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
银子 更新:2021-09-06 16:07 字数:10431
第九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做家务
◣习太极拳
◣阅读
◣下围棋
◣去博物馆
◣旅行
◣学一门乐器
◣练书法
古语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意指利用其他更强大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达到目的。
以这样的哲思去考虑孩子的学业,就是让我们不要死盯在学业这一项内容上,还可考虑“曲线救国”的思路。凡事太过刻意,有时愿望反而不易实现。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旋开一个盒盖要用巧劲,而不是下死力或蛮力。
“学业”如果像是尚待成器的玉,我们可以考虑借助别的山上的好石头来辅助实现,本章讲的九大活动就是这样的石头。这些好“石头”可以选择性地采用,除了家务活动必备一处,其余各项可酌情考虑,或者父母也可以顺着以上思路,想出更多益于孩子的事情。
在重视常规教育的同时,不妨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以充分发挥他大脑的自动加工能力、培养重要的个人品质。
如果说教养孩子仅是想着让他学业提高,实在是太过小觑教养和大题小做学业了,我想根子上最重要的是——
有一天我们蓦然回首,猛然发现可爱的孩子已经成为一块上等“好玉”。
1.做家务
我在工作中经常听父母这样说:“只要孩子一心向学,我什么也不用他做。”这种想法很不明智,可惜这样的父母又太多了!希望孩子心无旁骛,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纯粹是自话自说。他们可不是学习的机器,会任你指定程序,我敢保证就算不干家务活,他们也会想或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对孩子别打得太多、骂得太多,同样也别为他们做得太多。
尽管我们已经步入机器工作的时代,但目光远大的父母还是应该要求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让孩子从小乐于与父母分担家务,要求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即便是富翁的孩子,也应被培养为干家务的能手。
勤劳的童年意味着他将拥有一个懂得努力奋斗的未来,儿童时代培养的勤劳习惯将是帮助他事业成功的一块“跳板”。
培养劳动习惯应遵循如下“原则”——
★目的明确。让孩子干点家务,重点不是为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甚至也不是让孩子学会一些实用本领或增强动手能力,重要的是通过做家务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自尊和独立自主能力——这些都是塑造健康人格所必需的保障。
★早早开始。刚刚学步的孩子都有帮助父母的愿望。两岁的幼儿会帮助爸爸取一些小东西,能干的还能为妈妈在洗衣时将脏衣服分门别类。
★要求不宜太高。当然,一般来说父母干活要比孩子省事省力。但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干活有点笨拙,就不耐烦地取而代之。这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不谈金钱。对孩子完成任务的最好报酬是赞许的微笑、拥抱和“谢谢”,或是当面表扬。相反用金钱作奖励或多或少会引导孩子“一切向钱看”,反而贬低了孩子参加劳动本来的价值。
★走出家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分配的家务活也应“与时俱进”。例如,为社区中的孤寡老人义务扫门前雪,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社会,并从中品尝到为别人服务的快乐,同时对进一步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和独立工作能力也大有裨益。
美国的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自上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了一项对儿童“马拉松”式的长期跟踪研究,他们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的成长过程做了认真的观察和详尽的记录。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有不少孩子出生于贫穷家庭或离异家庭。如今,这些孩子早已立业,其中大多已有了孙辈。
当专家将他们的童年和成年做对照和分析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当年不论智力高低、家庭贫富,那些从小就接受了“爱劳动”教育的“勤快人”,比起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骨头”,事业成功的比例要高出至少3倍!
