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九地篇
作者:华杉      更新:2021-09-07 03:26      字数:27494
  01
  九地篇
  一单元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
  地势和地形的含义不一样。地势是战地的形势,主要是进入敌国的深浅、周边国家关系、敌我心理及综合支持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地势下的战略行动方针。
  1 作战方法(一):散地、轻地、争地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是故散地则无战)。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轻地则无止)。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争地则无攻)。
  译文
  孙子说:根据用兵的规律,(在战略上有九种地区对作战有重大影响)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叫“散地”(……因此,在“散地”上不宜作战)。进入别人国境不深的地区,叫“轻地”(……在“轻地”上不宜停留)。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敌先占领对敌有利的地区,叫作“争地”(……在“争地”上应先夺得要地,不要等敌人占据了再进攻)。
  历史故事
  吕光建后梁
  淝水之战前,苻坚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吕光平定了西域,载了大批财货东归。这时苻坚却在淝水大败,苻坚一死,前秦手握兵权的大将们都有了异心,想要割据一方,自立为王。于是当吕光班师回朝,抵达新疆时,凉州刺史梁熙就想关闭境内通道,不让他回到前秦。
  当时,另一位前秦大臣杨翰对梁熙说:“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他劝梁熙应先守住高梧谷口,占领水源,等吕光军困渴之时,将其打败。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伊吾关挡住吕光。只要守住这两个地方,吕光的军队就无计可施,但是这个战略遭到了梁熙的拒绝。
  吕光也听说了杨翰向梁熙献策的事情,非常担心梁熙按计行事。不过他的部下杜进说:“梁熙文雅有余,机变不足,他不会听杨翰的。咱们利在速进,不必迟疑。”他甚至保证,如果梁熙能听从杨翰的计策,他就把头砍下来。
  果然,梁熙嫌高梧谷口和伊吾关太远,准备就近在酒泉阻截吕光。而吕光长驱直入,杨翰第一个投降,敦煌太守、晋昌太守也相继降了。吕光最后擒斩梁熙,建立了后凉帝国。
  吕光
  前秦将领、后梁开国国君。吕光深受前秦君主苻坚敬重。苻坚统一北方后,派吕光征讨西域,他大败西域联军,平定西域。可同时,前秦在淝水战败,国内因叛乱四起而亡国,吕光在讨伐了主要的叛臣后,建立后凉。
  华杉详解
  1.散地
  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叫散地。
  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散地在士兵们的家附近,一管不好,士兵就溜回家了。军心容易散,士卒容易溃散。
  在散地的作战原则是什么?孙子说:“散地则无战。”不要轻易作战,不要打太多次,要战就一次搞定。
  孙子的兵法是写给吴王的,于是吴王就问:“不战,那必然就是固守大城不出。但如果敌人攻打我其他的小城池,等我空虚再来攻打,怎么办呢?”
  孙子回答说:“敌人深入我国国境,一心一意就要求战。而我军士卒离家太近,战斗欲不强,一冲就容易散乱逃回家了,所以战斗不容易取胜。应该把人都撤进城里,把粮食也全搬进城里,把守城池和险要的地方,这叫坚壁清野。之后再派轻兵阻绝对方的运输线,绝其粮道。这样他挑战不得,粮草跟不上,抢掠又没东西,必然三军困馁。这时候观察他的状态,再设计诱他,可以成功。如果一定要野战,则必须依靠地势,依险设伏。没有险要地势,则依靠天气阴晦、昏雾。总之要隐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北方民族南下来抢掠,若长城被攻破,守军基本都是这个办法:把物资都搬进城,跟对方耗着,对方抢不到东西,自然走了。
  2.轻地
  进入别人国境不深的地区,叫轻地。
  轻地和散地差不多。散地是在家门口,轻地是在别人家门口,离自己家也不远,往后退,一退回本国就安全了。所以在轻地,士卒的战斗意志也不强。
  在轻地怎么办呢?孙子说:“轻地则无止。”不要停留。
  军队刚刚进入轻地的时候,士卒还没进入状态,非常恐惧。这时候最好不要打硬仗,不要啃硬骨头,不攻城,也不走敌军防守的大路。要拣软柿子捏,到乡下抢掠一番。士卒一看我军打胜仗了,就振奋了,不害怕了。另外,如果与敌人遭遇,不要犹豫,即刻攻击,因为这时候敌人是在散地,战斗意志比我军还要差!如果敌人没来,则迅速通过,不要在轻地停留,让士卒们快快抛弃离家的愁绪,死了回家的心。
  对轻地的战术安排处理,体现了《孙子兵法》前文的三个思想:一是治气,关注士卒的心理状态,制造一次小胜利来鼓舞士卒;二是选锋,普通士卒怕,选锋军不怕,派选锋军去打胜仗、抢东西,从而鼓舞士气;三是分战法,以正合,以奇胜,大部队快速通过,一支奇兵埋伏策应,以防与敌人遭遇。
  3.争地
  争地,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句话:兵家必争之地。谁先占了,就对谁有利。
  在吕光建后梁的例子里,高梧口、伊吾关就是两个可以挡住吕光的争地。臣子让梁熙在这里阻挡吕光,梁熙不听,结果兵败被杀。所以不管哪个阵营,都不缺聪明人,可主公听不懂就没办法了。
  吴王也问过孙子:“如果争地被敌人先占了怎么办?”
  孙子把正反两种情况都讲解得很清楚了。
  如果敌人先占了争地,我们不要攻打他,大张旗鼓引兵而去,假装大军撤退。然后分兵“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敌军必然离开争地来救。我们事先埋伏,对方一出来,我们就把那地方占了。这就是争先之道。
  反过来,如果是我们先占了争地,敌人用上面说的办法来对付我们呢?我们首先选精锐固守争地。然后派轻兵追击他,一路追击,一路设下埋伏。他若回师来战,伏兵正好等着他。这就是全胜之道了。
  前文李世民破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就演绎了孙子的争地理论。
  散地、轻地、争地,说起来是不同的地势,实际上都是心理战。想打胜仗,地势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治气”,治自己的士气,治对方的士气。这三地对应的战法,始终围绕的都是心理因素,是双方精神力量的较量。所以出了问题时,我们不要总怪罪于环境,环境原因始终是次要原因,力量的关键是意志力。
  名家注解
  九地
  张预注:“用兵之地,其势有九。此论地势,故次地形。”
  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杜牧注:“士卒近家,进无必死之心,退有归投之处。”
  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
  曹操注:“士卒皆轻返也。”
  梅尧臣注:“入敌未远,道近轻返。”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李筌注:“此阨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也。”
  2 作战方法(二):交地、衢地、重地
  原文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交地则无绝)。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衢地则合交)。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重地则掠)。
  注释
  1 三属:属,连接之意。三国交界之处。
  译文
  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地区,叫作“交地”(……在“交地”上,军队要部署相连,不失去联系)。先到三国交界处、可以结交诸侯国并取得多助的地区,叫作“衢地”(……在“衢地”上要交结诸侯)。深入敌境,背后有许多敌人城邑的地区,叫作“重地”(……在“重地”,就要掠夺粮秣)。
  历史故事
  于谦保卫京师
  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时常骚扰边关。明英宗时,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犯关内。明英宗率军亲征,明军却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连英宗自己都被俘虏。也先押着皇帝直逼北京,明朝上下乱成一团。
  这时,于谦临危受命、镇定指挥,使北京城在也先大军围困下,久攻不下。也先远征而来,不能久耗,他想要顺便掠夺京城附近的粮草作为补充,可粮草早被于谦搬空。也先抢不到粮食,加上各路明军正赶来援救京城,他坐不住了,只好拔营撤退。于谦击其惰归,先后在固安、霸州两次大败也先,生擒了他十八员大将。
  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最初因平定汉王叛乱而受到明宣宗赏识。他为官清廉、性格耿直,受到治理下的地方百姓赞颂。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于谦强烈反对迁都南京,并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成功逼退瓦剌大军。
  华杉详解
  4.交地
  交地,就是平原无险,道路四通八达,甚至没有道路也可畅行无阻。我来得,敌人也来得,谁也挡不住谁。
  在交地的作战原则是什么呢?孙子说:“交地则无绝。”意思是部队要首尾相接,中间不要有空当。有空当就容易被人截断或分割,分别包围了,让我首尾不能相应。
  但“不分割”不是绝对的,“交地则无绝”的重点是不要断绝,并不是绝对的首尾一点儿也不分开。比如要保障粮道,就要分兵去保粮道;要占高阳之地,也可能分兵另占一处,与高地呈犄角之势。主动的分兵不叫“绝”,只要行军布阵不要有空当,能相互策应、保持联系,不让敌人乘虚而入就行了。
  吴王问孙子:“在交地这样的地势,我要不让敌人来,一定是在边境加强守备,修筑工事。但如果没有事先准备,被敌人抢了先,他可以来,我则去不了,该怎么办呢?”
