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137-会计部-王建兵-198705
作者:
陈璐8162 更新:2021-09-02 12:03 字数:7972
王建兵原来在工厂里做过十年会计,在总厂做过,在分厂做过,还在销售公司做过。这十年里遇到过很多特别的财务事件,每次他都很用心地探究原因、追踪结果,所以积攒了很多经验,还锻炼出一手绝活儿,就是快速准确地查错改错。
他进蓝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钱,就是蓝天给的工资高。谁都要养家糊口,想多挣钱没什么可耻的,尤其是王建兵这样的,靠本事多拿钱,就更是无可厚非。
蓝天公司成立的时候,先开会,后干活,是王建兵没想到的。上班第一天,就无缘无故地预支了500元现金给他,也是他没想到的。第一次财务开大会,李唐龙作为老板,提出要求,要每天做财务报表,又是他没想到的。
财务开大会那天,李总讲了一整天,就没给别人插话的机会。很多新奇的理念和不合常理的规划让王建兵听得神魂颠倒的。其中最让他震撼的,当然还是报表系统。李总设计了一组报表,是他要每天看到的。并以此为例,要求各部门设计其他领导和员工每天要看的。然后每天通过档案组的收集、整理,在下一个工作日早上发放给每个员工。
李总每天要看的报表,包括经营计划执行情况汇总、资产负债表、现金余额及组成、库存余额及组成、销售日报表、全员在岗名单、档案归档日报表等,这些是每天都有的。用这个报表系统搭车传递的,还有各类通知通告,各部门新编或改版的正式文件等。
这里面王建兵的会计部要负责的就是一个资产负债表。就这一个表,在王建兵看来,
就相当于李总要每天早上看到,截止前一天下班的,全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这也太疯狂了,简直是闻所未闻。
关于每天报表的意义,李总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做了大量的论述。王建兵听着,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让他再说一遍,他肯定说不上来,因为他的理解没达到一定的深度。
但是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就是他的强项了。他试图根据自己多年的财会工作经验,为老板的决策找到理论依据。
财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事件的汇总,可以按天、按周、按月、按年做。世界上大部分的企业都是按月做报表,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按天、按周做,时间太短了,都怕财务人员吃不消。如果按天做,财务人员每天都要神经紧张地工作。为了符合时间一致性的原则,财务人员每天必须理清每个财务事件的借贷关系,这样就太累了,没有必要。按月做的话,只要月底月初那几天保证时间一致性就够了,平时是今天记了借,明天或者后天记贷就可以,不会影响月报表的正确性。因为都在本月内,是符合时间一致性原则的。
那么李唐龙要求每天做报表又怎么解释呢?王建兵想了一会儿,就想明白了。
可以让日报表和月报表要求不一样。月报表还是原来的样子,日报表可以允许一定比例的时间不一致,只要接下来的一天或两天把不一致补回来就行。再说了,可以要求借贷一致,但是可以放宽记账时间,今天下午发生的财务事件,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借贷同时记到明天的账上,这样一致性就达到了,只是时间准确性又有了偏差。不过没关系,业务人员决策一般不用要求准确到那么高的程度。
如果这样做日报表可行,就可以顺便解决了一直困扰着王建兵的另一个问题。
其实财务工作的工作量也是符合二八法则的,甚至比例更悬殊,可以达到一九。对于成熟的业务,还可能达到一比九十九。就是说财务做一百张凭证,其中九十九张用百分之一的工作量就做完了,剩下那一张凭证,却要用去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量。为什么?因为这一张如果是极特殊的,你得分析研究吧?你得调查统计吧?你得拿出解决办法吧?你得开会讨论吧?你得上报审批吧?没个把月,你想都别想。这是极特殊的,不会常见,常见的是一般特殊的。但是一般特殊也会让财务人员头疼几天。还有人为错误,由于相关人员或财务人员工作疏忽,造成账目借贷不平,很多情况下查找错误也很耗时间。这样的财务事件本来应该发现了就赶紧处理,但是财务人员往往犯懒,都堆到月底,实在拖不过去了,才想着解决。这样月底的工作量就会很大,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到月底就加班加点,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再说了,有些错误只有做月报表的时候才能发现,平时你想勤快也不行,问题没暴露呢,你努力什么呢?