研究组曾在被调查对象25岁、31岁、47岁、60岁时共四次跟他们见面。专家们对被调查对象当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与其童年时代的劳动习惯、体育运动水平、学习成绩、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记录做了对比,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童年时代是否养成了勤劳习惯竟然与成年后是否幸福、收入是否丰厚息息相关。
和童年最勤劳者相比,在童年时“四体不勤”者中,中年时“失业风险”平均要高15倍,被捕入狱者的比例要高9倍,罹患精神病者的比例要高8倍,英年早逝者的比例要高3倍,退休时财富总额只有对照组平均水平的25%,自感“幸福”者的比例则只有对照组的10%。
相对而言,被调查者童年时代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当时家庭的贫富状况对其是否顺利成才反倒不那么关键。
这并不足为怪——孩子通过做家务或社会服务不但培养了才干,而且从小就意识到了家庭内部的每个人都须对社会和他人负起一定的责任,于是他们普遍都会奋发向上;此外这种勤劳还可引发“良性循环”——正因他们勤快努力,他们容易得到大人的肯定,而肯定反过来又必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上进,直至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2.习太极拳
很多人在命运不济,体弱多病时,往往去求神拜佛或算卦算命。求上帝或神佛保佑是把命运交托出去,去接受“神秘力量”的控制。如果一个自己不努力的人,只要佛前一拜就能万事无忧,那对于努力生活的人是不公平的,“不劳而获”应该也是有违自然之“天道”的。
求人不如求己,人应该寻求一种自我发展的方式,坚持“我命在我不在天”,自我行动起来。你为自己努力和付出了多少,才决定你能发展到哪一步和能获得什么。同理,你为自己的身体努力到哪一步,决定了身体的素质,甚至寿命的长短。
所以,在日子过得不太顺心时,我们应该先去强身健体,改善生活规律,改变身体素质,把人的精气神提起来,生活那一潭死水才有可能变为活水。对一个人而言,他的精神、身体、心理、运气等等,都是相互影响的,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要去奢谈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强身健体的方法很多,我要介绍的一种锻炼方式是太极拳,这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我自小和武术颇有渊源,先辈曾是黄埔军校的武术教官,家中因此有习武的传统。我也曾跟随陈氏太极亲传弟子、沈氏太极掌门人沈智大师习练太极拳、太极剑、内家拳等武术项目。
通过多年习练沈氏太极拳及陈氏太极拳,我领悟到,这种运动方式能让我身心合一、身强心健。
对于孩子来说,太极拳这种独特的锻炼方式可以使气血循环通畅、脑部血氧充足,增强大脑神经传导物质的活力,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在锻炼时,我们的大脑处于α波状态,α波状态是学习最有利的“频率”,可以使脑细胞活跃、脑血流增加,让头脑保持清醒。
此外,习练太极拳不仅可以开智,而且更难得的是能让孩子收获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从小迈向一条文武双修、智勇双全的生命之路。我想它具备的巨大潜能是其他的锻炼方式所没有的。
有时我们真的应该感激自己能生活在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被那么多的传统文化滋润着,我们没有理由不骄傲。我们可以任意地在传统中发现资源,就像捡拾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古为今用,就地取材,这是何等便利,连外国友人都要漂洋过海来追随中华之魂。
3.阅读
《读书是王道》一书中已经专门阐述过读书对于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性,在这儿我重点谈阅读怎样帮助孩子的学业活动。
我们通过梳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学习理论,可以看到关键的两点:一是思维发展与语言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是学习新知识依赖已有的智力背景。大量的阅读会使人的语言系统越来越完善。阅读之后获得的丰硕内容,会成为孩子强大的智力背景,二者使得孩子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孩子在小学和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就可能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他越会显得力不从心。这正如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一样。
阅读多的孩子学习能力相对强。当他主动去学习的时候,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来帮忙了。而阅读少的孩子,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他自学能力羸弱,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在越来越多的竞争面前,他将更多地体会到力不从心,挫折感也更大。
一些父母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担心,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显得不合算,这其实是没有对孩子做长远考量的短视行为。
有的家长甚至会以孩子数学、物理学得好,却特别不爱学语文而沾沾自喜,觉得这样的孩子聪明。如果这孩子只是不喜欢语文课本身,但读过很多课外书的话,家长可以骄傲,说明孩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这种潜力越往后越会表现出来;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阅读,对语文课的厌倦是基于语文能力一直以来的低下,那就成了件比较麻烦的事,最终会导致严重问题,即便单纯从学业分数上看,他的数理科目也要受到拖累。
我不敢说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但可以肯定地说,很少读课外书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出色,而且在个人能力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即便他考上了好学校,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陆续显示出浅薄和无力。
我曾经认识一个清华男生q,就是这样的例子:理工科成绩非常好,语文只能说考试分数不错,但没有什么文化功底,而且他从不做课外阅读。他除了在考试这件事上不犯怵,别的都没有信心。和他交流起来也没有什么话题可深入,整个人空洞无物。
