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克长安大郎当先,高皇后妙笔写风华
作者:
兰陵王妃孝瑾 更新:2021-08-24 03:50 字数:9241
公元617年十一月一日,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李渊按照李建成“占领长安,控制朝廷”的战略筹划,率军驻灞上,安营扎寨于大兴城春明门北西北。
李渊命李建成挑选驻守永丰仓的精兵,从新丰镇移师长安东北的长乐宫故址;李秀宁、柴绍、李神通、李世民各率新收抚的各路军马,屯驻长安城西北。诸军二十余万众汇合,等候围城的号令。
李建成发布禁令:“三军不得入村,不得侵扰民众。违法乱纪者斩!”
〖隋·大兴〗
长安城内,代王杨侑与副留守骨仪、左翊卫将军阴世师等将,见义师军容整齐,士气旺盛,不敢与战。下令严守城池,断绝信使往来。李渊多次派信使到城下,传递尊隋拱辅代王之意,均无法通报。
十天后,众将按耐不住攻城的兴奋之情,相继禀告李渊:“京城不开门,这是隋运自取灭亡。天既亡之,不是人力能恢复和挽救的。违天弃日,劳师费粮,坐守此地,恐非长策。诸军群情激愤,急不可待,请发令攻城。”
“长安四周的旧山贼统帅,熟知长安的地形,且新近归附,耻以无功于义军,都想借攻城之机,建立功业,跃跃欲试,各率所部士兵是分地逼城而围。”李秀宁言道。
李渊闻言很担心他们轻举妄动会失利,急令大郎、二郎各将所统兵前去指挥。“京城东面、南面陇西公李建成主之,西面、北面敦煌公李世民主之。”
李渊号令三军:“义军以安天下为专,内外共知。攻城入内不得惊犯隋室七庙及代王和宗室支戚。有违此者罪及三族。”
于是诸军各于所部营寨,修造攻战之具。云梯竞耸与城楼争高。
(左军军营)
李建成与冯立、任瑰、李孝恭,谢淑方、张纶、裴俨、刘弘基、殷开山等人,认真研究攻城的战术。
自小就爱研究兵书战策的李建成灵机一动,用几天的休战时间制作了一些帛书,写上“义军是替天行道,只废无道皇帝,拥立代王为新皇,为百姓安宁等。”最后还许诺破城之日,凡是拿此帛书者或以帛书标记家门的,义军一律不惊扰。而且凭此帛书领米粮五升。”李建成令神箭手把帛书射进城内,以涣散隋军的军心和城内的民心。
李建成从义军中选出九队精锐兵士为登城突击队,由冯立、谢淑方、张纶负责,又选出九队神箭手,由裴俨、殷开山、段志玄负责,然后又选出了六支攻城后续队伍,由陈震、刘弘基负责,其他大部队作掩护。
李建成在他负责攻城的地段,布置好三组攻城突击队,九队神箭手分九组交替着以密箭压制成上的隋军守兵。布置妥当后,要求兵士反复演练。
〖隋·长安城〗
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三日,李建成得到了李渊发布的攻城之令。当即指挥大军进攻长安城的东面、南面,长安城的隋军守将闭门不出。长安城四面有坚厚的城墙,城墙有七丈高,上面很宽,足可并排走五人。墙上筑有五尺高耳墙,石墙上遍布箭孔,墙的正面十分光滑,大石块垒得密密实实,找不到可落脚攀登的接缝。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包围在四周,长安城的隋军守将左翊卫将军阴世师早已部署好兵力,在城墙上严阵以待。
中午时分,李建成号令自己所部将士吃饱饭,稍作休息,然后准备攻城的器械。未时(13:00~15:00)刚到,李建成便指挥高大的攻城车和整齐的队列,像钢铁洪流般,席卷而来!每个将士都感到喉焦舌燥,每个人的心都绷得很紧。极度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碰上一点火星就会爆炸似的,
看到蜂拥而至,来势凶猛的义军,隋军守将左翊将军阴世师冷笑了一下,喝道:“火箭准备…”
倾刻间,弓箭潮动,箭孔旁都有一个如碗口般大小的小坑,里面是点燃的火油。弓箭手的火箭已搭在弦上,隋军守将左翊将军阴世师以灯号和战鼓指挥东门和南门的守军。
冯立、谢叔方、张纶等率领二十多个整齐的队列迅速迫近城墙,每个队列大约有五六百人,总共有15,000多人。这是李建成指挥的第一轮攻势的兵力,后面还有几轮攻击的兵力配备。整齐的队列在离城六十丈外一字排开。
片刻之后,攻城的号角声从队列后方响起,传遍四周。刺耳的喊杀声冲天而起,聚集在最前列十个方阵的将士,如汹涌的潮水冲杀而来。冲在最前面的是百人一组的云梯冲锋队,这样的云梯冲锋小组有上百个之多。义军将士戴着头盔,身着轻装铠甲,举着盾牌。二十多辆高达七丈的庞大攻城车由二十人为一队快速向前推进。长安城下杀气腾腾,战云翻滚!