  孙子回答说:“既然我军去不了,敌人却可以来,我就分兵埋伏,向敌军示弱,等他长驱大进,我再出伏兵击他。”
  5.衢地
  衢地好理解,就是三国交界之地。浙江省有个市叫衢州,就是闽、浙、赣、皖四省交界。
  衢地为什么“先至而得天下众”呢?天下,就是诸侯。在敌我之旁还有第三国,我们谁先到了,先和第三国结交,那就形成二打一的形势,我们胜算就大了。所以在衢地的战略方针是搞好外交,和第三国结盟。
  但如果我方隔得远,军队出发得迟了,就算快马加鞭也没法先到,怎么办呢?
  其实,这里的“先到”不等于军队先到,而是外交使者先到,带着重币厚礼先订立盟约。军队虽然后到,盟约已成。这就是《谋攻篇》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道理。
  6.重地
  重地和轻地相反,重地是进入敌境很深,背后好多敌国城邑,很难返回本国了。回国很难,也就死了心,士兵们心意专一、志气坚定了。
  重地怎么办呢?“重地则掠”,抢东西,抢粮抢物资,因为本国的运不来了。
  吴王问孙子:“我如何才能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物资,保全军队不受损失呢?”
  孙子说:“凡是到了重地,士卒都很勇敢,因为也没有其他选择了,不勇不行。如果运输线断了,就靠抢掠维持部队。如果想回国,就深沟高垒戒备起来,我们装作要长期驻守,敌人就以为我们后方交通畅顺,以为我们有别的退路,他就把守备的地方放松了,甚至撤除了。障碍一除,我们马上轻车疾进,找地方埋伏敌人,同时放出牛马,引诱敌人来抢。敌人如果中计,埋伏的部队就杀出来,内外夹击,打败敌人。”
  所以深入敌人重地,最重要的就是从敌人手里获得物资。不过敌人也明白这一点,他可能全都烧了,什么也不给我留。也先直逼北京城下,于谦就把物资全搬空,大军守城。也先攻不下城,又抢不到粮,不敢久留,否则就被各地勤王军包围了,他只好撤退。
  名家注解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杜牧注:“川广地平,可来可往,足以交战对垒。”
  何氏注:“交地,平原交通也,交通四远,不可遏绝。”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
  梅尧臣注:“彼我相当,有旁国三面之会,先至则得诸侯之助也。”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曹操注:“难返之地也。”
  3 作战方法(三):圮地、围地
  原文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圮地则行)。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围地则谋)。
  注释
  1 圮地:水毁难行称“圮”。
  译文
  山林、险阻、水网、湖沼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就叫“圮地”(……在“圮地”,要迅速通过)。进去的道路很狭窄,退出的道路迂回曲折,敌人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击败我们多数兵力的地区,就叫“围地”(……在“围地”,要运用计谋)。
  历史故事
  秦晋崤之战
  秦穆公在位的时候,秦国国力日渐强大,秦穆公就有了图霸中原的念头。但秦国地处西部,想要进入中原,就要打败中原的各个诸侯国。
  这一年,秦穆公听说郑国、晋国的国君新丧,就想先对实力较弱的郑国出手。攻打郑国,要先经过晋国,于是秦国偷越晋国,偷偷通过晋国的崤山隘道。可大军前进时,不巧遇到一个卖牛的郑国人弦高,孟明视担心军情会泄露,就不敢再进攻,决定回师。
  秦军第一次过崤山隘道时,没有遇到晋军,所以疏于戒备。没想到晋军专门等着秦军回程时偷袭,秦军进入伏击地域后,晋军立即封锁峡谷两头,发起猛攻。秦军进退不能,结果全部被歼。
  秦穆公
  春秋时期的秦国国君。秦穆公继位后,任用了一批很有才干的大臣,击败强国晋国,逐渐灭掉诸多西戎国家。他极大地扩张了秦国的疆域,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华杉详解
  7.圮地
  山林、险阻、水网、湖沼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就叫圮地。
  吴王问孙子:“我军进入圮地,山川地形险恶,道路难以行走。行军时间太长,士卒疲劳。前有强敌,后有伏兵,敌军再以轻车骁骑在隘道口截击我们,怎么办?”
  孙子说:“先派出轻车,在我军前方十里左右,寻找险要的地方瞭望候敌,和他接战。后面的部队左右迂回,寻找敌人空隙突破,之后与前锋在合适的地方会合。到了疲倦的时候,就停止进攻,固守休整。因为圮地行动不便,消耗太大,要注意保存体力。”
  所以圮地怎么办?“圮地则行”,下面都是水,没法固定,没法筑城,没法修筑工事,没法扎营,只能快速通过,不要停留。秦国因为第一次通过崤山时没有遭到攻击,疏忽大意,结果在归程时遭到全歼。
  8.围地
  围地的“围”,不是“十则围之”的围,不是敌军把我们包围了,是地形把我们包围了。困在这样的地形里,敌人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击败我们,这就叫围地。
  围地进得去,出不来,而且作战也施展不开。这怎么办呢?孙子的忠告是:“围地则谋。”就是说,要想办法!要靠奇谋诡计!
  吴王问孙子:“我们被敌人困在围地了。前有强敌,后有险阻,敌人断绝了我军粮道,引诱我退军。他擂鼓呐喊,但是又不进攻,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孙子回答:“进了围地,首先先阻塞隘口,不让敌人攻进来,也显示我们并不准备冲出去。向敌我双方都展示出坚守的意志,这样我们的士卒也能以军为家,万众一心,安心御敌。一次把几天的饭做好,敌人看不见我们的炊烟,就以为我们没粮食了。
  “故意装出混乱寡弱之形,这样敌人以为我们快不行了,他准备收取胜利果实了,心情就放松了,戒备也不严了。
  “这时我们召开决战动员大会,激起对敌人的仇恨,令士兵人人奋勇,个个愤怒。依托左右险阻地形,精锐尽出,一鼓作气,冲锋前进。敌人如果来挡,即刻强攻,务必突围出去。前锋猛斗,后军扩大战果,左右两军策应,倾巢突围,一鼓而下。”
  吴王又问:“如果敌人在围地,潜伏很深,计谋也很深,用小利来引诱我们,演戏给我们看。我方判断不了他们要干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该干什么,怎么办?”
