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朝议 二
作者:昨夜的朦胧      更新:2021-08-18 12:16      字数:3167
  迁都!在朝堂上的人不禁大惊失色。历朝历代迁都都是一件国家大事,都城的改变远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常的迁都需要先由天监司算准吉日祭告天地祖先,而后选好新宫殿的地址,画出新宫殿的规格图纸,再新都城动土修建新的宫殿,待新宫殿落成还需要再祭告天地祖先,然后才能开始搬迁。一个国家的都城搬迁都会伴随着大量的百姓、官员前往新都城,同时还有无数的文献。因此一个都城的搬迁往往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真正的完成,其中耗费难以计数。
  而且听王越的语气这次迁都可能还不是最终的都城,所有的大臣都紧张起来,有沉不住气的已经出言反对了。
  黄讽忽然问道:“陛下可是有意迁都金陵?”
  王越笑了,这世上真的有聪明之人,自己只是提了一个开头,便有人想到的结果。
  见王越没有否认,黄讽说道:“陛下要迁都金陵可以省却不少麻烦。”
  王越笑着说道:“迁都无小事,但是我们这次迁都我不想弄得那么麻烦。也许大家会有疑议,我只是想说:如果我是真命天子,那么我就是天意认同的主宰,无论我做什么都是顺应天意。如果我不是真命天子,我就算做的再多也一样是逆天而行。”
  说起来这些文官大佬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政务,早就不相信什么天地间的鬼邪,不然那么多黑心烂肝的事情他们怎么敢下得去手。只是有些事情想突破它就要有理由,哪怕牵强一点都无所谓。像王越有这么好的理由,大家也乐得顺从。
  迁都的事情很快就被通过了,对于下级官员来说不祭告天地祖先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大佬们都表示通过,下面的人自然没有多嘴的机会。
  正当人们以为事情结束,将要散朝的时候,黄讽突然说了一句:“陛下,此去金陵只怕没有那么简单,臣觉得还是仔细商议一下为好。”
  王越脸色一紧说道:“自然不会简单,一则我国疆域扩大,新得的土地需要治理,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强敌。内外都需要我们打起精神对待,大家的麻烦很快都会来的。”
  黄讽深深的看了王越一眼,只见他的眸子清澈见底,心中便是一凛:原来我们都误解他了!
  高敬看到黄讽的表情,恍然大悟。心道:“怎会如此疏忽!”
  文官集团为什么会同王越有这么大的矛盾?原因无他,无非就是利益的争夺。这里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有家族背景的,他们所要争的不过是利益。
  朝堂上所谓的话语权无非就是利益的分配权,只有争取到了政事的话语权就能掌控住才能制定有利于某个阶层或者集团的政策,这个政策最终会应影响到利益的分配。
  在现在的中华帝国家族的势力影响基本上被瓦解,它们已经无法影响到朝政,甚至在地方上也很难形成影响力。然而新的利益阶层已经悄然形成,那就是工商业者。这些人大多原本就是家族利益的的获益者,现在这些人渐渐的又形成了利益集团,文官集团自然就成了他们拉拢和争取的对象,而文官集团也正在与利益集团融合成为他们的代言。
  虽然王越已经察觉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无可奈何。个体利益很容易相互纠结寻找互补,并且会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分配。毕竟一个国家当中存在各个阶层,国家需要把利益向各个阶层去分配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层。利益集团是贪婪的,他们在内部也会产生倾轧。为了壮大自己、保存自己他们必须不顾一切的掠夺利益。这就使得利益集团带有极为明显的侵略性,从而与国家利益分配产生激烈的冲突。
  由于利益集团本身拥有极高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资源,这就使得他们在利益的争夺中占有极大的先机,并且更容易与执政者产生交集,从而影响到到国家政策的颁布于实施。最终使得国家利益的分配走上倾向于利益集团的道路,这就和国家的该有的利益分配形成巨大的矛盾。当利益集团内部的倾轧和利益集团与国家利益分配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的量并取得一致的时候就会在内因或者外因的影响下产生武力的爆发,这就是朝代更迭最主要的原因,并且是无法克服的原因。