q毕业了没有胆量找工作,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ibm面试,初试过了,复试还是被淘汰,理由是他综合素质能力不行。这一挫折使q更没有勇气找工作了,最后还是凭关系才进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当然,他要随便找一个地方工作,就凭着名校毕业生的身份肯定也没问题,但问题是这样的人都心高气傲,如果不是响当当的地方他不会去的,面子上挂不住。
读书对儿童的心理治疗意义
儿童从儿童读物获得的对事物的印象会帮助他形成某些态度,这些态度并不会因为放下这些书本便消失,而是会和原有的一些观念态度融合起来,共同影响他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我们要善于使用儿童文学作品,以扩展儿童的经验世界,并借由想象的过程,达到治疗和辅导儿童全方面发展的目的。
例如,制作精良的绘本,本身是一种视觉艺术品,书本通过美丽的图像直接对眼睛说话。其中插画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丰富的色彩、线条、构图,呈现出视觉的艺术美感,文字的律动与节奏变化更促使孩童美学欣赏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绘本可以引领儿童遨游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国度,提升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力。
同时,有目的地选择读物内容,能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概念,为儿童提供抒发情绪的渠道,了解事情的处理方法,对儿童情绪的稳定、沟通表达、思考与解决问题、观察、分辨、分类等归纳与整理的能力都有帮助。
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0~3岁是儿童形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每天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渐地产生了。
从朗读、讲故事入手,及早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
还有一点就是:他是从其他地方考入清华的,虽然他在当地成绩名列前茅,但到清华后只是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甚至有些科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老师一节课的内容就涵盖了几十页或半本书的知识,他感觉跟上老师的进度困难。但班上有个同学是个“牛人”,根本不记笔记,一边撕纸,一边听课,就把内容都搞懂了。
可爱的是,这个“牛人”还有别的本事:他酷爱西方名著和哲学,能用英语流利地背诵莎士比亚全集。
所以,文化底蕴的缺失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这样的人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哪怕孩子是个特别的数学天才,家长也应该关注他的阅读情况。比如让他去读几本数学家传记,这可能比让他多解两本习题集更能助他成为数学天才,让这个数学天才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难道经常读书的人学习就一定好,不读书的就一定不好?当然不是。青年作家韩寒的大量阅读并没有让他的考试成绩很理想。但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不能把它孤立。造成他不喜欢数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师、家庭、天赋、同学等都可能成为不利因素。阅读当然不能强大到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数学成绩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
反过来再思考,如果他数学本已不行,也没有阅读这样的爱好,他会怎么样呢?还会是出名的青年作家吗?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4.下围棋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围棋棋盘是标准的正方形,由纵横各19条线垂直、均匀相交而成,构成一幅对称、简洁而又完美的几何图形。棋中渗透了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等理念,代表了东方哲学和文化。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极佳的智育活动。围棋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复杂性,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围棋的变化、输赢的计算、形势的判断等方面。
围棋隐喻宇宙的运行
中国围棋大师吴清源考证说:围棋其实是古人的一种观天工具。棋盘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星。围棋棋盘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对称性、均匀性。它是一个整体,上下左右完全对称,四面八方绝对均匀。它既无双方阵地之分,也无东西南北之别。棋盘可以横摆、竖摆,下棋者可以从任何一边落子。
围棋棋盘的这些特点十分契合宇宙空间的本质。围棋对弈隐喻着宇宙有生于无的形成规律。棋手就是要从空无一物的棋盘上开始着手,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易》云:“无极而太极。”
现代宇宙学证实,在大规模的宇宙空间,物质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高度地对称与均衡。而宇宙同时在以均匀和对称的方式不断膨胀。
大爆炸假说认为,宇宙的创生是从无而来,宇宙源于200多亿年前某个时刻的一场大爆炸,从绝对的无中产生了时间空间,诞生了原始宇宙,并不断膨胀,才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点目是下围棋的基本功,围棋高手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完成精确点目。每一手棋都大致有其现实的意义或潜在的意义,特别是在收官阶段,棋手常常对每一手棋的价值都有明确的结论。
研究表明:围棋对弈类似于学习活动,可以同时激活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等多个脑区的活动,这是围棋能够促进学习的重要的生理机制。
而且,围棋对大脑功能的开发较为全面,不仅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协同活动、激发大脑的创造性,并且能开发大脑中主管人格相关区域的积极功能,培养棋手安静平和的个性。研究表明,长期从事围棋活动的小学生,其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计算能力都会在围棋训练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够以一种游戏和娱乐的方式完成,不可谓不高。
