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桓齮 樊于期
作者:枣花蜜      更新:2021-08-20 11:41      字数:2256
  咸阳宫。
  朝堂之上。
  嬴羽凡也在上面开着朝会。
  这次上朝还是有很多事的。
  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力量大增,单论军事力量而言比之强盛的秦国也不逞多让,可长平一战,赵国大败于秦国,元气大伤,本来就比秦国弱势的赵国更加虚弱,也加速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而这次朝堂上的主角就是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王翦,还有一些其它将领。
  此次王翦等人出征大破赵国,攻下了阏与,还有赵国其他九座城邑,秦王得到消息后自然是大喜,这大嬴宝宝也是刚亲政两年不久,捷报就一个接一个的,心里当然高兴,这不就在进行册封。
  现在的王翦在军中也是很有名气威望的,王翦治军领兵自然是不用多说,而且也是经历过战争的,军中的士兵将领都非常认可。
  不过现在的他终究还不是以后那个指挥过多个灭国之战的军神王翦,而在军中,作为一个将军,最让人信服的就是一场场战争的胜利,所以现在的王翦在军中的威望是没有达到今后“军神”那种程度的。
  说又说回来,其实这次册封的主角王翦并没有在场,人家现在还在前线带兵打仗,肯定是不会过来的,有飞机的话还可以考虑一下。
  主角不在,秦王也只是让人简单的述说了一下王翦等人的功绩,而后派人将其传达到前线。
  秦王将册封之事定下,而后开始与群臣商议国家大事。
  “大王,现如今我秦军大破赵军,士气正盛,应当一鼓作气,攻城掠地。”
  说话的是现如今的秦国相邦昌平君。
  昌平君在平定嫪毐之乱中居功甚伟,这可不同于嬴羽凡的捡便宜,人家可是实打实的。
  而从这之后,他又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现在更是深得秦王信任。
  “赵国大败,寡人欲增兵十万,攻破赵国,哪位爱卿愿领兵出征?”
  很显然,秦王与昌平君的想法不谋而合,秦王更是直接下达了命令。
  向前线增兵,定然是要有将军将领带领的,而且,数十万大军如果尽在一人之手,作为君王又岂敢安心?自然是要有相互挈肘。
  话音刚落。
  “臣愿前往!”
  “臣愿前往!”
  这时朝堂之上,数位将领几乎是同时说道。
  成功的变法,使得秦国的将领与其他六国的将领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突显的是——他们是渴望战争的!
  秦王目光扫视着这些人。
  李信、蒙武、……还有樊于期与桓齮。
  秦王在考虑。
  而说起樊于期和桓齮。
  其实在历史上,不,应该说在有些记录中认为,比如在杨宽的《战国史》中,就认为樊于期就是桓齮。
  这是有原因的。
  众所周知,七国文字形态皆是有所不同,这点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动漫作品里都是有体现的。
  而文字的不同,这就使得口音表述亦是有所区别。
  在历史上,桓齮与李牧交战,十万大军尽败。
  但是,在桓齮兵败之前却一直没有樊于期在秦的记载;而在桓齮兵败后,燕国却凭空出现了个从来没有的樊于期。
  而桓齮兵败后也并没有任何记载明确的表明桓齮的生死,此后也再无桓齮为秦将事,就像是凭空消失一般。
  两者时间上的诸多巧合,加上两者名字发音也有些相近,于是就有人猜测,两者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而因为秦国和燕国口音的区别,在秦国他叫桓齮,在燕国他就可能叫樊于期。
  好吧,就口音这一点来说在动漫里没有任何体现。
  但是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还是有所体现的,不过说实话,相差并不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只有熟识精通七国之语的人才能分辨出来。
  而这么微小差别,自然不会出现这种口音混淆的问题。
  而且,就算是因为口音使得记载有所区别,而两人就是同一人的话,为什么就连秦国的蒙恬也是口称樊于期?他不应该是叫桓齮吗?
  在秦时里,作为秦国人提到的却是秦国历史里没有记载的樊于期,有记载的桓齮反而没有提及……
  看动漫时自然没有想这么多,直到来到这里后,嬴羽凡也才知道,这特么就是两个人嘛!
  “大王,下臣本有不赦之罪,辛得大王恩德,宽恕罪臣。但罪臣心中甚是愧疚惶恐,只愿能戴罪立功,上阵杀敌,为君上分忧。”
  这时樊于期跪伏在地,率先说道。
  其实对秦王来说,樊于期给他的感官并不好。
  “启禀王上,樊将军虽有大过,但其早有悔过,现今更是一片赤诚之心,何不让其戴罪立功,为君上杀敌破阵,为我大秦再添一员上将,如此,岂不是又一段君臣佳话。”
  这时,一位大臣为秦王进言。
  嬴羽凡看着这一切,心中冷笑,看这一个个戏精,要不是我是穿越者,我特么差点就信了!
  作为知晓整个事件脉络的人,嬴羽凡听完后心中已然明了。
  看来这个进言的大臣很有可能也是昌平君的人。
  不过,这隐藏的也够深的。
  对于昌平君,嬴羽凡自然是给予了很多的关注,然而,到现在他都并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当然,这也是嬴羽凡势力的不足,使得他所能观察到的太少。
  另外一想,他既然能瞒过这么多人如此之久,自然不是嬴羽凡的一个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的。
  而嬴政作为君王,自然不能完全因自己的喜恶行事,纵使感官不好,但樊于期的能力是有的,而且重新启用一个曾经的叛逆罪臣,这不也恰恰说明了自己宽宏大量、唯贤是用?
  当初成蟜叛乱,其中樊于期就是叛乱主将。
  而平定叛乱的恰恰正是王翦。
  因此,王翦与樊于期素来不睦,朝堂众人都是知晓的……
  这并不是嬴政不信任王翦,相反,就信任而言,王翦在嬴政心中是属于第一列的,但身为君王,权御之术不应该是必备的吗?更何况嬴政。
  而蒙武、李信等皆是肱骨之臣,现今秦国攻伐六国,与之作战的可不仅仅只有赵国,难道留着樊于期以后单独带兵?
  “命樊于期、桓齮为将,率兵十万前往前线,以王翦为帅,由其调度。”
  最后,秦王下达了命令。
  昌平君听完后,在底下也松了口气,虽然对这个计划他是有十足的把握,但说到底这一切不还都是秦王的一句话?秦王不给出最后结果,他又怎能放松?
  而这种一切都在他人之手的感觉……真的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