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传国玉玺
作者:甘东      更新:2021-08-28 04:05      字数:2226
  我顿时惊在原地,像被定住了似的,汗毛直立,汗不敢出。
  眼前就是一具巨大的石棺。
  如果石棺真有什么僵尸大粽子,我哪里有路可逃?
  我特么给乖乖的给送上门来了。
  我呆了半晌,盯着石棺,唯恐里面有什么魔鬼妖怪暴起不测。
  看那石棺,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没有尸变的大粽子爬出来,也没有毒箭暗器射出来。
  现在手里有一个黑驴蹄子就好了。我心里一阵懊悔,当初跳下来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忘了带装备。假如现在有黑驴蹄子在手,遇上僵尸直接往它嘴里一塞,至少能抵挡一阵子。
  我将憋在胸腔半天的气慢慢的释放出了,然后慢慢的蹲下身子,伏在石棺边上,一动也不敢动。
  等了半天,那偌大的石棺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我弓着腰,慢慢挪到石棺前面,然后缩着脑袋,探出头来。
  确实没有异动,长明灯的灯光还是那样昏黄摇曳。
  我心下稍安,挺直了身子,朝石棺上面看上去。
  我的目光落到石棺上面,只见光滑如镜的石棺上面,好像有一些文字和图案,我定睛一看,我浑身一哆嗦,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我擦,石棺上面的图案文字和我后背上图案文字的一模一样!
  石棺的正中央,刻着一个黑白相间的伏羲八卦图案,伏羲八卦分布,两极分明,作旋转状,跃然如出。
  图案中间,八个方向辐射弹出,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蝌蚪文,似乎在这伏羲八卦图案中,更隐藏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沟沟壑壑,蜿蜒曲回。
  我看不出其中图案和文字所包含的意义。
  我后背上的图案和文字,枯叶方丈用他薄如蝉翼的黄纸,已经拓了下来,我曾经细细的看了很多遍,仍是不明所以。
  不过这张黄纸让我藏在背包里,现在不曾带进洞来。
  除了这伏羲八卦图案和隐藏的文字,石棺上面光洁如镜,别无他物。
  既然这个图案和我后背上的一模一样,那肯定彼此之间有关系。
  我必须搞明白。
  我心里忽然下了一个决心,我要打开这个石棺,看个究竟,或许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石棺里,我必须搞明白。
  否则,我身上图案的的意义就无法知晓,那我的未来就永无宁日。
  我慢慢蹲下来,开始抚摸石棺的前面。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棺椁肯定有机括,毒液、毒箭、弓弩、刀剑、甚至硫酸,都有可能。
  如果不小心触到机括,任何一种机关向我发难,我都无法招架,那我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我并没有发现机括。
  也没发现石棺有何异样。
  沿着棺椁的前壁,我小心翼翼的摸过去,一分一毫的推进,不敢稍有异动,就像在抚摸一个婴儿。
  但我的手指抚摸到的,全是弯弯曲曲密密麻麻的蝌蚪小字,似乎并没有危险的机括存在。
  长明灯灯光很暗,我凑过去仔细看了半天,隐隐约约的,这上面刻满了类似于隶书的文字。
  隶书相对于现在的楷书或宋体等,已是很好辨认。长明灯灯光很暗,我只是能隐隐约约分辨出一些文字,中间一行,便是“藏于摸金,官拜校尉”等几个小字。
  难道这是一个古代摸金校尉校尉的棺椁?
  既然没有暗器和机括,我的精神便慢慢松弛下来。无论如何,为安全起见,先弄明白这样棺椁上刻的字再说,或许能从这些铭文中,找出一些端倪。
  我弓起身子,从棺椁的前壁的最上面开始月的这些铭文。
  借着微弱的长明灯灯光,前壁的铭文隐隐约约的显现出来。
  这些铭文全部为隶书所刻,浑圆遒劲,精雕细刻。
  只见开头写道:“余蒙诀,大将军蒙恬十五代孙。幼于饿殍,束发于烽烟。”
  原来这个棺椁的主人叫蒙诀,是大将军蒙恬的第十五代后人。小时候在饿殍满地的境况下生存,在战火烽烟的年代长大成人。
  蒙恬我是知道的。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是战国时秦国非常著名的将军。他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熟读兵书,随同秦王嬴政东征西战,战功累累,立下不朽功勋,后被封为大将军,深得秦王的尊宠。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并率军修建了万里长城。
  蒙恬曾驻守西北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也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秦始皇病死后,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赵高便伙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并赐死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蒙恬吞药自杀。
  既然是蒙恬将军的后人,应非凶恶狠辣之辈,应该不会加害于我。
  我摸着棺椁,靠近前壁,低声说道:“您的祖先蒙将军忠诚信义,威名远播,两千多年来,英名一直传颂。我小小的钟城,也对您的家族尊敬万分,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不敢的稍有不恭。我今天误打误撞来到您休息的宝地,实有不得已的苦衷,恳请您高抬贵手,帮我一把,解开我身上的不解之谜。我坚信我的先人,也绝对没有参与陷害您的家族的事情,虽然我并不知道我的先人是干什么的,如果您知道,麻烦您通过托梦、传书或者别的渠道,告诉我,我也日后有机会祭祀怀念我的祖先。”
  说完,我跪在地上,抱起双拳,恭恭敬敬的做了个揖。
  我竖起耳朵,聆听了一会,四面并无动静,心下略安。于是我靠近石壁,再次查看棺椁前壁上面的铭文。
  看了一小会儿,我已经大惊失色!
  石棺上的文字讲述的,却是一个惊天的秘密!
  关于传国玉玺的惊天秘密!
  铭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一璞玉,先后献于几代楚王,美玉终为楚文王所得。楚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秦王嬴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破赵国,从而得到得和氏璧。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帝嬴政命令丞相李斯,在这块和氏璧上用篆书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当时咸阳的一个琢玉高手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从此,传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成为秦朝的传国之宝,正所谓皇权天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