  在现代依然如此,只不过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进行了更换。古代是一家一姓的国家,所以它的表现就是朝代的更迭,而现代则是执政者归属于哪个政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虽然表现不同然而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然现代的发达国家表现形式比古代要文明许多,但是在非洲、亚洲的部落文明比较明显的地区则依然会表现为杀戮。
  古人对此的认识限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和认知只能将利益局限于土地,而王越则能够认识到利益的多样性。
  黄讽和高敬两个人这时也意识到了迁都背后的真实含义,南唐和吴越地区依旧是家族势力的天下,他们必定会与闽国现在的文官集团所代表的新兴利益集团产生巨大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时的化解这样的矛盾,中华帝国不仅不会继续繁荣下去,还会在巨大的内耗中衰败。
  黄讽是最先意识到王越针对的不是儒学,而是影响到国家生存的利益集团,但他非常迷惑的是王越的表现为何是针对儒学。
  在大佬们意识到了迁都的必要性之后,他们与王越达成了一致。由黄讽、高敬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在朝堂上认真的讨论了到了金陵之后的政策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天朝议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才结束。
  思想上的统一使得文官们在迁都的工作中非常的主动,让整个迁都的进程表现的较为顺利。
  迁都的进程最初的是各种诸如典籍、宅院、去留等等的准备,对于王超留任福州刺史,王仁直留任泉州刺史是意料中的事。王氏以泉州起家,又在福州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自然不会轻易将两个重要的州让给他人,这个大家没有异议。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楚家并没有接受组织东海舰队的任命,而是将它让给了王十。
  保险行一分为二,总部人就放在福州,闽、汉、吴越区域的业务,金陵开辟分支由视屏为主导郑氏辅佐。
  至于郑氏能够北上是因为她成了王越的外室,随着日渐权重,王越似乎不太管得住自己。虽然他自己认为此时做的隐秘,但是帝王的生活那里有隐私,只是他自我安慰罢了。既然郑氏已经被王越收用,黄妍经过考察也能放心将分部的事情交给她去做。
  黄妍对王越的后宫的安宁表现出了不理解,这是因为她不知道王越的后宫现在的认识也是高度的统一。那就是萧明月已经做通了几个皇妃的思想工作,让她们充分的意识到作为一个征服欲极强的帝王除了对疆土的渴求也会连带着出现对女人的征服欲。堵不如疏,要想不再增添新姐妹,那么就不要干扰出现的外室。因为像王越这样的人对女人的吸引力也不小,有时候双方仅仅是各取所需而已。只要不是名正言顺的往宫里添加姐妹,其他的可以网开一面。好在王越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从不招惹不该招惹的。
  王越的后宫并没有全部北上,尚秀儿留在了福州。她的身体不是很好,而且她对黄妍有一定的依赖,同时她也是不太能忍受王越招惹郑氏这样的女人,因此她选择留下来。原来在广州的宝儿这次却去了南京,女人有了孩子以后想法变了。
  文武百官也需要安置自己的家人,有些老人不想奔波便留在了福州,有些则跟随子女北上。这些官员的宅邸也需要安排、调整。好在海贸商行有的是船,在确定迁都的十天之后就有物品开始陆续向金陵输送。
  原王宫中的一些宫女和太监需要跟随北上,另一部分年纪大的则留下。闽王一大家子人、亲卫和物品塞了满满的一艘八百料的大船。
  载着福州家眷和物品的船队驶离了福州港,码头上下到处都是洒泪挥手告别的人群。
  当大船远行留在福州的人们怅然若失,他们都觉得福州的繁华到此结束了。然而福州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样因为不再是都城而没落,因为兵器局下属的部分研究所和技术发展局下属的研究所大部分都留在了福州。包括福州船厂在内的一大批工厂、码头的升级扩建福州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由于福州不再是都城,这里的拘束又减少了许多。随着更多的娱乐业的兴起,这使得福州的繁荣更胜往昔。
  尚秀儿是个爱美而又极会打扮的女人,虽然她和孩子独自留在了福州,却因为没有了打扰和纷争让她爱美的天性得到了释放。黄妍很快就发现了尚秀儿的长处,因为她的穿搭经常引起福州的贵妇争相效仿。想起以前在和王越的商讨中听到过一句: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的言论,黄妍灵机一动,于是时装业就在福州悄然兴起,最后被王越利用成文化入侵的工具让秀儿女装红遍了整个中华文化圈。