两个围棋高手下棋,很难有万全之策一招制敌,就像这世间的事多半是祸福相依。一个棋子落到棋盘上,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都有利弊,利多还是弊多?如是利多,就可以上了。围棋中的大局观,是小孩很难有的思想,但在围棋对弈中,他慢慢就会感受到并有意地培养这方面的思路。
围棋的思维讲究合理和平衡。围棋不需要真的把谁“杀掉”。它的目的不过是比对方的地盘占得多一点。每步棋都是这样,可能你有利益,我也有利益。
人们常说:高明的棋手永远要保留变化,因为保留了变化就保留了选择。如果没有变化了,那这个局就定型了。人生和下棋是一个道理。所以在前文中我曾说,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需要永远拔尖,而是要留有变化,在自己的内心留有余地。
人生如棋,有进有退;棋如人生,胜负寻常。围棋中到处都有参悟的玄机,这何止在下棋,分明是在教做人,这直接对应了围棋能激活大脑人格相关区域的科学研究结果。
为何独推围棋?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棋类为什么独独推崇围棋?这主要在于棋文化的差异,我随便用象棋说明一下。
象棋对弈从“有”开始,尚未开战,棋盘上早已壁垒森严。围棋则从“无”开始,从空无一物的棋盘上陆续落子。象棋的每一个棋子的作用是固定的,而且看起来有天赋的优越条件,例如,车好似出身高贵的纨绔子弟,可以横冲直撞;马可以斜过去吃子。只有兵很可怜,只能往前,还只能走一步,过了河才能横行,横行也只能走一步。而且象棋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护将,将死了棋局就终了了。
围棋每个子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特权,全仗下棋人临阵决机。一切皆有可能,这正是希望所在。象棋的布局先固定死,再分头冲杀,而围棋的宏观布局先存于心,且边走边布,重在占位。
围棋形而上的成分多,象棋形而上的成分少,所以,围棋更有哲学的高度,学棋人自然也被这种智慧引领而往高处行走,想要了解个中滋味。
5.去博物馆
本书多处谈到要培养孩子爱好阅读的习惯,让他去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很多知识从书中得来终是浅,如果要让孩子在具体实物和抽象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就得经常带他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如科技类、动植物类、艺术类博物馆等。
博物馆中展出的具体实物,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新知或重温已有的知识,提高学习动力。孩子在实物面前思维更活跃,而且现在很多博物馆是体验式的,专门为儿童开辟了动手区域。孩子们本来就非常喜欢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父母可鼓励孩子独立去做,大胆去动手动脑,这个尝试的过程本身对孩子而言就是认识事物、锻炼能力的重要开端,更是一种快乐学习法。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仅靠一两个小时的参观,人们很难有真正的收获,所以博物馆不是只去一次就够的地方。
每次参观不要目的性太强,奢想去一次就让孩子觉得知识有趣而奋发图强,然后回家就陡然变得好学,这是不现实的想法。如果再提太多的要求,反而让孩子参观博物馆时有压力。应该要让孩子从中获得新奇、快乐和满足,而不要有那么明显的“上课痕迹”。
如果孩子对某一方面兴趣浓厚,提出相关问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者搜索更多相关资料,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父母积极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爸爸非常善于引导孩子思考。他将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费曼,会问很多地球上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啊?”“为什么会有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啊?”在这样的提问情境中,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思考。
爸爸的提问和讨论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对百科全书上的科学和数学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24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47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爸爸也经常带费曼去博物馆,为了引导孩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爸爸还会使用提问的方式。他有时会指导孩子阅读某些相关书籍,然后再向他提问,对于孩子没有理解的问题,他用易懂的话为孩子解释,增强了费曼的学习兴趣,费曼也很珍惜和爸爸之间的这种快乐交流。
6.旅行
常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行万里路不仅能丰富人的知识,而且能增强人的现实经验。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活跃,因为它们可以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因而思维敏捷广阔、“见多识广”。
我们可以在假期带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去实地体验和感受。没有什么会比实地体验给人带来的触动更深刻更强烈。那些不同的风土人情展开生动的生活画卷,人文景观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美景更是美不胜收。
“行万里路”也让孩子增强了适应能力,能更好地适应陌生的人群、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生活习惯。
经过精神历练,跋涉归来,体乏神清。
我们在旅行的时候不要仅仅忙于照相,表明“到此一游”,还要去享受和体悟生活,用心去感受美景,开阔眼界。多与孩子交流心得,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思考新事物。过多地拍照会影响旅行的乐趣,只有蕴藏故事和心得的照片,才值得我们留念和记忆。
曾看过一个美国人写的文章,让人有些感触。他写道:“中国人旅游的时候似乎不愿意或不懂得去感受美景,到达一个景点后,他们都会相互拍照……然后迅速离开。中国人好像是为了‘去那里做事’而不是去欣赏美景。”在这点上,孩子们有时候更为可爱,一般小朋友会很开心地欣赏和玩耍,过多地拍照会让他们反感。
在旅游和去博物馆这两项活动中,请注意两点:一是在整个过程中注意与孩子保持一种热情的交流状态;二是父母二人尽量都应抽出时间,共同参与到这个亲子活动中,让快乐游玩、热情求知、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这意味着在精神连接上,知识和快乐总是在一处的。
