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竟然如此
作者:絮千穗      更新:2021-09-01 04:55      字数:2063
  也不知道是谁将樱子安排在了芋英山子的左侧,而芋英山子的另一边则是一个看起来就威严肃穆的带着高高乌纱的男子。樱子心想:“一定是什么地位显赫的大名,要不然怎么会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不过看起来也太严肃了吧,这样的场合脸上竟一丝笑容都没有。”而那个男人的后面还跟着三个眼神恶狠狠的侍从。樱子刚刚只朝那个男人望了一眼,就遭到其中一个侍卫的怒目圆睁,另一个人的手紧紧抓在剑柄上,还有一个人差点站起来。看到这架势,樱子赶紧把头转回舞台的方向,乖乖跪坐下来,刚刚坐好,庆祝活动就开始了。
  一个身穿大红色和服、踩着带跟的木屐、妆极粗极黑眉毛的女人昂首向舞台中间走来。不像普通艺伎那种唯唯诺诺,推推阻阻的小心柔美,第一个上来的人,必须气势足够强大,能够压得住整场的气氛,俗称“震场”。
  震场的人就这样极其夸张地尽可能表示出自己的风范和气度,下面瞬间一片安静,和刚刚吵吵闹闹喧哗不止的景象大相径庭。
  台上的女人气沉丹田,吸足底气,然后便如用真气运功一般。声音从中心产生。通过层层沉淀到达眉心,再回到鼻腔。
  她说:“受上天保佑,呈将军鸿运,我们如今在这里相聚,迎接新的一年。”
  众人本能的拍手鼓掌,但依然安静至极,没有一人敢说话。
  “先,请弘历高僧。”伴随着号角的声音,走上来一位身披紫红色金文袈裟,并在肩上用金圈做勾环,带着长眉毛和大白胡须的僧人。樱子坐在第一排,可以清楚的看见耳下因为新修理而留下的青白色胡茬。他的额头上布满了印痕,一条一条的。
  樱子每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在吉原看到他,据说以前是一个破落仔,后师从圆启大师,修禅宗,在接受了“忠恕,仁民”的观点之后,对中国的“禅道”产生极大的兴趣,后来还曾经在中国的寺院里待了两年。
  弘历高僧走上台的一瞬间,所有人都站起身来,弯腰鞠躬。整齐划一的好似之前排练过一般。
  禅杖上的铃铛随着每一次遁地,发出神秘的声响,让人仿佛听着就受到恩惠和福禄一样。
  随后,便有几个穿戴整齐的汉子用双手捧着佛龛毕恭毕敬地呈上来,还有一些用金器奉着的供果也跟着被摆上了台子的正中央。
  待一切就绪,高僧便用旁边铜盆里的水做简单净手后,然后端庄地站在佛像前,双手用食指和中指夹起香杆,安置在胸前,接着举香齐眉,将香插到香炉的香土正中央。低头。双掌合十,跪拜。
  众人皆如此拜礼。
  许久,起身。后退。
  这时,台上不知何时被画上了波金圈。弘历法师站在圈的中心。突然,相当用力地用拐杖拄了下地,通过地下的竹子回响,发出低沉的“砰砰”声。然后面对着佛龛,盘腿而坐。
  看到大师已就位,众人才敢起身跪坐下来。否则,之前他们一直是跪拜的,一动都不敢动。
  即使楼上楼下是不同的气氛,但不管无论如何,在祈福诵经面前,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所有的繁文缛节,强硬的礼貌和不可打破的规矩对他们来说都是绝对不可逾越的。
  所有人均保持着标准的金刚坐,双手放在膝盖上,等待着下一步的进行。
  台上的高僧把禅杖摆在前面的中间,然后双手合礼放在胸前,闭上眼睛。
  众人跟随。
  至此,高僧拿出佛珠,开始颂念经文,一圈一圈,一轮一轮。
  每个人都虔诚地跟着诵读,反思过去一年的种种罪恶,请求佛祖原谅,感谢遇见的每一个人,让自己懂得善恶是非。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时辰之久,甚至有人流出泪来,“砰砰砰”地朝佛像磕头。
  樱子也一样,刚开始也许会不理解,但后来她越来越发现,也许“神明”是她现在仅有的寄托。她曾经对佛说她想见妈妈,果真,在梦里,妈妈来得次数越来越多,有一次还带给她藕吃呢。她要感谢上天,感谢给予她的一切,感谢她现在所拥有的罪恶善罚。她想离佛更近一些,便向前挪了挪膝盖,哪怕只有半寸。
  佛啊,佛啊,请求你宽恕我,宽恕我一切曾经犯下的罪过与行径,我忏悔,我流泪,我在心中早已将悔过深入骨髓,我愿意毁一切福报只求你能宽恕我。我深知我不应与她,与他,与他们去行那肮脏污秽之染,我本清心,本应拒染,本应善良,但却思量至深,乃至祸兮相随。
  樱子心中默念,手指不经意地交叉在一起,手心里布满了汗珠。
  我需宽释,我寻从容与忘忧,但求唤回本心,舍弃麻木不仁的冰冷与忧愁。我的贪婪与自私,望您的佛光能给我黑夜里无穷的温暖与慰藉,但这便是吾生之最盛所求,盼您乞怜,成我之愿,扬尊之名。
  佛啊,我望您能想起我,宽恕我,爱我,哪怕恨我,只求您将您的光伴随着我。
  阿弥陀佛。
  终于等到了这个阶段的完成,每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似一年都负担与污浊都释放掉了,重新给身体里注入新鲜的氧气。
  按照道理来说,高僧祈福之后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离开回寺院吉原会专人派人送回,如果想留在这里接着和众人一起庆祝也绝非不可。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回寺院,凡人时时俗俗的欢乐和喧闹并未让他们产生太大的兴趣。
  不过,今天弘历高僧的想法似乎不同,身边的阿弥来通知芋英山子说高僧想留在这里片刻。芋英山子听了赶紧想让出自己的位置,不过却被拒绝了。阿弥说高僧只想远观便好,其余远景便实现了方才不拒。
  于是,芋英山子命人腾出第一排最靠旁边的三个位置,闲适清净,用蒲团简易地隔开成一个独立的区域,然后便安置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