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瘾人群
作者:银子      更新:2021-09-06 16:07      字数:11408
  第七章
  陷在网瘾中的孩子
  ◣很多人觉得游戏里的友情都是假的,其实游戏中的“友情体验”是真实的,大家开心地聊,开心地接受,然后很好地相处下去,什么假不假,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里空不空!
  ◣与青春期孩子的谈判不会很快就达成一致,父母和孩子都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耐心,保持彼此的对话和爱,才会让关系流通起来。
  ◣你不要以为那些在生活上没有独立的孩子,因为不得不完全依赖于父母,而会对此持有感恩之心。
  ◣“爱自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认认真真地去生活。学会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让生命状态达到平衡。
  ◣成瘾者幻想着游戏的无穷力量,把自己从现实生活抽身而出,而不是发展出自我心智的强大力量来克服生活的困难。
  ◣人生的道路本来就孤单,如果再没有几个坚定亲密的同行者,那将是别样的冷清。
  ◣“家”是个具有生命意义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指几个人聚在一间房里过日子。只有拥有亲密关系的家才有生命,才能令人产生归属感,才能让人的内心获得慰藉。
  ◣一个人在成长中,注定要放弃无拘无束的自由、放弃无所不能的幻想。
  ◣你可以拒绝长大,但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学会珍惜。
  我一直从事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治疗工作,在第一线密切接触了疯狂迷恋网络游戏的孩子们。当然,说他们是“孩子们”,其实有些人已经是“孩子他爸”了,但内心依然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我接触到年龄最大的一位男士32岁了,他被父母和妻子强迫带来就医。我也见过大学毕业几年了依然没有去工作的年轻人,他们通常集中的年龄段是12~25岁。他们都处在大好的青春年华,未来他们还有很多的可能性;他们也不完全像某些媒体里报道的那样无可救药、病入膏肓,或者愚蠢懒惰,把自己毁在一个虚幻无边的世界里,甚至不少人智商超群,灵性十足。
  这群人难道真没有问题吗?是的,我们关注的是网络成瘾这样叫人头痛的事是怎么找上他们的。不是“他们何时有了网瘾”而是“网瘾何时找上他们了”,听起来像是玩文字游戏吧。
  其实不然,我的意思是当我们在关注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要把“人”和“问题”分开,这个“人”没有问题,只是正受着问题困扰。所以不需要把“成瘾严重的人”妖魔化,像孙悟空对待妖精似的,恨不能一棍子把那妖孽打死。
  我们希望沉迷网瘾的青少年去改变自己,回到正常生活状态,但这个“改变”不应该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战争状态。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特雷莎修女曾说,有一次别人邀请她去做反对战争的演讲,她不去,她说:“如果你们是支持和平的演讲,那么我会去。但是反对战争我是不会去的,因为只有你关注爱,你才能放大爱。”
  网络成瘾的生理改变
  众所周知,传统游戏或者自然游戏都不同程度地要求游戏者调动身体肌肉和器官进行各种形式的配合与运作,强调游戏者的肢体协调性、平衡性与反应能力。而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者只需要用一只手移动鼠标,或者几根手指在键盘的小小空间上进行轻松弹击,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游戏操作。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的“身体”基本上不用过多地参与到游戏过程当中,只需面对屏幕保持一个一成不变的僵硬坐姿,由此便形成了一种“身体缺席”的状态。
  网络游戏的“身体缺席”会激发一定的“游戏瘾”。当玩家们在网络游戏过程中身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他所有的神经反应都集中于游戏情节对于大脑的刺激,对其余躯体知觉刺激的反应都表现出相应减弱,此消彼长的身体状态必然有助于玩家在游戏时浑然忘我地投入。
  这样,玩家如果持续上网,大脑神经中枢会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导致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进而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这将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各种生理上的不适。根据临床经验,这样的人群大致表现出以下几种症状:腕骨髓道症、眼睛干涩、紧张性头痛、背痛、饮食不规则、不能处理个人卫生、睡眠及肠胃功能紊乱等。
  此外,每个人的体内都会分泌一种名叫“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有刺激愉悦中心,调节情绪,影响认知过程的作用,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升高,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的颓丧感却比之前更为严重。如同吸毒的人需要的剂量越来越大一样,上网的人也需要越来越长时间的刺激,才能让人体的这个“奖赏系统”分泌出足够让人兴奋的物质,一些负性情绪状态如抑郁、不适感、焦虑的增加都与多巴胺的水平增加有关。