刚才提到了,王建兵的绝活儿,就是快速准确地查错改错,说明他对财务工作的错误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比如一个错误可能牵扯到其他部门的人。如果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能就没感觉。反之,你一定会经常抱怨上天不公平,总让你碰到意外的困扰,这次是经手人调走了,下次是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改了。其实,这是一定发生的,还能叫意外吗?汉语里是这么约定的吗?
再比如,人的记忆效果是随着时间倒数递减的,财务人员整天跟大量的数字打交道,谁也不能全记住。那么你越早处理一件事,对记忆力的要求就越小。换句话说,你花费的精力成本就越低。
因此王建兵有一个结论,很多人不愿意认可。这个结论沿着李唐龙的思路表达,就是每天做报表比月底才做报表工作量小!
为什么?这怎么可能?
王建兵把前提说清楚,你再琢磨琢磨呢?
王建兵认为会计每天的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会计学理论和会计工作技能完成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部分就叫会计工作。另一部分是誊抄、粘贴、累加汇总等事务性工作,这部分本来不是会计工作,只是会计顺带完成的附加工作。如果把前一部分看成会计工作,暂时把后一部分剔除,你再看王建兵的结论,是不是就有些道理了?
我们假定问题事件的数量和性质是固定的,比较双方。前一个是,每天做报表,及时发现问题,强迫你及时解决问题。后一个是,这些问题平时没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去管它,等月底积攒起来一起处理。
哪个工作量大?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后一个大很多。因为前一个表面上看工作量大,大的都是附加工作。
开了几次财务大会以后,王建兵又产生一个疑问,老板怎么迟迟不讲会计的基本工作呢?只是在讲他的宏伟构思的时候,老板才顺带讲几句凭证和账表方面的事情。
王建兵没敢在大会上提问,而是散会以后,看老板还没走,就到201总经理办公室去了。
“李总,我想问问,咱们一直开会,什么时候建账啊?怎么建账啊?”
“这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呀。财务也没天天开会,不开会的时候你就建账呗,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让我负责会计这部分工作,我就一直等着你给我下任务呢。”
“我给你下任务?我哪有那本事呀,我说了,这是你的事,你想什么时候建账就什么时候建账。今后也是,该你负责的,你就去做,我不会干涉的。如果我有想法,也会明确地告诉你。”
“啊?这样啊?你就不怕我做错了,或者和你希望的不一样?”
“我不怕。做会计工作,你比我本事大。让我管,我也得问你,何必费这二遍事呢?”
王建兵觉得没话说了,稀里糊涂地离开了201。他也没直接回家,而是坐在自己207的座位上,反省去了。
老板怎么回事?就这么放心大胆地让我随便做?
花了不长时间,王建兵就想明白了。老板不下任务,不提要求,实际上给王建兵的压力更大。这是要让他来构思会计工作该怎么做,老板知道他不会乱来的。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样工作量就大了,压力也更大了,身心更累了,还是挣一样多的钱,是吃亏了。王建兵怎么可能这么想?他想的是,挣一样多的钱,给他的施展空间更大了,给他的权力更大了。想到这里,他有了心情豁然开朗的感觉。下楼往外走的时候,他自己都没注意,他是哼着小曲儿出的楼门。
确切地说,王建兵从走出楼门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要想啊,想所有能想到的细节,想所有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这次他不是要查错改错,他是要用他的绝活儿,尽可能地使错误不发生。
王建兵认为,建账是开始会计工作的突破口。因为账目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就像挑扁担,一头挑着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另一头挑着报表和报告。