隋军守将阴世师一声令下“放火箭!”
“嗖—嗖—嗖”长安城上,隋军的两队弓箭手轮流放箭,千百支点着的火箭,连绵不断的划空而过,射向冲杀而来的义军。义军将士把盾牌举过头顶,封挡射来的火箭。火箭对训练有素的义军将士伤害不大,只有少数人中箭倒地。
眼看义军愈来愈接近城墙,最快的几个云梯队已冲入了二十丈之内。长安城上的隋将阴世师见所有义军都差不多已进入射程之内,十分镇定地大喝一声“石弹发射,药箭射杀最前面的云梯队。!”
战鼓雷鸣!紧接着就听到“呼—呼—呼—”的声音响起。城墙后上百座石弹发射车忽地弹起成百上千的石弹,每个石弹大如冬瓜,重逾百斤。刹那间犹如漫天石雨般飞射而下,砸向义军!与此同时,飞蝗似的药箭疯狂地狙杀义军冲在最前的云梯冲锋队。
“刷—刷—刷—”这些药箭的箭头都是在毒液内浸渍过的。被毒箭射中箭簇上的毒素,很快就会在血液里散布开来,令人痛苦万分。义军受伤严重,战斗力锐减。
“哎呀—哇!”“啊……娘呀!”喊杀声中,掺杂着义军将士们的惨叫!被石弹击中者不是脑浆爆出,就是血肉迸溅!
李家军进攻受挫,李建成大惊连忙下令:“弓箭手放箭,压制对方攻势!”
“嗖—嗖—嗖—”倾刻间空中的飞箭如雨点般呼啸而过,叮叮当当的落在城墙石砖上,不断有人中箭。但义军的箭阵依然压制不住隋军城上的火力。
李建成果断的命令道:“段志炫等将听令—九队神箭手列阵,同时发箭。一定要压制城上的火力,掩护冯立、谢淑方、张纶的登城突击队攻城。”
瞬间,九队共九千人的神箭手同时张弓……天啊!这是多么一副壮观的画面啊!黑压压,密如乌云似的飞箭,铺天盖地地射向城墙;地上,杀气腾腾似狂涛般的登城义军冲向城楼。
“勇士们,冲啊……”攻城的义军将士英勇异常,毫无畏惧地勇猛冲击。冲在最前面的云梯队已经冲到护城河边,第二梯队三十个方阵五万多人跟着冲了过去。转眼的功夫,义军第三梯队的攻城队伍也冲到城下。李建成大喝一声:“后续队伍向东门、南门同时进攻!”