  网络成瘾还与脑的边缘系统或大脑皮层某些部位五羟色胺(5–ht)功能失衡有关,因为5–ht在人体的主要作用与人类的情感、心境有关。由于5–ht中枢不同通路功能之间也有许多复杂的联系,所以网络成瘾患者体内5–ht的改变也是复杂的。
  成瘾行为的慢性作用能够对神经系统造成长期的改变,导致耐受和条件化等效应,并且影响自然奖赏效应。长期慢性作用使心理上感受到愉悦、快乐和满足,渐渐地使生理上也产生一种依赖,所以,成瘾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或身体病态,它与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密切相关,不过至于网瘾与其他成瘾行为如毒瘾、酒瘾,是否有着同样的物质基础尚无实验证明。但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可以得出和其他成瘾行为相关的假设。
  ——摘自《网瘾心理治疗启示录》
  同样,揪着网瘾高声喊打,不如放大孩子们正面的能量。抱着更为中立的态度来对待成瘾的人群,才能更具关怀力和说服力,而不是针尖对麦芒地指着他鼻子说:“你犯毛病了,你有病!”
  说游戏像海洛因,可能有点言过其实,海洛因有很强的生理依赖,而电子游戏更多的是心理依赖。当然生理和心理之间并不能划一条完全分明的界线,上网成瘾的行为也许慢慢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些潜在的影响,使人在心理上感受到愉悦、快乐和满足,渐渐地使生理上也产生一种依赖。即使长期的成瘾会给生理上带来一些变化,但并不足以说明这就是有些人越陷越深的根本原因。
  那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人成瘾的可能性较一般人要大,会更容易受网瘾问题的困扰。
  易成瘾人群
  易成瘾之青春期无限延长
  青春期一般指十三四到十七八岁这个阶段,它是一个人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有些人可能生理上已经成熟了,但心理上停滞在青春期,甚至是儿童期,没有走上成年的路,勇敢地向青年期迈进。怎么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不相协调的情况呢?
  迷宫和大山
  成长道路上的人生之帆搁浅,主要原因可能是遇见了“迷宫”和“大山”。什么是“迷宫”?迷宫是指某个人在年幼时遭遇了无法解决和释怀的创伤和痛苦,心上仍旧带着开裂的伤口,生活就会像迷宫,把自己给困住了,让自己看不见前行的路。
  早期成长中受过伤害的人之所以遇见“迷宫”,是因为他伤得太重了,爬不起来,或不甘心离开受伤的那个时刻。他拒绝成长,老在原地盘旋而放不下,没有接受被伤的现实,总无休止地在潜意识里希望伤痕恢复。事实上越不甘心,痛苦越不能得到解决,永远把自己锁在痛苦的迷宫里。潜意识里以为不学会长大,事情就还有转机,事实上只是幻想。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固着”,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什么叫“遇见大山”?这是指某个人害怕成长所面对的责任和独立,害怕去解决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人生课题。虽然这些课题不一定都是“难题”,但总之都是“题”,等待用一定的能力去解决。这些课题看起来像山,翻山越岭当然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较多出现在从小被过度呵护和关注的人身上。
  困在“迷宫”的人没有能力长大,在“高山”脚下的人不愿意长大。从而,他们的青春期都被无限地延长了。这些人赖着不肯负责任,都在回避、逃避责任,希望自己最好永远处在一种不必负责任的生活状态中。遗憾的是,需要负责任的一天总会到来的。
  长大成人不仅仅意味着失去童真,还意味着必须承担责任,让自己在纷乱的世事中变得足够有担当并坚强面对一切——这一点都不好“玩”。
  所以流行歌里这么唱道:“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
  青春致病菌和青春有益菌
  从目前的社会现象来看,中国有一群“kidult”(儿童“kid”+成人“adult”)——有着成人的躯体,但骨子里却拒绝长大的人。
  有媒体称,在中国以及其他经济发达的东亚大城市里,二十至四十岁的青年中,这种成年人儿童化的潮流正愈演愈烈。他们痴迷于卡通和游戏,言行举止儿童化,还逃避承担传统观念要求的各项责任。
  看看一些流行文化我们或许能对此获得更多的感受。
  知名女性品牌“安娜苏”(anna sui)的风格就是用天真甜美的妆饰来反抗岁月的桎梏,在成人世界中表达少女般的古灵精怪。
  奈良美智画笔下那个眼神邪恶又天真的大头娃娃,看过的人会被其既安静又诡异的魔力所吸引。
  卡通人物mr.p,凭借其恶搞、幽默、简单的创意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趣味十足的卡通小男孩mr.p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流行新词汇,被奉为创意恶搞文化之经典。我们不经意会在朋友的钥匙或者杯子、台灯等处看见它的身影。
  三十多岁的大男人也一样热衷收集麦当劳的公仔、史努比的漫画。
  有没有看过已婚的“老女人”,梳着可爱的小辫儿,穿着泡泡袖公主裙,卡通包上挂着粉红大脸kitty猫?
