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肥皂厂危机(一)
作者:
犹豫的青蛙 更新:2022-01-28 06:06 字数:3221
“听说我们村那肥皂厂又闹起来了?”
“可不是,现今这年头什么都引进,我那侄子在市里轻工局上班,听他说今年光从国外引进人家的生长线都有好几条。
像什么洗衣机生产线,录音机生产线,最好笑的还有一条那个rb豆腐生产线。”
“瞧,刘婶你说的,这洗衣机和录音机我知道,那豆腐还有生产线?话又说回来,这rb豆腐到底长什么呀,能有老王家的卤水豆腐好吃。”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还听说,我们村肥皂厂那条香皂生长线就是人家引进引重了,才放我们这里的。”
“真的假的?这话可不能乱说。”
“我老刘什么时候说过瞎话,要不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一出香皂,人家市里的洗化厂也出香皂,而且还比我们早一个生产出来,最关键的是我们这香皂送到人家市里的人民商场,人家都不要。”
“那是政府规定,一家商场本地不能有两家同类型牌子入驻,这叫防止恶性竞争”
“骗鬼呢?什么叫防止恶性竞争?上面整天叨叨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就是,是骡子是马你出来溜溜。
产品好坏让百姓决定吗?这倒好,直接不要,你爱卖去哪儿卖去那,你说天下还有这么讲理的吗?早知是这样,当初就不应该接市里这烂摊子,现在倒好,想好好不了,想甩又甩不掉。”
“可不是,哎,杨老师,你家那位不是最近一直往上面跑,这事儿到底是什么章程,到底有谱没谱?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能管得着人家爷们儿家的事儿,再说了,就算我想问,人家也不说啊!”
“那倒也是,杨书记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旧社会的大男子主义。”
“嗤!那叫爷们儿气,男人就该顶天立地,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心里都得有谱,不让这家里家外都让我们女人拿主意,我们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行行行,算你说的对好吧,反正每次都说不过你。不过话又说回来,杨老师您算是一个有福的人。”
“我?有福,你可算了吧!”
“嘿!你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家伙可看在眼里的啊!你家大姑娘嫁的不错吧,听说现在人家那村每家每户一个月都能拿到差不多一百元的工资。”
“噫……!我说她王婶,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对人家那姑爷是左挑鼻子竖挑眼。”
“这不是此一时彼一时吗?”
碾台旁边,两个中老年妇女谈的热火朝天,杨慧淑双手举着簸箕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着人家的搭腔。
这时,窝在一旁的看家狗起身向林子外跑去,接着一声耳熟的童音响起:“妈,瞧,花仔来接我们了,我说什么来着,姥姥在这里吧!”
顺着这声童音,杨慧淑斜着身子向外一看,只见自家那宝贝外孙扭着看家狗的耳朵,笑呵呵的往这边走。自家大姑娘跟在小家伙后面,满脸的‘厌弃’。
看见她们母子俩,杨慧淑赶紧把簸箕放到旁边的石台上,用挤在腰上的围裙擦拭了几下手,又随意抹了一把汗哒哒的额头,迎了过去。
“杨老师,怎么了?”
“我大姑娘来了!”
“嘿!这丫头还真不经念叨,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说话间,杨慧淑看见自家那宝贝外孙已经迎着她跑了过来,“姥姥,姥姥!”
她赶紧张开双手,准备接住冲过来的‘肉球’,“慢点儿,慢点儿,看脚下,别摔倒了。”
胡杨两家虽说子女众多,但长到能打酱油的孙辈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双方的老人对这小子真是宠到骨子里。
杨慧淑一把跑到跟前的小外孙,宠溺的揉了揉他的脑门儿,“看你这跑的一身汗。”
“姥姥,我妈不给我糖葫芦,不给我买凉粉,还不让我喝丸子汤。”
“买买买,你妈不给你买,下午姥姥带你去买。”
“还是姥姥好!”
站在后面的杨桂花,看着自家混小子在自己老娘面前肆无忌惮的‘告黑状’,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训道:“杨杨,没看见你姥姥正干活儿吗?多大的孩子了,还不快从你姥姥身上下来。”
有姥姥给自己撑腰,胡杨这小子嚣张的向自己老妈吐了吐舌头,“噫……!”
“你长俊了是吧!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送回家”
杨慧淑瞪了女儿一眼,“你多大的人了,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说着就抱着胡杨向碾台走去。对两个老伙计炫耀的说:“瞧瞧,我们家这大外孙是不是又长俊了。”
“呀,真是哎,小家伙长得真快。”
“可不是,要不说人家杨老师是个有福之人。”
面对两位长辈的夸奖,胡杨非常乖巧的叫了一声,“刘奶奶好,宋奶奶好!”