传令的号角立刻响起,攻城的义军抬着无数的巨木并排着横架到火油燃烧的河面上。高高的云梯快速推进,迅速架在城墙上,云梯的顶部有两个铁钩,刚好死死的勾挂在城墙上。
长安城城墙上的隋军守兵,在义军密密麻麻的飞箭压制下,根本无法伸出手来将云梯推开!义军们将士们举着盾牌立刻攀爬而上。与此同时,长安城的西门和北门也遭受李渊、李世民等军队的猛烈攻击!隋朝守军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石弹、弓弩所剩无几。绝望—几乎弥漫在每一个隋军官兵的心头。
李建成精选出来的登城队员,率先跃进城墙。李建成手下的军头雷永吉,身披坚甲,一手拿盾,一手提刀,在部众的掩护下,率先抢登长安城头,挥刀砍掉隋军的旗帜。随后跟进的登城勇士,在冯立、谢淑方、张纶、裴俨的率领下,英勇奋战,为登城敢死队杀出一条血路,进而很快控制了城门。
雄姿英发的李建成,左手策马右手挥剑,高呼:“随我一起冲进城门……”他一马当先地冲进东城门,张纶、冯立紧随左右,诸军奔涌而来。大军如潮水般向前滚动,喊声震天,杀声动地!刀枪相碰,箭盾相格。大军一拥而入,隋军死伤殆尽。长安城被李建成所部率先攻破。
(大兴宫)
李建成进城后,直奔代王杨侑所住的大兴宫。他一边跃马前行一边连连发令:“众军不得妄取民物,不得侵扰皇室,不得欺辱妇女,违令者斩!”任瑰、韦挺听令:“你们二人带兵封存府库,收缴图册,维护皇室宗庙。”“张纶、冯立迅速接管左军负责的东、南城门防务。分派各军组成督察,监察军兵违纪违令者。”
“得令!”众将飞马而去,分头行事。
李建成在隋旧臣僚窦瑰、萧珣等人的导引下,迅速跃马到了宫门。李建成翻身下马环顾四周赞叹道:“果然宫殿巍峨,气派非凡。”
大兴宫内,共有十六座大殿,最主要的四座大殿为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和延嘉殿,均建在承天门至玄武门的中轴线上。
心潮起伏的李建成压抑着内心的狂跳,脸上毫无兴奋之色。他面色平静地对身边的刘文静言道“速派兵护卫宫殿,并请大将军速速到此,共见代王。”
刘文静回马,一边令报大将军,一边指挥众亲兵在宫殿四周护卫。不一会儿见李世民率军呼啸而来。
李世民见大哥在此,立刻翻身下马大呼:“大哥,为何不进宫?”
李建成道“二弟不可造次。须等大将军到来,再进不迟。”
“何必等他,但进无妨!”李世民说着就抬步上台阶。
刘文静连忙上前拦道:“二郎,万万不可。大将军有令—惊扰皇室者,斩!”
李世民闻言一愣,方才收步。李建成微笑着对二郎道:“二弟,想必大将军此刻正飞马赶来。我们不妨稍等片刻。”
果然如李建成所料,不一会儿便看见红白相间的幡旗下,亲兵们拱卫着李渊而来。
满面红光的李渊精神焕发地下马,笑容可掬地说:“啊!大郎、二郎,你们都到了!”
李建成、李世民连忙躬身行礼,李渊对他们没有擅自进宫殿,很是满意。随后而来的裴寂、唐俭、刘政会等人也相继上前,与大郎、二郎和刘司马打招呼。
“好!诸位,与我同进宫殿,拥立代王为君。开创一个新时代……”豪情万丈的李渊率大郎、二郎和众文武干将一行,步入大兴宫殿。他们一步一步走的很慢。李建成、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人似乎感到历史的脚步在移动。他们真切的感到自己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
大兴宫的殿门大开。代王杨侑和那些官属们不知在何处。李渊正与众人犹豫间,忽然听到殿后声音响起:“大胆李渊,欲造反不成!”
李渊举目一看,原来是雍州刺史国舅爷高逸轩(高肃第五子)字凌风。邺城人,其父乃是北齐王朝的兰陵忠武王高长恭。逸轩少时,其叔高孝奕每言曰:“此子才智过人,日后必能成大器。”高逸轩是一个极识时务的人,他知道隋朝大势已去,因而对李渊极为友善。
“原来是国舅爷啊。不敢不敢!我义军支起兵,只为立代王为君,尊隋室、安天下而已!”李渊连忙施礼道。
高逸轩看了众人一眼,从殿台上走了下来,对李渊说道:“诸位若真心迎立代王,我愿劝说代王。”
李渊诚恳的说:“我们确实是真心迎立代王,此心天地可鉴!”
“我们都是隋臣,岂有不尊隋之理?”裴寂连忙表白道“代王现在何处?请带我们一同拜见代王,共拥代王为君。与你同享拥戴之功且不快哉!”
“代王居东宫,我们一同劝进”高逸轩一边说边带着李渊等人步入东宫。
李建成担心阴世师、骨仪等兵将阻碍,回身对李世民道“你带兵护卫东宫,如有阻碍者,擒杀之!”
李世民会意,立即布置下去。
(东宫)
高逸轩带着李渊进入东宫,却不见任何兵将护卫代王。原来阴世师、骨仪等将担心李渊义军一旦拥立代王为君,对他们这些抵拒义军的官属,必不相容。更何况阴世师、骨仪等将还挖掘过李渊的祖坟。因此,长安城破时,阴世师、骨仪等将知大事不妙,早已逃之夭夭。
东宫大门敞开,代王杨侑一人孤寂惶恐地坐在雕花太师椅上,心神不定的喝茶。
高逸轩、李渊、李建成、裴寂等人上前叩头拜请“臣等忠心拥立代王为君。”
代王杨侑惊慌道“不可不可!皇爷爷尚在,孤不做此等天下耻笑之事!”