  孙子回答:“派出军队,多持旌旗,分别把守各个要道,显得到处都有很多兵力的样子。然后派出轻兵挑战,主力严阵以待,不和对方冲击交叉,稳住阵脚而不撤退。这时再看看他要干什么,然后想办法破解。”
  名家注解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
  何氏注:“圮地者,少固之地,不可为城垒沟隍,宜速去之。”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杜牧注:“出入艰难。”
  4 作战方法(四):死地
  原文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死地则战)。
  译文
  迅速奋战才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区,叫作“死地”(……在“死地”,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历史故事
  李世民安市失利
  高句丽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的一个王国,一直与唐和平共处。但因权臣篡国,高句丽不再对唐朝友好,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导致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
  在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远征高句丽,全部失败了。因此李世民这次亲征,各路军队和民众一致拥护,想要一雪前耻。开战后,唐军势如破竹,连攻数城,来到了军事重镇安市城下。
  安市城易守难攻,将领李道宗建议放弃安市,乘虚直捣高句丽首都平壤。但因为唐军不久前大破来救援安市的十五万高句丽军,群心振奋,所以李世民决定硬攻安市。
  安市军民拼死守城,唐军久攻不下,损失渐渐增大。为了尽快攻城,唐军开始在城墙边建造土山,以便从土山上攻入城中。可就在土山快要建完时,山顶突然坍塌,压坏城墙,安市军趁机占领土山,反而把土山当作抵挡唐军的据点。李道宗知道后,连续三昼夜猛攻土山,最终无功而返。
  此时,已到深秋,高句丽地处东北,天寒地冻、士马难耐,唐军粮草也快用尽。李世民审时度势,不得不下令班师回朝。唐军这次远征,虽然打下高句丽十多个城池,可没有达到当初彻底攻下高句丽全国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说,这次出征没有成功。
  李道宗
  唐朝初期重要将领。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和建立初期,他参与了对刘武周、王世充,东突厥、吐谷浑等诸多战役。身为皇亲国戚,他常常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功勋卓著,深受敬仰。
  华杉详解
  9.死地
  死地和围地的区别是,围地能等到机会,死地等不到。那进入死地怎么办?“死地则战”,必须马上作战,因为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各家怎么讲死地呢?唐朝大将李靖说得比较全,他讲了七种死地的情况:
  1进军行师没找向导,自己盲目前进,迷了路,陷入危险的败局,被敌人所制。
  2左有深谷,右有高山,敌人来了都不用打,挤一下我们就全掉下去了。
  3前后都没路,只能一个跟一个通过的悬崖。
  4刚抵达战场,既没有构筑工事,也没来得及列阵,敌人就冲过来了。这时候,要前进没有策应,要后退没有掩护,一退就成了溃退。
  5求战打不着敌人;自守又无险可守;驻扎则旷日持久,没有转机;行动则前后受敌,动弹不得。
  6进了戈壁沙漠,人无水,马无草,军无食,力量到了极限,穷途末路,无计可施。
  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害之地,被敌人先占了,卡住了我们的脖子,再有骁兵利器,也发挥不出来。
  遇到这七种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当上下同心,抱着必死的决心,才有可能夺取一线生机。
  孙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吴王问孙子:“我军被包围在死地,如何激励士卒突围?”
  孙子回答:“修筑深沟高垒,向敌人显示我们要坚守。然后开动员大会,告诉士卒们危急的形势,把牛杀了,车烧了,粮食烧了,水井填了,灶平了,不准备做下一顿饭了。大家吃一顿大餐,准备做个饱死鬼。”
  通过这类发狠的仪式,把大家都激励起来,以必死之心冲出去。
  吴王又问:“如果是我们把敌人围在死地呢?”
  孙子答:“那就别围死了,给他开一条生路,让他跑。人一旦有了生路,就不想死,战斗意志就弱了,一心想逃亡求生。这时候,在他逃跑的路上埋伏精骑,一路追杀,不仅更能保证全胜,而且保证我军不受损失。”
  可见,真正的死地,不是疾战就一定能存。死地就是基本都会死,生的希望已经没有了,这时的战斗不是为了求生,只求死得有价值。
  我们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但这句不是教人们求生的办法,是教人们接受死亡!韩信背水一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吗?不是,他还有两千人在后面策应,他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根本就是假的。
  人们都喜欢夸大,喜欢添油加醋,就连正史里也有不少戏剧性的故事。所以才有韩信背水一战,有项羽破釜沉舟,但这种冒险不是用来学习的,现实是:进入死地的都死了,所以才叫死地。
  李世民一生胜仗无数,在高句丽战绩辉煌,可最后还是选择撤退,正是因为他理智。高句丽国土多是山地,宜守不宜攻。如果高句丽军利用地势拖延唐军,等到冬季到来后,唐军不适应北方严寒的天气,远征在外,后勤运输又不容易,那时高句丽就会成为死地。所以我们学习死地,重点不是学习在死地怎么作战,而是学习怎么不被逼入死地。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等到问题来了才想办法解决,最好的办法是,仔细、谨慎,不要心存侥幸,努力把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二单元 指挥的艺术
  军队,组织起来才是军队,如果没有组织,一百万人也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历史上所有的以少胜多,都是人数多的一方组织动员能力差,或指挥系统被打乱了。
  5 打乱敌人的组织
  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注释
  1 贵贱:高贵与卑微的人,文中指军官和士兵。
  2 所爱:文中指敌方的有利条件。
  译文
  古时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能让敌军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应,上下不能收容,士卒散乱不能集合起来,不能形成整齐的阵列。能够造成有利于我军的局面,就行动;不能造成有利于我军的局面,就停止。试问:“如果敌军不乱,而且人数众多、阵形整齐地向我进攻,怎么办呢?”答案是:“先夺取敌人的有利条件,敌人就会(被迫)听从我们(的摆布)了。”
  历史故事
  富平之战
  富平之战是南宋和金国为争夺川陕地区而爆发的拉锯战。
  宋军统帅认为己方兵多势众,就有了轻敌之心,决定致书金军,约好具体日期再战。金军统帅故意示弱,拖延时间,以便寻找制胜之机。大将完颜娄室亲自登山观察宋军阵势,他发现宋军虽然兵力占优,却军容松懈,破绽很多。于是到了约战的日子,金兵拒不出战,使宋军更加骄傲轻敌。
  等到金军进攻时,它一方面发动试探性进攻,另一方面派出三千精骑突袭宋军营地外围的百姓。百姓逃入宋营求救,导致宋军惊乱,金军趁机发起进攻。宋军失去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结果在金军的合力猛攻下大溃而逃。
  完颜娄室
  金朝名将和开国功臣。完颜娄室是女真族完颜部人,他少年从军,二十几岁就成为部族族长。他追随金朝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大破辽军、生擒辽皇帝,还战胜西夏、北宋和侵入女真边境的高丽军,所向无敌。
  华杉详解
  孙子在这句中,总结了古代善于用兵的人的指挥技术,一共有五条。
  1.让敌军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埋伏奇兵,冲散、掩杀敌军,让对方首尾不能相应。
  2.使敌军主力和小部队不能相互依靠。
  3.使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应,上下不能收容,散乱、仓皇,都找不到组织了。
  4.使士卒散乱不能集合起来,或者集合起来也不能形成整齐的阵列。
  5.能够造成有利于我军的局面,就行动;不能造成有利于我军的局面,就停止。
  最后,孙子又提出一点:如果敌军不乱,而且人数众多、阵形整齐地向我进攻,怎么办呢?