蓝天公司这样的商业企业,会计账目里最麻烦的就是库存账。为了想清楚库存账的建法,王建兵用了整整一个星期。表面上看,他思考的结果非常可笑,就是在库存账总账的账本上写了十几个汉字,连一个阿拉伯数字都没写。为什么?没有货呀,连品名和型号都没有。而实际上,他已经思考了很多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把处理方法都想好了。这些结果都在他的脑子里,写不出来。
王建兵自己也承认,作为会计,他是有缺陷的。最明显的缺陷就是表达能力差,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
蓝天公司刚成立,王建兵所在的部门叫财务部,下面有四个组,分别是计划组、会计组、出纳组、储运组。王建兵任会计组组长,下面有两个兵,都是从没做过财务工作的棒槌。按说王建兵应该抓紧时间教他们,业务还没开始做,会计的日常工作就不能开始,财务大会又不是每天开,时间是有的。王建兵也认识到了,也教了。可是他教别人只有一招,就是像手工师傅一样,手把手的教,他讲不出道理来。瞿霞看着着急,就给他的两个兵上了一堂课,挺好。从那以后,人家两个有问题就都去问瞿霞,都不来问他王建兵了。
王建兵不生气,或者说他知道自己没资格生气。人家瞿霞是大学老师,专门教大学生经济学课程的,他王建兵敢比吗?瞿霞上第一堂课的时候,王建兵也坐在边上旁听了,从头听到尾。王建兵服,心服口服的。人家瞿霞就会把财会知识掰开揉碎了,一点点的喂,把先后顺序、轻重缓急分得清清楚楚的。让那两个棒槌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收获是什么,有了这点收获能干什么。所以王建兵不但不生气,还对瞿霞很感激。
他王建兵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实际经验比瞿霞多,瞿霞都公开承认了。瞿霞上课的时候,遇到具体的操作细节,有时候没把握,就来向王建兵请教。他王建兵别看教棒槌不行,告诉瞿霞的时候,说的可是头头是道、有头有脸的。因为人家瞿霞会问,问得好,每次都让王建兵痛痛快快地说个够,说完了自己可满足了。
其实瞿霞向王建兵请教最多的,还不是会计组的事,而是赵刚他们储运组的。因为储运组的工作理论比较简单,重点都在操作经验上。这个老赵就是人好,刚来公司的时候啥也不懂,全靠瞿霞教他。据说瞿霞教老赵可不是想教就教的,那是李总正式给瞿霞下的任务。所以瞿霞教储运组是本职工作,教会计组是额外的,捎带脚。
王建兵能看出来,瞿霞对出纳组也挺头疼。邓婕这个女人,太争强好胜了,太咬尖了。说实在的,王建兵挺怕她的。跟邓婕的出纳组有关系的时候,王建兵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触怒了这只母大虫。人家邓婕也没来问过他什么。邓婕手下那个兵,倒是偷偷地来请教过两次。
邓婕这只母大虫和计划组那个小妖精,穆婉秋,总是为工作的事吵架,有时候挺凶的。王建兵在边上看着都心惊肉跳的。王建兵大概知道她们吵什么,王建兵还知道,在蓝天公司,他王建兵是最有资格当裁判的。连李总都说他王建兵是专家,不知道怎么指挥他。瞿霞也说他实践经验丰富,干活会使巧劲儿。对这两个人,王建兵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的。
母大虫和小妖精吵什么呢?李总在财务大会上讲了很多对出纳组工作的宏伟构想。按说邓婕应该跟王建兵学,那些新思想你跟着李总学就行了,你不能忘了你出纳组的基本工作,应该利用事物工作不忙的这段时间,把出纳组的基本工作梳理清楚了,有疑问、有困难还可以来请教我王建兵嘛。但是,这话王建兵可不敢主动说,他看瞿霞也不想说。就是那个小妖精不惧,明着就跟母大虫说,而且还是反复说,没完没了地说。那母大虫哪吃这一套,就说自己是按李总要求做的,就没错,你有本事找李总说去,让李总改要求。就这样,两个人呛呛来呛呛去的一直也没个结果。这一天,母大虫说话就没把住门,说了看不起小妖精的话,还明显地暗示小妖精和李总的关系不清不楚的。
王建兵一听她说这个话,可是吓坏了。蓝天是私营公司,人家李总是老板,你怎么能当着大家的面说这事呢?你不想活了?
其实,连王建兵都能看出来,开会的时候,穆婉秋看李总的眼神就不对。王建兵是过来人,孩子都快上学了,他知道那眼神是看多年共同生活的丈夫才应该有的。
穆婉秋被邓婕抢白几句,本来也没什么,这些天都吵习惯了。但是邓婕说了那个话,穆婉秋就受不了了,也不吵了,回到自己座位上,趴在桌子上就哭上了,也没人敢过去劝,都到这程度了,你怎么劝呢?说什么呀?