高逸轩意味深长的说“代王,当今之事,国乱不堪,民不聊生。诸侯并起,战火不息,。李大将军起义师,立新君。为的是定隋室,安天下!此为大隋之福啊!请代王思之。”
经过高逸轩、李渊、李建成、裴寂等人的一番劝说,代王杨侑别无选择地从东宫移居大兴后殿。
李渊令高逸轩召集旧僚属,商议择吉日告高庙,定尊位,立代王和布置迎立仪式。
高逸轩担心夜长梦多,果断地说“择什么吉日?择日不如撞日,我看今天就是黄道吉日,即可迎立新君。”
众僚,无言各自准备仪仗、法物、法驾、黄幡等。李渊不愧为政治家军事家,他即刻令大郎全权接手长安城防军务,着手稳定长安城内与城外四周军心民心。
李建成当即令刘弘基、雷永吉从前锋营挑选精兵三万组成京城禁卫军,即刻接收长安四门五城的军事防务。冯立迅速派监军巡查各城区,禁止军人掳掠,惊扰百姓。韦挺立即封库收图籍。长安城经过短暂慌乱之后,迅速稳定下来。商市、酒楼、街坊安然如常。从此以后李渊始终倚重李建成负责京城防务,任何人都丝毫不能插手京城防务重任。
李渊随即下令捉拿阴世师、骨仪、崔毗伽、李仁政等奸臣。尤其是阴士师,此人颇懂阴阳风水,曾派兵去挖李渊在河东老家的祖坟。据说,那天下午阴世师率兵士刚挖开李渊祖父李虎的坟墓,突然跃出一条硕大的青蛇,蛇身有水桶那么粗,那蛇高昂着头吐着信子,冲向兵士们,兵士纷纷闪开。阴世师挥剑上前,不慎沾到了蟒蛇吐出的一团雾气,当场昏倒在地。蟒蛇身边还有三条大小不一的青蛇和两只金蟾,四散逃避的兵士们回身追杀,一只金蟾跑开了,其余的则被隋军用刀剑给杀死了。
想到这里的李渊悲愤不已,认为孙儿承宗和五儿智云的死与阴世师掘坟有关。李渊即命陇西公李建成把阴世师、骨仪、崔毗迦、李仁政等京城奸臣处斩。李建成历数奸臣抗拒义军、贪婪暴虐、残害百姓的罪行,把他们斩首示众。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三日傍晚,李渊率百僚,恭迎十二岁的代王杨侑即位于大兴殿,史称恭帝。杨侑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东宫皇后萧芸寒与西宫皇后高思琪同为太皇太后。
〖隋·长安〗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冬十一月十四日,恭帝杨侑以李渊为丞相,进封唐王位在王公上,以武德殿为丞相府。
公元617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杨荷香带着家小与郑观音一路奔波到了长安。
〖隋·江都〗
唐王李渊拥立新君的消息,没有几天便传到了江都。
公元617年冬十一月二十一日,正逢杨广,又编歌舞,命宫娥演练,无暇顾及此事。
〖丹阳宫〗
(凤仪殿)
侍女灵雨拿着西边传来的消息,匆匆来到凤仪殿里,高皇后与萧皇后一直担心大兴和洛阳的战事,但奏折时时中断,消息时有时无。
一见灵雨回来,高思琪便开口问道“中原可有什么消息?”
“出大事儿了!”侍女灵雨便把李渊拥立杨侑为帝的事一一道来。
萧芸寒问道“西京大兴为何陷落得如此之快?”
“听说尧君肃被萧然与高奕辰所杀,屈突盖、屈突通投降,阴世师被斩首。不过幸好高逸轩、萧珣两位国舅爷归降,才免得宫中杀戮。”
高思琪虽然惋惜,但听说自己的五哥,与云芸寒姐姐的弟弟们都平安无事,这才心里有些踏实。
灵雨继续道“娘娘,奴婢还有一事要说。自从有了西京失守的传闻,骁果营的将士们因家眷都在关内,思家心切。皇上再不回师北上,只恐军心就要乱了。”
“唉!”高思琪长叹一声“哀家已经劝过很多次了。皇上现在只知吟诗作曲,编舞游玩。只求安逸,无心社稷了。我乃妇孺,又能奈何?”