  的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青春的向往!
  这样的青春期延长和我们看见的网瘾少年的青春期延长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一样。一样的只是他们都感染了“青春菌”,都带着青春的天真,不一样的是这种菌对有些人是有益菌;而对有些人正好相反,是致病菌。
  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身体的免疫系统。所以,在沉闷而厚重的现实生活面前采取青春式的天真乐观与自我鼓励,是一种如柳絮般轻盈的消解。
  他们力求让严肃的成人世界变成一个大游乐场,他们自己依然贪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嗅觉灵敏,什么都想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捣鼓各种令人咂舌的新鲜玩意儿。
  他们没有危机感,不恐惧、不顾虑,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勇敢地去生活,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失败一样,勇敢地去恋爱,无视那些心理阴影。他们总像十八岁,喜欢自由自在,不在世俗面前举手投降、轻易就范。
  他们看上去永远比同龄人更年轻,更容易快乐。不管多大年纪,他们总把青春的热情和富有童趣的好奇投入工作和生活。这样的青春理想主义者反而有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虽然绝大多数这样的人在常人看起来依然有些特立独行,但实质上可圈可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易成瘾之与父母关系紧张
  当然,本章要谈的是感染青春致病菌的人,和上述的感染青春有益菌的人有根本的区别。他们躲在青春的城堡里,青春期的依赖和叛逆表现出更为强烈的矛盾,这种矛盾直接指向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他们学校的老师。网络是他们发泄这种无法解决之生活矛盾的武器。
  他们看起来总是轻易去伤害身边的亲人,但其实他们更容易被别人所伤。“互伤”是很多网瘾少年的一个主要表现,表面上当他们看见父母流露出无奈和愤怒的表情时,会有种胜利者的洋洋得意,好似满不在乎旁人对自己这样的不肖子孙指指点点。其实故作潇洒模样并不能掩饰他们真实的内心:对与父母关系僵化的懊恼和沮丧,沉迷游戏的疲惫和空洞,还有对那逃也逃不开、眨眼间说来就来的“未来”和“前途”的恐慌和紧张。
  当然,如果你要是一脸无可救药、紧张兮兮地警告他:“这样下去,你完蛋了!”他绝对会一脸不屑地让你闪一边儿去,他不会让你看到他的脆弱,尽管那颗心已经脆弱得像裂缝的玻璃,随时要碎了,他也排斥这些让他面子尽失的关心。
  这就是青春期的敏感和固执,这就是为什么少年们在处理现实难题时无法使出“软劲”,只能死扛着硬顶着,《易经》中所谓的“曲则通”,那是成年人狡滑的智慧和哲学。
  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要义正词严地揭穿他的不堪一击,一旦去和他认真起来,我们就已经输了,他绝对和你摽上劲儿。
  网瘾少年中很多人多次离家出走,似乎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父母,恨不得再也不要看见他们。但所有这些人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方面,都十分地依赖父母。
  物质生活方面,他们自己也明白自己毫无疑问需要完全依赖父母,他们会经常伸手向父母要钱,经常坐在电脑前等着妈妈把饭送过来。但其实在精神方面,我们不了解,包括他们自己都不了解:这些外表叛逆内心脆弱的少年有多么渴望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可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剑拔弩张的对立气氛,而不是彼此需要的一派和谐呢?