  答:那就先夺其所爱。
  什么是敌人的所爱?敌人“爱”的,一是有利地形,二是粮食。把这两样给他夺了,他就慌了、乱了,就没法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冲杀了。前文讲的李世民破窦建德的战例,就是三千五百人先夺了虎牢关,把窦建德十万大军挡在关外。然后又寻机灭了窦建德的运粮部队,夺了粮食,窦建德自然就乱了。然而宋军正好相反,他们像窦建德一样,先是自持兵多,轻视敌人;又数次约战不成,军纪散乱;最后被敌人计策打乱了组织,各自为战,以致号称四十万大军,却败在数万金兵之手。
  可见,指挥作战的艺术,就是打乱敌人的组织。因为有组织的才叫军队,如果没有组织,一百万人也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历史上所有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是因为人数多的一方组织动员能力差,或指挥系统被打乱了。
  组织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运动会的入场仪式中,每个班级都要排成队列入场,如何排列整齐呢?肯定是后面的对着前面,前面的对着排头,排头跟着旗手的节奏,全班一心,宛如一个人,才能走出整齐的阵队。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名家注解
  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杜牧注:“多设变诈,以乱敌人,或冲前掩后,或惊东击西,或立伪形,或张奇势,我则无形以合战,敌则必备而众分。使其意慑离散,上下惊扰,不能合和,不得齐集。此善用兵也。”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曹操注:“暴之使离,乱之使不齐,动兵而战。”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张预注:“敌所爱者,便地与粮食耳,我先夺之,则无不从我之计。”
  6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原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注释
  1 不虞:没有料到。
  2 为客:侵入别国作战。
  3 主人:被进攻的国家和军队。
  4 死且不北:士兵拼死作战,不敢败北。
  5 禁祥去疑:禁迷信,去疑惑。
  6 诸、刿: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勇士专诸和鲁国的武士曹刿。
  译文
  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凡是进入敌国作战之道:是深入敌境时军心专一,使敌军无法抵抗我方;在富饶地区夺取粮秣,使全军得到充足的给养;注意保养士卒的体力,勿使其疲劳,提高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用兵设谋,让敌人无法揣测(我方的企图)。把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士兵只能拼死,不能败退,既然都敢于拼死,那就会尽力作战。士卒越深入敌境,越不会恐惧,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方,就会牢固,深入敌国,行动就不敢散漫,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就会死战。这样的军队,不用整顿,都懂得戒备;不要鼓励,都懂得出力;不要约束,都能亲密团结;不用三令五申,都会遵守纪律。禁止迷信,消除部队的疑虑,即使战死也不退避。我军士卒没有很多的财物,不是他们不爱财物;士卒不怕牺牲生命,不是他们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下达的时候,坐着的士兵们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但当你)把他们投到除了向前拼命以外无路可走的地方,他们就个个都像专诸和曹刿一样勇敢。
  历史故事
  苻坚治国
  前秦是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政权之一,而苻坚就是前秦的君主。
  苻坚即位前,前秦由于内乱一片混乱。继位后,苻坚首先平定了内乱,然后重用汉族出身的王猛、薛赞等一批名臣,整顿吏治,推行儒学,提高官吏们的文化水平。苻坚对生活在前秦境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十分包容,在各族中享有很高声望。
  为了扭转前秦财力匮乏、民生凋敝的问题,苻坚还一直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有一年,前秦大旱,苻坚就下令减少自己的膳食,宫中女眷改穿布衣,文武百官减少俸禄,以示与百姓同甘共苦。他还下令开放山林、湖泊、河流等资源让百姓享用,并减免赋税、停止一切军事……十年之后,前秦国力和军力蒸蒸日上,为苻坚积攒了开疆扩土的条件。
  当时,与前秦同样位于北方的割据政权前燕,遭到东晋讨伐。前燕向苻坚求援,苻坚就派出援军,与前燕吴王慕容垂大破晋军。但是战后,慕容垂不仅没得到嘉奖,还被前燕朝廷排挤。他一气之下投奔了苻坚,苻坚大喜过望,以礼相待。不久后,他就以前燕违背救援时的割地诺言为理由,带兵攻打前燕,正式开启了统一北方的征途。
  苻坚
  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国君。苻坚继位前期励精图治,使前秦国力强盛,并逐步消灭北方各国,统一了北方。但在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大败后,国内各族相继反叛,前秦四分五裂,苻坚也被部将所杀。
  华杉详解
  人们看战争,往往关注的都是战斗本身。其实战斗本身,只是战争的一部分,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前文孙子说“先胜而后战”,就是等到开始战斗的时候,早就胜败已分,而战前我们要具备什么条件,要等到敌军的什么条件出现再发动,这才是战争的秘密所在。
  在王翦灭楚的故事里,王翦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王翦率六十万秦军到了楚国,安营扎寨,深沟高垒,养精蓄锐,每日只是在军营里开运动会,让士兵们投石为戏。这一养,就是一年!楚人严阵以待了一年,姿势都僵了,开始活动活动,移动军队。楚军一移动,王翦即刻挥师决战掩杀,一战而定,楚国灭亡。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般用来告诫士卒,国家养你,你要到战场上报效祖国。不过这话原意并非讲这个,它的原文是《南史·陈暄传》的“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这是讲养兵,不是讲用兵。
  所以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养兵要“千日”,对军队要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我不用,军队气力都在;但一用,气力就用掉了。
  二是用兵一时。因为一用气力就没有,所以一定要等到关键时刻,敌人有不及、不虞、不戒的时候,迅雷不及掩耳地一把用出去,才能制胜。就像两个人用拳头决斗,我拳头没打出去,气力都在。一旦打出去,没打着对方,又没收回来,这时候我几乎是不设防的状态,对方一抓住这机会,我就完了。
  第三层意思,就是防备一刻不能松懈。“用兵一时”的时候一松懈,还是会被敌人打败。
  所以拳头的力量在于没打出去的时候,打出去就得有结果。苻坚让前秦休养生息十年,兵士们偃甲息兵,等十年后前秦国力恢复,军力自然也随国力而上。因此,在淝水之战战败前,前秦军队所到之处,无不降服。
  另一个例子是曾国藩带湘军。湘军在晚清时期的军事活动上,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曾国藩带兵没有什么奇谋巧计,就是扎扎实实,步步为营。曾国藩的日记里记道:当士兵旷日持久驻营围敌,他关注的不是战事,而是肉食够不够,蔬菜有没有,最后下令,每一营,一定要种菜养猪。自己有了新鲜蔬菜肉食,搞好生活,又能勤劳动,以养精蓄锐。
  此外,想要在“用兵一时”时打赢,还需要士兵悍不畏死。于是孙子讲了本篇的后半段话:把士兵们陷于危亡之地,人人持有必死之志,他就不怕敌人了。因为最可怕的不就是死吗,以拼死的意志作战,焉有不得胜的道理。
  孙子还举了两个敢于拼死的例子——专诸和曹刿。曹刿就是前文里,让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他曾跟随鲁庄公与齐桓公在东阿相会,用匕首挟持齐桓公,定下盟约,收复失地。
  专诸呢,他是吴国人。他受吴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的命令去刺杀吴王僚。公子光请吴王僚来家吃饭,专诸去上菜,上一条鱼,匕首藏在鱼肚子里面。当专诸从鱼肚子里抽出匕首刺向吴王僚的时候,吴王僚卫士的长矛已刺进他的背部,但他还是拼尽最后一口气,把吴王僚刺死了。
  现在,我们是不用“养兵”了,但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养”自己。平时养精蓄锐,积攒实力。等到上了人生的“战场”,厚积薄发,一举夺魁。
  名家注解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杜牧注:“言大凡为攻伐之道,若深入敌人之境,士卒有必死之志,其心专一,主人不能胜我也。克者,胜也。”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曹操注:“养士并气,运兵为不可测度之计。”
  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杜牧注:“不得已者,皆疑陷在死地,必不生,以死救死,尽不得已也,则人皆悉力而斗也。”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张预注:“同舟而济,则吴越何患乎异心也。”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
  曹操注:“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已也。”
  7 把所有人绑上战车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注释
  1 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
  2 方马埋轮:方马,拴住马。埋轮,把车轮埋起来。
  3 刚柔:强的士兵和弱的士兵。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一样。率然是常山上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中间,首尾一起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与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如遇大风,他们也能互相救援就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因此,想用系住马匹、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队,那是靠不住的。要使全军齐心奋勇,在于将领指挥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各尽其力,在于恰当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手作战如同一人,这是使它不得不这样。
  历史故事
  吴越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世代交战,两国是敌国、仇国。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互相敌视,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可就在船到江心时,天气突变,风雨大作,渡船随时有颠覆的危险,必须尽快把帆降下来,才能保住渡船。这时,无论是船上的吴国人还是越国人,大家都争先恐后往桅杆上冲,同心协力,降下了船帆。
  吴国
  吴国是春秋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诸侯国。在春秋前期,吴国因地处蛮夷地区,并不起眼。直到吴王阖闾、夫差时代,吴国先后打败楚国、越国,达到鼎盛。随后,吴国开始争霸中原,成为春秋中后期的强国之一。
  华杉详解
  前文讲李世民三千五百人破窦建德十万大军的战例。三千五百人怎么用呢?三千人守着虎牢关,那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人攻不进来。李世民带五百最强的出关挑战,让程咬金和秦叔宝率领,在路旁埋伏。然后他又挑了这五百强里最强的六个人——其中两个超级牛人是他本人和尉迟敬德,去挑战。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有我这张弓和你那把长矛,千军万马也近不了我们身!”他二人带四个骑兵,就直挑窦建德大营,引了几千敌军到伏击地点,打了一个大胜仗。这个胜仗让守关的三千人士气大振。
  这就叫“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手作战,团结如一人。因为他能让人人都势不得已,只能听他的,除此无路可走,都被他绑在了战车上。这和前文《势篇》说的“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是一个道理,掌握军政之道的人,指挥多少人,都和一个人一样自如,同进同退,齐心协力。
  吴越同舟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大家都面对同一个困难,不合作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候,有没有仇还重要吗?当然是先活命再说。所以当两国人遇到暴风雨时,他们都能像左手救右手一样,协调地相互救援,那军队又何尝不能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把士兵跟将领的利益绑在一起,应该利用巧智,而不能用强迫的手段。否则,就会像《九变篇》里那些一味拼死的将领一样,自己死了,还要连累士兵一起死。所以“方马埋轮”不行,不能把马缚在拴马桩上,而应把前后左右的马都拴在一起,拴成方阵,不让它跑!