“如今天下已乱到这般境地,妹妹你宁为玉碎,也要说服夫君他。否则江都早晚也要生变。”萧芸寒道
高思琪回道“即便死谏终是死路一条,徒劳无益。”
高思琪与萧芸寒正对坐着发愁,只见小太监弄影捧着近些日子的奏折,匆匆赶来。
高思琪道“皇上荒废朝政,哀家整日坐在宫中不知天下变故。命御书房掌灯,哀家倒想看看天下是个什么样子!”
(御书房)
侍女灵雨陪着两位皇后去了御书房,点着灯烛。思琪打量了一番沉寂多日的御书房,对灵雨和芸寒说道“芸寒姐姐、灵雨妹妹,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好,那姐姐就先回宫了,你也不要太累了。”萧皇后说完便回宫去了。
侍女灵雨退到外面等候,高皇后坐到龙椅上,掸了掸龙书案上的微微浮尘,顺手拿起一本奏章,展开细读,上面写道“鄱阳贼首林士弘,聚众十万,自称楚帝,定都豫章(今江西南昌),改年号太平。北至九江,南至广州,割据一方。”
看着这本奏章,高皇后顿觉失望,原以为李渊另立皇孙,已经令人惊愕,没想到江西、岭南各地皆被义军割据。倍感惋惜。
思琪将这本奏章放在一旁,又拿一本,打开细读,上面写道“桂阳(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盗贼曹武彻,自称湘君,改年号通圣,聚众数万,割据荆南四郡。”
思琪见敢称王称帝的还不止刘武周和林士弘。荆南四郡竟也被盗贼所占。思琪暗想“阿广整日想效仿陈叔宝划江而治,如今除了将通奸已落入敌手。”带着几分沮丧,思琪凝重的又掀开一折,上面写道“朔方盗贼梁师都,割据陕北数郡,自立为帝,国号大梁,年号永隆。”
连看三折,天下竟然已有三人继刘武周之后自称皇帝,思琪无奈的扶额“唉!”又伸手拿了两本奏章,一起打开,排列在眼前,上面分别写道:
“同州(今渭南市大荔县)郭子和,勾结盗贼,自称永乐王,改年号正平元年。”
“河东盗贼薛举占据陇西,自称秦帝,改元秦兴元年。”
高思琪无语问天,此时才知并非长安、洛阳盗贼为患,此时天下已是群雄并起,枭雄割据。高皇后只觉心力憔悴,无心再看,便手托额头,昏昏欲睡。
也不知昏沉了多久,只觉隐隐有脚步声入耳,有人悄悄来到御书房。高思琪微微醒来,一看正是灵雨,便开口问道“几时了?”
“已经二更了”灵雨手拿一件披风盖在思琪的背上,说“奴婢见御书房灯光未熄,想必是娘娘难眠,便拿了件披风送来。偏巧弄影他又送来斗争,便顺道呈了过来。”
思琪道“这些奏章看的已经有些疲倦,还是你念吧。”
侍女灵雨拿起一本奏章,展开读道“罗县县令萧铣,起兵造反,聚集盗贼四十万众,在巴陵(今湖南岳阳)称帝。国号为梁,年号鸣凤。东临九江、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靠汗水。割据江南半壁……”
“好了,换一本。”高皇后一挥手道。
侍女灵雨不知缘故,便换了一本奏章又读道“盗贼窦建德收复王薄贼众,占有河北,自称夏王,国号为夏,年号五凤元年,进犯河南道……”
“唉!”高皇后一声长叹,打断了林灵雨。她摇了摇头,沉默少时,才默默问道“皇孙杨侗尚在东都,捡个东都的奏章,给哀家念念吧,哀家有些想他了。”
侍女灵雨拿起几本奏章,翻来看去,真有一本来自东都。便拿起来打开读道“今得密报,瓦岗盗贼拥戴李密为主,号称“魏公”改年号永平……”读到这里连灵雨都不敢再往下读。
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只听有人说道“湄娘可在?”这声音的主人正是杨广,高思琪起身快步走出御书房相迎。
此时的杨广已有几分醉意,思琪说道,“臣妾以为皇上今晚有宫娥相伴,未曾想竟然喝到深夜。”
杨广胳膊架在高思琪的肩上道“快陪朕回去歇息,朕真觉得有些累了。”
(凤仪殿)
夫妻二人回到寝殿,杨广晃晃荡荡的坐到龙床之上,侍女灵雨为杨广放铺脱靴,杨广这才倒下。
杨广看着躺在身边的思琪笑道“后宫佳丽,无人能与你相比。”
思琪看着杨广酒后脸上露出几分疯癫的样子,心中不免难受,问道“陛下何时上朝?”