  因为,求之不得而生恨。他们觉得在无法解决的现实困难面前,从父母处得不到精神支持,而他们对此又是如此迫切需要。其实很多网瘾少年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也渴望有种力量把自己从迷茫中拯救出来。
  可对于他们真正渴求的支持,他们自己没有学会表达。孩子不懂寻求帮助,父母也不懂得怎么帮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拼命地想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却进不去孩子的心。
  主要问题还是他们之间没有交流通道,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习惯。可想而知,他们在成长的漫长岁月中已经错失多少良机去“修路”,重新弥补又需要费多少精力呀,所以在培养孩子上,好关系的确胜过好分数。
  做好心理准备吧,与青春期孩子的谈判不会很快就达成一致,父母和孩子都要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耐心,保持彼此的对话和爱,才会让关系流通起来。
  易成瘾之经验剥夺
  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简单的生活经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你搭的是顺风车,一脚油门到地方就下来了,下次你去那个地方,还是不识路。如果你自己拿着地图,满头大汗地一路打听,也许还绕了弯路,但你最终还是到达终点。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你下次去那个地方就会轻而易举,因为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是你自己迈出来的。
  要想收获经验必须身体力行。为了到达终点,看看你学会了什么:
  你学习了看地图(查找知识,寻求理论);
  你学习向陌生人问路(开始实践,与人交往,解决问题);
  你学习了虽中途迷路,但最终得以解决(克服困难);
  最后你会有成功体验,一种高自我评价:我不是个路盲,我有能力独自行走!
  在你成年后,觉得这不算个事,不就是找个地方嘛,但在你年幼时,你会为自己骄傲,不是有很多小学生会写出“在暑假我独自去了姥姥家”这样的叙事文吗?
  生活当中有太多类似找路的经历,因为只有脚踏实地的经验积累,我们才能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这样宝贵的经验被人为剥夺,人们自然会失去迈步的勇气和行走的能力。所有的能力不可能被替代,只可能去培养。
  不要以为生活没有独立的孩子,会因为完全依赖于父母,而对他们全然感激。正相反,当他到了青春期,有了走向未来生活的冲动,那时他会觉醒,突然被自己的胆小和怯弱吓了一跳,然后愤怒道:“为什么都是你包办替代,我什么都没学会!”如此状况,他就形同“心理上的小儿麻痹”,双腿无力,没有走向未来的力量,也失去了最起码的自由。
  所以,看似情意浓浓的依赖到青春期会演变成为“相互敌对的依赖关系”,有时候妈妈会觉得很冤,不能理解:“我这样关爱你,你为什么还莫名其妙地突然发脾气?”
  我曾经治疗的一个个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饭往桌前一坐,拿起碗筷就开吃,在外吃自助餐,也是妈妈勤劳地去取食,大小伙子坐那儿等着,有一天正等着突然就大发脾气,生气地不吃了,把妈妈给愣住了,那少年说:“我好烦她!”
