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第594章 准备撤兵
作者:冰雪尘      更新:2021-07-13 14:34      字数:2030
  了解到了豫州战局,程昱忍不住问道:“刘玄德被曹孟德击溃,现在却是到了何处?”
  文昭曰:“书信之中称,玄德兵败以后,被关羽、张飞护着突围而去,不知所踪。”
  程昱沉默半晌,说道:“孙伯符西有世仇刘表,如今又与曹孟德争夺豫州,可谓是腹背受敌。”
  “曹孟德又与袁本初乃是盟友,利益休戚相关,主公不妨暗中支持孙伯符,好与其结盟,使得孙伯符帮忙主公牵制曹孟德。”
  文昭心中一动,问道:“还请先生详细道来。”
  程昱侃侃而谈:“周公瑾当初,本来就被主公封为汝南太守,如今孙、曹两家争夺豫州,主公何不再封孙伯符为豫州牧?”
  “孙伯符此人骁勇善战,能力过人,若得豫州牧职位,又岂会坐视其余郡县被曹孟德所得?”
  “曹孟德若被牵制住,袁本初一人将不足为虑矣。”
  陈旭闻言大喜过望,当即说道:“先生此计大善,可是如今豫州剧变,吾是否要继续领兵前去与袁本初交战?”
  贾诩捋了捋胡须,说道:“本来依照我等谋划,以王延将军拖住冀州大军,赵云将军纵横冀州北部,张辽将军纵横幽州西部,肆意收割、焚毁粮草,削弱袁本初势力。”
  “然今日观之,才发现袁本初帐下亦是人才济济。”
  “如今河北名将张郃守幽州,使得张辽将军不得寸进;名士逢纪又被袁本初派往冀州北部,赵云将军亦是行动受阻。”
  “王延将军,纵然将冀州大军拖在武安城外,恐怕也并无太大益处。再加上刘备失去豫州,袁本初再无后顾之忧矣。”
  “愚以为,现在将幽、冀两州大军撤回来最好,关中与袁本初爆发全面战争的时机,尚未成熟。”
  不得不说,这一次贾诩有些失算了,谋划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获得预料中的战果。
  当然,贾诩开始也没有想过要一战将袁绍消灭,只不过是为了能够趁着秋收之际,大量掠夺粮食、人口,削弱袁绍势力罢了。
  只是现实的战果,要远比预料中的小。饶是如此,关中军也掠夺了将近百万人口,抢夺、烧毁粮草不计其数。
  其实真要算起来,这个战果己经非常辉煌了。
  最起码,袁绍想要恢复到攻打公孙瓒之前的实力,没有三年的积累绝无可能。
  试想一下,袁绍先是远征辽东,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只得到了两个苦寒的郡城;随后他又领军南下,想要占领整个豫州,又是耗费钱粮无数。
  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成为了无用功。特别是兖州数郡百姓,也都被刘玄德强行迁徙往豫州,对于袁绍更是一个极大打击。
  本来冀州已经国库空虚,钱粮无以为继,袁绍正等着这次秋收获得地里的粮食。
  可是现在,很多地方粮草都被关中军掠夺、焚毁,使得袁绍希望再次落空。不仅如此,他还要想方设法,供养那些失去粮食的百姓。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关中军在袁绍大本营这么闹腾了一阵,几乎已经将袁绍坑得血本无归。恐怕袁绍了解到了冀州的情况以后,会被气得吐血吧。
  若非冀州富庶,人口众多,纵然袁绍再经营三年之久,也不见得能够恢复到以前的样子。
  文昭皱着眉头来回走动着,心中总是有些不甘,他对于现在取得的战果,其实并不满意。
  以有心算无心,并且谋划了这么久,尚且不能将袁绍拖垮。若是就此退兵,文昭总是感觉这次与袁绍交战,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些年来,关中军一直横推对手,再加上消灭的诸侯实力并不强大,也多少让文昭有种志得意满,小觑了天下豪杰的心思。
  故此当贾诩提出退兵以后,他当即犹豫了。
  程昱好似看出了文昭的心思,急忙劝道:“此次突袭袁本初,已经使其元气大伤,数年不敢觊觎关中之地。”
  “我等出兵之前,就没想过要消灭袁本初,毕竟他乃是天下首屈一指强大的诸侯,麾下人才济济。纵然关中豪杰众多,亦不可小觑天下英雄。”
  “主公现在还是应当先行撤兵,暗中观察豫州战局,并且开始图谋益州,方为上策啊。”
  陈旭闻言当即猛然惊醒,若是强大的袁绍,能够这么轻易就被打倒,那么河北豪杰也就太过无能了。
  更何况,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曹操、孙策夺取豫州之地,文昭虽然有所预料,然而待事情发生以后,他仍旧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乱世之中,没有谁能够一直横推对手,战必胜、攻必克;也没有人只要出兵,就能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莫说现在只是无功而返,纵然遭逢大败,亦是很有可能。
  哪怕历史上实力强大,占据绝对优势的曹操,都在赤壁遭受大败,更何况是陈旭自己?
  想明白这一切,文昭顿时感觉背后冷汗淋漓。
  直到此时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因为一系列的胜利,而有些太过自以为是,失去平常心了。
  一方君主最忌骄傲自满,如此很容易就遭逢大败。
  就好像历史上的曹操那样,他几乎每次在绝境中都能反败为胜。可是一旦太过顺利,就会轻敌大意,惨遭败绩。
  只不过相比起其余诸侯,曹操失败之后不但不会颓废,反而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与激情,再次进行大翻身,扭转乾坤。
  可是无论如何,骄傲都容易使人产生自满的情绪,有了自满情绪就很容易失败;而失败,往往代表着死亡与悲痛。
  这一些,并不是文昭愿意经历的事情。
  故此,惊醒过后,文昭当即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日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重视自己的对手。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重蹈历史上曹操的覆辙。
  想通了这些,陈旭长长吐出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就下令让君阁、子龙、文远撤兵吧。”
  “只是在撤兵途中,却要小心谨慎,莫要让冀州军有机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