“好好好,真乖!”
笑声中,胡杨的小脑瓜又被人蹂躏了一番。
杨慧淑向两个老伙计摆摆手,“不给你们瞎侃了,我的回去做饭了。”
“去吧,去吧,他们娘俩一来,看你也没心思干活了。”
来的时候很急,回的时候却没有那么急迫。胡杨与看家狗在前面互相追逐,互相嬉闹。杨慧淑母子俩在后面一边盯着前面疯跑的宝贝疙瘩,一边说着悄悄话。
杨慧叔问:“爱国这些日子还好吧!”
“哎!”杨桂花叹了一口气,说:“也就那样吧!”
杨慧淑扭头看了自家闺女一眼,问道:“什么叫也就那样吧!你这丫头从小就心思深,主意大,我还不知道你?又吵架了吧!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也不会带着孩子往这边跑。”
“吵架到不至于,就是心里有点儿堵得慌!”说话间,她把这些天发生的狗屁倒灶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完大姑娘叙述,杨慧淑忍不住像小时候一样,安慰的揉了揉她的脑袋,说:“老话说得好,人穷惹人嫌,人富惹人嫉,有一小部分人这眼珠子啊,那是看见别人好,他心里就不痛快,尤其是在这种节骨眼儿上。你们打算怎么办?”
“啧!”杨桂花撇了撇嘴,“能怎么办,有些人不是希望我们俩口子不痛快吗?按当下这情况,也只能随了人家的意了,这不我们两人吵了一架,跑你这儿躲清闲来了。”
杨慧淑埋怨的看了闺女一眼,“看你这孩子,你把家里那一大摊子事儿扔下跑这儿来,你倒是清闲了,爱国怎么办?”
杨桂花一把搂住老娘的胳膊,说:“妈,您就不用担心你那宝贝女婿了,您还不知道他吗?他啊,粘上胡子比猴子都精。”
杨慧淑拍了拍女儿的手臂,说:“还是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姑娘,扑出去的水,有时候你们俩这事儿还得你们拿主意,我这老婆子是管不着喽,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干什么,你们这心里的有谱。”
“知道了,知道了!”杨桂花笑着摇了摇头老娘的胳膊,调侃道:“您这不愧是教了一辈子语文的人民教师,说起这大道理来永远是一套一套了。”
杨慧淑白了闺女一眼,说:“怎么,听烦了?”
“闺女哪敢啊!”杨桂花笑着回了一句,“好了,好了,不说我了,最近我爸怎么样?”
杨慧淑叹了一口气,说:“还能怎么样,自从当上这镇高官,这官瘾是越来越大,整天整天的不着家,不是去县里开会,就是去下面调研。以前隔三差五还能看着个人影,自从摊上肥皂厂那一摊烂事儿,现在就更看不着人影了。”
听母亲这么一说,杨桂花诧异的问道:“咋们村那肥皂厂,以前效益不是挺好的吗?”
“哎!”杨慧淑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一言难尽啊!”
这里面的具体情况杨慧淑也不是很了解,只能捡自己知道的给自己闺女说了一个大概。
年初,市里轻工局派了两个考察团分别到rb和法国进行技术学习。说是技术学习,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市化工厂和日化厂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线。
本来算的好好的,去rb的考察团谈化工设备的引进,去法国的考察团谈日化设备的引进。哪想到谈到最后,rb考察团这一边出了岔子。
日方同意出售一条当下比较先进的化工生长线,但前提是必须搭售一条日化生产线。为了能让化工设备顺利引进,去rb的考察团就只能答应了日方的无理要求。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引进了两条一样的日化生长线。因为去法国的考察团也不能失信于法方。最后怎么办,经过市里的多方考察,最后把这条从法国引进的生产线放在了炎城肥皂厂。
因为这条生长线,小小的炎城肥皂厂在这短短半年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但向农业银行借了大笔贷款,而且生产出来的香皂还面临着同市日化厂的竞争。
这下好了,小小的炎城肥皂厂毕竟是外人,哪能竞争过有市轻工局支持的市日化厂。短短几个月,滞销的产品就占满了整个仓库。由于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已经拖欠了两个多月,眼看一场矛盾即将触发!
有时候,这事情还真的不禁念叨。三人刚刚走到家门口,一个小姑娘就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说:“杨奶奶,不,不好了,工人,工人把老书记他们围在了肥皂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