  生活中,有什么场合能用到这种把所有人都绑在一起的方法吗?当然有。小的方面,班里分小组比赛,一个组的同伴就成了同舟的“吴国人”和“越国人”,小组的利益是至上的。大的方面,我的班级跟别的班级比赛时,需要全班绑在一起,甚至我的学校和别的学校比赛时,还需要全校绑在一起。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团队绑在一起,同舟共济,才能顺利发展。
  名家注解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注:“方马,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巧。”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陈皞注:“政令严明,则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三军之士如一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张预注:“得地利,则柔弱之卒亦可以克敌,况刚强之兵乎?刚柔俱获其用者,地势使之然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李筌注:“理众如理寡也。”
  8 领导者应该镇静平和、不紧不慢
  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注释
  1 静以幽:冷静沉着、幽深莫测。
  2 正以治:严正,有条理。
  3 帅与之期:主帅向部下下达任务。
  译文
  将军的处事,要镇静以求深思,严正而有条理。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让别人无法识破机关;驻军经常变换地方,行军多绕弯路,让谁也不知道要去哪儿。将帅赋予军队任务,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士兵有进无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土,要像用弩机射出箭一样(使士兵一往无前)。烧掉船只,砸烂饭锅,像驱赶羊群一样,把士兵赶过去,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到底要到哪里去。聚三军之众,投放到危险的地方(使士兵得不得拼命作战),这就是将军的责任。
  历史故事
  谢安为将
  苻坚统一北方后,就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进攻东晋,想要统一天下。东晋的实力远弱于前秦,朝廷一片恐慌,最终由重臣谢安担下了抵御前秦的任务。
  谢安推荐自己的侄子谢石、谢玄等人担任军队将领。但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谢玄心里没底,多次向谢安讨教仗怎么打,谢安却避而不答,还有兴致游山玩水。
  后来,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当捷报报到谢安处时,他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就随手放在一边,客人问他战果如何,他只淡淡地说:“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直到客人告辞以后,谢安才抑制不住兴奋,舞跃入室,把木屐都撞坏了。
  谢安
  东晋政治家、名士。谢安出身豪族,曾一度隐居,屡次拒绝朝廷的征召。淝水之战时,谢安临危受命,任总指挥,为东晋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他性格温和,被后世赞为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华杉详解
  这一段话,是讲为将者的责任。首先,领导者不要风风火火,咋咋呼呼。要镇静平和、不紧不慢,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要有条有理、举止适度,一切尽在掌握。
  其次,要保密。不能让士卒知道作战意图,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不知道整体的作战意图和计划。
  领导者要镇静,是因为如果动作太多,想法太多,就会东抓西抓,却空劳一场,什么也没抓住。静下来认真思考,踏实积累,让成果从静中来——这是兵家的思想,也是佛家的思想;是军事思想,也是人生智慧。有人说,太忙的人不会成功,于是我们看到谢安在前秦大军来临时,在以少胜多的大胜之前,都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部下们看了,就很安心,觉得将领这么镇静,肯定有必胜的把握。
  另外,领导者想管住别人,对别人有很多的规矩和要求,就要正人先正己,用自己的正带来整支军队的正。儒家说:“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兵家也有正身以齐军的道理。《谋攻篇》里讲“将道”时,就举过曾国藩的例子。曾国藩的将道突出一个“廉”字,若将领在银钱上特别清楚、廉洁,再能奖惩分明,还能让大家都得点儿好处,士兵就个个都愿意跟他作战。
  领导者要保密,就要“愚士卒之耳目”,这不是愚民,而是军事保密的需要。因为领导者的责任是让大家满怀信心地跟他干,不是让士兵跟他一起操心。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为将者掌握全局。为此,就需要变来变去,让谁也不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么。因为军队里不只有我的士兵,还有敌军间谍,以及自己不小心泄密的人。所以,就要打乱一切看起来有规律可循的东西,不让任何人推测我的下一步行动。
  也许有人会奇怪,如果将领反复无常,士兵怎么敢听他的呢?这就需要耍些手段,比如唐朝名将裴行俭有一个故事。他刚让大家扎好营盘,突然下令移营到山上重新扎营。大家都非常不情愿,十分不满,结果到了晚上,突然下大暴雨,先前扎营的地方都被淹了,水深丈余。大家都惊叹,问裴行俭怎么知道要下雨呢?裴行俭说:“以后我叫你们干啥就干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裴行俭的小花招。他忽然改变命令,又啥也不说,那如果没下雨,没人会猜到这和他的命令有关系,无损他的威信;如果下雨了,属下就会觉得他料事如神,他的威信更高了。
  所以主帅交给部属任务,就像派他登上楼,然后抽掉梯子,让他只能上,不能退。主帅率领军队深入敌境,就把船烧了,把饭锅砸了,让士兵不知道他打的啥主意,只能拼命跟着走,就像被驱使的牛羊一样。
  只不过,将领把士兵投入只可进不可退的险境,也要有本事把士兵活着带回来。用曾国藩的话说,你带士兵出来,当他战后回到家、回到父母兄弟身边时,还是一个朴实的只是更成熟的青年,而不是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的人。
  这就是仁者、儒将,是将军的责任。
  我们以后若是有机会带领同学们做事,不妨试试做一名深通《孙子兵法》的将领。一、遇事镇静,以身作则;二、用一点儿聪明的办法,让大家充分信任我。如果我们能做到,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技巧能派上很大的用场。
  名家注解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杜牧注:“清净简易,幽深难测,平正无偏,故能致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曹操注:“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张预注:“前所行之事,旧所发之谋,皆变易之,使人不可知也。”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李筌注:“还师者,皆焚舟梁,坚其志,既不知其谋,又无返顾之心,是以如驱羊也。”
  9 驾驭士气,用心理决定战斗意志
  原文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注释
  1 使之属:使队伍相连相属。
  2 固其结:加强与诸侯结盟。
  3 进其涂:迅速通过。
  译文
  进入各种不同地区的机变,能屈能伸地应对形势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员心理的掌握,都是为将者不得不研究的。
  深入敌国作战的规律是:进入敌境越深,士卒就越专心一致,进入得浅,士卒就容易逃散。离开本国越境出兵的,是进入了“绝地”;四面通达的,是“衢地”;深入敌境的,叫“重地”;入境未深的,叫“轻地”;背负坚固城池、前面进路狭窄的,叫“围地”;走投无路的,叫“死地”。因此,在“散地”,要使军队专心一致;在“轻地”,就要使部队相连接;遇“争地”,就要迅速前进到敌方后面;遇“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在“重地”,就要保证军队粮食充足;在“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上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
  历史故事
  班超降鄯善
  班超出使西域,到了鄯善后,受到鄯善王的热情招待。但不久后,鄯善王忽然变得很冷淡,班超打听后,知道是匈奴使者来了,鄯善很可能与匈奴结盟,对他们不利。
  班超把使团的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把匈奴使者全杀了,鄯善王交代不了,就只能跟汉朝结盟。在他的激情发言下,大伙都鼓起勇气,表示愿意跟随他。于是使团乘夜突袭,消灭匈奴使者,并带着匈奴人的头颅去见鄯善王。鄯善王果然吓破了胆,把儿子送到汉朝做人质,和汉朝交好。
  班超
  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出身于一个史学家庭。最初,他以抄写官府文书为业,后来投笔从戎,并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间,班超收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归汉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杉详解
  第一句,孙子是总结“九地”,为后文铺垫。并且,这里还多出一个“绝地”,就是刚刚越境进入敌国,已经不是散地了,但还没到轻地。
  这些不同的地势,分别怎么应对呢?