  千万不要以为依赖就是爱,这种误会太常见了。包括在爱情中的年轻人,以为相爱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以为一个为了得不到爱而自杀的人就是情圣,实际上这种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是病态依赖症患者。
  在网瘾少年中,被剥夺经验的孩子许许多多,这些孩子有着共同的家庭背景:母亲为孩子“自我牺牲”,孩子强烈地依赖母亲,而父亲角色不作为,呈缺席状态。(这个话题在后文还有详细的展开。)
  母亲的内心是孤独的,孩子也是孤独的,他们相互寄生、相互依赖,说句难听的,他们似乎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孤儿寡母。母亲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等到发现孩子到青春期时居然也不买自己的账了,那种失落和痛苦可想而知。
  她那看似无私的爱最后会叫她大失所望,给自己的人生也造成了一次重创。
  这种破坏性的滋养和“自我牺牲”,不用脑子和非理性地一味给予,只会让孩子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我们在爱的时候,不光要用心,还要用脑。
  这样的妈妈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太勤快了,二是太能干了,三是太温柔了。这三种看起来都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怎么到这儿都成缺点了?请注意是不要“太……”,前面有个“太”字,“过犹不及”,勤快过头了简直是自虐,能干过头就是强势为人生硬,温柔过头像糯米糖太腻味。在这些强大过人的特点的笼罩下生长起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和学习的机会。“善良”过头就会导致“恶”,因为你的“过度”会影响事物本来的“生态平衡”。
  一个被剥夺了学习的人,没有尝过“经验”滋味的人,永远只能躲在角落怯生生地、一脸茫然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而他们的藏身之处就是网络和电子游戏。
  (续表)
  (续表)
  易成瘾与缺乏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低
  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你对自己满意吗?
  你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决定了你将怎么样对待和照顾自己,以及你是否真的爱自己。真正爱自己的表现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认真地去生活。这势必要求你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让自己的生命状态达到平衡。所以一个不愿自律的人,必然是自我评价低的人。
  如果长时间恣意妄为,就像一辆车没有刹车只有油门,结果只能是失去控制,让生活陷入困顿,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受折磨。一个热爱自己的人怎舍得让自己如此不堪呢?
  我们可以去看那些堕落在社会边缘吸毒或打架斗殴的青少年,他们从根本上不会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人有什么价值,自己年轻的生命又有什么价值,所以自轻自贱地随意地对待自己。
  这样的“无价值感”是怎样产生的?主要是因为从小没有享受到父母亲的爱,觉得自己是个不重要的人。父母的爱应该是一份完整的爱,是来自父母亲双方的,任何一方都不应替代彼此来行使爱的职能。如果离婚了,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的做法就是依然倾其所能去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尽力去保证某种意义上爱的完整性。
  有爱的孩子才会树立起自信,才有克服困难的底气,而不会在成年后自暴自弃。所以网瘾孩子都是在遇见实际困难后选择更长时间地沉迷网络,网络游戏强大的吸引力自不待言,可微弱的自制力完全反映出他脆弱的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才能让他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男性化的母亲
  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答案,可以试着从自然界寻找答案。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天地法则,天地一阴阳,物物一阴阳,女性属阴,男性属阳,他们有各自的属性,在家庭中也承担着和属性相关的不一样的功能。
  母性功能代表的是包容、慈爱和宽柔。父性功能是权威、力量和现实。母亲的任务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所以传统的男尊女卑是不合自然法则的,但如果女权主义者太过激进,恨不能扭转乾坤,同样有失平衡。任何一方妄自尊大都没有意义。这两种功能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平衡和谐,才能使正面积极的能量流动起来,不让家变成一潭死水。
  在临床上,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男性特质的母亲,这些母亲仿佛是在女性的身体里藏着男人,行为过于刚硬,个人气质像沙漠吹过来的风,不具一丝女性的柔情,对孩子没有一种母性的情感流露。她的孩子没有获得应有的情感滋润,内心比较干枯,很难和旁人构建亲密关系。同样,如果父亲过于阴柔,没有男人应有的一些特质,同样不能实现父性功能。
  在任何时候,尊重事物的原貌,遵循自然法则,是一种更有益的态度。
  缺席的父爱
  父爱缺席是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父亲工作太忙而经常不在家,这样在空间上的缺席很容易发生。然而要注意的是,缺席也可能是精神上的。缺席状态不仅指的是人不在孩子身边,还指心也不在孩子身边。如前述个案e就处于这种状态。