就像两三岁的幼儿,我们可以经常在看书时把他亲密地搂在怀里,孩子慢慢会很开心地拿书到爸妈怀里来看。我们并不能完全分清,他是因为待在爸妈怀里开心,还是读书开心。但这并不重要,只要他在最初的认知中对“书”这个东西产生好感就行,在好感中再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去求知。
7.学一门乐器
爱因斯坦曾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应该去音乐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音乐是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困惑或孤独时,音乐是我们获得安慰的源泉。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并不是跟风追时髦,而是音乐给人的感觉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发现,与从未学过乐器的孩子相比,有3年乐器学习经历的孩子在听觉辨别和手指灵巧方面更突出,词汇和非语言推理能力也更好,这说明演奏乐器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孩子在学习某种乐器时,眼看乐谱,手持乐器,要在最短时间把看到的乐谱反映到脑子里;同时大脑发出指令,让手指和身体协调,进行演奏;乐器出声后,耳朵要听演奏效果,并进行判断。这个过程只有短短几秒钟,却充分调动了儿童的眼、耳、手、脑,因而有助于大脑开发。
5~1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开发孩子的潜能。父母不一定要强迫孩子学音乐,重要的是在早期进行有意的引导,让孩子体会音乐之美。至于学哪种乐器,最好也由孩子自己选择。
此外,孩子学乐器的年龄不要过早。比如两三岁的儿童精力难以集中,此时学起乐器会倍感吃力。如果家长因急于求成而责骂孩子,不仅会抹杀他们的兴趣,还可能引起他们的心理障碍。我也不赞成去刻意辛苦地求得乐器专业级别证书,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精力,可因势利导,使其获得专业成就;如果他没有也别强求,孩子快乐就好。孩子正式开始学乐器最好在5岁后,5岁以前的儿童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时间练习乐器会影响手部骨关节、韧带的生长发育。
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一有空闲就练琴。可是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认为他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二十四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你拉琴快乐吗?”少年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说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这也就够了。”
少年完全明白过来了,快乐胜过黄金,它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梦想。
这位少年是谁?他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8.练书法
脑科学研究显示:精细运动有利于大脑皮层的发育,让儿童练习毛笔书法对他大脑右半球认知加工能力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普通硬笔书法训练则没有这种效果。
其实,写毛笔字对儿童的视觉分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项目。
首先,毛笔书法比一般的硬笔书法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始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
其次,毛笔字是软笔书写,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那些“手笨”或毛躁的孩子往往无法准确控制自己的手部运动,写字的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
其实,那些平时成绩好、爱动笔的孩子写毛笔字就像他们学习功课一样轻松容易,字写得既漂亮又端正;而那些平时一写东西就心如乱麻、毛毛躁躁,连用硬笔写字都困难重重、错误百出的孩子写出的毛笔字则比较散乱。
写毛笔字是一门修炼心性的课程,能修去人的“急躁”和“神散”。古人云:“写字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之乐。”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我个人感觉练习书法,临摹写字时写得太快,内心的感觉就会变少,在写每个字的时候,只不过靠行笔的惯性而已。只有写得慢,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感觉才能够融入进去,能够感悟到更多,能够让自己真正感觉手在控制,去准确地写下每一笔画。
但是要把字书写柔缓并非易事,你必须让自己的心非常沉静、绝虑凝神,力送毫端,注于纸上,不然你的手就会颤抖,无法控制好每一笔画。学书法能使人“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毅力等优秀品质,这是其他兴趣活动无法替代的。
有媒体曾经报道,一位教育家创办了一所所谓“出格”的大学,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改实验。他在学校开展“通识教育”,除了课堂,学生宿舍也成为了一个全天候的教学基地,专职老师与学生在此同吃同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还有教师讲心理学,讲经济学,讲表达能力的培养,介绍世界文化、道德修养。这位大学的创校人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对文物、书画、陶瓷都很有兴趣。他希望学生们明白:生活中多一些兴趣,人生就将更丰富,智力也可以开发得更好。这样的一所突破常规的学校,让人看见了一种新的教育希望,但是在现实的教育土壤中,阻力重重,据说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让人听了多少有些丧气。
不过,这位校长的教育思想依然闪闪发光,想在教育领域里实现这样的思想是相关行政和社会的大事,当然阻碍重重,但不代表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实践,生活可以处处是学习。我们全都身处在人生、宇宙、自然的超大课堂,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却有那么多智慧的点点滴滴渗透我们的大脑。
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让孩子去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