杨广僵硬的笑容十分呆板,嘴上也呆滞不答,反而傻笑,继而打鼾睡去。
次日清晨(公元617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杨广的酒力已过,思琪拿来一面铜镜为杨广梳头。高思琪问道“陛下可知,李渊已在长安拥立皇孙杨侑为帝,把陛下尊为太上皇?”
“随表兄他去吧。”
见杨广心不在焉,高思琪又问“近日御书房多了不少奏折,不知陛下可曾看过?”
“湄娘代朕批阅便是,何须朕再过问。”
“臣妾确实看了,如今天下胆敢称帝称王的已有十多个贼首,陛下不可不早做准备。”
杨广一手拿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一手摸着自己的脸颊,自语道“这么多皇帝,朕这好头颅谁当斩之?”
“阿广你不可乱说,尚上有江东州郡,此时若能亡羊补牢,或许不晚。”
“朕尚有十万禁军!”
听了这话,高皇后心中一凉,手中的梳子掉落地上,杨广似乎察觉,说道“湄娘何必为这些盗贼忧虑呢?朕打算明年正月在琼花池设岁宴,所以今日在成象殿设家宴,不如湄娘陪朕共赏宫娥的歌舞排练?”
高思琪无言以对,只是沉默不语的点了点头。
(成象殿)
杨广在成象殿摆下酒宴,又召集众宫娥排练歌舞,两个宠臣裴蕴、虞世基陪在左右,饮酒言欢。高思琪看了歌舞后,滴酒难尽,心中酸楚。
陪了杨广少时,高思琪便回到宫中。
(凤仪殿)
侍女灵雨见思琪脸色凝重,便问道“娘娘为何早早就回宫?”
思琪回道“灵雨妹妹,为哀家准备笔墨吧。”
灵雨连忙安排太监备好的笔墨,走到桌案前,见高思琪沉思良久,便开口问道“娘娘想写什么,不妨说说?”
“述志赋”高思琪望着灵雨道“哀家不能看着皇上整日沉沦下去,亡国之兆,日益迫近,再不悔悟,便会像当年的北齐一样灭亡!”言罢,高皇后便提笔写道: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
乃夙夜而匪榭,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
思竭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属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会。
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
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
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
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
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
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
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威,虑处满而防溢。
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
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
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
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
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
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
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
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
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高皇后写罢这首《述志赋》已是整整半日,灵雨读了后瞠目结舌,大为感叹“娘娘风华绝代,才艺非凡,母仪天下,德配四方。只是……”
“只是什么……”高皇后问。
“只是皇上读了《述志赋》,不知能否醒悟?”
〖隋·大兴〗
公元617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恭帝杨侑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以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仍改太原留守为镇北府,总统山东诸郡。诏封丞相长史裴寂为魏国公,司马刘文静为鲁国公,李神通为郑国公,李孝恭为蜀国公。
李建成率先攻破长安城,立了头等大功!李建成的名字在军中迅速传诵,越传越神。他自从晋阳起兵,一路攻城略地,连战连捷,兵锋直指长安,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代名词。
(丞相府)
满面春风的李渊对沉静、清秀的李建成赞叹道“大郎,你真行啊!你连战连捷不见你有半点喜色,而今攻克长安此等天大的喜事,你却仍然沉静如水。为父真为你感到欣慰!成大事者非你莫属。”
秀丽文静的李建成潮红着脸说“父亲,其实孩儿的内心也是欣喜若狂!只是眼下长安四周危机遍伏。当务之急,必须马上削平长安四周的军事威胁。”
“好!咱们父子俩想到一块去了!”李渊欣慰的笑了。
李渊克定长安,奠定了大唐在军事上、经济上的基础,取得了向全国各地军阀割据发号施令的优势。踌躇满志的李渊已完全掌握控了京师,下一步便开始“挟朝廷号令四方”,着手解除长安四周各路军阀的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