。子诺从容向前拱手道:“晚辈见过李爷爷。”说着,递过名刺。李东阳接过名刺看了一眼,只见黄纸上写着几个大字:方孝德。下面几个小字:之孙方子诺。李东阳看了看子诺问道:“你是方孝德之孙方子诺。”
子诺从容回道:“正是晚辈。”
李东阳自言自语:“想不到有仁兄的孙子都这么大了,方子诺,这名字有点耳熟。”李东阳惊奇地打量一下子诺,只见子诺方额阔耳,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眼光清亮,神采奕奕,超凡脱俗。这时想起早朝时进见的少年,才如梦初醒,大惊道:“你就是今早御赐的武状元。”
子诺就应了一声:“嗯。”
“有事到府里谈,随老夫进来吧。”李东阳说着便从容进了府,子诺钱叔跟着李东阳进了大门,穿过屏门,中门,垂花帘,便到了大院,只见大院十字路中间放着一个大荷花缸,抬头看见正房前面两边一边是一棵槐树,一边是一棵海棠树,和平常人家没什么两样。院里进进出出的丫环穿着打扮也不似大户人家,都是穿着粗布衣裳。令子诺想不到的是堂堂一朝一品大员,内阁首辅,生活起居确是这般简朴,还不如自己的余干老家。
子诺与钱叔跟着李东阳到了客厅,只见客厅摆着一套朱红的八仙桌凳,桌子底下放着红通通的铁皮火炉,就再没别的家具,主客坐定,子诺说道:“家祖父叫孙儿给李爷爷带了点江西土特产,不成敬意。”此时钱叔见机行事,把礼品立刻放在桌上,便站到子诺身后去了。
李东阳笑了笑说:“好,既然是土特产,老夫就收了,只是你爷爷每次进京考试都带些土特产,太客气了。”
这时丫环上得茶香来,顺便把那礼品提了去。
子诺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家祖父写的信,叮嘱孙儿亲手交给李爷爷。”子诺说着递了过去,李东阳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写道:
李阁老大人:
李阁老大人勋鉴,敬启者,与阁老相别,一晃多年,鬓白老矣!闲坐之时,无不挂念!阁老为国操劳,日理万机,未敢叨扰,节劳为盼。今日惊闻犬子方文敬触怒龙颜,令方某坐立难安,又闻阁老为犬子多次劝谏,感激不尽,书不尽意,谨此奉闻。
此致。恭颂
台安
方孝德手肃
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李东阳览毕,十分诧异道:“方御史是你父亲?”
“家父正是方文敬。”
李东阳自言自语道:“有仁呀有仁,这么多年为什么从没提过?”
这时家仆进来通报说杨廷和求见,李东阳说道:“快让杨大人进来。”
杨廷和急走进来,还没有进门就喊一声:“李阁老。”仿佛有要紧之事相商。杨廷和一进门就看见子诺在坐,走过来对子诺拱了拱手,说了声:“方公子也在呀。”
子诺急忙起身拱手说:“杨大人。”
李东阳惊道:“你俩早认识?”
“今早路上偶遇,才知方公子文武双全。”杨廷和又急着说道,“明日下官去南京上任,还望李阁老力撑危局。”
李东阳大惊问道:“杨大人被调任南京。为何?”
杨廷和叹了叹气说:“今日讲筵上,杨某面谏皇帝不应宠爱幸臣,触怒刘太监。”
李东阳此时再也忍不住,激动地往桌子上拍了一拍骂道:“这帮贼臣想置国家于何地啊,当今满朝文武,还有几个是忠君爱民的。”李东阳顿了顿,叹了一口气说:“恐怕老夫独木难支。”
杨廷和气愤道:“国乱将至,置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天不遂人愿,我杨某又能有何作为?”
这时一家仆急忙进来,递给李东阳一封信,说道:“刚才有一人在门口递进一封信,传话说叫老爷亲启。”
李东阳打开信,只见信写道:
李大人:
今罗某罗玘请求李阁老大人永削门生关系,从此罗某不再是李大人的门生,今满朝高节之士,不齿李大人眼下所作所为,纷纷赋诗为李大人描形画像,罗某不才,附诗一首:
清高名位斗南齐,伴食中书日己西。
回首湘江春绿水,子规啼罢鹧鸪啼。
此致
罗玘
(注:“斗南,中书”为宰相之意,鹧鸪啼叫声为“行不得也,哥哥。此诗大意是:李大人占着高位,却无所作为,尸位素餐,伴食宰相而己,赶快回家去吧)
李东阳看罢苦笑不得,“有人骂我伴食宰相。”说完把信传给杨廷和。杨廷和阅完此信,把信递子诺看。
杨廷和义愤填膺道:“此所谓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知时移事易,自冠节义,而一味苛责问难,或只知一味冒进,螳臂挡车,以卵击石,何济于事?”
子诺看罢,沉默不语。李东阳笑着问子诺:“方公子阅后有何感想?”
子诺道:“国有李阁老,国之幸,民之福。”
李东阳闻言大惊,想不到小小年纪,出口与众不同,便问:“此言何意?”
子诺道:“《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大道。”
意思是说:最善的东西莫过于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流向众人所不喜欢的低洼地方,让低洼地方的万物得以生长,这不是接近于大道吗?
子诺顿了顿又说道:“国主不勤政,幸臣当道,如秋冬将至,夏之蛙群鼓动天,安能阻止秋至冬来?天下大道无不蛇委而行,未有不避高山涧壑而直行之理。《道德经》云:‘善行无辙迹’。如今李阁老曲中求直,不动声色,暗挽危局,而不被天下节士所理解而责难,岂不正是隐迹遁形?清流之士以为李阁老折节屈服,然亦不为幸臣所疑,此正所谓:'善闭无关楗而不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李阁老委曲求全,非自所愿,无奈而为,忍辱负重,任重道远。只是李阁老年近花甲,却肩负千斤重担,吾辈何忍?但愿李阁老不弃天下苍生,今子诺替天下百姓跪谢李阁老。”子诺说完离座,跪地伏首不起。
李东阳闻言,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自刘谨当道,几次无故被找茬为难,欲置于死地,几乎自身不保。多次为忠臣劝谏,力救群臣,却为天下节士诟病,早不堪负重之沉,多次上书请辞,奈何皇帝不肯。今闻子诺之言,尽道心中难言之隐,感怀不己。
杨廷和闻言大恸于心,莫能复言,沉默不语。
李东阳见子诺伏地不起,慌忙起身,伸手一边去扶一边说:“贤孙快请起。”
子诺起来拱手说道:“还望李阁老以苍生为念,放眼天下,如今唯李阁老与杨大人能肩负如此重担。”
李东阳道:“今闻贤孙之言,略慰寸心。为国为民,乃为人臣之本份,老夫自不敢推脱。”
子诺道:“李爷爷,打扰了,晚生就此告辞。”
杨廷和道:“杨某与公子同行,探望方御史。”
子诺迷惑道:“家父今在诏狱,如何探望?”
杨廷和道:“方御史昨日己出狱,公子不知?”
子诺闻言大喜,“多谢两位大人出手相助。”言毕,急步出府。此时天色尚早。
李东阳送至门口,望影无限感慨,想不到小小年纪,心怀天下,忧国爱民,真是苍天有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