不知道谁去告诉老板娘了,就是行政总监陈璐。陈璐过来,站在走廊上,就骂开大街了,那个话骂得那个难听啊。
王建兵不明白了,按说李总和陈璐、穆婉秋形成了三角关系,陈璐应该认为穆婉秋是情敌呀?穆婉秋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天天来蓝天上班,陈璐也不管。王建兵能看到,穆婉秋经常下班不走,要等李总忙完了一起走。陈璐倒是不一定跟李总一起下班,经常自己就走了。按说陈璐也能知道他们下班一起走啊,陈璐是咋想的呢?这次更厉害了,穆婉秋被人欺负了,她还过来帮穆婉秋出头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事,王建兵可不敢问,他躲着还来不及呢,不信你现在问他,刚才怎么了?他肯定说,一直忙着自己的工作,什么也没听见。
后来李总来了,抱住陈璐,把嘴里一直还骂着的陈璐楞是给抱走了。然后就见蒋勤勤来,把邓婕和穆婉秋也都叫过去了。后来人家李总怎么平息的这个事,王建兵就不知道了,还是那句话,他可不敢问。
从那以后,母大虫和小妖精没再当着大家的面吵过架,两个人就是见面不说话了。但是大家都能感觉到,她们没有在心里和解,是不是互相暗中使绊子了,王建兵是看不懂。阿弥陀佛,可别打了,快和好了吧。
其实,单从工作上说,王建兵对穆婉秋还是挺敬佩的,人家在美国哈佛,学可没白上。虽然她在哈佛主修的是金融,不是财会。可是底子好,做什么都像样。你就听她说那些名词,王建兵感觉都听说过,但是大部分一直没明白啥意思,人家却能像唠家常一样说的明明白白的。最让王建兵仰视的,还是穆婉秋的数学功底。她设计的经营计划,里面的数字都是算出来的,没有拍脑门瞎说的。她用的那些计算公式,王建兵连看都看不懂,也从来没听说过。因为那都不是一般的公式,中学里就没教过。有一天,在办公室里闹着玩,穆婉秋连着写了十几个公式,看外形彼此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王建兵随便问了其中一个,穆婉秋告诉他,说那个叫拉普拉斯变换。
但是,说起财务工作经验的时候,穆婉秋和瞿霞一样,对王建兵非常尊敬,像对老师一样。穆婉秋每次来请教,都详细地讲述她假设的场景,让王建兵确认理解的跟她一致了,才问他应该怎么处理。王建兵讲了处理方法以后,她通常还要死抠个别的细节,直到把一般财务人员经常忽略的犄角旮旯,抠得干干净净的。
除了207办公室里的同事,楼下的业务也经常有人上来讨论财务问题。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常先生,常乃超,客户部部长。这位老先生可真是经多见广,有些财务现象连王建兵也没遇到过,常先生说他遇到过,还能清楚地说出相关的品名、人名、地点、数量等特征。
常先生总是先站在业务的角度说明对财务的需求,然后用商量的口气,问王建兵能不能做到。王建兵明白,人家常先生就知道你财务能做到,才来这么说的,如果你说做不到,常先生是有本事教你怎么做的。常先生就是客气,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会计按他们业务的要求做,财务工作本来就应该为业务提供服务。
到了十月底,突然货到了。好像货到早了,李总没想到,一时之间,全公司搞得手忙脚乱的。只有他会计组没乱,王建兵早就准备好了,那些事务性的工作,按部就班做就行了。
储运组很快就搬走了,直接去空军的一个后勤仓库上班去了。过几天储运组有人回来办事,跟大伙说了,说的跟讲故事一样。他们三个人都办了空军仓库的出入证,蓝天的其他人没有证,就进不了仓库大院。所以业务部门需要提货的时候,先打电话让储运组备货,然后储运组就开着部队的电瓶车,把货送到大门外。业务的人,要把货车停在大门外的停车场里等着,他们一起把电瓶车上的箱子都捣腾到货车上,再把空的电瓶车开回去。那个小伙子讲故事的时候,语气里露出一些抱怨来,嫌这样工作太麻烦了,嫌部队上那些当兵的管得太严了。王建兵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忍住了没说。很明显,第一批到货这七百台服务器,账面价值是四千万,稍微有点闪失,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你一个小伙子抱怨什么?你不知道天天摆弄的是老板的身家性命吗?