  1.到了散地,让大家万众一心,一心一意在城中固守。如果出城作战,有人就想借机逃跑回家。所以前文说“散地则无战”,宜守不宜战。
  2.进入轻地,让部伍营垒紧密相连,一来防止敌人来攻,可以相互救助;二来也可防止士卒逃跑。
  3.“争地,吾将趋其后”这句有点儿麻烦,因为各家注解都不太一样。
  曹操和孙子说得一样,等于没解释。这“后”是什么“后”,是抄到敌人后面?杜牧认为“后”是落后,如果我们已经落后,当急行军去争。
  陈皞认为杜牧说得不对,他说,如果敌人已经占据地利,我再去争,不是大概率会输吗?所以他认为“后”是后路:若地利在前,我们先分精锐去占了,如果敌人来争,我们再大部队抄他后路。
  杜佑又有不同看法:争地的性质就是先据者胜,不得者败,所以不存在争到之后再抄敌人后路的问题。不过他说“故从其后,使相及也”,又不明白了。是要后面的部队跟上,前后相及,不要掉队?张预强化了杜佑的观点,说这个“后”,不是敌后,是自己的“后”。不要先头部队到了,后面的还没跟上,所以后军也要疾进,首尾一起到。
  估计孙子没那么复杂的意思。总结一下,我们想得简单点、直接点,这句的意思就是:对于争地,我们当疾进,抄到敌人后面,抢先到达。
  4.在交地,就要紧守壁垒,断其通道。因为敌人四面都可能来,我们就要修筑工事,深沟高垒,严密把守。
  5.在衢地,要结交诸侯,使之牢固,不要让敌人抢先和邻国结盟,也不可让他破坏了我们的盟约。
  6.重地的关键是给养,是粮草,是物资。因为我们深入敌境,后勤跟不上,就要“因粮于敌”,就地解决给养和物资。
  7.到了圮地,山林、险阻、沼泽,就要快速通过。
  8.进入围地,被人包围了,自己把那缺口堵上。
  这句需要多解释一下。就一个缺口能出去,为什么还要自己堵上呢?前文说过“围师必阙”,敌人包围我们后,留个缺口给我们,就是让我们的士兵没有死战的意志,往敌人安排好的路上跑。我们一跑,他就围追堵截,最后把我们歼灭。所以咱们自己堵上缺口,告诉士卒我们无路可逃了,只能对着敌人冲杀,这样反而可能击垮敌人。而且那缺口是敌人故意留的,伏兵全在那里。我把缺口堵死了,他就不知道我从哪个方向突围了。
  北齐神武帝高欢在河北起兵的时候,曾经与尔朱氏的四将联军在邺南会战。当时尔朱兆等人兵强马壮,号称二十万大军,将高欢包围在南陵山,围而不合,留一条生路给高欢跑,准备歼灭他。高欢把牛驴集中起来,全拴在一起,把那路口堵死了,让大家看见无路可逃。于是将士死战,四面奋击,大破尔朱氏。
  9.到了死地,就要向大家展示必死的决心。
  以上方法,表面看是讲地势,内在还是“人情”——就是强调治气。掌握心理人情,才能驾驭士气,不仅驾驭我军的士气,而且能驾驭敌军的士气。关于人情兵法,前文治气的战例里都有,就是注意士卒的心理,心理决定士气,士气决定战斗力。班超要在千里之外的他国首都,只凭三十六人干杀匈奴使者的大事,他有这个胆,其他人有没有呢?一般来说,没有。于是他就直接把大家投入到危机境地,逼着其他人“治气”。
  所以读古书或者读所有书,都有一个经验,就是理解它思想的原意,别纠结字面的原意。孙子的思想在他的上下文里,纠结争论某一句话、某几个字的意思,意义不大。另外,曾国藩还说过,读书是每日坚持,只读一页一行都行,只要每日都读,精进就快。最怕鼓起劲来就大干一场,三分钟热度后又撂下不管,那就很难完成,所以日拱一卒是完成任何工作、实现任何目标、理想的关键。成功都靠每天的积累,不靠一时的热情,因为热情没有那么多。
  名家注解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
  梅尧臣注:“进不及轻,退不及散,在二地之间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
  杜牧注:“守则志一,战则易散。”
  争地,吾将趋其后
  杜佑注:“利地在前,当进其后。争地,先据者胜,不得者负。故从其后,使相及也。”
  衢地,吾将固其结
  张预注:“财币以利之,盟誓以要之,坚固不渝,则必为我助。”
  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张预注:“焚辎重,弃粮食,塞井夷灶,示以无活,励之使死战也。”
  10 打铁关键是自身硬
  原文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注释
  1 本段与《军争篇》内段落重复,有认为是原文错误,曹操认为是有意重复。
  2 四五者,不知一:四加五为九,文中指以上所说几件大事,一件不知道都不行。
  3 信己之私:信通“伸”,施展。施展自己的力量。
  4 其国可隳:隳同“毁”。可摧毁敌国。
  译文
  士兵的心理,被包围就会抵抗,迫不得已就会奋勇战斗,陷于危急的境地,就会听从指挥。不知道其他国家的计谋,就不能设计外交政策;不知道山林、险阻、沼泽的地形,就不能行军;不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以上这几方面,有一条不知道的,就不是“霸王之兵”。以霸、王之兵去征伐大国,能使敌国民众与军队无法充分动员集结;威力加之于敌国,则他国不能与敌国结交。因此不必争着同哪一国结交,也不必培养哪一国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意图,兵威加之于敌国,就可以拔取它的城池,毁灭它的国都。
  历史故事
  网开三面
  商汤在郊外看见一个猎人张网捕鸟,四面张网,念念有词:“天上掉下来的,地下冒出来的,四面八方飞来的,全部入我的网!”
  商汤让猎人撤掉三面网,还教他一个新歌诀:“昔蛛罞(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这个事情传开去,其他国家人民听到了,说:“汤的德行已经及于禽兽了,何况人乎?”于是四十国归附了他。
  商汤
  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是夏朝时的商国国君。夏朝自孔甲继位后,国力日衰,而商国渐渐发展为夏朝最大的诸侯国。夏桀在位时昏庸无道,商汤于是带领各方诸侯,于鸣条之野打败夏军,建立商朝。
  华杉详解
  在兵法和治国类的文中,经常出现两个词:王道、霸道。这两种道是什么,孙子这里就有了一些解释。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这里的“霸王之兵”,不是霸王的兵,是霸的兵和王的兵。“霸”,是称霸诸侯;“王”,是号令天下。两种道的地位、境界、层次不一样,王道要高于霸道。“霸”只是大家都怕他,服他,听他的,是老大的位置;“王”是天下共奉之主,是君王,是父亲的位置。
  以霸、王之兵,去征伐他国,就兵力强盛,排山倒海,威震天下。旁国人人只求自保,谁也不敢得罪我,也没人敢和我的敌国结交。于是“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因为我的智谋威力强大有余,各国主动依附于我,哪还需要我花那么多心思结交他们呢?