  有时候,父亲和孩子虽能天天见面,但二者没有交流。父亲在精神上和孩子相隔遥远。网瘾少年大多是男孩子,我的经验是男孩子通常渴望有一位专注的、关心他的父亲带领他进入成人期。这阶段,男孩子内心更渴望的是他父亲,所以往往拒绝母性权威。
  如果父爱缺席,这时青春期的孩子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长期依赖的母亲自己意欲拒绝,而另一边渴望的父亲却长期缺席,结果就只能是自己陷入无助的困境。
  这样的孩子不能获得现实感,无法对自己正确地认知,没有力量去应对现实的压力,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向未来。现实感不强才更容易去认同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没有从家庭的父性功能中获得力量!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显示出勇敢、坚毅、强悍等特征,有更强的生命激情。
  男孩的妈妈在孩子青春期时心里会有些不好受,所以要做好思想准备,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男孩只有反抗女性权威,脱离对母亲的依赖,与父亲走得更近,才能成长为男人,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对自己真正的能力、现实的恐惧、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知,这一切重要的成长话题往往要靠父亲引领着去往前探索。
  在一些不幸的家庭中,如果父亲真的没有办法参与教养,可以试着去找一个孩子能够接纳的亲戚和关系近的男性朋友,而且是长期稳定的关系,如叔叔伯伯等,亦可由其替代发挥父性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到青春期男孩才需要父亲的教养参与,而是对于他来说,在那个阶段接受指教显得尤为重要。6岁之前是教养的黄金期,是大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最高的时期。此时,客观现实在大脑皮层的烙印特别深刻,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的教养,后来的引导和矫正将事倍功半。
  父爱不缺席的三大要素
  父亲不轻易拒绝孩子。做一个让孩子容易接近的父亲,因为只有孩子愿意接近父亲,才会坦诚与父亲交流。这样父亲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并用合适的方法管教他。
  如果在孩子想和父亲说话或有求于父亲的时候,父亲总是说“一边去,我正忙呢”,孩子就会渐渐失去接近父亲的愿望。也不要试图去敷衍孩子,有事情想和孩子交流,就认认真真地交流,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就产生效果。
  父亲不会过于严厉、追求完美、轻视孩子。
  有的父亲虽然参与管教孩子,但是过于严厉,让孩子感到害怕,也会失去孩子的亲近。
  父亲要形成权威感,对孩子进行有效管理,需建立在能赢得孩子信任的基础上。而不是父亲自我感觉良好,高高在上,让孩子高山仰止。即便是权势倾人,对孩子而言这也不叫权威,是距离。
  父亲自我社会功能良好,这不是指个人事业有成,而是有正常的精神状态,不厌世、不酗酒、不吸毒,或者没有其他生存边缘化问题。否则自顾不睱,何来健康的状态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对于男孩来说,他们能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则可从父亲那里学习与异性交往的经验。
  “父亲虽然不能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易成瘾之缺乏友谊
  人也许能忍受诸如饥饿或受压迫等各种痛苦,然而却难以忍受一种痛苦,那就是孤独。一位在宇宙飞船上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宇航员也曾说过,与孤独相比,太空舱生活的种种困难和不便简直算不了什么,孤独的确可怕!
  人是群居动物,缺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会对身心两方面的健康都产生不利影响。孤独的人意志消沉,他们会忽略自我照顾。孤独者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弱化,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攻击。亲密的朋友和家庭成员间,常会彼此鼓励,促进健康的行为传播和传递让对方健康的信息(如健康饮食或锻炼),并劝阻风险行为(如吸烟酗酒等),鼓励对方必要时寻医,或者一起去进行打球健身等活动,帮助不健康的一方康复。这些鼓励健康的内容经常是好朋友间的话题。
  人生的道路本来就孤单,如果再没有几个坚定亲密的同行者,那将是别样的冷清。
  无论快乐还是痛苦,我们都希望有人和我们共同分享,有人彼此认同,有一个圈子或者团体让我们能够归属。
  年幼的儿童,会仅仅因为知道对方名字,或者对方和自己一起玩玩具,就认定对方是朋友。从11~13岁开始,孩子就懂得朋友是能与他一起分享的亲密的人,朋友在一起会彼此提供帮助,从而在心理上达到和谐,能够分享自己的秘密和兴趣,并互相认同等;而且他们可以意识到,友谊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形成,它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在现实中,想找到几个真心朋友没那么容易。现实中有很多因素,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处理。
  游戏却不一样,在游戏里找到一个朋友,比现实中要容易很多。虽然很多人觉得游戏里的友情都是假的,但其实游戏的“友情体验”是真实的,大家开心地聊,一起去闯关做任务,大家都是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兄弟”呀,这种友情也不会真正对现实生活造成什么伤害,谁也不会欺骗谁(除个别骗钱骗色的网友),所以人们可以很开心地接受,然后很好地相处下去,什么假不假,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里空不空!