储运组搬走不长时间,他们的座位就有新人坐进来了。李总又成立了一个装备组,专门管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装备组的组长是个土鳖,说话一嘴京油子味儿,一来就自我介绍叫曾克强,说是希望大家以后都管他叫大曾。这家伙来的当天,就给王建兵起个外号,管王建兵叫王大拿。他还跟大伙儿解释呢,说一来就看到好几个组的人向王建兵请教,看来这位老哥挺厉害呀,财务部里啥都能管,叫你王大拿得了。
有人偷偷地告诉王建兵,说大曾在外边有自己的装修公司,他的装修公司正在给蓝天装修门市房呢。王建兵想,这家伙够合适的,自己的装修公司挣着蓝天的钱,他还在蓝天公司又拿一份工资,管的还就是和自己的装修公司签合同这件事。李总咋想的?他要是多给装修公司钱怎么办?
蓝天发展得太快了。开始卖货还不到一个月,瞿霞就来告诉他,让他做好准备。蓝天公司要在全国同时开十家分公司,已经开始找人了,争取春节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春节一过就要同时开张。给王建兵的任务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将来十个分公司的报表都要汇总到总部,报表合并会很麻烦,而且李总还是要每天看到报表。
王建兵一下子就懵了,这是还没学会走,就急着要跑啊。让我王建兵喘口气的时间你都不给?
接着全公司就乱套了,大大小小的会一个接着一个开,大部分是跟人员安排有关的。这十家分公司,每家四个老总,就要四十个人,上哪儿偷这么多人去?这个小楼里的全变成老总,人数才将将够,这怎么可能呢?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把天津分公司取消了,就剩下九个。九个也不少啊,各种困难也没见着缓解。
王建兵的两个兵很快就给瓜分没了,王建兵就成了光杆司令了。本来还说让他们练练手,看来会计组所有的活儿都得王建兵自己干了。没想到瞿霞很快就召集会计组开会了,很正式的,在203开的。会上瞿霞说,那两个人去向已经定了,应该收收心了。从现在到春节,都要安心会计组的工作,尽量把日常工作都做了,让王组长多腾出一些时间研究报表合并的事。你们两个也可以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刚学的财会知识。有问题还可以及时向王组长请教,等离开北京就没这机会了。会上,瞿霞还向王建兵建议,把报表合并的想法写下来,尽快完成第一稿,给李总看看,李总会帮他想这个事的。还明确地说,王建兵以后要学着利用李总这个人力资源,因为春节以后,想利用瞿霞就难了,她也得走,去沈阳。
春节以后,就那么几天,总部的小楼里,突然就没动静了,没人了。王建兵的座位在207的最后一排,离楼梯最远。王建兵都能听到有人上楼梯的声音。
人没了,工作可压过来了。各分公司的报表每天过来一沓子,这一沓子还天天在增厚。不到半个月,王建兵就吃不消了,光是那些事务性工作,王建兵就得晚上加班才能做完,根本没时间解决遇到的特殊情况。这时候人事的江汉来找他了,两个人一商量,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两条腿一起走。
第一,先从分公司借回来两个人应急,干一个月左右以后,再借别的分公司的人替换。第一批江汉负责去找分公司协商,结果是找来一个上海的,一个武汉的。两个人都不是北京派去的,可都是有多年财会工作经验的,他们到北京以后,可是给王建兵帮了大忙。尤其是上海的这位女同志,陈瑾,她的财会功力不在王建兵之下,如果不算王建兵的绝活儿,两个人应该是旗鼓相当。
第二,江汉这边抓紧招新人顶上来。连总部,带北京分公司,都缺人,各个部门都缺人,各个岗位都缺人。人事部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几天招聘广告就能见报了,把新并进来的家电商场也算上,这次要一下子招聘一百多人。会计部有四个名额,两个充实到总部会计部,两个去北京分公司。
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爬滚打,报表合并工作总算有模样了。新招进来的两个兵都是有点财会背景的,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可以独当一面了。王建兵告诉江汉,上海和武汉的回去以后,下一批就不用两个人了,来一个就够。而且很可能没有第三批了。
过了五一,沈阳的陈群芳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