  比如晋楚争郑,晋国战胜,则郑国附晋;楚国战胜,则郑国叛晋附楚。大国赢了,小国就依附它,则大国更强,霸道就是这样形成的。
  王道比霸道再更上一层,它的志向不仅是“攻城必拔,伐国必隳”。替《孙子兵法》注解的陈皞说:“智力既全,威权在我,但自养士卒,为不可胜之谋,天下诸侯无权可事也。仁义智谋,己之私有,用以济众,故曰:伸私,威震天下,德光四海,恩沾品物,信及豚鱼,百姓归心,无思不服。故攻城必拔,伐国必隳也”。
  他的意思是,智力威权都在我这儿,我靠自己的实力和不可战胜的军队,天下诸侯都没有什么权谋机变可用了,只能乖乖听我的,这样就能伸展我的私心。我的私心是什么?就是仁义智谋,匡济天下。不仅泽被天下人,而且及于万物,则百姓归心,没有一个不服的。
  这说的就是王道了:不仅施于人民,而且施于天下万物。比如商汤网开三面,对动物尚且如此仁慈,何况对人呢?所以四面织网的,未必能抓到鸟,汤只留一面网,却网了四十国。他网的可不是鸟,是人心呀!
  关于商汤,还有一个故事,说商汤盖房子,工地上挖到一具死人的骸骨。众人准备当垃圾扔了,商汤却说:“这是我们的同胞哇!”就把这具无名尸骸很有尊严地葬了。于是天下人又传说:汤的德行已经及于死人了,何况活人乎?结果百姓归心,无思不服。
  无思不服之后,是什么呢?是商汤开始征伐天下的时候,他往东打,西边的人民就不愿意了:汤怎么往东打呀,怎么不打我们呀,我们希望他来统治呀!他往西打,东边的人又不愿意了:我们这边还没打完呢!怎么又往西边去了。他就这么统一了天下。
  所以说,王霸之道的关键是自身硬。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领先,就可以行王道于天下,不需要去巴结谁,也不用和谁钩心斗角,别人自然会臣服于我。拿我们个人来说,王霸之道就是增强我们个人的实力,从自身寻找可以变好的地方,这样的强才是牢固的强。不能自己不做,就指望靠父母、老师或别人的帮助,因为优秀的人永远不是别人帮出来的。
  名家注解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曹操注:“谓九地之利害。或曰:上四五事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梅尧臣注:“伐大国,能分其众,则权力有余也;权力有余,则威加敌;威加敌,则旁国惧,旁国惧,则敌交不得合也。”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贾林注:“诸侯既惧,不得附众,不敢合从,我之智谋威力有余,诸侯自归,何用养交也?”
  11 不疑不惧,才能胜利
  原文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注释
  1 犯:驱使,指挥。
  译文
  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之众,如同使唤一个人一样。驱使士卒执行任务,不必告诉他们意图;只叫他们去争利,不必告诉他们有什么危害。
  历史故事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
  唐玄宗在位时,吐蕃长期跟唐军互相较量,葱岭就是它们争夺的重点之一。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小勃律和大勃律,控制这两国,吐蕃就能控制西北各国。于是唐玄宗派大将高仙芝征讨小勃律。
  小勃律地势险峻,要攻打它,必须穿过坦驹岭。那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他道路。
  高仙芝担心士兵畏惧险途,就偷偷派一小队骑兵,装成当地的胡人来迎接大部队。高仙芝假装很高兴,兵士见到有当地人带路,也不害怕了。唐军得以迅速下岭,向小勃律前进。
  高仙芝
  唐朝中期名将。高仙芝长期在安西四镇节度使手下任将领,后来受到大将夫蒙灵察赏识,被提拔重用,并因此被唐玄宗派遣征讨小勃律。此战之后,唐军声威大震,高仙芝自己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华杉详解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即攻城拔寨的时候,就要超越法定的奖赏。战争是非常时期,要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为了胜利,平时的一些规矩就不遵守了,可以有临时的、特殊的规矩。
  “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就是前文多次说过的“治众如治寡,用众如用寡”。
  这两条都很好理解,下面我们主要解释“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这一条,其实跟前文“将领可适当反复无常,让士兵猜不透自己想法”的意思有些类似,是换了个角度阐述同样的思想——只管叫士卒去执行任务,不要说明为什么;只告诉士兵们有利可图,不要告诉他们有危险。这也是将领治气的一个小花招。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不告诉士兵任务的目的,是因为知道的人多了,就容易泄密,被人推测出我下一步要干什么。其次,告诉士卒为什么,他就要思考,要分析,就难免要怀疑,他就不能坚定踏实地跟我干。
  裴行俭让士兵临时换营地的例子里,裴行俭没说任何理由,士卒们十分不愿意。后来晚上下了大暴雨,把之前扎营的地方全淹没了,大家就对裴将军十分崇拜!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裴行俭下命令的时候,说:“晚上可能要下大暴雨,我们赶紧迁到高处吧。”那士兵们就要议论了,有人说会下雨,有人说不会下雨。若不会下雨,就该休息,不该折腾。然后,晚上下雨了,裴将军就是英明的;如果不巧没下雨,裴将军下次要指挥人就难了。所以他干脆不告诉大家原因,就显得他很高深莫测,总有他的道理,士兵们只要听指挥就行了。
  因此,为将者要让士兵们对他深信不疑,但“深信”有一个加深信任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长。最好的方式,是不给士兵信不信的机会,直接让他们“不疑”就好了。
  只告诉士兵多利,不告诉他们有危险,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人心都是趋利避害的,为将者要让大家见利而亡命,不能见害而疑惧不敢进。高仙芝如果不找几个人假装来迎接大军,哪个士兵愿意第一个走险峻的冰川,当那个可能掉下去的倒霉鬼呢?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说这个:不要跟大家一起分析,越分析主意越多,顾虑越多,就扯不清了。我们想一想,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是挺常见的。我和伙伴们商量去哪儿玩,但是无论选择哪儿,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态度强硬的人站出来,去掉讨论过程,直接决定结果。不过,因为我们和同伴是平等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所以不能像高将军或裴将军那样,用命令的方式。如果商量时,大家能相互包容,那就更好了。
  名家注解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贾林注:“欲拔城、隳国之时,故悬法外之赏罚,行政外之威令,故不守常法、常政,故曰:无法、无政。”
  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曹操注:“犯,用也。言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张预注:“任用之于战斗,勿论之以权谋,人知谋则疑也。”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张预注:“人情见利则进,知害则避,故勿告以害也。”
  12 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注释
  1 众陷于害:兵众陷于危险。
  译文
  把军队投放在亡地上,然后才能保存;把军队投放在死地上,然后才能得生。使士兵陷入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操纵胜败。
  历史故事
  涡阳之战
  陈庆之是南朝梁国名将,人称战神。他的战绩辉煌到令人难以置信。
  有一年,陈庆之率军攻打涡阳城,这是北魏的一座城池。梁军与北魏军队相持,从春天一直打到冬天,打了数十百战,双方士兵都很劳苦。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支北魏援军慢慢地进入了梁军的后方。梁军的将领们害怕腹背受敌,都想撤退。陈庆之却说:“咱们打了一年仗,钱粮靡费巨大,但大家却没有战心,都想退缩。敌人来包围我们,那太好了!我看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等他们把我们都包围死了,大家就死战了,那才是胜利之时!”