  说简单点,就是人都有惰性,容易做的事自然就喜欢做,既然网上交友容易那就在网上交。
  父母之爱与朋友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淡化对父母的依恋,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逐渐成为儿童的重要目标之一。父母之爱与朋友之情不是毫无关系的情感,它们之间呈现一种连续性。
  研究结果显示,母子依恋的质量可以用来预测儿童的好朋友数量和质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母亲的大量参与,其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都由此习得,同时高质量的母子依恋培养了儿童乐观、合群的性格特征。而父子依恋则对友谊质量有影响,这提示人们,虽然在一般性的人际关系上,父亲的作用不那么明显,但在涉及深层次的亲密关系上,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对父母信赖程度高的儿童,友谊质量的积极特征多,更多地表现出与好友的亲密、陪伴分享、肯定对方价值,并能顺利地化解友谊中的不快。反之,友谊的积极特征则少。
  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友谊的影响,不是来源于直接的帮助和满足,直接的干涉可能使儿童持有“仗势心理”,而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父亲和儿童的关系好,给他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可靠比对儿童直接帮助和满足更为有效,比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更有意义。
  易成瘾之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一词出自清代百回长篇小说李汝珍写的《镜花缘》:“这可谓异想天开了。”这是一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小说。作者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幻境,有不死树、不老泉水、与天同在的仙草,以及各路花仙,真可谓是高度奇幻的作品。
  同样也有这样一类人,生活在这样不存在、不可知的幻境之中,因为他们好幻想,不切实际,容易沉醉于“也许会一不小心中个五百万大奖”“天上掉大馅饼”之类的想法,幻想自己是电视剧里的主角,幻想自己会武功,幻想自己有很多情人,总之,只要闲下来就幻想。
  其实,完全抛开现实并过度寄希望于幻想,是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因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欲望而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没有能力接受现实才幻想重重。
  儿童期的孩子经常会用美丽的幻想弥补甚至超越并不可爱的现实,这是小孩能够轻易忘记伤痛而持续成长的必需力量。成年的我们要想获得快乐的法宝之一,就是自我暗示:“学会遗忘!遗忘那些受伤的感觉!”可处于童年期的孩子们不会刻意遗忘,他们扭头就忘了刚才还被妈妈骂哭了,很容易就开心起来。
  比如,他会想:“我生性弱小打不过班上身强体壮的大个子,怒气冲冲的我拿娃娃撒撒气,心情就会好了。”“我也可以拿着自己的玩具手枪“乒乒乒”扫射一片,好像顷刻间变成英勇的大将军似的。”
  就是这样,游戏以象征性的表达让人们本来在现实中的无助和挫败感得到补偿,使受到挫折的自我壮大起来,获得一种幻想中的成功体验。
  所以从游戏本身来说,它在每个孩子的儿童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之前也有所阐述。游戏具有一种相对完美的象征意义,所有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能力在游戏中都能实现。
  不难看出,在生活中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在游戏中完成的幻想,是儿童摆脱和表达不良情绪的方法。同理,沉迷电子游戏是一个已经走过童年期但依然用儿童的思维方式的人进行自我表达的幼稚行为,成长中的成瘾者依然指望着、幻想着用游戏的无穷力量,把自己从烦恼中抽身而出,而不是发展出自我心智的成熟力量来克服生活的不幸。
  这样的人之所以容易成瘾,是因为游戏能让他百分百地投入幻想和成全他的美梦。他不断地在游戏中寻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东西。
  可惜的是,他们只有儿童期的幻想和少年期的梦想,就是没有成人期的理想和为理想采取的不懈奋斗。“人唯患无志,不患无功!”
  不过有时,异想天开的人也能生出奇思妙想,会有创意无限的作品。人类一直需要幻想,但千万不要让幻想控制了我们的生活。人在成长时,注定要放弃无拘无束的自由,放弃无所不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