  果然,魏军筑了十三座营盘来包围梁军。陈庆之率众夜袭,消灭了魏军的四座营盘,涡阳守将投降。这之后,陈庆之又挑选了几十个俘虏放回北魏军营,传递北魏军败讯。陈庆之率军尾随在这些降卒身后,乘势攻击,余下九营全溃,北魏军全军覆没。
  陈庆之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出身寒门,但志向远大,常想为国效力。他中年开始领兵,在与北魏以及其后的东魏较量中,屡立战功。陈庆之用兵灵活、注重士气,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儒将。
  华杉详解
  讲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例,当然又要说到韩信的背水一战。不过前文已经说过,韩信把士兵们投到死地之前,已经另有安排,还有两千奇兵在外面。所以士兵们在死地,韩信却明白外面还有一个活路。这个“死”不是必死,只是制造一种生死存亡的气氛,否则士兵就不能专心致志、死心塌地地拼命作战,因为他还有别的选择。只有把他们投放到亡地、死地、绝境,才能爆发出他们的强大意志,打败敌人。
  再来看陈庆之的涡阳之战,严格来说也不是真的“死地”,而是“围地”。前文讲高欢突围时,敌人故意给他留了口子,他反而把口子堵死了,以此激发士兵斗志。所以陈庆之久战不胜,也就不怕敌人来包自己饺子,因为他认为只有被包围了,将士们才会拼死一战。
  我们在前文曾多次讲到“死地”,说进了死地就是必败必死,所以才叫“死地”。但前文也讲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要把士兵“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这两者乍一看好像是矛盾的,而掌握其中细微的差别,能将计就计,灵活运用,就是智将、名将和庸将的区别。再想一想我们,如果能时刻保持一些紧张、紧迫感,不把问题拖延到束手无策、来不及的“死地”,相信很多问题就不再是无解的难题了。
  名家注解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曹操注:“必殊死战,在亡地无败者。孙膑曰:兵恐不投之死地也。未险难地,则士卒心不专。既陷难地,然后胜败在人为之耳。”
  13 对敌人“百依百顺”
  原文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注释
  1 详:详同“佯”。假装。
  2 并敌一向:集中兵力攻其一点。
  3 夷关折符:夷关,封锁关卡。折符,废通行证。
  4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厉,严厉、严格认真。诛,商议决定。在宗庙里秘密、认真地谋划开战后的大事。
  译文
  所以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意图,集中兵力攻向敌人一点,长驱千里,擒敌杀将,这就是所谓巧妙能成大事。当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在庙堂上秘密、认真地谋划这件大事。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就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要地,而不要同敌人约期交战。实施计划时,要随着敌情的变化(不断加以改变),来决定军事行动。所以,战争开始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不露声色),使敌人放松戒备;战争展开之后,要动如脱兔(一样突然),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历史故事
  冒顿灭东胡
  冒顿弑父篡位后,东胡见他刚刚继位,认为他软弱可欺,就派使者来说:“你父亲的千里马不错,能不能送给我们?”朝臣们都说东胡无礼。冒顿却说:“一匹马而已,怎么不能给友邦呢?”很爽快地给了。
  东胡第一次得逞后,又派了使者,说冒顿后宫美女那么多,分一个给我们吧。大臣们更愤怒了,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主张发兵攻打东胡。冒顿却说:“一个女人而已,怎么不能给兄弟呢?”又爽快答应了。
  就这样,不仅东胡认为冒顿好欺负,连冒顿自己的臣子都觉得他没出息。过了一阵子,东胡又来使者,说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块千里荒地,是无主之地,划界归我们东胡吧。
  冒顿召集朝臣会议。一些大臣心想,他连自己的女人都可以送人,一块荒地算什么,肯定会答应嘛。于是大臣们就说“给”。没想到冒顿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能给人!”他杀了主张给地的大臣,立刻起兵,千里突袭东胡。东胡毫无防备,东胡王被杀,土地、人民、牛羊,全都归了冒顿。
  冒顿
  匈奴单于、军事家和军事统帅。冒顿雄才大略,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还带领匈奴征服西域诸国。当时汉朝初建,休养生息,没有实力与匈奴开战,冒顿最终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使匈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华杉详解
  前面讲了打仗的时候,将军应该如何指挥,应该如何鼓舞我方士兵的意志和斗志,下面就讲要怎么对付敌人了。
  1.“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
  这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我们要打敌人,又找不到他的空隙,那就把自己隐藏起来,敌人要做什么都顺着他,别惊动他。假如他强悍,我就示弱示怯,显得很害怕,让他逞强骄傲,等他懈怠,然后设埋伏打他。假如他想撤退回国,我就网开一面,让他退出,然后击其惰归,沿途蚕食。
  2.“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顺从敌人的意图,让敌人松懈了。然后呢,就悄悄集中兵力,朝着一个方向一举击之,就能长驱千里,擒敌杀将。冒顿前期对东胡恭敬顺从,看似毫无出息,但等到东胡真以为自己能为所欲为时,他却即刻起兵,千里突袭东胡,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见,想害一人其实很简单,就是顺着他,宠溺他,他自己就会变坏了。所以,历史上忠言逆耳,而奸臣对君主都是百依百顺。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有没有被父母亲人宠爱太过?要是我们出现了只喜欢听好话,受不了别人批评的迹象,可就得警惕了。
  3.“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这句是讲保密的。
  决定战争行动之后,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禁止两边百姓往来,也不许敌国使者进入。这样能防止军情泄露,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情况,而我们则在宗庙里秘密、认真地谋划军国大事。
  4.“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敌人一旦露出破绽,当急速乘隙而入。不过要注意,有时失败也在这里:敌人露出那“破绽”,可能正是诱我们亟入的假象。
  5.“先其所爱,微与之期。”
  “先其所爱”好理解,就是先占领敌人最心疼的战略要地,但“微与之期”这四个字怎么解,就有好几种看法了。
  杜牧解释“微”是潜,是不让人知道,比如微服私访,就是潜行的意思;“期”是期待的地方、期待的目标。所以“微与之期”,是秘密潜往我们期待的目标。
  陈皞、梅尧臣、王皙、张预四人的解释一样。他们说,“微”是把消息微微泄露给敌人。因为我们先占了要地,如果敌人不知道,就不会来。所以要把消息微微泄露给他,让他来,我们才能打他。
  但这四位加上曹操、杜牧,六个人的解释都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郭化若将军的注解就很简单:“微与之期”,就是不要和敌人约期会战。
  “微与”,就是“不应该这样”的意思。战争不是决斗,不要跟敌人约好时间地点按时打,而要随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样解释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6.“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墨”是规矩,所以有个词叫墨守成规。但“践”是什么意思,是要守规矩,还是不守规矩?
  按理应该是守规矩,实践、践行,都是照着规矩做的意思。可是古文“践”同“剪”,是灭除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不守规矩。
  杜牧、曹操说是守规矩,贾林说是不守规矩。郭化若将军注:“实施作战计划时,要灵活地随着敌情变化做相应修改,来决定军事行动。”所以,郭将军认为“践墨”是不守规矩。
  7.“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意思很简单:开始时像处女一样沉静柔弱,一旦敌人露出破绽,则动如脱兔,让敌人来不及抵抗。
  名家注解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
  曹操注:“详,愚也。或曰:彼欲进,设伏而退;彼欲去,开而击之。”
  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曹操注:“并兵向敌,虽千里而能擒其将也,是谓成事巧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
  曹操注:“谋定,则闭关以绝其符信,勿通其使。”
  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
  张预注:“兵者大事,不可轻议,当惕厉于庙堂之上,密治其事,贵谋不外泄也。”
  先其所爱
  杜牧注:“凡是敌人所爱惜依恃之所为军者,则先夺之也。”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贾林注:“践,除也;墨,绳墨也。随敌计以决战事,惟胜是利,不可守以绳墨而为焉。”
  《九地篇》全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